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亚五国
中亚各国青年影视节印象
吴江 来源:《当代电视》2011年第8期 2012年05月30日

  笔者应俄罗斯欧亚广播电视学院、俄罗斯南乌拉尔大学、阿塞拜疆广播电视总公司及哈萨克斯坦国家电影电视总公司的邀请,于今年4月12日至4月29日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和电影制片人身份访问了上述国家和城市,出席并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影视大赛、论坛、合作洽谈、同行交流等活动,增进了与上述各国在影视经营管理、教学、研究、创作等机构与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4月13日至4月16日,笔者应邀访问了位于俄罗斯车里亚宾斯克市的南乌拉尔大学,出席该校举办的第3届国际大中学生电视节。

  南乌拉尔大学是俄罗斯排名第 3的综合性国立大学。该校新闻系最具特色的是由该系师生自办的电视频道。该频道通过市级电视发射系统覆盖了全车里亚宾斯科市,并24小时不间断播出。内容主要是该校的各类新闻和学生自创的娱乐节目和少量广告节目。据该校老师介绍,类似学生自办的专业电视频道在全俄甚至全欧洲也仅此一家。去年俄总统梅德维杰夫访问该校时还专门参观了该频道。

  本届大中学生电视节所有参赛节目均出自俄罗斯、乌克兰、法国、保加利亚、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等国家的青年学生之手。节目都是学生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观察和表现社会生活,内容极开朗活泼、色彩斑斓,有的作品还充满了哲理和思考。评委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他们对这些青年人的影视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关注,并报以极大的热情和鼓舞。

  4月15日,电视节专场放映了由我制片、孙铁执导、2005年出品并获当年华表奖的电影《秋雨》。放映之前我曾有些担心,生怕影片中一些表现中日战争的历史及大段的京剧唱词等会影响国外青年观众对影片的理解。但放映之后的热烈反响令我十分意外:从师生们的现场发言和提问来看,影片中与京剧的“戏中戏”结构、中日几代人的恩怨情仇以及国外青年完全不了解的“文革”等等,纯粹中国元素的剧情不但没有影响他们对影片叙事的理解,反而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许多同学说,他们完全理解影片中表现的中日青年的情感故事和历史背景,而且深切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性之美和中国人的善良、宽容以及不忘过去、面向未来的情怀。不少师生从未接触过中国的京剧,影片中京剧优美的造型、服饰、唱腔和身段令他们大开眼界、赞叹不已。有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说,过去以为中国电影就是武术,就是飞檐走壁,今天才明白了中国还有如此美轮美奂的艺术片。这样的问题和感慨其实在我携此片出访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其它城市以及乌克兰、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保加利亚、阿塞拜疆等国家时也无一例外遇到过。究其根源,还是国家间的文化隔膜和沟通不畅所致。不过我在与该校师生及其它国家参赛作者的交谈中也强烈感受到他们希望更多了解中国文化、观摩和学习借鉴中国电影的期盼。

  电视节参赛的节目和影片我看得不多。不过就出席各类活动中人们的兴奋和溢于言表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一专为年青人提供舞台和展现才华的国际性影视赛事评价极高。莫斯科“奥斯坦金诺”影视综合学院院长菲里波夫·弗拉基米诺维奇先生就对我说,这类电视节虽然规模不大,没多少排场,但却很实在,对青年学子们来说确实能起到相互鼓舞,催人奋进的作用。

  4月18日至22日,我应阿塞拜疆国家空间电视公司总经理、欧亚广播电视学院副总裁、著名电影导演瓦基夫·穆斯塔法耶夫之邀访问了该国首都巴库。

  我首先参观了空间电视公司。该公司是阿塞拜疆为数不多的国家电视台之一。公司拥有两个电视频道,播出的节目主要由自己的团队制作、以生活节目和直播的娱乐节目为主。演播厅规模不大,与我们国内相比,只能算中小型。但最近获得政府大力 投入,新的生产大楼正在兴建中。

  总经理瓦基夫先生1984年毕业于前苏联的莫斯科高等编剧与导演学校,曾师从于我国观众熟悉的喜剧电影大师梁赞诺夫。从上世纪末至今,瓦基夫拍摄过10余部电影,并以喜剧题材居多。其影片的风格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梁赞诺夫的那种经典的“苦恼人的笑”,也能体会到契珂夫式的幽默和酸楚,同时还不乏鲜明的中亚民族色彩。我在他的公司看了他的喜剧电影《一切向上》和《国家炸弹》,很欣赏作品中浓郁的喜剧氛围,充满了对人世间各式人等的生存方式、生存手段和生存态度的思考; 对善良的赞美和同情、对丑恶的嘲笑和讽刺、对不公正命运的悲悯和揭露。以上影片也都曾在德国、俄罗斯、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等国获得大奖。

  瓦基夫先生策划了一个中阿合拍的喜剧电影,准备邀请中国的美术、摄影和演员参加。我听了他的故事,觉得非常有创意,准备跟他的公司共同研讨和制作。我个人认为,此类合作在国内不一定有太大的市场价值,但作为一种国际合作的尝试,且制作成本不高,在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甚至欧洲如果具备影视播出渠道,是具有较高人文价值的。

  在巴库期间,我和瓦基夫先生与欧亚广播电视学院总裁鲁京先生共 同出席了俄罗斯国际文传中心主办的《阿塞拜疆、俄罗斯、中国∶欧亚·文化领域的合作前景》的新闻专题会。我简要介绍了中国当下影视业发展状况,也谈到跨国影视交流和合作的可行性。

  这期间,我还应邀参观访问了阿塞拜疆国立艺术文化大学,恰逢该校与国内安徽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落成典礼。我拜访了该校校长特·爱芬基耶夫先生。交谈后才知道,这不仅是所人文大学,也包括了理工各学科。有4000多学生,还开设了汉语专业课程。该校也放映了电影《秋雨》,同样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几天后,我和校长同机赴哈萨克斯坦的 阿拉木图出席首届“国际大学生及电影首映节《开端》”的活动,我们又有许多交流。

  应 哈 萨 克 斯 坦 首 届“ 国 际大学生及电影首映节《开端》”组 委 会 主 席 、“ T A N A R I SPRODUCTION”电影制片厂总经理、著名电影导演谢尔盖·阿基莫夫的邀请,我于4月22日至26日访问了阿拉木图,并担任该电影节评委。

  我是第二次到访阿拉木图了。上一次是在2008年,3年不见,阿拉木图——这个连接东西方的古老的丝绸之城透露出更强烈的现代化气息。这的确让人感慨:全世界都在快速发展,地球村越来越小!

  本届电影节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部、哈萨克斯坦电影制片股份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艺术学院等部门主办。电影节分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片、首映片等多个门类参赛评奖。奖项则包括影片大奖、导演奖、评委奖、最佳男女主角奖及摄影奖等。

  这届电影节的故事片竞赛单元收到包括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德国、美国、亚美尼亚、土耳其、乌克兰、英国、法国、阿塞拜疆等国的30部参赛影片,以短片居多。评委共5位,分别来自俄罗斯、土耳其、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美国。评委会主席则由我敬重的俄罗斯国际著名导演瓦吉姆·阿勃德拉什托夫担当,他的影片《一个乘客的编剧》曾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跳舞者的时代》获1998年塔夫尔电影节大奖。

  评委们在阿拉木图一所电影中心集中看片3天。该中心有6-7个放映厅,里面刚刚放映过中国导演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海报还在。

  此次参赛的影片,多以大学生制作的短片为主。题材类型十分丰富:异灵、时空穿越、战争、梦幻、名著改编等等,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多元化的生活空间和创作空间。

  最终,各项大奖授予了更具人性刻画、更具戏剧张力和民族特质的影片。《水》是吉尔吉斯斯坦青年导演阿里让·纳西洛夫的参赛作品。讲述了山区农村两位大爷大妈为了浇地而争夺渠水的故事。剧情和画面朴素自然。画面大都由长镜头构成。镜头缓慢地移动也非常吻合大山里的生活节奏。老人们怒气冲冲,但冲突却憨厚可笑。全片朴实无华,流露着真情实感。此片获得最佳短片奖。

  《出差》是哈萨克斯坦的电影短片。单位的年轻人跟老同志一起出差去一个偏僻小镇,到了以后却发现无所事事。年轻人很郁闷,终日无聊透顶,却发现老同志竟然自得其乐。故事讲得轻松诙谐,常常令人忍俊不禁。故事随小,却把生活中随遇而安、静中生变的哲理说得很透。演老同志的是哈萨克斯坦的知名演员,片中戏不多,话也不多,但拿捏到位,令人印象极为深刻。可惜他不久前刚刚去世,令人惋惜。这位演员获得了最佳表演奖。

  《维德利马斯嘎尔抑或我的宇宙史》是来自俄罗斯的电影长篇。是一部看似闹剧、剧情荒诞却又发人深思的喜剧片。一座古老的街区楼房中住着这么几位房客:破落的贵妇人总在怀念过去的浪漫时光,竭力把自己打扮得年轻漂亮,日夜期盼白马“王爷”的出现;自恃才华的歌唱家一辈子无缘舞台,只能是常常打开窗户对着大街歌唱,想象着自己是在电视荧屏上面对观众;退役的士兵壮志未酬,终日关在狭小的房间内苦练杀敌本领。隔壁的小姑娘对他暗恋已久,却很难见其一面。还有苦命的房东大妈,被这群疯疯癫癫、怀才不遇的我行我素、相互排斥、相互猜疑、破坏捣乱,经过连串的冲突与磨合,最终是人性的善良战胜了私欲,包容战胜了隔阂,爱情战胜了距离。圣诞之夜,每个人都奇迹般地梦想成真。该片获最佳故事片奖。

  《札楚》是德国参赛影片。一对来自德国的中年夫妇在印度看中了孤儿扎楚,为他办理了收养证准备带回国收养。就在夫妇欢天喜地地准备启程前,却突然发现男孩失踪了。丈夫四处寻找,发现了一个秘密:扎楚并非孤儿,不仅父母双全,而且感情融合。原来这是家长和人贩组织合伙上演的骗钱阴谋。妻子以合法的领养证为由坚持要把扎楚带走,但丈夫最终还是理智地选择将扎楚送还给了他的家人。本片揭示了社会环境的不公以及贫困所带来的恶果。本片获最佳评委奖。

  《耳环》是吉尔吉斯斯坦青年女导演娜尔吉扎·玛玛特古洛娃拍摄的电影短片。影片表现了吉尔吉斯青年独特的谈婚论嫁的方式。故事发生在吉尔吉斯斯坦南方的乡村,因此影片充满了那一带独有的民族传统风格和自然气息:空气透明清新,服装色彩鲜艳。影片清新的色调,毫不夸张的镜头以及干净的画面与主人公含而不露的举止、内心世界悄然的变化始终保持着相应的节奏与和谐,让人们在一份似水般心无杂念的平静中欣赏着一段返璞归真、梦幻般纯美的他乡故事。这部短片曾在迪拜的第7届国际电影节获奖。这次是观摩影片。

  哈萨克斯坦举办的本届大学生电影节是该国历史上的首届,正像电影节主席阿西莫夫先生所说,电影节还不成熟,没有经验,但是迈出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他希望把这个电影节办成古代丝绸之路上增进东 西方影视文化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桥梁。我认为,上述地区各国家在影视制作和发行的数量、技术和规模上都有差异。特别是商业电影的制作和输出存在明显的差距。除了共同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全球霸权外,这一地区也在竭尽全力发展民族电影,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影视制片公司和导演。像哈萨克斯坦的“老首都制片公司”这两年就拍摄了电影《给斯大林的礼物》、纪录片《欧亚名人录》等等,对历史的揭露和反思深刻而发人深省;同时与法、美、俄等国也有多部合拍片。

  历时18天的三国四地影视节之旅,令人感慨颇多。尽管这一地区各国影视业发展不一,环境不一,条件也相去甚远,但当地电影人所表现出来的激情、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契而不舍的努力令人感动。正像前来出席哈萨克斯坦电影节的贵宾、我曾就读过的莫斯科电影学院现任院长弗·马雷谢夫先生所说:“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有一点我们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热爱电影。热爱电影,并不意味着每年要有多少产量,多少作品 这要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是意味着我们动用了多少真情来奉献给它。”这些国家的电影人致力于举办年轻人的国际影视节,显然并不是把商业目的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人才培养、人才交流和影视文化的普及放在首位。我认为,这类电影节虽然没有鸿篇巨制、大明星、大排场,但它在各民族和国家人民间的心灵沟通、文化交融、情感交流的作用却是真诚而细腻、润物细无声的,所具有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是不可低估的。而对于初出茅庐的影视专业的学子们来说,这类影视节虽然国际化和专业化,但却触手可及,给了他们展示才华和学习的机会,无疑也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