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黑鹰(T-80UM2)主战坦克
于1997年9月出现的俄罗斯“黑鹰”(即T-80UM2)主战坦克,一直是世界坦克界的热门话题。随着新资料的陆续披露,“黑鹰”的真面目逐渐变得更清晰了。“黑鹰”坦克主要性能数据:车长6.86米、车宽3.59米、车高1.82米、战斗全重48吨、乘员3人、公路最大速度70千米/小时、越野速度40-45千米/小时。
研制内幕
80年代中期,西方全力对刚服役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进行改进,力图让自己的装甲部队在质量上对苏联保持优势。苏联面对挑战毫不示弱,各坦克设计局推出T-64、T一72和T一80三型主战坦克的改进型号。军方评估后认为,上述改进型坦克的总体性能仍不能对西方主战坦克构成绝对优势。苏联陆军高层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发展全新一代的主战坦克,以彻底击败西方现有的和发展中的主战坦克。有关“黑鹰”主战坦克的研制背景和过程说法不一,有多个版本:
版本一 运输机械制造设计局的“640工程”。在诸多威震世界的坦克研制单位面前,位于鄂木斯克的运输机械制造设计局只能算是“无名小卒”;它当时进行的“640工程”(即后来的“黑鹰”)根本不被人看好。莫斯科高层的目光主要投向研制全新“铁锤”主战坦克的莫洛佐夫设计局,以及声称已研制成功T一95坦克的下塔吉尔车辆设计局。
但运输机械制造设计局并没有知难而退。在认真研究中东战争及苏联侵阿战争中T系列坦克暴露出来的问题后,“640工程”的预研工作于1987年上马,1988年初研制工作正式启动。虽然苏联解体曾使研制工作长期停滞不前,但在竞争对手下塔吉尔车辆设计局T-95的研发因火控系统出问题而停滞不前的情况下,“640工程”又得以重新启动,并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
1995年也就是T-90公开出现的第二年,就有人在莫斯科西南50千米的库宾卡试验场,发现“黑鹰”与无人炮塔的T-95在进行各项试验。但是受经费严重短缺的困扰,为“黑鹰”研制新型底盘、武器系统与防护系统的单位迟迟拿不出产品,以至在1997年鄂木斯克地面武器展览会上亮相的“黑鹰”主战坦克,只不过是在T一80UM的底盘上加装了一个没有任何电子设备的炮塔。各种新装备直到1999年初才陆续交付,1999年6月,露出全貌的“黑鹰”终于出现在第三届鄂木斯克地面武器展览会上。
版本二 前苏联科延设计局在研制第四代坦克的同时,针对国内外苏制T 系列坦克日益老旧、新一代坦克采购价格高昂,买家订购数量日益减少的情况,设计出多个现代化改良版本,但由于种种原因束之高阁。
苏联解体后,特别是海湾战争与第一次车臣战争后,T系列的一些弱点被西方夸大,许多有意购买T系列坦克的国家退避三舍;俄罗斯自己现役的T系列坦克日益老旧,却又拿不出钱购买新的坦克。因此,全新的第四代坦克因资金和技术问题一时难以问世,对现役坦克进行改进就成了俄陆军提高装备技术水平的惟一良方。于是,科延设计局从故纸堆里翻出当年的多个改进方案,从中挑选出一个加装尾部弹仓及先进武器系统的方案,修改之后就成了今天的“黑鹰”主战坦克。
版本三 这个版本是西方最新披露出来的,相当有意思。“黑鹰”的研制工作开始于80年代中期,略晚于“无炮塔”主战坦克。科延设计局两条腿走路,“黑鹰”的研制工作相当顺利,90年代初在鄂木斯克造出了多辆样车准备进行试验。苏联解体后,科延设计局无力他顾,多辆样车居然被遗忘在鄂木斯克坦克厂。同样身处困境的鄂木斯克坦克厂看上了这些样车,经过一翻努力后让它们与世人相见——当然露面后的“黑鹰”已“改姓”鄂木斯克坦克厂,而不是位于圣彼得堡的科延设计局了。西方甚至有消息称,这两家坦克单位为了“黑鹰”,已经从昔日的兄弟变成了仇敌,官司一直打到俄总统普京那里。听来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结构特征
“黑鹰”主战坦克出身自T一80家族,所以继承了T系列坦克的标准布置形式。在外形上与T-80系列其他型号的最大区别,就是换装了西方式的带尾舱的大倾角炮塔。全车由前至后仍分成驾驶、战斗和动力传动三部分,乘员为车长、炮长、驾驶员三人。
“黑鹰”的车体为全焊接结构,炮塔依然处于车体中部,不过车长在炮塔内位于左侧、炮长位于右侧,与T-80以前的型号正好相反。车长指挥塔顶部的舱门向前开启,舱门顶部安置了3具后视潜望镜,指挥塔四周安装5具潜望镜、正前方安装1具热像仪。炮长上方的舱门也向前开启,舱门正前方也有1具热像仪,在舱门右侧还安装了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其上方有1扇向右开的滑动式舱盖。舱盖上装有3具潜望镜,在需要时,中间的1具可换成微光或红外潜望镜。在炮塔后部的左右两侧,各有一组4具烟幕发射器。
1997年对外展示的“黑鹰”采用了T-80UM坦克底盘。1999年出现的。‘‘黑鹰”已正式采用新底盘,来自俄罗斯陆军的消息称该底盘是从T一80U/UM坦克的底盘上发展出来的,行动装置每侧有7个挂胶负重轮和6个托带轮,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两侧履带均有履带张力调节油缸。为支持炮塔的重量,第三、第四负重轮间距较小,这和T-80系列的其他型号是一致的。
动力传动装置位于车体后部,包括主发动机、传动装置等。主发动机旁装有一台辅助发动机。发动机室顶采用封闭式盖板,排气口在车体尾部;进气口设在炮塔后方正中的位置,可提高进气的净化程度。
武器系统
海湾战争中,T一72装备的125毫米火炮未能击穿西方主战坦克的前主装甲,令世界对T系列主战坦克的攻击力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为摆脱攻击力不佳的形象,俄一再声称已研制成功了新式135毫米和140毫米火炮,并装备在了新型主战坦克上。人们曾坚信这种新式火炮肯定会装备在“黑鹰”上。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鄂木斯克展览会上的“黑鹰”主战坦克配备的只是1门与T-80UM1同型号的2A46M-4滑膛坦克炮,在总体性能上Lb2A46M-1提高约37%。火炮炮身装有热护套、内膛镀铬,火炮中间位置装有圆柱形抽气装置,炮口有初速度测速装置,因而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及炮管寿命。据称该炮的寿命约为800~850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或1000发空心装药破甲弹。在不吊装炮塔的前提下,火炮可在1.5小时内更换身管。
“黑鹰”的新型自动装填机位于炮塔尾舱,由弹仓、输弹机和推弹机构组成。弹仓呈长方形,储存待发弹估计为30~35发。补充弹药时可将不同弹种的炮弹任意放置,自动装弹机中的计算机会“记”下每发炮弹的位置;当需要某种类型的炮弹时,它会自动选取离炮尾最近的这种类型的炮弹。所用的炮弹都为定装式(以前均为分装式),因而火炮最大射速将超过10发,分。炮塔由电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范围360。最大回转速度20度/秒。主炮方向射界为360度,高低射界一5度~+14度,最大俯仰速度5。,秒。主炮配备常规炮弹的种类主要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需要注意的是,以前因为俄制第三代坦克炮塔内部狭窄,各种坦克炮弹的长度都限制在730毫米以内,使坦克炮的威力大打折扣。这一限制在“黑鹰”坦克上已不存在,其炮塔尾舱长1313毫米、高864毫米,意味着能发射威力更大的炮、弹。事实也的确如此。
俄军工部门对坦克用炮弹的研制和改进工作一直没有松懈过。1998年研制出供2A46M系列火炮使用的、采用贫铀和钨合金两种弹芯的新一代穿甲弹。这两种炮弹初速均为1900米,秒,弹丸重8千克,在3000米距离上均可击穿850毫米的8层间隔装甲,或在2500米距离上击穿倾角60。45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1999年研制成功带有贫铀药型罩的三级串联破甲弹,其初速为980米,秒,对均质装甲的破甲厚度约850毫米;而带铜药型罩破甲弹的破甲威力也接近800毫米。和上述新型穿甲弹一样,新一代破甲弹也能击毁安装附加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
在炮射导弹方面,俄有消息指出“黑 鹰”主战坦克可以发射俄KBP设计局新 研制的9M117M反坦克,直升机导弹,由自动装弹机装填或手动装填。该导弹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激光束使用编码以防止干扰。与以前T一80U使用的“狙击手”反坦克导弹相比,新一代炮射导弹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更强的穿甲能力,外形尺寸更小。该导弹的最大破甲厚度超过1000毫米,最远射程为6000米,最佳攻击距离提高到5000米,最远射程上的命中率与最佳距离上的命中率分别在80%、80%~90%左右。2002年10月传出消息,称俄KBP设计局又研制成功全新的、可攻击坦克顶部的炮射导弹。如果消息属实,那么俄制坦克的攻击力无疑又大幅增加了。
“黑鹰”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为2挺机枪。一挺是安装在主炮左侧的7.62毫米并列机枪,弹药基数1250发。另一挺是安装在炮长舱门上的新型12.7毫米“科尔德”(Kord)高射机枪,弹药基数500发,由炮长在车内遥控射击或手动射击。作战时,炮长通过1个AA型升降式瞄准具进行瞄准,瞄准具接目镜位于枪架下面左侧;枪架上还装有1个处于保护之下的AA型反射式瞄准具。未经证实的消息说,“科尔德”型高射机枪可配备装有贫铀弹头的弹药,能击穿40毫米厚的钢板。
由于俄罗斯军事工业的保密系统又回归到苏联模式,人们对于“黑鹰”今后是否会采用135或140毫米主炮不得而知。如果仅从威力上说,大口径主炮的威力肯定要比2A46系列坦克炮强得多;但出于成本考虑,估计这两种口径的主炮在相当长时间内还很难被采用。
防护性能
关于T-80坦克的防护性能一直争论颇大,主要原因是苏联解体前对T-80的防护性能严格保密,而且没有出口过一辆T一80坦克,外界根本无法知晓其防护能力。即使是出口了T-80坦克,西方也不可能知道更多情况,因为俄制武器的出口型和自用型向来有较大的不同。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解密过一些文件。其中有文件披露,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T-80系列坦克防住了阿富汗抵抗战士手中各式各样的西方新型反坦克武器。但由于这是俄自家的说法,所以西方一直予以否认。1996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后,全世界都看见格罗兹尼市区内满街都是东倒西歪、烈火熊熊的T-80坦克。这一实战情况给了西方军火商以攻击T-80坦克的口实,许多坦克专家由此认为T-80坦克的防护力不比T-72好多少。
但俄军战后调查组的调查显示,在损失的T一80坦克中有98%是由于坦克炮塔的顶部、后部,车体侧后部、尾部及履带等“软肋”被击毁而引起的,没有一辆T-80坦克的车首装甲与炮塔前部装甲被击穿。西方一些防务专家私下承认,即使是美国的M1A2或德国的“豹IIA6”被反坦克武器击穿上述薄弱部位,命运比T一80也好不到哪里。由此可以判断,T-80系列坦克的装甲防护力并非西方军火商宣传的那样弱,与西方主战坦克应该是基本相当的。
与T一80相比,“黑鹰”采用了更好的防护技术。首先在外形上,高度降低到2米以下,在战场上更难被发现。其次,炮塔一改T系列的圆形铸造炮塔,采用类似西方带尾舱的焊接炮塔。炮塔前装甲倾斜71。,大大提高了来袭弹药跳弹的概率。为防止二次爆炸效应,“黑鹰”还运用了西方坦克的防护思想,在弹仓与乘员之间用高强度的阻燃抗拉复合材料装甲板隔开;弹仓顶部装有可掀掉的装甲板条,炮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掀掉板条向外排出,而不会进入乘员室。这样既不会伤及乘员,对车辆本身的伤害也减到最小。
车体前装甲与炮塔正面装甲为模块化装甲,可根据威胁与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更换。俄有关方面声称,在更换装甲时只需打开装甲间的焊接点即可。至于这种先进主装甲的厚度和材料组成,目前仍是俄军的最高军事机密,没有任何资料披露过。俄一些防务杂志则称,这种主装甲为俄最先进的复合装甲,在性能上与美国的贫铀装甲相媲美。装甲材料是在淬火硬钢板内交替嵌入贫铀材料、特种塑料层、受控变形层而组成的,防穿甲弹与破甲弹的能力分别相当于900毫米和1400毫米厚的均质钢板。有一点可以肯定,即“黑鹰”坦克炮塔和车体的前装甲的防护能力,要高于以往任何一种T系列主战坦克。
在车体前装甲和炮塔前主装甲上安装的标准组件式附加反应装甲,并不是西方以前认为的“接触一5”型,而是俄罗斯新研制的。这种新型的附加反应装甲除了能防御空心装药破甲弹与穿甲弹的攻击,还可以有效防御采用串联战斗部的反坦克武器的攻击。“黑鹰”车体前斜装甲板上并排安装有两排这种型号的反应式装甲块(呈倒品字型),每排有5块;炮塔正面两侧各有7块。为增强对攻顶式武器的防御,反应式装甲块从火炮防盾上方向后、一直延升到炮塔顶部后部边缘,覆盖了整个炮塔顶部。当该型反应式装甲与“黑鹰”的基本装甲结合使用时,应该可以防住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现役和在研的反坦克武器了。
为加强“黑鹰”侧翼的防护能力,设计人员在前5个负重轮(注意,T-80U/UM/UMl是前3个负重轮)的上半部侧裙板上也安装了反应式装甲块。不过该反应式装甲块与车体的反应式装甲块不同,它的外板仍为钢板,而内板则采用三层橡胶压成的橡胶板,为的是防止反应式装甲爆炸时内板伤及履带。为防止地雷对坦克的伤害,“黑鹰”车体前部下方安装了用橡胶纤维制成的挠性板,用于提前扫除带触杆式引信的反坦克地雷
“黑鹰”还安装由俄罗斯机械生产设计局和相关企业联合研发的“阿雷纳”主动防护系统。俄坦克专家评估认为,安装“阿雷纳”的“黑鹰”比不装“阿雷纳”的T-80UM,坦克防护力最少高出3倍以上。再加上先进的复合多层基本装甲和附加反应装甲,拥有三层防护系统的“黑鹰”坦克的防护能力将跻身世界上最先进行列。坦克驾驶员的座椅如同T一80U那样挂在车体顶甲板上,可有效防止地雷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直接传递至驾驶员。此外,“黑鹰”还配备了先进的“图曼”快速探测,灭火抑爆设备、三防系统、“图恰”热烟幕发射系统等。
火控系统
俄制坦克的火控系统一向落后于西方,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一直成为西方对苏/俄制坦克口诛笔伐的重点之一。俄方迄今没有公布“黑鹰”火控系统的详情,只对外宣称是一种新型的数字稳像式火控系统,在性能上至少与美国M1A2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相当。目前惟一得知的是,该火控系统具备全自动跟踪、识别并按优先顺序排列威胁目标的功能。
这种能力不要说以前的俄制坦克,就是西方最新型主战坦克也不具备。此外,“黑鹰”还安装C3I系统,将为俄军装甲部队的作战能力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为了一改俄制坦克怯于夜战的弱点,“黑鹰”的车长与炮长都有独立的全景稳定式可见光/热像仪,具有搜索、发现和指示目标的能力。在无星光夜晚的有效作用距离可达3700米,目前西方最新型热像仪的水平也不过如此。“黑鹰”还用二氧化碳激光测距机代替了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机,前者不但对眼睛安全,而且测量距离与穿透距离也更远。先进的数字式弹道计算机能够精确修正活动目标的提前量,并有本机自检能力,可根据目标距离与横向运动速度、自身运动速度、火炮耳轴倾斜角和身管磨损量、外界温度、大气压力、横风速度以及选定的弹种,计算出弹道参数。
由于配备了先进的火控系统,“黑鹰”在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进时,主炮和并列机枪依然能对运动/静止目标实施有效攻击,命中率高达85%。“黑鹰”的车长依然拥有超越控制能力,即可超越炮长操纵火炮对目标进行瞄准射击。
机动性能
“黑鹰”的动力系统暂日寸采用T-80UMl上的动力系统,即1台1500马力的GTD-1250G HP型燃气轮机。与T-80U,UM使用的GTD一250G型燃气轮机相比,HP型采用了一种液压容积调节机构,能够将坦克的越野速度提高31%,有效使用寿命延长27%,油耗减少9%。据说目前正在试验安装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黑鹰”,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性能良好的动力传动系统有着高可靠性的磨擦装置、液力减速器及制动器,完全适应燃气轮机的特性,保证了“黑鹰”在各种复杂的战场条件下有最好的机动性。该动力传动系统使坦克在标准路况下的平均速度提高12%、转向速度提高33%、行动机构寿命提高50%、传动装置寿命提高50%。
“黑鹰”坦克的行动装置为传统结构形式,其履带传动装置包括2条短销挂胶装置、14个带胶铝制负重轮、12个外置的减震托带轮、2个全金属诱导轮、2个主动轮、2个履带调节器。因为使用了高质量的材料,使其维护相对简单,排除故障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黑鹰”仍运用了扭杆弹簧独立悬挂装置,在第1、第2、第6个轴和第7悬挂总成以及金属制动器上装有液压减振器,维护与修理都相当简单。另外,车辆的操纵仅通过方向盘、节气门和踏板3个控制装置来实现,操纵系统非常简便,使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轻,能集中精力处理战场、地形等其他情况。
“黑鹰”坦克有1个主油箱和5个外组油箱,主油箱位于车体内,外组油箱位于履带上方。当长途行军时,车体尾部可加装2个容量分别为300升的桶形副油箱。使用主油箱和外组油箱时,最大公路行程超过400千米;如果加上使用副油箱,则可达到500千米左右。而且所有的油箱都用1个加油口加油,坦克一次加满所有油箱的时间仅需15分钟。
“黑鹰”坦克有着很强的涉水能力。因进气口在炮塔后面,距离地面较高,所以在无准备的情况下,“黑鹰”可涉渡水深1.8米的河流;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能涉渡水深达5米的河流,并且潜渡的距离不受限制。
其他装备
“黑鹰”上还装了许多令西方极其感兴趣的装备,如可侦测30千米范围内直升机的传感器,以及神秘的RPz-86M型防雷达探测涂层,这种涂层能有效减少坦克被敌方发现的概率。为保证乘员能在沙漠或北极寒冷地区作战,车内安装有空调系统;还安装有能抗强烈干扰的数字化通信保密设备、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装置,以及独一无二的敌我识别系统。
为争取出口订单,军火出口公司除了表示可按客户意图方便地换装“黑鹰”上的任何武器、电子设备及发动机外,还推出了改装项目——将以前的T-64/72/80型坦克改造成“黑鹰”标准,价格仅是购买一辆“黑鹰”的几分之一。这对拥有大量T系列主战坦克而经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的确是个天大的喜讯。当然,这对囊中羞涩且极需战力提升的俄军装甲部队来讲,也是极具诱惑力的。施征 刘云慧
俄罗斯黑鹰主战坦克3D效果图
黑鹰坦克炮塔尾舱带有明显的西方风格
黑鹰主战坦克由于其炮塔和炮管均被遮蔽,所以曾引起外界诸多猜测。
从黑鹰主战坦克模型可清楚看到黑鹰炮塔构型
T-80UM1主战坦克从外形上仍是传统的俄系风格,后来的黑鹰与其有很大区别
俄罗斯T-80UK指挥型坦克炮塔上的“施托拉”主动防护系统技术性能很先进,但还不能击毁来袭反坦克弹药;而黑鹰坦克上的“阿雷纳”主动防护系统则具备了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