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公告 > 专家访谈
冲突两周年在即,这场热战会滑向何方?
2024年02月23日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廖勤
分享到
  经过两年的拉锯和消耗,俄乌战局走入什么阶段?
 
  2月24日,乌克兰危机升级将满两周年。
  这场21世纪以来欧洲大陆上的最大规模军事冲突,两年来,战线绵延上千公里,伤亡达数十万人,还有数百万人背井离乡。
  危机即将跨入第三个年头,冲突眼见不会戛然而止,但人们依然揪心,这场战争究竟如何发展,能否幸运地找到和谈的歇脚点?拉锯之下,又会滑向何方?
 
  转折点尚未出现
  时钟倒回2022年2月24日。
  当天清晨,俄总统普京宣布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危机就此升级。
  两年来,双方攻守进退,留下一连串关键印记。
  第一年,俄军最初“闪击”基辅未果,后转向主攻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这片区域目前仍是双方交战的主战场。
  当年5月,俄控制战略重镇马里乌波尔;9月,乌东四地公投入俄被接纳;11月,俄撤出早先占领的赫尔松。
  第二年,5月,俄乌激战约9个月后,俄拿下交通要地阿尔乔莫夫斯克(乌称巴赫穆特);6月,乌克兰发起反攻,但是困难重重,接连遇挫。
  随着两周年的临近,战场又传来新消息。
  近日,重镇阿夫杰耶夫卡易手,俄军取得“重大胜利”。
  乌克兰因弹药、兵员匮乏,失守阿夫杰耶夫卡,前线转入守势。
  乌军撤退后,俄罗斯17日占领这座要塞,重要意义被认为堪比去年5月赢得阿尔乔莫夫斯克战役。
  两年来,这场危机还延伸到其他不见硝烟的战场:美西方对俄实施上万项制裁,涉及经济、金融、能源、国防等广泛领域,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前所未见。
  如今,西方又在准备新一轮制裁迎接两周年的到来。
  欧盟21日就第13轮对俄制裁方案达成共识,预计将在24日批准。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也表示,美国将宣布对俄实施新的经济限制措施。
  24日,意大利还将召开七国集团(G7)线上峰会,并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会,讨论加强对乌援助及对俄制裁。
  经过两年的拉锯和消耗,俄乌战局走入什么阶段?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永全认为,目前仍是僵局,双方在战场与政治对话上都处于僵持状态。
  不过,冲突持续至今,双方虽然仍在交手,但也保持克制,以免产生更大的外溢效应。包括控制冲突规模、美西方出武器但不入场、不使用核武器等等。
  “无论军事还是外交,冲突尚未出现转折点。”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说。
  军事上,俄军有进展,且处于相对主动的位置,趁西方军援未到位之前,正在加大进攻力度,但不太可能取得重大军事突破。
  乌军由于火力、弹药不足,其实力与防御力被严重削弱。然而,“乌克兰虽然相对被动,但也不至于失控。因为援乌仍是美欧外交大事,即便美国援助断档,但欧洲还在加码”。
  外交上,俄乌攻防激烈,相持不下。
  乌克兰不断呼吁西方对俄采取新制裁。俄罗斯也在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打破外交孤立。
 
  微妙变化有何意味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危机升级两年来,硝烟弥漫之下,也难掩一些微妙变化。
  乌克兰方面,不仅战场陷入颓势,高层也出现分裂迹象。
  本月早些时候,泽连斯基撤换武装部队总司令和总参谋长,被认为团结正在瓦解。
  与此同时,乌克兰国内情绪也从最初的振奋转向不安。
  面对伤亡加剧、军队补给耗尽、美国援助停滞等不利局面,对于未来可能发生什么,社会分歧日益明显。
  西方这边,两年来,由于“审美疲劳”、不满援乌代价过高、国内政治因素以及对新一轮巴以冲突的担忧,对乌克兰的关注也在逐渐减弱。
  比如,受国内政治干扰,美国国会至今未放行600多亿美元的援乌款项,以致泽连斯基将失守阿夫杰耶夫卡归咎于美西方军援出现“赤字”。
  这些变化对俄乌局势又意味着什么?
  张弘认为,虽然欧美国家国内出现“乌克兰疲劳症”,但是从政策层面看,西方援乌立场并未发生实质变化。从近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可见一斑,美欧立场并未松动,仍然坚定反俄挺乌。
  至于巴以冲突,虽然能一时压过乌克兰危机,但两者无法相提并论。巴以交火只是地区、局部冲突,不具战略影响力,而乌克兰危机是关乎国际秩序变化的战略博弈,不会因为巴以冲突的持续而被淡化甚至边缘化。
 
  战火为何烧了两年?
  在乌克兰危机升级之初,外界对战事“时长”一度有乐观预判,认为俄乌实力悬殊,这场军事行动不会拖延很久。
  没想到,转眼间战火已延烧两年之久。
  张弘认为,之所以干戈难息可从四方面解读。
  第一,从战略层面说,乌克兰危机是俄与美西方的战略博弈,事关欧洲安全架构和冷战后的全球秩序。因此,两边都不愿放弃乌克兰,不愿轻易认输。
  第二,泽连斯基政府超预期表现。危机升级之初,乌军顶住俄军第一波进攻,等来西方后续援助。
  第三,俄军在危机升级的最初阶段表现不佳,反映冷战之后俄军战斗力下降,无法实现速战速决。
  第四,与西方立场转变有关。
  西方从冲突前的调停者、道义支持者转变为不下场的参与者,从军事、财政、人道等全方位力挺乌克兰。比如北约在情报、装备、指挥和后勤方面给予基辅全面支持。
  正是上述因素使得乌克兰危机演变为持久战、拉锯战和消耗战。
 
  和谈之窗会否打开?
  随着乌克兰危机即将进入第三年,“战争与和平”会否来到十字路口?
  有观点认为,今年不是决胜之年,但可能是关键之年。
  李永全同意这个判断,在他看来,对乌克兰来说更是如此,“今年将是非常艰难的一年”。
  一方面,乌面临弹药、兵源不足的双重挑战。
  弹药上,西方对军援乌克兰后劲乏力,内部也分歧重重。即便未来能提供先进武器,比如F-16战机,也需要时间培训乌方人员。
  兵源上,乌克兰人员伤亡惨重,后续已没有充足兵力投送战场。
  另一方面,俄擅长打消耗战,在决策机制、资源禀赋、战略纵深等方面都有优势。
  在张弘看来,西方特别是美国军援能否到位将是决定今年冲突走向的关键。
  对乌克兰来说,美国军援无可替代。
  “如果今年不能到位,乌可能在军事上出现重大败退。如果美国上半年能批准600多亿美元军援,乌军在战场上就能对抗俄军,俄军较难取得重大突破。俄乌僵局仍会持续。”张弘说。
  从整体态势看,李永全认为,今年年底前,结束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这是一场代理人战争,表面上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实际是俄与美西方之间的冲突。”
  从目前来看,各方目的与诉求并未全部达到。
  比如,俄罗斯的目标是将乌克兰中立化、去纳粹化和非军事化,但离实现这一目标仍有距离。
  美国的目的意在利用这场代理人战争拖垮俄罗斯、控制欧洲,进而遏制中国,但是尚未完全实现。
  不过,天空再黯淡,似乎也能捕捉到一些闪烁的光影。
  比如,俄总统普京在乌克兰危机升级近两年之际强调,他依旧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乌克兰问题,并相信俄乌“迟早”会达成协议,以和平方式结束冲突。
  今年以来,俄乌双方已多次大规模交换被俘人员。
  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仍在为停火止战、化解危机作出努力。
  土耳其外长此前曾表示,如果必要条件到位,土耳其准备再次主持俄乌之间的和谈。
  2022年3月29日,俄乌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过谈判,但乌克兰未与俄罗斯签署和平协议草案,以致这场谈判成为“绝响”。
  那么,进入第三年能否为和谈打开一扇机会之窗?
  “会否有和谈空间仍取决于战场态势。”张弘说,如果僵局持续,和谈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拿不到。
  此外,还有美国大选因素。至少在拜登任期内,美俄关系出现重大缓和的机遇并不存在。即便下一任总统是特朗普,在战略层面也不会改变支持乌克兰的政策。
  “因为民主、共和两党都认识到乌克兰危机对西方世界具有战略意义,将决定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的未来走向。事实上,两党在对俄问题上没有实质分歧,只是博弈方式存在差异。”张弘说。
 
  冲突影响仍未消化
  无论是战是和,作为冷战以来最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乌克兰危机升级对世界格局和全球秩序已然产生深远影响。
  两年来,这场危机给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世人已见证了一系列变化和外溢效应。
  比如,原本相对中立的芬兰和瑞典都奔向北约;欧盟也决定启动乌克兰入盟谈判。又如,全球一度遭遇粮食、能源危机,饱尝高通胀之苦。
  李永全指出,乌克兰危机升级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插曲”,其最大影响是把世界推向阵营化、泛安全化,导致全球化受阻以及全球治理的退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之前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具有重要意义。
  张弘认为,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全球经济、安全秩序悄然变化。
  经济上,俄与西方几近“脱钩”,美国还以安全为由在产业链上“去中国化”,全球产业链被迫重构。
  安全上,欧洲安全局势生变牵动全球格局;北约复活并逐步亚太化,也给亚太地区带来潜在威胁。
  总之,迄今为止,世界仍未消化掉冲突的影响,乌克兰危机升级对全球秩序、大国关系的冲击仍在持续发酵之中。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