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术动态
多边与区域合作研究室举办“美欧俄在欧亚地区的博弈”讲座
2025年10月11日 来源:多边与区域合作研究室 作者:牛义臣
分享到
  2025年10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多边与区域合作研究室举办第五期多边与区域合作大讲堂,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欧亚研究室主任顾炜研究员进行线上讲座,主题为“美欧俄在欧亚地区的博弈”。多边与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李勇慧研究员主持讲座,俄罗斯东欧中亚所副所长庞大鹏、多边与区域合作研究室及所内外40多名学者线上参会并研讨。
  顾炜研究员围绕欧亚地区的宏观趋势及大国博弈展开深入论述,重点关注了美国、俄罗斯、欧盟与欧亚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未来国际格局的影响。特别是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从区位价值、周边价值、杠杆价值和其他价值等方面对欧亚地区的中亚、高加索和东欧三大板块之于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的不同价值度进行了比较分析。若从欧亚地区与之的关联性和价值高低的角度排序,呈现出俄罗斯高于欧盟,而欧盟则高于美国的状态。顾炜研究员对2022年以来的重大事件做了分析,并对相关热点问题的现状、挑战与机遇进行了详细解读。例如乌克兰冲突、美欧俄在欧亚地区的战略调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关系及高加索地区局势、以及特朗普重返白宫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等,展现了欧亚地区局势的复杂多变。
  顾炜研究员指出,大国在欧亚地区的博弈不仅体现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上,也体现在对国际制度的影响和塑造上。她从宏观趋势与微观议题从研究选题层面对欧亚地区区域重心(中心)的转移,地区与全球治理,地区板块的联动、整合方式,国际制度竞争与合作,大国博弈的地区差异,小国外交的特点与比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顾炜研究员还指出,欧亚地区研究的分析框架中不仅涉及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因素,也包括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国际制度的适应性变革等问题。
  在评论环节中,庞大鹏副所长指出,欧亚地区的大国博弈具有结构性、复合性、灵活性和非对称性等特点。美俄欧各自内部变化的核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欧亚地区博弈的方式。现在美俄欧在欧亚地区的博弈中,如何架构欧洲安全格局就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李勇慧研究员指出,今天谈论的欧亚地区是一个地缘政治的概念,该地区是俄美全球博弈的 “战略中枢”,对俄罗斯而言,这里是其传统势力范围与欧亚地区一体化的核心;对美国而言,是遏制俄罗斯的战略支点;对欧洲而言,是其战略自主的竞合之地,大国的战略博弈,以及地区区国家战略选择的变化,导致地区秩序的重塑。俄罗斯外交研究室的于游博士指出,2022年俄乌冲突、2025年特朗普复任是两大关键节点,这样的背景更加凸显大国博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范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同时欧亚地区三个次区域的战略自主性有变强趋势。
  在提问环节中,与会者还围绕上合组织的改革和成员国资格的变化,以及小国的外交策略和自主选择对于地区稳定和大国博弈的重要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有助于促进理解和把握大国间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寻求合作与竞争的平衡,以及欧亚地区未来的潜在趋势和发展方向。总而言之,欧亚地区的形势变化及相关因素值得持续深入考察和研究。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