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外高加索
车臣人
来源:互动百科 2010年05月17日

 

互动百科

       北高加索地区的居民。又称“切钦人”,自称“纳赫乔人”。约75.6万人(1979),主要分布在苏联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中部和东部(约占共和国居民的一半),以及达格斯坦的哈萨维尤尔特地区。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使用车臣语,分普洛斯科斯特、阿克金、切别尔洛耶夫等7种方言,属高加索语系达格斯坦语族。1927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1938年改用斯拉夫字母。信仰伊斯兰教,为逊尼派教徒。车臣人与近亲印古什人都是北高加索当地古代居民的后裔。 7世纪的亚美尼亚史书称其为“纳赫恰马强”。中世纪早期,车臣人住地属阿兰人建立的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蒙古人侵入。15~16世纪开始移居到捷列克河及其支流松日河、额尔古纳河流域。19世纪中期被沙俄兼并。20世纪初,按住地划分成大、小车臣两部分。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此后曾两度被白军占领,于1920年重建苏维埃政权,1922年成立自治州,1936年改为自治共和国。过去,平原地区的车臣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山区居民以畜牧为生,饲养细毛绵羊、山羊等。家庭手工业发达,擅长制作毡毛斗篷、皮革制品、陶器等。十月革命后,工农业得到较快发展,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和石油加工,农业以生产谷物和水果为主。车臣人的住屋是用石块砌成的多层平顶楼房,依山坡建筑,呈阶梯式。主食有玉米粥、饺子、面食等,喜吃烤羊肉串、羊乳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