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乌克兰客机坠毁(2002.12.24)
乌克兰坠机事件重创伊朗 乌伊航空合作可能中断
来源:2002年12月25日 中国青年报 2009年11月18日
    伊朗当地时间12月23日傍晚,一架乌克兰客机在伊朗境内坠毁,42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截止记者发稿时,乌克兰和伊朗官方都没有发表任何有关飞机失事原因的消息。有报道说,飞机坠毁是由于天气的原因。

  据此间媒体报道,这架飞机属于乌克兰“哈尔科夫航空桥”飞机制造厂,飞机上的大部分乘客是这个工厂的飞机设计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当地时间12时20分,这架飞机从工厂

专用机场起飞,途中在土耳其的特拉布宗加过一次油,然后直接飞往最后目的地———伊朗历史名城伊斯法罕。下午6时左右,乌克兰接到了飞机坠毁伊朗境内的消息,坠机地点是在距离伊斯法罕70公里的一个叫巴格拉巴达的村庄附近,所幸当地居民没有伤亡。

  失事飞机是安-140机型,属于中短程飞机,飞机两边翅膀下面各有一个螺旋桨发动机。安-140机型是由乌克兰“哈尔科夫航空桥”飞机制造厂自行设计、生产的,既有客机,也有货机,属于一个系列机型。根据有关资料,安-140机型的最大飞行距离为4000公里,客机最多能载客52人。这种飞机在设计的时候特别考虑到恶劣的气象条件,能够适应热、冷和高山地区,飞机对跑道的要求和地面导航要求也比较低,甚至可以在不太平整的跑道上降落。航空专家认为,安-140飞机最大的市场将是原来使用苏制安-24和雅克-40的航空运输企业。

  1995年,乌克兰和伊朗方面签署协议,乌伊两国从此开始联合生产安-140系列飞机。据说,乌克兰所以将这种飞机的生产许可卖给伊朗,是因为乌克兰方面缺乏进一步研究和生产资金。伊朗方面愿意和乌克兰合作是因为伊朗未来20年要更换大批中短程飞机,伊朗航空公司对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生产的飞机也比较熟悉,还有一点就是乌克兰的飞机要比西方同等型号飞机便宜得多。

  根据乌伊两国企业签订的合同,伊朗在1995年就已经取得组装安-140飞机的技术授权,这也是伊朗航空企业首次组装外国的飞机,定名为伊朗—140,预计未来20年内一共生产80架,主要用于更换目前在国内和地区航线使用的老飞机。第一架伊朗-140客机已经在2001年投入运营,第二架飞机也在不久前走下生产线。乌克兰专家此次赴伊朗就是去参加这架飞机的首飞仪式。

  据此间媒体报道,遇难乘客有34个乌克兰人,6个俄罗斯人,其中包括“鲁宾”生产联合体的总经理奥库洛夫、“阿维傲尼卡”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副总经理杜拉宁等不少乌克兰和俄罗斯大型航空制造企业的老板、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此间有舆论说,这次飞机失事不仅给伊朗刚刚起步的飞机制造业造成重大打击,也让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飞机设计和制造企业损兵折将,乌克兰与伊朗之间的航空合作甚至有可能因此中断。本报驻莫斯科记者王晓玉(本报莫斯科12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