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中亚研究网 >> 正文

中哈石油合作的安全战略及国家利益

高素芳 来源:2009-12-31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一、综述

  中国经济经过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 继1995 年实现了GDP 比1980 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后, 1997 年实现了人均GDP 翻两番, 2003 年人均GDP 首次突破1000 美元, 2004 年达到了1200 美元。经济总量和人均GDP 的快速增长带动了能源消费特别是油气消费需求的迅猛增加( 人均GDP 和人均能源消费存在着线性关系) , 油气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 尽早建立经济、安全、稳定的多元化石油进口安全体系, 关系到国家利益的最大实现和石油供给的安全保障。凭借已成功对接的中国- 哈萨克斯坦( 简称中哈, 下同) 输油管网, 加快中哈石油战略合作和区域一体步伐, 与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亚、俄罗斯等国开展积极务实的能源领域合作, 将为我国开辟一条安全可靠的陆上石油进口通道, 提高我国石油资源利用的国际化水平, 促进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

二、供需矛盾挑战中国石油进口安全

  ( 一) 石油需求旺盛, 进口急剧飙升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扩张的近十年间, 我国石油需求量由1. 05 亿t 飙升到2. 50 亿t, 年均增长率达到6. 66% ; 而受国内资源及储采条件的约束, 同期石油产量仅维持在1. 5- 1. 6亿t 左右, 年均增速仅为1. 75% , 供需增长率相差近4 倍。自1993 年成为石油产品净进口国、1996 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后, 在短短的10 年里, 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增加了约7 倍[ 1] , 石油进口增长趋势十分迅猛。

表1  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预测( 亿t)

Table 1 Forecast for the middle- long oil supple- demand in China

年份
2000
2005
2010
2020
2030
国内需求量
2. 00
2. 5
3. 00
4. 00
5. 00
国内供给量
1. 60
1. 70
1. 70
1. 80
2. 00
供需缺口
0. 40
0. 8
1. 30
2. 20
3. 00
对外依存度/ %
20
32
43
55
60

   

表2  我国主要能源品种进口量/ 万t

Table 2 Import quantity for main energy variety in China

年份
1991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原油
597. 30
3400. 62
2732. 00
3661. 37
7027
6026
6947
汽油
11. 2
15. 88
1. 49
0. 04
0. 03
0. 2
柴油
319. 60
612. 26
310. 81
30. 86
25. 94
27. 47
47. 72
煤油
2. 60
76. 13
129. 08
211. 19
255. 47
201. 89
214. 53
燃料油
126. 40
659. 14
1627. 16
1756. 99
1480
1823. 6
1659. 66
液化石油气
232. 55
476. 59
322. 31
481. 74
488. 86
626. 16
其它石油制品
11. 50
95. 68
190. 58
208. 12
161. 46
201. 31
384. 32

   

  2002 年中国原油进口量6941 万t, 比2001 年增加15% , 2003 年原油进口量达到9112. 63 万t, 比上一年增加31. 3%, 占世界消费总量的7. 6%, 2004 年进口原油1. 5 亿t, 较上年猛增64. 6% , 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 6%, 占当年世界石油贸易量的27%,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据IEA 预测, 到2010 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将达到每天60 万t, 2030年更增加到每天140 万t[ 2] 。

  ( 二) 对外依存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石油消费需求和供需矛盾的不断扩大, 中国石油消费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也在迅速增加。1990 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占整个消费量的7.6%, 2000 年该比例上升到20%, 2003 年达到26%,2004 年超过30%, 据IEA 预测, 到2010 年和2020年, 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达到43% 和55%,占世界石油需求总量的8% 以上[ 3] 。

  ( 三) 石油进口安全保障困难

  日益扩大的国内需求使我国石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外交关系对我国石油安全战略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我国目前石油进口来源的单一性和脆弱性潜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表3 中国原油进口量及主要来源地/万

Table 3 Oil import and main origin in China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伊朗
275. 67
362. 00
394. 93
700. 05
1084. 70
1066. 00
1238. 89
沙特
49. 99
180. 76
249. 70
573. 02
877. 74
1139. 04
1517. 62
阿曼
903. 30
579. 34
502. 08
1566. 08
814. 04
804. 59
927. 74
也门
405. 50
404. 32
413. 22
361. 24
228. 69
226. 17
699. 68
中东合计
1678. 17
1666. 83
1690. 39
3764. 99
3385. 99
3439. 22
4636. 51
安哥拉
383. 66
110. 50
287. 60
863. 66
379. 89
570. 51
1010. 15
苏丹
0. 00
26. 61
26. 61
331. 36
497. 34
642. 56
625. 84
刚果
98. 00
38. 24
38. 47
145. 44
64. 16
104. 73
338. 93
非洲合计
950. 68
219. 09
724. 87
1694. 86
1354. 54
1579. 67
2218. 20
越南
149. 91
86. 59
151. 19
315. 85
336. 24
354. 28
350. 59
印尼
658. 71
341. 71
395. 29
464. 11
264. 51
323. 75
333. 37
亚太合计
941. 31
546. 81
683. 17
1061. 31
868. 26
1185. 01
1385. 35
俄罗斯
47. 53
14. 46
57. 23
147. 67
176. 00
302. 96
525. 48
欧洲和西
半球合计
336. 94
299. 53
652. 94
505. 36
416. 75
736. 87
872. 57

  
  从上表可看出,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非常集中。

  从地区来看, 中东一直是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 其占总进口量的比例基本维持在50% 以上, 2003年占51. 13%; 非洲是第二大来源地, 2003 年占总进口量的24. 46%。从国家来看, 沙特和伊朗是最大进口国, 占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总量的60% 左右; 2003 年表中所列前10 位国家对中国的原油出口占我国进口量的83% , 集中度高达90. 87% 。主要来源地高度集中于冲突不断、动荡不安的中东和贫穷落后、政局不稳的非洲, 同时又主要通过海运经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运抵, 政治外交风险及运输风险都很大, 给我国稳定、安全和可靠的石油进口带来严重的威胁。

  因此, 在发展国内石油生产的同时, 实现进口石油来源及石油运输或输送方式的多元化, 以构建稳定、安全、可靠的石油进口网络是我国规划未来石油进口布局必须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

三、中哈石油合作的国家利益和安全战略

  立足中东石油资源、保障海运生命线的安全是我国石油进口安全战略的基础。同时, 在资源潜力巨大而又有密切地缘联系并业已建立牢固互信关系的中亚地区开辟新的进口渠道, 实现海洋石油与陆地石油开发、进口并举的安全策略也是化解我国石油进口风险的现实出路。

  ( 一) 中哈石油合作的资源、地缘优势

  我国与中亚5 国有3300km 的漫长陆疆, 传统的经贸联系和密切的人文纽带、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安全战略, 使基于资源、地缘、人文优势互补共赢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成为双方开展能源合作并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和合作成效的重中之重。中国与中亚五国, 尤其是与中亚核心大国哈萨克斯坦的区域经济合作已具有一定的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多元化进程业以成为共同的利益需要。在上海合作组织推动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使中哈两国经贸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不断扩大, 已经成为我国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构建海陆互动的石油安全体系的重要支点。正是如此, 自上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 哈萨克斯坦逐渐成为中国在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合作伙伴国。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资源大国和经济大国, 石油资源丰富, 可采存量可观, 在我国西向开放及陆基能源安全架构中占有突出重要地位。哈萨克斯坦是世界第七大资源大国, 矿产丰富, 品种齐全, 矿产综合开采潜力可达90000 亿美元。据美国能源部统计,中亚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储藏区, 仅里海石油储量就在271. 43 亿t 到285. 71 亿t 之间, 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8%, 石油储量价值达4 万亿美元, 而其中的40% - 50% 都集中在靠近哈萨克斯坦的里海大陆架地区。据哈政府2003 年!里海开发国家规划.公布的数据, 哈陆上石油可采储量为28. 8 亿t, 里海地区可采石油储量为36- 82亿t, 远景储量130 亿t。根据哈政府的规划, 2005 年哈萨克斯坦将产原油约6116 万t, 2010 年原油产量将达到1. 18 亿t, 2015 年约为1. 8 亿t; 根据哈经济和财政计划部以2000 至2002 年哈全国成品油消耗量以及GDP 增长情况为基础进行的测算, 2005 年哈国内消费的所有成品油加工所需原油总量将达950万t, 2010 年将达到1480 万t, 2015 年将达到1860 万t[ 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哈萨克斯坦的原油生产在满足国内需求后, 将长期拥有5000- 16000 万t 的出口空间。

  ( 二) 中哈石油合作的共同利益

  从石油贸易的比较利益看, 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国际贸易存在天然缺陷。中亚地区向南与海洋的最近距离在1700 多公里以外, 还要途经阿富汗、印度等国才能进入印度洋, 目前及未来这条出海通道很难发挥作用, 经由中国新疆的亚欧大陆桥取道连云港将是中亚国家主要的出海通道。

  哈石油出口目前主要借助俄罗斯和美国主宰的 欧洲输油管网系统进入欧洲市场。一条是隶属俄罗斯的里海管道集团, 2005 年该管道输油能力将达3800 万t, 哈萨克斯坦可享受2800 万t 的出口配额,另一条是美国主导、2005 年投入使用的巴库( 阿塞拜疆) - 杰伊汉( 土耳其) 管道, 2005 年管道输油能力为4800 万t , 哈方可享受2000 万t 的配额[ 5] 。这两条管道只能给哈方石油出口提供过境的便利, 而国际石油贸易的控制权掌握在大国手中, 更无法从# 能源外交.中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中哈以石油贸易为核心的全面地缘合作, 将能很快形成中哈双方石油贸易多元化的利益架构, 增加双方在能源外交中的谈判筹码, 这也成为中哈开展更深层次合作的利益纽带。

  ( 三) 中哈石油合作的安全战略

  正是在能源贸易国际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 中哈双方在1997 年至1999 年就完成了输油管网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签署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中哈两国政府关于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合作的协议”。

  计划连接两国的输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里海沿岸的石油之都- 阿特劳, 途经中石油在哈购买的阿克纠宾斯克和乌津两大油区, 沿.阿塔苏- 阿卡德里- 阿克恰套- 阿克托盖- 乌恰拉尔.线抵达中哈边境阿拉山口, 最终到达中国新疆的独山子, 总长3088 公里, 其中哈萨克斯坦境内2818 公里, 中国境内270 公里。工程分三期完工, 先期工程肯基亚克- 阿特劳段448km 管道已于2003 年3 月28 日全线贯通, 2004 年计划输油590 万t。一期工程阿塔苏-阿拉山口1200 公里的石油管道, 于2004 年9 月动工, 2005 年10 提前贯通, 年底正式通油, 标志着中哈石油战略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计划初期通油达到每年1000 万t; 运行正常后, 送油能力达到每年2000 万t ; 增压后送油能力能够达到每年3000 万t。

  二期工程将继续扩建肯基亚克- 阿塔苏石油管道,三期工程继续扩建阿特劳- 肯基亚克石油管道[ 6] 。

  根据协议, 2005 年后每年将有1000 万t~ 5000 万t的原油从哈萨克斯坦运往中国, 将能填补2020 年前我国22%以上的供需缺口。

  中哈石油合作的全面启动引起了巨大的国际震动。欧美称之为# 世纪合同.、# 地缘政治新动向.,俄、美、日、韩等利益相关国家都纷纷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关注, 多家跨国石油集团迫不急待提出了融资或合资兴建的意向; 俄罗斯更是地直截了当地提出要# 要哈萨克斯坦提出条件.# 借道.中哈输油管线扩大向中国出口石油%%, 其国际影响及安全利益将随着双边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而不断施放出来。

  ( 四) 中哈输油管道建设的国家利益

  中哈输油管网的贯通, 不仅为中国石油进口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生命线, 而且使我国参与全球石油资源再分配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得到了空前加强, 为我国顺利完成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又一坚实的能源保障。

  1. 推进全球化石油安全战略

  相对于我国的供需矛盾, 世界石油资源非常丰富, 常规石油最终可采储量为4563 亿t , 非常规石油资源约为6000- 9795 亿t。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由1971 年底的739. 4 亿t 增至2000 年底的1402. 8亿t , 增幅达89. 8% , 与此同时, 石油产量由24. 1 亿t增至33. 4 亿t, 增幅为38. 9% . 剩余探明储量的增长幅度是产量增长幅度的2. 3 倍, 世界石油工业一直处于资源保证程度稳步提升的良性循环中。国际能源机构( IEA) 预测尽管未来20 年世界能源的消耗量将稳步增长, 但世界剩余可采储量至少能满足30 年供需平衡的要求[ 7] 。因此, 在石油贸易全球化趋势下满足和支撑我国快速工业化时期巨大的石油需求, 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

  2.寻求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全球石油可采储量的38% 分布于中东地区,19. 3%分布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 全球有待发现的经济可采石油资源, 中东地区所占比例约为30.5%, 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占15% 以上[ 7], 未来20 年世界石油资源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俄罗斯- 中亚地区。因此, 我国陆上石油进口的战略地区直指俄罗斯和中亚地区, 无论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拓展我国的能源进口渠道层面, 还是加快西部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角度, 中哈石油合作都将为我国开辟新的石油贸易市场及进口渠道, 实现与俄罗斯- 中亚输油管线的国际化接轨。

  3. 保障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来源

   中哈石油合作为建立多元化的资源保证夯实了基础。面对中国这个巨大的石油需求市场, 俄罗斯已主动提出愿为中哈输油管道建设出资出力, 并希望借助中哈输油管线扩大向中国的石油出口, 与我国推动中哈输油管道建设的战略目标- - 依托中亚和俄罗斯中西部石油资源向中国供油不谋而合。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排除靠近中国东北和日本的远东) 石油出口能力超过1500 万t , 远景超过5000 万t[ 8] , 加上哈萨克斯坦的油源, 中哈输油管线的油源可以得到充分保证; 同时也使我国在中、日、俄三国围绕“安大线”“安纳线”“安泰线”的能源对话中赢得了主动权, 因为中哈石油管线的输油能力远远超过“安大线”计划的2000 万- 3000 万t 的年输送能力。

  4. 推动石油贸易

  国际化、市场化进程中哈输油管线具有良好的通油管网基础和辐射拓展空间, 是推进我国石油进口国际化、市场化进程的世纪性工程。中哈输油管线与中亚及俄罗斯已建和正建的输油管道网络可顺利对接, 以新亚欧大陆桥为核心的亚洲铁路、公路网体系多数路段已建成并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运营, 随区域一体化合作体系的不断完善, 将形成铁路、公路、管运相互衔接的立体运输网络。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油气资源大都通过哈萨克斯坦南部输往欧洲, 上世纪80 年代末建设的从俄罗斯鄂木斯克经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直达土库曼斯坦查尔朱的输油管的终点阿塔苏镇, 恰好是通往中国油管的起点[ 9] 。这些管网经重新启用或技术对接, 就可把包括富含油气资源的西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中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纳入中哈输油管网, 甚至将管网可再延伸到中东地区, 实现中东、俄罗斯、中亚、中国石油管道的全面对接。同时, 中哈石油管道还可通过与兰州的石油管道相连接向中国腹地输油, 比如向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供油,使进口石油更接近消费市场[ 10]以中哈输油管线对接为契机的中哈石油合作, 对中哈两国能源安全战略和最大国际利益均有重大意义。它不但为哈石油出口多元化开辟了一条稳定可靠的线路和一个需求旺盛的市场, 使哈国未来经济增长有了强有力的贸易支撑点, 而且使中国既可积极参与哈萨克斯坦及中亚石油开采,又可使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区新疆与中亚及俄罗斯现有的和正在计划修建中的石油输送管道网络实现国际化接轨, 为建立一个通向中东和里海地区的石油陆上贸易通道, 从而站到“泛亚全球能源桥梁”的战略位置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摘要2004[M] .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

[2]田春荣. 2003 年中国石油进口状况分析[ J] . 国际石油.., 2004, 12( 3: 9- 15)..

[3]国家统计局.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0- 2002[M] .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

[4]中国能源研究会. 能源政策研究[M] . 2003, ( 6) .

[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M] . 2004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1- 20.

[6]张抗等著. 中国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95.

[7]周凤起, 王庆一主编. 中国能源五十年[M] .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8]Karen Schneider. China.. s energy sector- recent developmentand outlook. 301. Australian Commodities, 11, ( 2) June quarter,2004.

[9]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4. http: / /www. bq. com/ centers/ energy.

[10]中国能源网, http/ / www. energy- china. com. 2005. 11.15.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