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所内通讯
《俄罗斯发展报告(2013)》在京发布
科研处 来源:俄欧亚所工作简报2013年第15期
        2013年9月4日,俄欧亚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俄罗斯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我院、外交部、中央编译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及俄联邦驻华使馆高级外交官应邀出席了发布会。
        李培林在致辞中指出,俄罗斯不仅是我国的重要邻国,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作为重新崛起的大国,它的发展变化不仅对其本国,而且对邻国,对世界发展进程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俄罗斯发展报告(2013)》反映了2012年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领域发展的最新势态,是了解俄罗斯内政外交的重要参考资料。
        苏联解体以来,中俄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政治领域,双边关系经历了从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过渡,从睦邻友好关系发展为“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双方又将中俄关系上升为“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中俄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法律基础。2009年,双方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政治关系的顺利发展为两国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务实合作已经成为两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互补要素。但是,目前人文合作还是双边关系中的薄弱环节,中俄战略关系的人文基础还不够扎实,夯实这个基础是加强两国关系的现实需要。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学者始终在为提升双方人文交流合作水平,为双方友谊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探索现代化道路方面,中国和俄罗斯都经历了百余年的实践。中国人民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践行中国梦。俄罗斯在经历了90年代动荡后正在走向复兴,实现强国战略。俄罗斯的现代化之路及振兴进程将和苏联解体一样,对世界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俄欧亚所所长、《俄罗斯发展报告(2013)》主编李永全就报告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2012年以来俄罗斯执政当局为保持政治稳定、平息社会不满情绪,面对反对派的进攻,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街头抗议活动趋于平息,新一轮建党运动再度出现。俄罗斯政治进程基本稳定。与此同时,俄罗斯独立20多年来新制度与政治实践是在社会严重分化的背景之下展开的,许多深层矛盾依然存在且继续发酵,有可能对下一阶段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期政治稳定因而具有开放性。
        在经济领域,普京在新一届总统任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必须为俄罗斯选择新的发展路线。普京对新政府提出的任务是:到2020年创造2500万个就业岗位;到2015年,投资总额将不低于GDP的25%;到2018年,将高科技、高科技含量商品占国内总产值比重提升到1/3;2018年前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到2018年俄罗斯在改善国家投资环境和商业环境领域的全球排名从目前的120位升至第20位;2018年实现居民实际工资增长40—50%的目标;与此同时,降低住房贷款利率,提高居民寿命;到2020年,现代化武器在军队中所占比例要达到70%。此外,俄罗斯当局表示了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强烈愿望和决心。这将对俄罗斯社会经济平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俄罗斯发展报告(2013)》认为,在油价仍保持高位的情况下,2012年俄经济保持了低速增长,宏观经济情况好于预期。但由于欧债危机反复、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俄经济面对诸多挑战,走势仍不稳定,未来仍将以低速增长为主,尤其2013年上半年,俄罗斯经济增长乏力,说明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非常艰巨。 
        在对外政策领域,俄罗斯迎来了有利的外交环境,这为政府贯彻其外交政策提供了历史机遇。2012年俄罗斯的独联体政策实施有了较大进展,其亚太政策进一步加强,影响力有所扩大。俄美之间虽然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相互指责,但缓和大局未变,同时,在欧洲反导和叙利亚等问题上的矛盾难以化解。俄罗斯与欧盟关系风平浪静,但各领域合作没有大的进展。
        2012年中俄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在遵循相互关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推广和实行中俄互为“发展机遇观”、“战略助力观”和“文明和平观”,将是新时期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行之有效且久远的道路。中俄双边贸易规模增势强劲,贸易结构持续完善,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中俄经贸合作模式,特别是能源和资源方面一系列国家级合作项目的全面实施,标志着中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以务实合作为主导的互利双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