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亚五国
论中国的中亚战略
陈迎春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012年03月2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摘 要:当前,中亚在中国国际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在中亚的主要利益为地缘政治安全,其次是反对“三股势力”、维护边境地区安全和获取稳定的能源供应。然而,中国在中亚的利益却面临着诸多问题的困扰,例如区域外大国的竞争、非传统安全问题等。中国应该从观念、制度、经济等层面,多管齐下,以便更好地维护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重大利益。

  关键词:中国;地缘安全;中亚战略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71(2012)01-0028-04

   

  当前,油气资源丰富、地缘意义凸显的中亚正日益成为各大国争相角逐的国际舞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相继制定了各自的中亚战略,以确保它们在中亚地区事务中的发言权。虽然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也加强了与中亚地区各国的政治与安全合作,但总体上看,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仍然有限,这与中国在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利益不相适应。因此,为促进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确保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重大利益,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当前中亚对中国的战略意义,客观评估中国利益所受到的挑战,科学制定中国的中亚战略。

一、中亚的地缘界定及中国的利益关切

  中亚一般有广义的“大中亚”和狭义的“小中亚”之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大中亚”的界定范围包括:蒙古高原,河西走廊、青海、新疆,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哈萨克草原南部,伊朗东北部,阿富汗北部,巴基斯坦西北部[1]3。“小中亚”则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五个国家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中亚的战略地位受到西方学者的重视。现代西方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曾经提出,中亚细亚位于横贯亚欧大陆的“大低地”中,中亚的山地是制海权难以达到的地区,而这里的水系却大部分通向海洋,因此大陆国家更容易控制中亚地区,并且以此为中心进一步向西移动控制东欧,从而可以排斥海权国家进入亚欧大陆腹地[2]20-23。麦金德眼中的“中亚”,在地理范围上与本文论及的“大中亚”相一致。

  有学者认为,“中国不仅仅是东亚国家,而且从地理、历史、经济与安全上来看,中国也是最重要的中亚国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缺少对中亚的地区认同,似乎离那个地区遥远。而且,实事求是地讲,中国一向以防御性的心态把那个地区看成是威胁自己安全与稳定的动荡地带。这种观念正在随着中国贯彻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面对着分裂国家的极端主义危险,对中亚(包括俄罗斯)现实与潜在能源供应的需求,以及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3]中国在中亚的主要利益为地缘政治安全,其次是反对“三股势力”、边界和边界地区安全和稳定的能源供应。

  (一)地缘政治利益

  菲利普·L·凯利的研究表明,主要大国由于利益竞争引起地缘冲突而形成了“破碎地带”,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冲突也最容易在“破碎地带”爆发[4]187。而苏联解体后的中亚就属于这样的“破碎地带”,内忧外患不断,给地区安全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对其在中亚的战略利益的认知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传统上,在中国的战略框架内,中亚地区被视为中国的个人贸易区域和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地区。从1991年开始,中国从军事、政治与经济等方面越来越关注中亚地区[5]4。2002年10月,中国和吉尔吉斯坦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显示了中国在中亚地区日益上升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在上述因素中,阿富汗对中国的地缘安全意义尤其值得重视。历史上,19世纪的英国和俄国的争夺曾以阿富汗为主要舞台,兼及中国的新疆和西藏。20世纪的苏联也占领过阿富汗,时至今日,一些大国围绕着这个国家的争夺仍然在上演,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是争夺的主角。“9·11”事件后,美国加紧推行“大中亚计划”,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借口,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但美军仍然没有从阿富汗撤走。美国之所以迟迟不愿意离开阿富汗,其意图不外是防范所谓“自由世界的威胁”,即俄罗斯、中国和整个伊斯兰世界。因此,阿富汗就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关键的一环[6]435。

  阿富汗是一个战乱不断的贫穷国家,战乱中的双方都对中国西北安全构成威胁。既要扩展在阿富汗的经济利益,又不卷入阿富汗的安全事务,对中国而言似乎是一个难以摆脱的“两难”[7]。一方面,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恐怖分子的精神支柱,而在战乱、动荡、贫穷的土地上更容易滋生更多的恐怖极端分子,从而威胁到中国西北的安全。另一方面,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对中国西部安全造成危害。在美国计划从伊拉克撤军之时,却在向阿富汗增兵、建设军事基地,其目的不言自明,这将对中国的地缘安全利益带来根本性的负面影响。

  中亚地区局势攸关中国西北部边疆地区的稳定。中国新疆地区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三个中亚国家有着长达3 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还有多个跨境民族,据官方统计,中亚地区有超过30万的维吾尔族人,其中21万维吾尔人居住在哈萨克斯坦,46000人居住吉尔吉斯斯坦,3万人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8]。历史早已证明,近现代以来中国新疆地区发生的绝大多数大动乱与民族分裂活动,几乎都与来自中亚的干涉势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酉质道纯矗醒枪业恼尉质苹岵暗街泄陆厍?],迫使中国迅速做出反应。另外,威胁中国安全的“东突”分子与“基地”组织和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等国际恐怖组织勾结,同时,“疆独”分子寄希望于中亚国家的支持[8],把中亚作为分裂中国的前沿阵地和跳板,不止一次在中国新疆制造恐怖事件。中国若彻底解决包括“东突”在内的“三股势力”问题,维持中国西北边境地区的稳定,必须取得中亚国家的合作。

  (二)能源安全利益

  尽管中国对外能源依存度日益的提高,但中国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确保海上能源运输线的安全[10]。而中亚地区对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来说,就具有特殊的地缘优势:通过陆地管道、国际公路等进行运输,不经过有争议的陆地领土地区,也不经过对中国而言脆弱的海洋航线,是一个可控性很强的能源供应基地。因此,构建中国与中亚之间的油气输送通道,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具有越来越大的战略意义,可以极大缓解中国目前海上能源运输的“安全困境”,也有利于中国打破俄罗斯对中亚能源出口的垄断地位[10]。

  自1997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油气管道开关以来,目前中国和中亚地区的能源管道建设规划基本完成。最终向中国运送石油和天然气的管道很可能遍布整个中亚地区,其他能源也很可能沿着同一方向流入中国。中国人通过与当地政府建立军事纽带来保护其能源投资的努力丝毫不亚于美国人和俄罗斯人。中国很可能成为里海地区的一个主要参与者[11]132。中国进一步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措施,加强与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将中国中亚能源大通道建设作为我国对中亚外交和经济合作的重中之重,使中国能从中亚地区获得稳定、安全、畅通的油气资源供应,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利益。

二、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所面临的挑战

  (一)区域外大国的地缘争夺

  苏联解体后,作为权力真空及能源宝库的中亚,一直是区域外大国如美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日本等强国展开争夺的战略要地。

  2005年,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斯塔尔提出了“大中亚”的构想,在这一构想中,他把阿富汗和中亚看作一个地缘政治单位,指出美国在“大中亚”地区的目标是:推进反恐战争;加强与美国安全利益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12]。他还提出了美国保卫“大中亚”的具体措施[13]。他的这些政策设想受到了美国决策层的重视。美国通过阿富汗反恐战争,在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斯坦建设了一系列军事基地,再加上各种名目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实现了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成为 “大 中 亚”棋盘 上 最 为 关 键 的 棋 手。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军队进驻中亚,美国军事基地已与中国新疆近在咫尺。这导致独立后的中亚国家作为中国战略大后方的地位悄然发生变化,中国西部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在增加[14]。

  俄罗斯同样不甘落后。当前,俄罗斯在传统势力范围内的中亚各国中仍占有巨大的影响力,它在中亚的目标是保持主导权,并使该地区成为“俄罗斯重新崛起所必须的战略缓冲区和贸易伙伴”[15]297。冷战后俄罗斯虽然国力衰弱,但仍不甘心这一地区旁落到主要对手美国的控制之中,2003年10月,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坎特机场建立了空军基地印度也加紧跟进,它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建立了一个空军军事基地,这是印度在领土边界外建立的首个军事基地。而伊朗、土耳其则通过对这一地区的传统影响和油气管道过境优势,争夺自己的利益。中国对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非常担心也在积极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维护自己的稳定,争取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这一切,虽然还算不上是大角逐,但也已经是在军事、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较为激烈的竞争了[16]。

  (二)中亚区域内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 各种国际矛盾的存在和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非传统安全因素日渐突出。

  近年来,中亚国家安全造成较为严重影响的非传统安全隐患主要有:经济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疾病蔓延和毒品问题等,例如中亚的三股势力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乌兹别克伊斯兰运动”、“伊斯兰复兴党”、“伊扎布特”、“台比力克”、“乌宗沙尔卡”、“伊斯兰西科尔”等数十个秘密组织,而且这些组织同国外势力相勾结,从事暴乱暗杀等活动[17]81。再如,中亚地区国际恐怖主义又呈活跃之势。乌兹别克斯坦几次恐怖爆炸事件表 明,中亚地区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中亚安全形势,与阿富汗局势息息相关[18]。与东南亚“金三角”毒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不同,阿富汗境内的毒品问题仍然迟迟得不到解决据联合国统计,2006年阿富汗鸦片产量高达世界鸦片总 量 的 92%,是恐怖主义组织重 的资料来源[19]60。总体来看,中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恐怖活动国际化势头,这不仅给中亚各国而且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成为中亚局势不稳的重要诱因。

三、中国应有的利益维护战略

  中国应该从观念、制度、经济等层面,多管齐下,确保地区稳定,进而切实维护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重大利益。具体来说,中国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观念上,应该充分意识到中亚是中国战略边疆的组成部分。所谓战略边疆,是指一国的国力实际能够延伸或达到的、并且能够施加有效影响的投射范围。日本学者谓之“战略国境”。战略边疆是国家实力、战略意志以及国家战略能力的影响范围,也是国家利益的延伸区域,更是衡量一国之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尺度。战略边疆最直接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一个国家扩大安全防范的外径,对超出本土以外但危及自身安全的事态施加必要的影响,增加抵御侵略的能力或左右世界局势的能力”[20]221。从战略边疆的视角来看,中国也是一个中亚国家。因此,中国有必要确立自己的战略边疆观念,把中亚纳入到与本国利益密切相关的战略框架之中。

  第二,完善中国与中亚地区安全合作的制度化、组织化。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合作型的地区结构要建立在有效的制度之上,这是因为“地区制度既能够规制国家的行为,促进一体化的发展,也可以构建国家的利益与认同,推动安全共同体的建设。地区组织或非正式的规范与机制形式表现出来的地区制度,是地区层面上各种互动、国家行为取得合法性,地区利益与认同形成或调整的主要场所或来源,国家与社会也主要是借此将它们想象为地区的组成部分”[21]。

  第三,以经贸往来和文化方式,推进软实力工程建设。一方面,增强经济联系,以“新丝绸之路”为纽带,扩展中国经济圈。中国经济圈正在中亚国家中逐渐扩大。而中亚各个国家也希望搭乘中国的经济快车,实现本国的稳定。中亚不仅是中国的油气供应基地,而且是中国工业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另一方面,促进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对中亚的吸引力。中国西部与中亚各国在地缘文化上有着悠久的联系,历史上中亚各国也服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一便利的地缘条件,中亚地区的安全威胁因素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中国西部的安宁,进而影熘泄幕跋炝υ诟玫厍奶嵘?/p>

  总之,中亚关系到中国西北边疆安全与稳定,也是开发西部、发展经济的多边国际舞台,在地缘意义上更是外部势力企图向中国西北方向进行渗透和干涉的重要通道。因此,中亚地区应该成为中国周边战略框架的基本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汪金国.多种文化力量作用下的现代中亚社会[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帕克.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3]庞中英.把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在新地区主义的基础上[EB/OL].[2010-06-24].http:∥mil.news.sina.com.cn/2002-06-24/72060.html.

  [4]多尔蒂,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阎学通,陈寒溪,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 5]Thrassy N.Marketos,China′s Energy Geopolitics: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Central Asia[M].NewYork:Talor & Francis,2009.

  [6]丁力.地缘大战略:中国的地缘战略政治环境及其战略选择[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7]Richard Weitz,"The Limits of Partnership :China,NATO and Afghan War"[J].China Security,2010(16).

  [8]Ramakant Dwivedi,"China's Central Asia Policy in Recent Times" [J].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Vol.4:139-159.

  [9]徐亚清,王转运.中亚地缘政治态势发展与中国新疆安全[J].新疆社会科学,2006(6).

  [10]Emmanuel Karagiannis,"China′s Energy Security and Pipeline Diplomacy:Assessing the Threat of Low-intensity Con-flicts" [EB/OL].[2011-01-21].http:∥asiaquarterly.com/2010/12/24/china%E2%80%99s-energy-security-and-pipeline-diplomacy-assessing-he-threat-of-low-intensity-conflicts/.

  [11]克莱尔.油政治学[M].孙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

  [12]S.Frederick Starr,"A Parternship for Central Asia" [J].Foreign Affairs,Vol.84,No.4(July.-Aug.2005):168.

  [13]S.Frederich Srarr ,In Defense of Greater Central Asia[EB/OL].[2010-12-03].http:∥www.silkroadstudies.org/new/docs/Silkroadpapers/0809GCA.pdf.

  [14]赵常庆.中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与实现保证[EB/OL].[2010-09-28].http:∥news3.xinhuanet.com/world/2004-09/02/content-1937528.htm. [15]《世界军事年鉴》编委会.世界军事年鉴2007[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16]林 海.中 国 正 全 方 位 走 进 “贫 穷 而 富 裕 的 中 亚”[EB/OL].[2010-10-27].http:∥ gb.cri.cn/321/2004/04/05/762@119353.htm.

  [17]朱新光.上海合作组织视角下的中亚地区治理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18]邢广程 .中亚安全与安全合作[J].当代世界,2005(4).

  [19]李伟.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斗争年鉴2006[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20]程广中.地缘战略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21]王学玉.通过地区一体化实现地区安全共同体:一个分析的框架[EB/OL].[2010-11-04].http:∥www.europe.sdu.edu.cn/ouzhouzhongxin/php/article.php/37.

  作者简介:陈迎春(1979-),男,湖北谷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博士生,主要从事现代国际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