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亚五国
中亚留学生语言学习风格调查与研究
胡燕花、陈川 来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 2012年05月30日

(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摘 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疆境内中亚留学生的语言学习风格及其特点进行了调查了解,在比较不同年级中亚留学生语言学习风格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启示,希望能够为中亚留学生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亚留学生;语言学习风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1)12-0189-01

 

一、引言

  随着新疆和中亚五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亚留学生来到新疆学习汉语,为了使中亚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作为影响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风格也包括其中。

  学习风格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学习风格研究的开拓者邓恩夫妇(Dunnand Dunn,1986)提出了影响学习风格的五大因素,即环境、情感、社会、感知和心理。所罗门(Solomn)主要研究工程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了解该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而正是在此时,学习风格的研究被引进了第二语言和外语课堂,瑞德(Reid,1984)是最早提出语言学习风格的研究者,他指出外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通常与本族 语者有很大的差异。国内研究者对学习风格的研究也不乏其人,谭顶良(1995)把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带入了学习风格研究中,他把学习风格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即生理、心理和社会,同时指出学习风格是可以变化的。王初明(1992)以290名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体验型学习风格得分最高,而群体型得分最低。中亚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着相似点和不同点,因而对中亚留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验证环境对学习风格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是在新疆师范大学攻读学士学位的中亚留学生,新疆师范大学在2008年之前招收的都是短期班,自2008年开始招收攻读学士学位的留学生,因为地缘关系,来新疆攻读学士学位的留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中亚,尤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为主。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中亚留学生语言学习风格总体特点

表1 中亚留学生语言学习风格倾向特点

 
最低值
最高值
平均值
标准差
独立型
1.00
5.00
3.5361
0.66779
回避型
1.00
5.00
2.5713
0.80146
合作型
1.00
5.00
3.8370
0.78647
依赖型
1.00
4.80
3.3352
0.67587
竞争型
1.00
5.00
3.4519
0.85980
参与型
1.00
5.00
3.6481
0.78704
视觉型
1.00
5.00
3.4694
0.77531
听觉型
1.00
5.00
3.5741
1.04043
体验型
1.00
5.00
3.3722
0.87591

  如表1所示,在所调查的9种语言学习风格类型中,合作型学习风格倾向平均分最高(=3.8370),其次是参与型学习风格倾向(=3.6481)和听觉型学习风格倾向(=3.5741),而回避型学习风格平均分最低(=2.5713)。由此可以看出,中亚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喜欢参与和合作学习,喜欢通过多听来获取信息。此种特点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1.中亚的教育方式对中亚留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通过访谈发现,中亚的课堂教育是以参与和合作为主,教师总是以鼓励的话语激烈学生参与活动。访谈和课堂观察也证明了这一点,汉语课上,中亚留学生都非常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积极发言回答问题,也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2.人的本能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尤其在陌生的环境里,即使是成年人也会本能地在同伴中寻求帮助,通过参与、合作,不仅提高了中亚留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当他们发现这种参与、合作使他们受益匪浅时,也就慢慢倾向于此种风格。3.中亚留学生都是成年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很好的发展,他们深知语言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交流是主要目的,处在目的语的环境中,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听的问题,所以更关注听的活动。中亚留学生的语言学习风格特点也部分地证明了学习 风格的可塑性。

  (二)中亚留学生语言学习风格年级差异

  为了进一步证明学习风格的可塑性以及更好地了解不同年级中亚留学生的语言学习风格特点,以便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比较了3个年级的中亚留学生语言学习风格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中亚留学生语言学习风格倾向有其共性和个性,共同点在于都以合作型为最偏好的语言学习风格,最不倾向于回避型学习风格。较大的区别在于,参与型在一年级中位列第二,而独立型在二、三年级中位列第二;体验型在三年级为较不倾向的学习风格而在一二年级却属于较偏好学习风格。一年级与三年级在回避型、合作型、竞争型、参与型和视觉型上差异显著(p<.05),二年级和三年级在竞争型、参与型、视觉型和体验型上差异显著(p<.05)。这种差异体现了在新疆学习时间的长短影响着中亚留学生的语言学习风格。

  四、教学启示

  通过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本研究试图对中亚留学生的语言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因时制宜,提高效率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中亚留学生具有不同的语言学习风格倾向,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积极利用竞争机制,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以活泼的小组活动等形式吸引留学生,以醒目的图片、符号等提高留学生的理解力。在三年级的课堂上,要创设留学生思考的主题,给他们以足够的空间去思考、研究、解决。对于处在过渡阶段的二年级留学生,教师可以综合使用一、三年级的教学模式。

  (二)因地制宜,注重培养

  由于语言学习风格具有可塑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有意识地培养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学习风格类型,如体验型,在课上开展较多的体验型活动,让他们从体验中获取知识。同时,要引导留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语言学习风格倾向,匹配以相应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三)因材施教,完善教学

  语言学习风格具有差异性,中亚留学生的语言学习风格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偏好,教师在课堂上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使每一个留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比较喜欢的学习活动,有所收获。

五、结语

  中亚留学生的语言学习风格呈现多样性,他们更偏好合作学习,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多样性来满足多样的语言学习风格。同时,不同年级的中亚留学生,在语言学习风格倾向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这种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励不同年级的中亚留学生,提高效率。

  作者简介:胡燕花(1972-),女,湖北云梦人,讲师,从事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究。陈川(1980-),女,新疆乌鲁木齐人,讲师,从事口译教学与理论研究、应用语言学与翻译方向的研究。

  基金项目: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度校级课题(批准号:XJNU0911)。

  参考文献:

  [1]Dunn,R.,Dunn,K.1978.Teaching Students Through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 Reston:Reston Publishing Company.

  [2]Reid,J.M.2002.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language learning style of central Asian students

Hu Yan-hua, Chen Chuan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China)

  Abstract: This research through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language learning styl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ntral Asian students in Xinjiang,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language learning style of different grades of students from central Asia, to propose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enlightenment, hope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central Asia foreign students.

  Key words: central Asian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style;characteristics

[责任编辑:周 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