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亚五国
民族文化比较研究
程艳飞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 2012年05月30日

  摘 要:民族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文化是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新文化,而各民族婚俗和节日习俗是属于民族文化的内容。笔者通过对我国汉民族和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族传统节日习俗及婚俗文化的比较研究,来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在文化习俗方面的异同。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和谐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益于中哈、中吉人民之间彼此了解、增进友谊。

  关键词:民族文化 传统节日习俗 婚俗文化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沉淀和累积,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每个习俗都有它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其传承融民俗于 一体,其风俗内容和风俗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传统习俗是各民族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及宗教观念的反映,是整个民族对生活美好愿望与憧憬的寄托,是各民族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凝结,更是各民族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的承载。

一、中国汉民族与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节日习俗的相同点

  中国汉民族与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民族节日习俗的相同点在于人群的广泛性、传承的悠久性等。

  人群的广泛性: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汉民族和少数民族都过,并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实行休假制度。随着中国经济实力 和综合地位的提高,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也都来华留学,学习和感受汉语和中国文化。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也有许多人要过。纳吾热孜节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表示新年的开始;而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又是宗教节日,凡信仰伊斯兰教的哈萨克族人都必须过。

  传承的悠久性:从传统节日的起源来看,中国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它是由虞舜兴起的。中国的清明节距今大约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始于周代。端午节也叫“屈原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距今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哈萨克斯坦哈萨克 族的传统节日也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和演变,许多传统节日习俗和美好祝愿都被传承下来。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产生而发展、演变的。历史变迁改变了这些节日习俗的最初面貌,但文化的精髓却随着世代的更替而延续下来了。

二、中国汉民族与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节日习俗的不同点

  宗教信仰方面:汉民族的节日习俗没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具有泛神性和世俗性,因为汉民族属于宗教信仰比较开放的民族,有的人信仰佛教,有的人信仰基督教,还有的人不信教。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人大部分都信仰伊斯兰教,而开斋节、古尔邦节又 是伊斯兰教节日,人们会在节日期间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因而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带有较浓的宗教色彩。

  价值观方面: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受几千年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群体性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注重血缘,讲究和谐有序。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则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三、中国汉民族与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族婚俗的异同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婚俗的差异性可从婚俗仪式、婚姻政策和文化背景对婚俗的制约三方面来分析。譬如,中国汉族在婚俗中常用双数,表示成双成对的意思;而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 族婚俗中习惯以9或9的倍数为主;等等。

结语

  传统习俗积淀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悠久的民族历史,我们在欣赏和感受各国各民族的节日习俗时,其实也是在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比较,我们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渊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也使得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能够避免误会,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使沟通更加和谐。同时,民族习俗将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被记载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赵红,祁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4]刘彦武.发展文化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