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叶利钦辞职(2000.01.01)
分析:美俄互有顾忌 关系不会搞僵
谷齐 来源: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月4日 解放日报 2009年10月20日

  新年伊始,以叶利钦总统辞职为契机,俄罗斯与西方之间进入了新一轮小心翼翼的相互试探。其标志是克林顿与普京在元旦进行的10分钟电话交谈。

  据报道,两位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但10分钟时间能谈多少问题,这是个常识。所以,此次电话交谈显然只具有象征意义。

  可以认为,美俄元首在新年到来之际进行电话交谈是双方作出的一种姿态。双方都企图向对方表明,不愿意把双边关系搞得太僵。

  对美国方面来说,俄罗斯所拥有的数千枚核弹头及其远程运载工具,始终是它的一块心病。在战略武器削减尚未完成之时过分打压俄罗斯,显然是不明智的。

  就俄罗斯方面而言,国内并不景气的经济状况,则是其不得不正视的迫切问题。去年,俄经济略有起色,据分析主要是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而其国内经济的基本面并未有根本的改观,它对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的依赖也并未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与西方彻底闹翻,对俄也是不利的。

  美俄之间当前最重要的争执之一是车臣问题。在俄看来,车臣是俄联邦领土的一部分,剿灭叛匪、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纯属其内政,别人不得干涉。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以“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为依据,以车臣发生了“人道主义灾难”为由,对俄横加指责,并施以压力。

  从俄目前的表现看,在事关其主权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还看不出它有让步的迹象。尤其是近来俄军在车臣的军事行动进展顺利,拿下格罗兹尼已指日可待,再加上3月份就要进行总统大选,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要俄向西方的压力屈服,确实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即便如此,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也不至于搞僵,更不至于破裂。事实表明,俄的底线是其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只要不触及这一点,俄是不大可能作出实质性反应的。从俄政府高级官员最近一系列的言论来看,对美、对西方的关系仍是俄罗斯外交的重中之重。尽管人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问题上可以看到这样那样的姿态,但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俄外交的重点是不会有大的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