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正文
索尔仁尼琴作品简介
来源: 2010年05月19日
  《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年)
  1962年11月,《新世界》杂志发表了这部描写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伊万·杰尼索维奇在劳改营中一天的生活。赫鲁晓夫夸奖这部小说是“从党的立场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实情况的作品”,并下令出版该书。然而,从1965年起小说又受到公开批判。
  《第一圈》(1964年)
  “第一圈”源自但丁的不朽诗作《神曲》的《地狱篇》。索尔仁尼琴借用“第一圈”的喻意,描写了地处莫斯科郊区的一个特殊监狱。这里关押的犯人都是被指控犯有“叛国罪”、“间谍罪”以及其他莫须有罪名的科学家,他们享受比普通犯人要好的待遇,从事绝密的科学项目研究。小说描写了4天时间内一群人物的命运,他们没有自由,没有尊严,甚至连性的权利都没有。
  《癌症楼》(1968年)
  “癌症楼”是苏联现实的某种象征,作品从精神层面对斯大林时期的现实进行了深刻反思。1955年,34岁的癌症患者科斯托格洛托夫闯进塔什干的一所医院,值班医生薇拉本想干预,但发现此人病情严重,所以破例让他立即住院。在病房中,来自特权阶层的干部、来自基层的普通知识分子、青年人开始争论人、人性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生活中所受的伤害、扭曲、病态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科斯托格洛托夫也渐渐获得了道德上的复苏,重燃对生活的热情。
  《古拉格群岛》(1973年)
  “古拉格”是苏联劳改营管理总局的俄文简称,称之为“群岛”,是为了表示劳改营管理总局管理下的一个个孤立的与世隔绝的劳改营,宛如一个个岛屿般遍布于苏联各地。《古拉格群岛》是一部描写苏联劳改营情况的著作,内容涉及1917年十月革命后约40年间的人和事。全书140万字,主要描写劳改营里各种犯人及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劳改营里的反抗、闹事和逃亡。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