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中亚研究网 >> 正文

中国周边能源安全环境分析

陈印昌 毛吉康 来源:2009-12-31 《能源与环境》2007年第3期

1 几组变量关系

  安全问题是国际政治最根本也是最具争议性的问题。就国家安全而言, 既可能由国内不稳定因素所引发, 又有可能因国外威胁所导致。分析国家安全的领土外因素, 我们就不得不先明确国际环境这一概念, 因为安全环境事实上就是经由各种国际环境来进行评估的。阎学通先生认为, “构成一国国际环境的基本要素是战争危险、实力对比、政治关系、经济依附度和地理位置”[1]。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国际环境即是指该国领土范围之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笔者认为, 国际环境既有硬环境, 又有软环境。所谓硬环境, 主要是指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 这种环境具有相当的不可变性。而软环境则是指国与国之间互动的关系状态, 这种环境则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实际上, 硬环境并不必然存在好坏之分, 关键是要看软环境对其的建构作用。也就是说, 中国在地理上所面临的“重重包围”并不必然意味着其国际环境弊多利少, 而是取决于中国如何与其周边乃至区域外的大国所进行的战略和策略互动。正如有学者撰文所指出的那样, “要判断国际互动的结果, 即国际形势, 则要评估相关各方的利益与目标处于怎样的关系”[2]。另外, 一国的国际环境与其国家的发展战略是辩证相关的。前者是制定和推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但是后者一经确定并付诸实践便会反作用于当前和未来的国际环境, 从而作为国际环境的塑造者起到对国际环境的反塑造作用。而且国际环境本身是一个变量, 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 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国际环境, 判断一国的国际环境必须对其进行阶段意义上的界定。笔者认为, 中国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和平崛起战略以及其正在崛起的事实就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因此, 本文实际上是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来考察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的。

  2004 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指出, “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 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从而使“和平崛起”作为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国家战略得以确立。阎学通先生认为, “崛起应是指一个大国的综合实力快速提高并对世界力量格局、秩序和行为准则产生重大影响的过程”[1]。崛起虽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发展, 然而其衡量的首要标准即是:“经济上成为重要的世界工厂”。至于“政治上的影响力扩展到全球范围”以及“军事上承担起区域外的安全责任”, 如果没有经济实力的支撑是难以想象或者极不稳固的。而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至今仍然具有不言而喻的意义。对中国而言, 经济崛起首先意味着加快工业化的步伐, 真正成为“重要的世界工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崛起对能源的消耗以及与此同时对能源的需求都是相当巨大的。尽管现在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指导其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并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特别是中国力图抓住21 世纪头20 年的“战略机遇期”的情况下, 中国对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状况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从世界历史和国际政治发展的层面上看, 能源问题历来是国与国之间争夺的焦点。有学者指出: “石油生产、运输、储存的安全保障, 石油供需, 油市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 核心问题”[3]。与此同时, “开辟新油源成为追求的共同目标,维护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符合共同的利益, 但争夺新油源也达到短兵相接的程度”[3]。需要说明的是, 能源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其后包含着深刻的政治和安全意义。国家与国家围绕能源的生产和运输进行的博弈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关系状态必将外溢到其他领域, 并最终影响一国的综合的国际环境, 并为我们判断国家所面临的安全威胁的性质和程度提供必要的指标。因此, 从能源的视角考察中国在崛起阶段的国际环境既具可行性又显重要性。

2 能源环境=能源点+能源链

  随着中国崛起进程的不断发展, 中国国内的能源供需矛盾日渐突显。总的来讲, 中国的能源供应并不短缺, 但是其能源结构中的石油资源则相对匮乏。尽管中国正在加大对国内石油资源的开发力度以及寻找新的替代能源,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对石油的需求仍将会呈持续上升趋势, 以致有人认为中国已经陷入对石油的“贫血”状态。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自1993 年就已成为成品油的净进口国, 1996 年又成为原油的净进口国, 2003 年取代日本成为位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2 大石油消费国。现在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已达32%, 并且呈持续上升趋势。因此, 确保可靠的能源供应尤其是加大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亟待重视和解决的战略课题。就世界能源( 主要是油气资源) 的地理分布而言, 有学者将从北非的马格里布到波斯湾, 再到环里海地区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广大地带称之为“石油心脏地带”。“这个巨大的地理带蕴藏着65%的世界石油储量和73%的天然气储量”[4], 是未来几十年世界油气资源的主要供应源。就现今中国进口原油的生产地和运输线而言, 笔者将其概括为3 大能源点和2 大能源链。前者主要是指以中东为中心的欧佩克集团, 中亚及里海地区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及其远东地区3 大能源点; 后者则主要是指海上和陆上运输的2 大能源链。在此点面结合层次上的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互动关系将成为我们判断中国当前国际环境的重要依据。

  首先, 让我们考察一下从中东能源点出发的海上能源运输链。一方面, 中东地区无疑是中国进口石油最重要的来源地。然而, 中东地区本来就缺乏稳定, 中国的国力又鞭长莫及。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 美国不仅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资源, 而且还多次对该地区的其他逆反者进行威慑和打压, 大有与其再次开战的意图, 以便最终确立其在中东地区和世界战略资源格局中的超级大国地位。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争夺石油的目的不仅在于确保自身需求得到满足, 更有运用强硬的石油战略来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的长远意图”[3]。冷战结束以来, 美国一直在追求建立自己的单极世界, 并且把防止崛起一个地区性乃至世界性的大国对美国现有地位的挑战作为其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 中国与美国在石油问题上的讨价还价应当被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予以考察。可以预见, 美国会将自己对石油资源拥有的优势与中国对石油资源需求的劣势联系起来, 利用这种资源性的不对称相互依赖所产生的权力迫使中国在其他问题上作出符合美国利益的让步, 并最终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

  另一方面, 在传统上, 我国进口石油主要通过海运, “在整个进口中需经过马六甲海峡运送的石油数量约占进口总量的64%”[5], 而中国又缺乏一支大型现代化海军在公海巡逻和控制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因此, 中国进口石油的海上运输线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一就是印巴冲突。尽管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焦点在克什米尔, 但是如果两国因为这一问题发生全面冲突甚至是战争, 那么我们不能排除二者对其沿海进行封锁及在海上展开较量。如果那样的话, 中国的海上石油运输必然遭受不利影响。中巴关系一直处于良性的发展状态, 而且中国也积极调解克什米尔的争端, 但是中印关系在历史上本来就有裂痕, 而且双方现在还存在一些领土分歧。尤其重要的是, 印度自身也在谋求地区大国乃至霸权地位, 其对中国的崛起始终抱有警惕的态度, 加上现在美国积极谋求与印度改善关系, 未来的南亚形势具有对中国不利的一面。

  其实, 要说对中国进口石油海上能源链真正具有至关重要利益的还是东南亚国家, 因为他们扼守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马六甲海峡。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双方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国还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成为了加入其中的第1 个区域外大国。

  从总体上讲,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比较和谐。但是, 某些国家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 并且做出了一些破坏友好合作关系的不良举动。加上东盟国家对于中国崛起具有一种天然的、历史的畏惧, 要想真正谋求一种“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的“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恐怕决非单靠中国的一相情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 现在台海两岸局势日渐紧张, 战事一触即发。如果两岸开战, 谁也不能保证一些国家不趁机在南海问题上挑衅或者基于内外的考虑封锁马六甲海峡, 届时中国的能源运输乃至战略利益将受到严重打击。

  其次, 正是基于海上能源链所处的不确定环境,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开辟西面和北面的陆上石油生命线。据统计, “中亚地区石油储藏量高达2000 亿桶, 仅次于中东地区; 天然气储量7.9 亿m3, 仅次于俄罗斯和中东, 居世界第3 位”。除此之外, 其邻近的里海石油资源更是堪称“冷战时代封存下来的宝贵财富”。冷战结束以来,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解决军事互信到政治合作再到经济、文化各领域的交流, 如今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关系正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多边框架下向纵深发展。然而,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中亚国家对中国的借重是其希望摆脱经济困境, 巩固政治独立的需求与中国自身的崛起相契合的产物。也就是说, 中亚与中国关系的稳定和长期的发展既取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状 况, 也取决于中国在中亚各国所制定的“能源富国”战略的诸多合作对象中的实力与地位。中亚曾经是俄罗斯独有的势力范围, 但是阿富汗战争以后, 美国成功切入中亚, 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在欧亚大陆“心脏地区”的“软硬存在”。不仅建立了与中亚各国的政治关系, 还加强了与其的军事合作, 并且对其实行大规模的经济渗透, 如“哈萨克斯坦30 多家冶金、能源和钢铁等基础行业均控制在西方财团手中, 其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哈国民生产总值的70%左右”[6]。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虽说不是中亚的地缘国家, 但“美国的经济、安全与国际市场的主导能力, 产生了深刻的区域影响, 成为当代区域政治和区域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7]。正如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优势地位对中国能源乃至综合利益会产生不利影响一样, 其在中亚地区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也必然将对中国的各种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美国视中亚地区为中国“利益攸关的大后方”, 可形成对中国“由东到西的包抄之势”, 便于“有效的遏制中国的崛起”。因此, 在当前中亚地区格局处于激烈较量和逐渐成型的过程中, 中国的西面仍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另外, 俄罗斯也是本文所认为的3 大能源点之一。中俄关系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得到改善。如今两国已经确立了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不仅在传统的政治和军事领域继续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 而且正朝着经济、文化、环保等领域进行开拓性的发展。基于中俄之间良好的政治关系, 中国积极开展同俄罗斯在油气资源方面的合作。然而,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中俄“安大线”被俄日“安纳线”搅局, 一方面反映了中俄经贸合作中的非单一性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使我们认识到对于中俄关系, “谁也不能根据目前的条件简单地判断未来。中俄的油气战略合作也将随着今后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即将面临与日本等国所展开的新一轮的资源争夺。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其军事和政治领域的大国地位, 然而其经济却始终不见起色。在当前能源政治方兴未艾的形势下, 俄罗斯自然会将发挥其自身的资源优势与恢复经济发展乃至其昔日大国地位联系起来。而对于日本和韩国这样的资源短缺国家, 从地缘和成本上考虑, 俄罗斯当是首选。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可以预见, 日本和韩国参与俄油气资源的争夺将对中国的能源战略提出严峻的挑战。而且我们应当明白, 国际石油竞争从来就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 而是国际政 治博弈。中日关系本来就潜伏着众多的暗礁, 而且对于日本而言, “几乎100%的油气需求依赖外部供应的状况使其油气安全问题始终是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其敏感性相当之高。因此, 在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中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量明显增加的情况下, 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石油争夺将不可避免,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由此所引发的两国关系在其他领域中的恶化将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麻烦。

3 结论

  在上述分析中, 笔者主要将中国作为一个石油资源的消费国, 分析了其与石油资源的生产国以及与其他石油资源消费国之间的互动, 所得出的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相当险恶, 大概这更多出于一种现实主义的考量。有学者曾概括道, 石油外交的模式并非只有“冲突、斗争型”一种, 还包括所谓的“合作型”模式。诚然, 笔者并不否认后一种模式的存在,相反, 还在上文中分析石油生产国与石油消费国关系时体现了这种合作的倾向。然而, 在中国崛起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石油资源的极大需求和资源本身的不可再生性, 以及可替代资源的有限性和高成本性并存的条件下, 相互依存在众多石油消费国之间也许更多地是加大了冲突的密度和可能性。因此, 从能源视角分析当前中国的周边国际环境以及其中的安全变量, 笔者认为其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建议尽快从我们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的欣喜中解放出来, 看清外面危机四伏的世界, 尽管它还处于潜伏状态。

  作者简介: 陈印昌, 男,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共党史专业05 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阎学通,等.中国崛起- - 国际环境评估.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
[2] 李少军.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国际政治,2004(5)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国际能源战略研究咨询小组.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新态势.国际政治,2004(10)
[4 ]徐小杰.新世纪的油气地缘政治- - 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5] 郑之锋.新世纪中俄油气战略合作: 意义、困境及对策.俄《独立报》,1997- 11- 12
[6] 施鲁佳.“中亚热”的兴起及其缘由.国际政治, 1997(9)
[7]朱锋.伊拉克战争与国际战略格局的新态势.国际政治,2004(2)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