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的北京,春雨飘落,神州大地绿意涌动。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工作,提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部署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学界热切关注,受访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将全面、准确理解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部署要求,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献智献策。
坚实成绩积淀未来发展底气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与会代表、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提到,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感受就是稳健与务实。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走出新冠疫情的影响,实现了总体回升、稳健向好的良好开局。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安全发展、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新进展。报告综合概括了我国具有的显著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这是我们持续发展的信心与底气所在。
简约,务实,为民,干劲,信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洪向华用这五个关键词,概括了他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印象。他说,报告传递了政策取向,激励我们要以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面对各种困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认为,教育乃国之根本,如果可以实行12年义务教育,不仅可以缓解小学和初中教学的内卷问题,还可缓解中考“普职分流”政策带来的巨大压力。此外,如何提高文科生就业、提升社会对文科的认知度,仍有赖我们共同努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郭道久说,报告全面总结了“家底”,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报告将重心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从而能够做到具体深刻又深入人心。
报告关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内容,令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黄国文印象颇深。他谈到,2023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工作稳中有进,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高质量发展经济,必须坚持整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杨瑞仙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呈现一幅全面、细致、务实的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在多个方面作了重点战略部署。其中,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充分显示了党和政府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前瞻布局。
奋发有为实现预期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的有关指标,如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5%左右的经济增速体现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要求,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这一目标兼顾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及“十四五”规划的要求,考虑到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是一个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目标预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认为,这一目标设定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当前潜在经济增长率仍在5%左右,客观上具备实现该预期增速的条件。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助于提振各方面信心,目标设定有助于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建议,未来需要适度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更加注重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稳定政策与结构性政策、增长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宏观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这些重大部署引发广大学者共鸣。洪向华认为,新质生产力具有三个特点: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新质生产力应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高效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效能。郭道久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坚定决心和信心,坚持自主创新才有未来。另一方面,要坚持长远规划、重点规划和推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同时,适度考虑传统产业的逐步更新调整。
把人民需求变为美好现实
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政府工作报告中,2024年的“民生清单”涵盖了教育、医疗、就业、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对于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在未来继续发力。
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确保粮食安全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根据中国粮食产销格局演化提出的重大政策创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提出,要构建中央财政垂直补偿、省际政府横向补偿相结合的利益补偿总体架构,建立粮食产销区粮食供需联动与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的政策工具和路径,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保障体系。
民生事关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生活、生计。华东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教授胡玉鸿建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贯彻底线思维,以“保基本、兜底线”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我们不仅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而且应当提供清晰、稳定的预期,有预期才会有信心与安全感。”郑功成特别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改善社会预期,将稳预期列为出台政策的“三稳”之首,这是针对当前社会预期偏弱问题的合理且正确的取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教育是民生之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认为,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完善地方党委政府教育履职考核的内容,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依法办学。
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压舱石”。黄国文表示,改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和促进增收。
当前,社会治理创新已经融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总体规划中,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之一。郭道久认为,高质量的社会治理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社会力量完全可以在公共服务、社会参与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踔厉奋发谱新篇,笃行不怠向未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以学术报国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中国绘就“实景图”贡献社科力量。
(本报记者 段丹洁 张译心 陈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