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背景与计划
从60年代中期开始,前苏联海军执行从近海防御向远洋进攻转变的战略。在建造各种大型舰艇的同时,于70年代开始研制船坞运输舰。该级舰在加里宁格勒的扬塔尔船厂建造,共建成3艘,第4艘投建后没有建成。首舰“伊万.罗戈夫”(IvanRogoV)号于1978年服役;第2艘舰“亚历山大.尼古拉耶夫”号于1982年4月下水;第3艘舰“米特罗凡.莫斯卡连科”号于1991年5月服役。该级舰的建成,使前苏联/俄罗斯海军具备了跨洋两栖作战的能力。但在90年代俄罗斯海军兵力大缩减过程中,该级舰的前两艘相继退出现役,只剩第3艘“米特罗凡.莫斯卡连科”在役。
(二)总体性能与装备
1.主尺度与排水量
标准排水量(t):8260
满载排水量(t):14060
总长(m):157.5
舰宽(m):24.5
吃水(m):6.5(船坞注水8.5)
2.性能
航速(kn):19
续航力(nmile/kn):7500/14
舰员(名):239(其中对名军官)
3.动力装置
主动力系统:2台M8k燃气轮机,29400kw(48000hp),双轴。
4.武器
导弹:l座双联装SA-N-4“壁虎”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共20枚导弹;2座四联装SA-N-5“杯盘”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
舰炮:1座双联装76nun炮;l座BM-21型122mm炮(海军型);2座20管火箭发射装置;4座6管AK630型30mm炮。
直升机:4架卡-29“蜗牛”B直升机。
5.电子设备
雷达:l部“顶网”C(头两艘舰)和“半板”(第3艘舰)对空/对海搜索雷达;2部“顿河”或“棕榈叶”导航雷达;l部“枭鸣”炮瞄雷达(76mm炮);2部“歪椴树”炮瞄雷达(30mrn炮);1部“突现群”火控雷达(SA-N-4导弹);1部“飞屏”舰载机进场控制雷达;l部“高杆”B和“盐罐”B敌我识别雷达;2部“圆屋”战术导航雷达。
火控系统:2部“压力箱”(SqueezeBox)光学指挥仪。
电子战系统:4座10管干扰火箭发射装置;3部“罩钟’侦察机和2部“座钟”干扰机。
6.军运能力
陆战队队员:522名(1个营)。
l登陆艇:3艘“天鹅”级气垫登陆艇或6艘“麝”(Ondatra)级机械化登陆艇。
l坦克或其他:20辆坦克或等重的小型沿海运输船和卡车。
(三)技术特点分析及述评
俄罗斯“伊万.罗戈夫”级船坞登陆舰的出现,由于其设计新颖和外形特殊,曾引起世界各国海军的普遍关注。该级舰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l、SA-N-4“壁虎”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2、双联装76mm炮;3、30mm炮;4、“压力箱”光学指挥仪;5、“半板”对空/对海搜索雷达;6、“袅鸣”炮瞄雷达;7、“歪椴树”炮瞄雷达;8、“突现群”火控雷达;9、“飞屏”舰载机进场控制雷达;l0、“圆屋”战术导航雷达;11、卡-29“蜗牛”B直升机。
1.功能比较齐全
该级舰能装载登陆艇、坦克、车辆、直升机、人员和其他装备,是一级多功能的船坞运输舰。舰尾设坞舱,其尺寸为70m×16m,能容纳各种登陆艇。坦克舱在坞舱前面,其尺寸为61m×14m(另一说法为78m×18m),直通首大门,可装载坦克或车辆。上层建筑前后各设1个机库,其尺寸分别为14m×10m和18m×15m,最多容纳6架直升机,平时只带4架。机库前设有升降平台,前升降平台尺寸为26m×24m,后升降平台为25m×23m。由于舰首设有跳板和双扇侧开式首大门,该级舰具有直接抢滩登陆能力。加之舰上配备较多的电子设备,可兼作两栖战指挥舰使用。从舰的功能上看,充分体现了“均衡装载”和“一舰多用”的设计思想。
2.总体布置紧凑
该级舰首楼短小,上有三座双联装76mm炮;桥楼高大,大约长50m,高15m,主要用来布置机库和住舱。桥楼顶上有烟囱、桅杆等。首楼和桥楼之间为直升机甲板。船体内部主要为坞舱和坦克舱,两者由一个斜坡相联。在坞舱和坦克舱下面布置有机舱、压载舱、弹药舱和燃油舱等。加之舰首设有首门与跳板,与西方同类舰布置不同,反映了前苏联在舰艇设计方面的新颖思想。
3.增强作战能力
该级舰武备较强,主要由对空防御和对岸火力支援两部分组成。对空防御武器主要有SA-N-4“壁虎”和SA-NS“杯盘”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其射程分别为15km和6km。对岸火力支援武器主要有BM21型122mm炮和20管火箭发射装置,射程为9km。加之气垫登陆艇和直升机在舰上的应用,前者使登陆范围大为扩展,后者增强垂直攻击能力。该级舰存在某些不足,首先,由于排水量有限(仅1万多吨),几乎集中了登陆战舰艇的所有功能,势必使每一种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其次,在这艘吨位不大的舰上设前后两个直升机升降平台,减少了甲板面积的利用率。最后,由首楼和桥楼组成的上层建筑过于高大,易遭敌方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