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中亚研究网 >> 正文

吉尔吉斯斯坦奥什骚乱评析

艾莱提·托洪巴依 来源:2011-07-29 《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内容提要:奥什事件的发生和不断出现的游行示威活动,依然显示出新政府的脆弱性。吉尔吉斯斯坦正面临着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民族关系危机。吉尔吉斯斯坦的局势还在不断变化发展中,面临的危机和国内外压力很大,很多因素难以控制,出现突发事件和不断出现的游行示威活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吉尔吉斯斯坦持续不稳的政局发展以及奥什事件对中国新疆边境安全的影响,做好防止中亚地区难民再次进入边境地区的应急预案。

  关键词:吉尔吉斯斯坦;奥什骚乱;政治渗透;边疆安全

  中图分类号: D373. 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5330 (2011) 02—0063—04

  作者简介:艾莱提·托洪巴依,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一、吉尔吉斯斯坦奥什骚乱

  奥什(OSH)是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具有3 000多年历史的一座伊斯兰教古城,宗教氛围很浓厚,市中心苏莱曼山被称为小麦加。奥什市主要居民是吉尔吉斯人和乌兹别克人。1999年奥什市人口有23·24万人,其中乌孜别克族占46%,吉尔吉斯族占24%。南部的奥什州和贾拉拉巴德州的乌兹别克族人口加起来共有70多万。南部的上述两州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1999年奥什州的吉尔吉斯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3·8%,乌兹别克人占31·1%,到2008年奥什州人口有150万人,其中吉尔吉斯族占60%,乌兹别克族占26%。

  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地区发生的民族冲突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吉尔吉斯人和按照人口数量算得上第二大民族的乌兹别克人之间发生的多年相互仇恨的结果。吉尔吉斯人是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之一,而乌兹别克人是近代出现的农耕民族,擅长种植和商业贸易,两者虽然在语言、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最大区别是两者拥有相近但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19世纪70年代,在浩罕汗国时期,南部吉尔吉斯人受乌兹别克人统治,向浩罕汗交纳各种捐税。1873~1874年,吉尔吉斯人发动了反对浩罕汗胡道亚尔汗的起义。1876年2月浩罕汗国并于俄罗斯。南部吉尔吉斯人跟着农耕民族乌兹别克人学习农业技术和经商。苏联时期两个民族相互通婚,关系一直很好。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两国的政治、经济紧密相连。吉尔吉斯斯坦所需天然气的70%要从乌兹别克斯坦输入。据报道, 2004年吉尔吉斯斯坦欠乌兹别克斯坦100万美元的天然气费用[1]。

  (一) 1990年的奥什事件

  早在1989年“阿道来提”组织(吉尔吉斯斯坦的乌兹别克人组织)就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地区开始散布不满情绪,要求莫斯科给予奥什地区的乌兹别克人自治权并考虑将该地区与乌兹别克斯坦合并。1990年3月奥什市的23名乌兹别克人士给吉尔吉斯斯坦共产党第一书记玛萨利耶夫、最高苏维埃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席尼夏尼夫联名写信,他们在信中说:“奥什是乌兹别克人的地盘。”[2]当时,此信并没有引起当局注意。

  1990年6月,吉尔吉斯斯坦的乌兹别克人要求分立和民族统一的呼声聚集了民族运动的动力,在被称为“中亚贝鲁特”的奥什地区爆发了民族冲突。乌兹别克人与吉尔吉斯人就政府划拨80公顷土地建立家园问题产生了争执,最后酿成流血事件。苏联政府动用军队平息了骚乱,实施了紧急状态和宵禁,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间的边界被关闭。

  1991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在奥什缔结《友好和平条约》。双方代表团由两国总统率领,双方此举旨在解除前一年奥什事件引起的双方间紧张局势。

  奥什事件过后,吉尔吉斯斯坦历史学博士玉山巴耶夫教授发表文章说:“吉尔吉斯人和乌兹别克人在历史、文化、生活习俗、语言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政治、经济紧密相连。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互冲突。奥什事件没有任何历史根源。奥什事件的发生并不影响今后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我们应该更加团结一致、相互信任。”[3]但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更加尖锐。奥什事件在吉尔吉斯与乌兹别克民族关系中留下了永久性的阴影。因此许多吉尔吉斯人担心奥什市的问题只是整个民族矛盾的冰山一角。据了解,骚乱发生以来,奥什成了乌兹别克人和吉尔吉斯人严格民族隔离的一个城市。双方各有自己的学校、清真寺、商店和酒吧,几乎没有民族交往的情况。据当地吉尔吉斯人讲,“晚上最好不要出门,说不定哪一天在街上被乌兹别克人杀死”。数千名乌兹别克人感觉受到歧视,开始返回乌兹别克斯坦。奥什事件发生在苏联解体前夕,尽管这只是个极端事件,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中亚国家中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之间的矛盾。

  格劳迪亚·麦克艾尔洛伊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乌兹别克人》一书中说:“如果没有官方的引导奥什事件可能早已发生。然而,这一事件显示无论是否有官方的引导,民族间的紧张形势正在不断加深,乌兹别克人的民族精英们要求将奥什地区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合并。自1991年吉尔吉斯斯坦宣布独立以后,乌兹别克族人在该国政治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91年到1995年乌兹别克人开始进入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并在政府部门任职。从1998年开始吉尔吉斯斯坦的乌兹别克人成为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的发展对象。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以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为基地,他们的目标是推翻卡里莫夫政权,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1999年下半年乌兹别克人成为吉尔吉斯斯坦乃至中亚政治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自1999年8月以来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受到伊斯兰武装势力的恐怖活动威胁。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的成员由他们在塔吉克斯坦的基地向吉尔吉斯斯坦渗透,并要求进入乌兹别克斯坦,试图同卡里莫夫政权作战。”[4]

  (二) 2010年的奥什骚乱

  时隔20年之后同样的流血事件再次出现, 2010年6月10日,奥什、乌孜根、贾拉拉巴德等地吉尔吉斯人与乌兹别克人之间发生冲突,引发持续四天的骚乱。中国的《参考消息》驻阿拉木图记者赵宇说,奥什冲突有如下原因:一是20年前记下的仇恨, 1990年6月6日造成300多人伤亡。二是中亚各国奉行民族复兴政策,客观上制造了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之间的隔阂,引起双方在许多方面的纠纷和冲突。三是贫富分化加剧对立。四是一名当地乌兹别克人领袖不久前表示,要在新议会赢得10个席位,而临时政府任命的南部州长都是吉尔吉斯人引发乌兹别克人不满。

  奥什事件后出现的一些变化:一是奥什市长被复职事件。据自由欧洲/解放电台(azattyk)2010年9月28日报道, 8月23日奥通巴耶娃总统罢免了被西方称为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奥什市长麦里斯·米尔扎合马托夫的职务,第二天在奥什2 000人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恢复其原职,奥通巴耶娃被迫妥协了,当天就恢复了奥什市长的职务,让别克纳扎洛夫副总理把奥什市长从比什凯克护送到了奥什。二是乌兹别克人不相信奥什事件国家调查组的调查[5],要求国际社会干预对奥什事件的调查,但遭到奥什市长的反对。乌兹别克人从6月以来一直呼吁维和部队进入奥什,但是遭到吉尔吉斯人的强烈反对。关于奥什事件国际危机组织2010年8月23日公布了名为《亚洲报告——吉尔吉斯斯坦大屠杀》的专门报告。该报告内容丰富,详细介绍和分析了事件起因和相关问题。有一点很重要,该报告谴责吉尔吉斯斯坦屠杀了乌兹别克人。但是吉尔吉斯人认为这是一份片面的报告,需要全面调查做出公正认定。面对国际压力奥通巴耶娃答应欧安组织的国际调查小组(25名文职警察)在议会选举后进入奥什地区展开调查。但是奥什市长反对国际文职警察进入奥什。目前只有9名国际调查小组成员在南部进行调查。临时政府能否有效处理南部地区的民族冲突及其影响,尚有待观察。三是奥什事件影响很大,法制处理有难度。据自由欧洲/解放电台(azattyk) 2010年9月9日报道,奥什州卡拉苏区法院判处奥什事件罪犯加韩格尔·巴扎洛夫(乌兹别克族, 42岁)23年监禁,检察机关已经证实6月12日加韩格尔·巴扎洛夫及其四个同谋活活打死库巴尼奇别克·乌马洛夫(吉尔吉斯族)。2010年9月24日奥什州卡拉苏区法院判处卡拉苏区喀什村清真寺4名乌兹别克族宣礼人(ЖамалидинИсаков,АбдымухтарШ к ров,НурмахамадМатраимов,ЖолдошбайКыргызбаев)4年监禁,罪名是制造民族间冲突。在伊斯兰教,不允许在做礼拜时间之外的时间宣礼,除非发生战争。6月10日晚在奥什乌兹别克族清真寺宣礼就是乌兹别克人对吉尔吉斯人宣战的信号。四是奥什重建工作需要多方支持。奥什事件中有许多商店和房屋被烧毁。目前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重建工作加紧进行,受损的多数乌兹别克人得到部分赔偿,政府无偿提供建材和低息贷款。受损的91户吉尔吉斯人居住在临时集中营,未能得到上述赔偿。

二、奥什骚乱对新疆稳定的影响

  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塔拉斯州和楚河州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东北部伊塞克湖州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南部的奥什州贾拉拉巴德州和巴特肯州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东南部的纳伦州和西南部的奥什州与中国接壤。

  (一)影响中吉关系的主要因素

  一是“东突”势力的威胁。“东突”势力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活动一直很活跃,“东突”会趁乱做强做大,对中国新疆安全构成危险。在吉尔吉斯斯坦一直连续发生针对中国人的恐怖事件,这些都与“东突”组织有关。据国外媒体报道,中亚地区的维吾尔人有20多万,其中吉尔吉斯斯坦有5万人。他们居住在比什凯克、卡拉库尔、奥什、卡拉巴勒塔、乌孜根和托克马克等城镇,在这些地方建立起60多个以维吾尔人为主的村镇。吉尔吉斯斯坦一直有维吾尔人的组织,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吉尔吉斯斯坦“东突”势力活动的基础。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在民族复兴思潮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民族文化组织,吉尔吉斯斯坦维吾尔人先后建立了天山、维吾尔商会、维吾尔团结协会、维吾尔文化中心等组织。目前,吉尔吉斯斯坦的“东突”组织主要有三个:吉尔吉斯斯坦维吾尔团结协会、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驻吉尔吉斯斯坦代表部、吉尔吉斯斯坦的维吾尔人《民主》人权保护组织。据报道2009年8月“东突”分子在比什凯克为乌鲁木齐“7·5事件”的维吾尔族人举行祭奠[6]。

  二是中吉经贸关系受阻。吉尔吉斯斯坦近年来起到了中国商品集散地的作用,中国的很多商品都是通过吉尔吉斯斯坦再转运到独联体的其他国家。2009年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三大贸易伙伴。2005年和2010年两次骚乱中吉尔吉斯斯坦经商的华商店铺及一些中资企业遭受到巨大财产损失。中国商人在奥什事件中损失严重,因为奥什和贾拉拉巴德都是中国商人目前云集的区域。计划修建的中吉乌铁路项目将极大推动中吉经济贸易合作,但这些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二)建议

  吉尔吉斯斯坦的局势还在不断变化发展中,面临的危机和国内外压力很大,很多因素难以控制,出现突发事件和游行示威活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1.密切关注奥什事件对中国新疆边境安全的影响,做好防止中亚地区难民再次进入边境地区的应急预案[7]。吉尔吉斯斯坦东南部的纳伦州和西南部的奥什州与中国新疆克州地区接壤,有长达1 195千米的边境线, 245个通外山口和伊尔克什坦、吐尔尕特两个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历史上克州边境地区多发生偷渡、越境和境外人员潜入情况[8]。吉尔吉斯斯坦4月政变和6月奥什骚乱时期,在监狱关押的部分犯人被释放,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9]。

  2.继续发挥克州地缘优势促进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吉尔吉斯族与中国的柯尔克孜族属于同一个民族,在历史、文化和语言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点。今后可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增强跨界民族的国家认同和公民意识。

  3.积极发展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双边关系,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对中亚地区的影响能力。吉尔吉斯斯坦的最新动荡表明,上海合作组织向中亚地区提供安全的能力仍然有限。中国与中亚国家有着漫长的边界,而且中国坚持奉行互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在对待周边地区乱局问题上缺乏相应的手段和经验,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地区的作用,推动中吉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苏 成

  注释:

  [1]自由欧洲/解放电台(azattyk) 2004年8月5日报道。

  [2]自由欧洲/解放电台(azattyk) 1998年10月8日报道。

  [3]《吉尔吉斯旗帜报》1991年3月14日。

  [4=]格劳迪亚·麦克艾尔洛伊:《吉尔吉斯斯坦的乌兹别克人》,《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98年4月,新疆国际问题研究编译组资料汇编, 2000年。

  [5]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事件国家调查组7月成立,由30人组成,其中有政府官员、学者、退伍将军、博士、科研人员、新闻记者和非政府组织代表等。30人中有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6名)、俄罗斯人、东干人等。奥什事件国家调查组组长艾尔卡巴耶夫说:奥什事件爆发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事件国家调查组7~8月开展调查, 9月斋月期间停止调查, 10月议会选举期间也停止调查。10月15日调查工作继续, 12月准备公布调查结果。

  [6]自由欧洲/解放电台(azattyk) 2009年8月10日报道。

  [7]2010年8月新疆社科院中亚所调研组在伊尔克什坦口岸调研时边检副政委米建新说: 2010年6月奥什发生骚乱, 12日吉方边防局通知我们说有120名乌兹别克族难民要求进入中国躲避骚乱,我们把这一情况上报有关部门后得到答复,是中国不接受吉尔吉斯斯坦难民。

  [8]2010年8月新疆社科院中亚所调研组在伊尔克什坦口岸调研时边检副政委米建新说:境内外“三股势力”犯罪分子经常从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入境展开破坏活动,我们从2002年至今已经发现20名非法出入境人员。

  [9]2010年8月新疆社科院中亚所调研组在伊尔克什坦口岸调研时边检副政委米建新说:吉尔吉斯斯坦发生政变后大量武器散落在民间,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