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夏天,笔者曾有一次从赫尔辛基驾车去苏联边境城市维堡的经历。汽车驶过边界,景色毫无变化,可宽阔平整的公路立刻变得坑坑洼洼起来。进入维堡市中心,街道冷冷清清,不少店铺都关着门。仅有几家开着门的,门前还都排着长队。走进一家商店一看,原来是在排队购买土豆和奶酪。 维堡的自由市场也是又乱又脏。有几位看上去年纪已经很大了的苏联老太,身穿破旧的衣服,颤颤巍巍地站在那里,每人都端着一小篮草莓在向路人兜售。真不知道那小小的一篮草莓能换来多少买面包的钱。 1991年的中国,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繁荣,百姓的生活也没有现在好。即使是我们这些驻外人员,收入也不高。但是,看到这些苏联人,我们却有着很强的优越心理。原因何在?就是我们觉得生活会一天比一天更好,未来充满希望。 那一年的12月25日,苏联解体,红场易帜。自那以后的20年间,各路学者都一直在不停地探寻苏联解体的原因。可无论原因有哪些,其中都必有一个:苏联老百姓对当时的生活不满意,甚至很不满意。笔者在维堡街头看到的那一幕,就是这种不满意的缩影。苏联的体制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老百姓对政治和经济的需求。 苏联解体告诉我们,建立在老百姓尊严基础上的权力才是稳固的。国家固然要有一定的实力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滋润的日子,但实力的持续增加却是以尊重老百姓需求和权益为基础的。 现在专家们谈论全球化,会更多地把视线集中在全球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上,比如气候变暖、老龄化和移民问题等等,或者是全球化下金融危机超乎以往的冲击力。其实,全球化给各国政府提出的一个共同课题,是如何才能通过体制创新,更好地适应和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和利益诉求。发展中国家有这个问题,西方国家同样也面对这样的挑战,虽然二者的层次可能不同。 普天之下,老百姓的追求是共同的:安稳、平等而有希望、有尊严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世界趋势。它不会因为肤色不同、国度民族不同而有所变化。顺应了这个趋势,想办法向这个目标靠近,国家就会进步,社会就会稳定。 一些西方人至今不明白中国这些年来为什么会发展很快,为什么没有重蹈苏联的覆辙,就是因为他们很少从这个角度去对比、观察中国的发展。 今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大事,但这个趋势并没有变。在信息化的时代,老百姓的诉求会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会有更多的参照与对比。有人说,这是“多元化”,也有人说这是“碎片化”,无论什么“化”,它都意味着要想适应老百姓的需求和诉求,难度在加大。应对这些“化”,恐怕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作者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