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正文
卡-50“噱头”武装直升机
高文权 来源:http://testpilot.363.net 2009年12月10日

  军备竞赛的产物

  早在70年代初,美国决定利用他们在越南战争中获得的经验,研制一种新的战斗直升机,并公布了AH-64先进攻击直升机的若干技术要求。相比之下,当时的苏制米-24武装直升机的档次要低得多,苏联认为有必要研制该机的后继机。

  AH-64的原型机1975年9月首飞,1977年1月开始为期56个月第二阶段研制。1977年12月,卡莫夫设计局向苏联当局提出研制一种新战斗直升机,并以AH-64为假定作战对象,提出了首批技术要求。1980年5月完成了模型样机的评审,定下了设计方案及各项设计指标。1982年6月17日,卡-50原型机进行首飞。10年后,卡-50首次公开展出。 虽然卡—50的设计思想是要在战场上与美国AH-64攻击直升机比个高低,但是,由于全球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卡-50则首先要在市场上与AH-64决一雌雄。在市场上的首次大战就发生在卡-50的首次展出地-英国。英国陆军需要117-130架攻击直升机,卡莫夫没计局用采用英、法联合研制的RTM-332涡轴发动机,以比竞争对手便宜30%的价格优势的卡-50与AH-64展开竞争,但在政治、后勤保障等多种原因下败北。

  卡—50也是前苏联国内卡莫夫设计局和米里设计局的米-28竞争的结果。据目前所知,这种同时研制两种同量级、同水平的军用直升机,并展开竞争,而且又都批准投产,在前苏联也是首次。

    

  单座攻击直升机

  单座歼击机已经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了。而在直升机领域中,单座即仅有一名驾驶员的攻击直升机确是前所未闻。而只有一名驾驶员的卡—50的问世掀开了直升机历史新的一页。驾驶员不仅要驾驶操纵直升机飞行,还要搜索、跟踪目标,并发射反坦克导弹实施攻击。在80年代,美国陆军曾提出过在轻型直升机计划(LHX)中采用单座方案,做过一些试验和试飞,最终还是放弃了。

  LHX计划的产物RAH-66侦察攻击直升机仍然采用的纵列式双座布局。卡莫夫设计局从卡-50上马一开始,就采用单座攻击直升机方案,主要目的是要较大幅度地减轻机体重量。该局总设计师米哈耶夫认为:如果一个驾驶员能同时胜任驾驶和攻击任务的话,卡-5O就会在与米-28的竞争中获胜。

  苏军米—24在阿富汗战场的作战经验表明,在20-50米低空接近目标时,只能由驾驶员操纵与导航,在这样的高度上飞行,射击员/副驾驶员不可能帮助驾驶员操纵直升机。借助机载自动地图显示器,在平地上空35-70米高度飞行时,驾驶员可发现4公里外的目标。在起伏丘陵地上空飞行时,高度升高到100~245米高空,同样可以发现4公里以外的目标。在这些高度上,驾驶员既完成操纵直升机又完成瞄准目标是毫无困难的。 卡莫夫设计局认为,新攻击直升机卡—50应采用不同于米-24所使用的作战战术,主张对有护航直升机护航的、配合防空火炮和导弹的敌坦克群坚决进攻。为此,它应与侦察直升机一起作战,或与地面控制员/目标识别员-起作战。

  俄罗斯陆军航空兵司令巴甫洛夫中将对卡—50的自动化程度和单驾驶员方案很赞赏,认为该机的火控/飞行燥纵系统能显示所有必需的飞行状态数据和机上各系统工作的数据,还能显示从侦察直升机通过无线电数据链传来的数据。该系统能使一名驾驶员操纵飞行了并发射各种机载武器。

  共轴反桨

  卡莫夫设计局采用共轴式旋翼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共轴式旋翼布局成为该局与米里设计局的米-28竞争的主要筹码。因为卡-50和米-28都得采用两台TV3-117VK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1640千瓦(2200轴马力),都得采用前苏联国内生产的机载电子设备。不同的是卡莫夫设计局采用的是共轴式旋翼布局,而米里设计局采用的是单旋翼/尾桨布局。共轴式布局的主要优缺点如下:气动特性对称,机动性好。在使用相同发动机的情况下,两副共轴式旋翼的升力比单旋翼/尾桨布局的旋翼升力大12%。共轴式旋翼气动力对称性显然优于单旋翼式,不存在各轴之间互相交连的影响,机动飞行时易于操纵。改变航向时,共轴式直升机很容易保持直升机的飞行高度,这在超低空飞行和飞越障碍物时尤其可贵,对飞行安全有重要意义。 模块式的结构,及方便维护的无尾桨结构。苏军在阿富汗的作战经验表明,作战中损失的苏军直升机有30%与尾奖有关。主要是:尾奖的弹伤或异物损伤;承载的尾梁损伤;长距离的尾桨传动轴系损伤等。共轴式直升机因取消了尾桨,所以不仅和与尾桨有关的损伤无缘,而且也可节省尾桨所耗用的额外功率。

  外廓尺寸紧凑。卡—50和米-28都是可挂载16枚反坦克导弹,卡-50在旋翼转动时的全长才16米,而米-28的旋翼直径就有17.5米,其机身长度也有16.85米,均比卡-50的全长要长。外廓尺寸小,雷达识别特征和目视识别特征就小,便于隐蔽;外廓尺寸小,受弹面就小,战斗损伤概率也小。

  弹射救生座椅

  卡—50攻击直升机开创了直升机使用驾驶员弹射救生系统的先河。在此之前,直升机的主要救生措施是耐坠措施,通过起落架、机身、座椅的耐坠吸振能力保全机组人员。虽有不少保全了生命的成功例子,但大多数都伤残了。这些措施,驾驶员毕竟仍处于挨摔的被动状态。弹射救生措施则是主动式救生措施,长期以来,直升机一直没有采用,其主要障碍就是它的飞转的旋翼。

  前苏联花费了整整7年研究成功了K-37零零火箭弹射救生系统。该系统装在卡-50直升机上,可在零高度和零速度情况下进行弹射救生。弹射救生程序开始之初,驾驶员起动旋翼桨叶叶根处的爆炸螺栓,使两副旋翼上的6片桨叶脱离桨毂飞走,随即座舱盖脱开飞离座舱,然后位于座椅后背的弹射火箭点火,驾驶员连同座椅一起与座舱脱开并弹离座舱。卡-50的驾驶员弹射救生时,该机须远离友机150米以上,否则散落的旋翼叶片可能伤及友机。

  不难看出,卡—50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极为重要,它的成败对单座攻击直升机、共轴式双旋翼攻击直升机和直升机采用弹射救生技术的前景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机长: 13.5米

  机高: 5.4米

  空重: 7500公斤

  旋翼直径: 14.4米

  航程: 520公里

  最大起飞重量: 9800公斤

  尾桨直径:  -

  爬升率: 10米/秒

  实用升限: 6400米

  有地效悬停升限: 米

  巡航时速: 314公里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