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1 来源:驻塞尔维亚和黑山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塞尔维亚的矿业产值2004年占GDP的1.9%(包括油气生产),全国共有150个各类矿业作业点,就业人员32000人。煤炭是塞尔维亚的主要矿产,煤炭生产占矿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除此之外,还有金属矿铜、铅、锌、锑、铬、镍、金、银等,非金属矿有建筑石材、石灰、高岭土等。
煤炭工业
塞尔维亚的煤炭储藏主要位于科鲁巴拉河、科斯托拉兹和科索沃地区,煤炭储量不算科索沃地区大约为160亿吨,按现在的生产水平,可开采55年。目前科鲁巴拉河的4个露天矿年产煤炭2600万吨,科斯托拉兹的3个露天矿年产煤炭600万吨。塞尔维亚生产的煤炭98%以上是褐煤。露天矿生产的褐煤热值很低,只有7.5GJ/kg;地下矿生产的褐煤热值为14-22GJ/kg,但产量很少,每年只生产50-60万吨,由8个地下矿生产,这些褐煤在自由市场上交易。塞尔维亚生产的煤炭主要供国内发电用。另外塞尔维亚每年还从国外进口少量的高热值的煤炭(40万吨左右)用于其他消费者。
塞尔维亚的煤炭生产量
年份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万吨 | 3836 | 4055 | 3843 | 4292 | 4400 | 3143 | 3242 | 3223 | 3343 | 3400 | 3478 |
塞尔维亚的煤炭企业99%属于国有,就业人员19000人。由于企业的生产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劳动力剩余,负债严重,生产资金缺乏,当前企业的生产面临种种困难。为了改善煤炭企业的经营状况,国家制定了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国家的电力工业在今后的50年中还要以煤炭作为基本燃料,为了保证热电厂的燃料连续稳定的供应,煤炭工业的近期和中期发展策略是保持煤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现有企业设施的重建和改造,重组企业结构,改善企业的财政状况,同时进行矿业立法,创造吸引外部投资的环境,鼓励私人向煤炭工业投资。目前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有关政策正在准备之中,但进展缓慢。
铜业
塞尔维亚的铜矿位于博尔-马伊丹佩克地区,是塞尔维亚唯一的产铜地点,由国家公司RTB Bor经营。铜矿构造为高硫的硫砷铜矿床、含钼和含金的斑岩铜矿床以及交代矿床,铜矿在地表和地下均有分布,地面铜矿在1991年由于开采过度而关闭。铜矿的含铜量为1-2%,铜的储藏量估计为800万吨。RTB Bor公司是由总部、矿山和冶炼厂组成的铜业联合体,有13000多名职工,其中工人6000多名,从事铜矿的加工和精炼。由于企业负债严重,财政状况不佳,缺少资金进行投资,近年生产连续下降。目前铜矿生产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采矿的废料、浮渣和污水由于拦截坝的倒塌,有害物质不断流入多瑙河和其他河流。粉尘对空气和周边居民环境造成危害。由于铜冶炼厂对二氧化硫的回收率很低,每年有17万-25万吨的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污染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塞尔维亚能源矿产部和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长期的整治污染计划,加大环境整治投资力度,减少进一步的污染。在生产领域,为了恢复和加强铜的生产,塞政府责成塞尔维亚能源矿产部和公司董事会制定未来发展计划,同时决定将RTB Bor公司的部分企业私有化,目前这些企业的对外出售正在筹备之中。
塞尔维亚的铜生产和出口情况
年份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铜矿石 (万吨) | 2020 | 2002 | 2050 | 1994 | 1597 | 1289 | 712 | 796 | 571 | 549 |
电解铜 (吨) | 71304 | 59940 | 70534 | 54000 | 49902 | 45632 | 32365 | 35897 | 14029 | 12000 |
铜和铜制品出口(吨) | | 95609 | 108038 | | | | 86676 | 73293 | 39320 | 37788 |
铅、锌和其他金属
塞尔维亚的铅锌储量在欧洲占有重要地位。铅锌矿储藏量估计为1.85亿吨,其中0.45亿吨的矿铅锌含量为6.3%,另外1.4亿吨的矿铅锌含量为3.0-4.5%。塞尔维亚最重要的铅锌矿在科帕奥尼克,另外科索沃的特雷普查铅锌矿也有很大的生产潜力,1999年北约轰炸科索沃时,遭到严重破坏。塞尔维亚铅锌矿石的生产不包括科索沃地区每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吨,目前有六个矿,只有两个矿开工,生产处于停顿的边缘。2004年铅锌矿的产量只有11万吨,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铅和铅制品每年有少量的出口(2000-3000吨)。
塞尔维亚还生产少量的金、银等贵重金属,金和银是在提炼铜矿时的副产品。塞尔维亚的铁矿石产量很少,每年只有10万吨,炼钢用的铁矿石主要靠进口。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