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亚五国
2009年中亚国家经济形势与对华关系
赵鸣文 来源:《和平与发展》2010年第3期 2010年09月05日

  [内容提要]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和中亚各国经济以及中国与中亚的贸易造成沉重打击。 2009 年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给中亚各国吸引外资缓解本国日益严峻的金融形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人文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 由于中亚地缘政治、经济地位的特殊性,使之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中国和中亚各国的合作不可避免招致美俄等国的猜疑和忧心,从而给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挑战。 不过,中国和中亚各国合作是建立在“政治互信、经济互助、资源互补”基础之上的双边关系,未来合作的机遇仍然会大于挑战。

  [关键词] 金融危机;中亚;经济;政治;中国外交

  [作者简介] 赵鸣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周边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亚友好协会第一届全国理事会理事、前驻外参赞。

  [中图分类号] D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241(2010)03 - 0059 - 07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一度受到严重冲击,双边贸易额大幅下滑。然而,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特别是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得到快速发展。

一、2009年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形势

  2009 年,中国和中亚国家全力落实本国反危机计划,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给各国实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严峻的经济形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和遏制。

  中国 中国政府认真落实 4 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在年初 GDP 增速同比降幅较多、亏损企业同比不断增加、进出口总值同比继续减少的不利情况下,坚持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使出口主导型经济萎缩和产业结构失衡矛盾有所缓解。三季度经济增速达到 8.9%高位,确立了全年实现 8%经济增长目标的格局,截至 11 月,累计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同比都在增长,财政处于盈余状态。12 月 份出口额同比增长 17.7%,终止了一连 13 个月的下行态势。但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仍同比下降 13.9%,经济整体回升基础依然不稳。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依赖 94%的投资拉动,消费性增长在经济增长中占比仅为 4 个百分点。房地产泡沫和证券市场投机等问题再度回潮,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不足,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制造业总体经营环境没有得到更多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仍面临巨大挑战。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举全国之力抗击金融风暴给实体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使部分经济指标下滑趋势得到一些遏制。4 月份,官方失业率为7.2%,失业人口 61.1 万。金融业形势持续恶化,前 6个月通胀率 3.9%,银行业净亏损 193 亿美元,其中仅哈最大 BTA 银行就亏损 100 亿美元,大约占哈GDP 的 10%。2009 年 1—9 月,GDP 下降 3.2%,对外贸易额同比下降 40.7%,银行债务总额 890.3 亿美元,国家债务 89.5 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连续攀升至 36.75 亿美元。(上年同期盈余 38.05 亿美元)。截至 10 月,银行不良资产(第五级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占比贷款总量从年初的8.1%陡升至35.9%,逾期贷款总额占比 29.2%;银行业拨备(坏账准备金)占比上升至 37.2%。与此同时,国家外汇和中央 银行外汇储备余额均略有增长。截至 11 月,工业产值也小有增幅 0.7%,农业产值增长 10.6%,粮食产量增长 15%,出现一些微弱的“经济形势继续向好、向正增长方向发展”的势头,全年有望实现经济的零增长。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坚持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金融危机前就采取“适度从紧”的审慎宏观金融政策,加之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反危机举措及时得力,一定程度地屏蔽了危机对乌的一些负面影响。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7%,吸引外资 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50%,1—9月,居民储蓄余额同比增长 70%,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 30%,总资本同比增长 40%,对经济领域投资同比增长 34.3%,29 家商业银行中有 13 家得到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的“稳定”评级。此外,工业产值增长 9.1%,机械制造和冶金业产值增长 17.5%,化工和石油化工业产值增长 13.4%,建筑业产值增长 33.5%,信息通讯业产值增长 32.6%,服务业产值增长 17.8%,商品零售额增长 17.5%,粮食产量同比增长 10.2%,外国直接投资额同比增长 100%,外贸出口盈余 23 亿美元。尽管官方失业率为 0.21%,但就业压力依在,劳务收入下降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全年顺差 50 亿美元目标难以实现,经济完全复苏尚待时日。为此,乌先后从国际社会获得 5,500 万美元和 6,700 万美元两笔接近 70%赠与成分的贷款,旨在改善民生。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前三季度经济指标有升有降,经济恢复阻力依然不小。年初,境外劳务收入同比下降 40%,二手房均价降幅 8%,在建商品房价格下跌 1%,建筑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同比下滑 3%。前 6 个月对外贸易大幅缩减,GDP 总值下降 0.9%,为吉近年来首次下滑。在吉政府积极反危机措施推动下,下半年的一些经济指标有所上扬:外商直接投资达到 1.53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投资额同比增长 27%,建筑业产值增长 30%,通讯业产值增长 15.7%,客运业产值增长 7%,货运业产值增长 4.1%,零售业产值增长 4.1%,采矿业产值增长3.2%,农业产值增长 5%,GDP 总值同比增长 2.9%。但吉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部长扎帕罗夫坦言,前 8 个月吉经济同比增长 3.5%,并将通胀率控制在 10%以内,主要得益于政府的一系列积极反危机措施。但 “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吉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吉主要工业部门的增速正在下降”。[1]工业产出下滑 6.6%,外贸出口下降 20.1%,进口额下降25.8%,外债总额达到 24.28 亿美元,占 GDP 的 50%以上。截至 11 月,本币索姆对美元贬值滑 11.43%。为应对经济形势的严峻情况,吉政府不得不先后国际社会求助了 700 万美元和 400 万美元两笔赠款和贷款,用于改善财政和民生状况。

  塔吉克斯坦 国际金融危机给本就十分脆弱的塔吉克斯坦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加之春季雨灾给农业造成近 1 亿美元的损失,使大约 39 万人面临粮食短缺困难,16%的工业企业停产,800 多家企业中有 130 家全面停产,其余大部减产,产量仅为产能的 40%- 50%。工业产值同比下降 13.3%,GDP 同2008 年涨幅 5.8%相比下降 50%以上,海关税收仅 完成预定计划的 88.9%。1—9 月,在国际原油从年初每桶 30 多美元上涨超过 80 美元的背景下,塔国内消费物价指数上涨 4.5%,汽油上涨 61.6%,天然气上涨 89.5%,电力上涨 56.3%。1—10 月外贸额继续下降,同比减少 27.2%。通胀率从一季度的 1.2%上升到了 8 月的 4%,居前苏联国家前列。本币索莫尼对美元贬值 26.1%,居前苏联国家第二位。占塔人口七分之一的“百万”海外劳务人员收入锐减,给塔恢复经济造成困难同时,也给数以万计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9 月,塔境外劳务收入 13.03 亿美元,同比下降 35%,占比 GDP 总值收入却升至 46%,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境外劳务收入在 GDP 中所占比例最高国家。亚行《2009 年亚洲发展预测报告》也认为,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影响塔的经济,主要体现在海外务工人员汇款大幅减少。截至 10 月 1 日,塔外债总额已达 15.24 亿美元,占到 GDP 的 32.6%。为此,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已分别向塔提供了 3,000 万美元和 4,000万美元两笔援款,旨在增加塔央行外汇储备,帮助其抵御经济危机,向贫困居民发放补助和购买食品、药品等需要。尽管塔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但塔政府积极落实反危机计划,最大限度地减轻金融危机 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经济总体低迷的情况下,上半年,农业产值依然增长 14.7%,吸引外资约 3.42亿美元,在投项目 56 个,价值约 16.6 亿美元。1—9月,GDP 总值小幅增长 2.7%,全年有望增长 3%。

  土库曼斯坦 由于土库曼斯坦推行相对独立的金融政策和稳健的经济发展战略,加之政府反应及时、措施有效,所受金融危机冲击较轻。年初,土政府确定了将通胀率控制在 7%—8%以内和保10.7%的 GDP 增长目标,相继出台增加投资、加快基本设施建设等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些列积极政策,确保了石油天然气及电力的正常出口。在扩大本国投资规模基础上,积极吸引外资,努力实施总投资额约 107 亿美元、近 500 个生产型和 300 个社会公益型项目。[2]在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亲自领导下,顺利完成汇改,保证了本币马纳特汇率的基本稳定。政府还及时颁布《支持中小企业法》,对中小企业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扶持。一季度,各经济指标运行良好,财政收入超过预期指标的 34.7%,同比增长 1.8 倍,天然气开采量同比增加 5%,出口同比增加 8%,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 19.6%,各类投资同比增加 1.1 倍,外贸同比增长76%,职工工资同比增加 12.4%。液化气、化肥、建材、碘、聚丙烯、纺织品和药材等其他工业产品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4 月,虽然因“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发生事故使土中断天然气出口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但土通过其他补救措施,保证了经济运行仍呈上升势头,在建项目 1,437 个,包括阿瓦扎国家旅游区、南北铁路、土中天然气管道等大型项目,总投资达到 150 亿美元,超过中亚其他各国。上半年,发电量同比增长 4.3%,完成了全年电力出口计划的 60%,同比增长 16%。截至 10 月,总贷款额同比增长幅度超过 80%,建筑业投资额同比增加 2倍,GDP 增长 10.8%,全年有望达到 11%,通胀率8.9%。

二、合作取得全面重大进展

  2009 年,虽然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和双边贸易遭受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但中国同中亚国家的政治关系和其他领域的合作仍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政治互信、经济互助、资源互补”成为相互关系的突出特点。中国坚持互利友善、共同发展的周边外交方针。中亚国家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在双边和“上合”多边框架内,密切与华往来,共同打击“东突”、“三股势力”等,不断深化经济和其他领域合作,推动多边和双边关系又上新台阶。

  (一)政治互信深入发展。 中国与中亚国家高层往来不断,双边关系取得重大发展。中国与中亚国 家领导人频繁在国际多边及上合峰会和总理例会场合会晤,就双边和地区乃至国际重大问题进行密切磋商,政府部门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也在不断深入,极大地增进了相互了解与政治互信。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互为战略伙伴,政治互信不断提升,在涉及对方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彼此都给予对方及时而坚定的支持。双方均将发展与对方关系视为对外关系优先方向之一。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年内实现访华,两国总理不失时机地举行双边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对哈进行工作访问,将两国关系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关系持续稳定全面发展,高层交往密切,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对乌关系,将乌视为中亚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乌也将中国作为“最可靠和最可信赖的朋友”。双方都认为巩固和发展双边关系不仅对两国有利,而且对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 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与协作。卡里莫夫总统专门就山西屯兰矿难事致信胡锦涛主席表示慰问,又在其他场合多次与胡锦涛主席会晤,并亲自安排会见到访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两国政府间的部门合作顺畅,双方签署了《中乌外交部 2009—2011年合作计划》,加强了包括在经贸、能源、安全和农业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视土库曼斯坦为可靠的重要伙伴,土将发展对华关系视为对外交往优先方向之一。两国保持高层密切往来、政治互信不断提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配合,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高度重视对华关系,认为两国关系是建立在高度信任、相互尊重、彼此友爱基础之上,是长期的战略性伙伴关系。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立场相近,共同利益广泛,在联合国等多边组织中合作卓有成效;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土政府和人民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同中国合作的方针。继中土元首在上合叶卡捷琳堡峰会会晤后,胡锦涛主席和李克强副总理又相继访土,使两国务实合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彼此高层交往紧密,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不存在任何影响双边关系深入发展的争议和矛盾。吉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方在涉台、涉藏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总理丘季诺夫成功访华,新外长萨尔巴耶夫上任后也来华访问,积极发展对华关系。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访吉,并与吉对口立法机构建立交流与合作机制。塔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拉赫蒙总统在国情咨文中继续强调与中国发展关系是塔对外关系的优先方向。双方在涉及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等重大问题上保持高度互信、相互支持。中塔元首在上合叶卡捷琳堡峰会举行双边会晤,将两国关系进一步拉近。

  (二)安全合作深入开展。 地区“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给中国及中亚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建设构成严重威胁,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犯罪等活动成为地区国家的共同需要和迫切任务。中亚国家对中国政府打击“东突”等恐怖主义势力的行动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支持。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后,中亚国家以上合为平台联合发表声明,对中国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采取的平暴行动给予坚决有力的支持。五国还在不同场合,态度鲜明地重申各自国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方反对和打击台独、藏独、疆独、东突等“三股势力”的严正立场。它们与中国执法机构和安全部门建立了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和全天候联系渠道,积极主动配合中方维护新疆的稳定。在双边和上合多边框架内,签署了 10 余个旨在打击“东突”等“三股势力”的法律文件,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合作的法律基础,也正式启动了上海世博会安保联合执法机制和在情报收集、信息共享、联合侦破等环节上的密切协作。对口岸、民航等重点地区和部位也加大了排查力度,以期最大限度地打击恐怖分子的各种破坏图谋。

  (三)经贸联系更趋紧密。 2009 年前 9 个月,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多缩减,总体下滑 25%左右,其中,中哈贸易额仅为 68.14 亿美元,同比下降 22%,但是,在世界经济总体低迷的大背景下,上半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总额依然取得不小的成果,达到 104 亿美元。中国分别是乌、哈、吉、塔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大贸易伙伴,是土 最大贸易伙伴之一。中哈经贸合作依然紧密,2009年 1—8 月,中国仅次于意大利(15.1%)为哈第二大出口国(13.6%),仅次于俄罗斯(30.6%)为哈第二大进口国(14.4%)。中国还是哈最大投资国,哈在夏秋季大型建设项目上获得的 230 亿美元外国投资中,中国的 130 亿美元投入分别超过韩国、俄罗斯和法国的 50 亿美元、30 亿美元和 20 亿美元的投资。中国在哈有 1,500 余家中资企业,哈在华投资项目也多达 70 多个;中国是乌第一大 (占比22.1%)贸易伙伴。去年 1—9 月,中乌双边贸易额14.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8%。乌皮棉出口约占全球出口量的 11%,位居世界第二位,而中国则是乌第二大皮棉进口国,占其皮棉出口总量的 30%。中国在乌有 107 个中乌合资企业,在乌投资总额大约3.623 亿美元;[3]中吉经贸额尽管有所下降,但一季度中国仍是吉第二大投资国和进口国,直接对吉投资同比增长 4.2%,在吉对外经贸合作中占有主导地位,吉也是中国在上合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在交通、通信、矿产开发、农业、建筑等领域的合作项目都有较大进展。中国是塔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去年 1—6 月中塔贸易额 4.74 亿美元,同比增长67.7%。下半年,中国从塔进口额增长加快,1—9 月达到 2.65 亿美元,双边贸易逆差开始缩小。中国为土最大贸易伙伴之一,两国经贸关系取得长足进展,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天然气、矿业、棉花等领域合作稳步开展。

  (四)能源合作重大进展。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继中哈石油管道开通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又出资 33 亿美元,与哈方合作成功购进哈第四大石油生产商曼吉斯陶石油天然气公司股份,使中哈能源合作取得新的成果。同时,两国的核能合作也有重大进展,在哈向中方提供开发东南部若干铀产地许可证同时,哈也获得了参与中国境内核电站建设的资格;双方的电力合作也将正式启动。中国与土、乌、哈四国多边能源合作取得突破性成果,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竣工并正式运营,标志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和中亚国家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不仅符合各自国家和民众的长远利益,而且有利于世界能源市场的稳定与平衡。

  (五)金融合作大为加强。 中国虽然也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但还是努力开展与中亚国家的金融互助,共商应对危机举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先后与哈方签署一系列金融合作协议,向 哈提供“石油换贷款”的 100 亿美元和 30 亿美元信贷支持,向塔提供 10 亿美元投资,为塔建造水电和热电站、改造两条输电线路及杜尚别—丹加拉公路,向吉提供“比什凯克 - 纳伦 - 吐尔尕特公路修复”项下的 2 亿美元优惠贷款,以及用于购买城市公交车、修复比什凯克和奥什市政道路的 8,000 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向土提供 40 亿美元项目贷款。中方在上合框架内提供的 100 亿美元信贷支持,更是极大地缓解了中亚国家的金融形势。

  (六)非资源合作有所发展。 中国与中亚国家发挥各自优势,已从最初的纯资源贸易和产品初级加 工逐步扩展到劳务输出、原料加工、专利转让、大型基础设施承包、农业生产和土壤改良等诸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模式。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中国依托现代化农科经验和粮食增产技术优势,为中亚培养农业人才,建立双边农业技术合作的信息交流渠道,成果显著。中哈农业合作有重大突破性进展,双方达成哈向中方提供 100 公顷耕地使用权协议,中方每年可以在哈生产 300 万吨粮食。中哈电铝厂等合资企业相继建成并投产,两国在科技、交通、通讯、医药、汽车制造、建材和基础设施等非资源领域的合作有序推进。中吉非资源领域合作不断深入,中 方出资先后修缮了奥什—萨雷塔什—伊尔科什坦及首都比什凯克和“南都”奥什的多条道路,还资助建设吉泽尔—吉耶水泥厂,铺设中—吉—乌通信光缆等设施。中—吉—乌铁路和公路项目取得新的进展。中国在塔吉克斯坦援建的“沙尔—沙尔”隧道工程竣工通车,塔中公路一期 “杜尚别—丹加拉”路段正式启动并正加紧施工。中土有关交通和运输合作进展顺利,并不断向科技和化工等领域拓展。而“中国在土库曼斯坦的经济存在不仅限于已投资 40 亿美元的油气领域。中国正以相当快的速度向其他行业发展,包括轻工业、化工、建筑、运输、制药和远程通信。中国在土已有 50 多个投资项目,总金额达 5 亿美元”。[4]

  (七)人文合作有序开展。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文化、体育、教育、新闻、卫生和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成为彼此深化各领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亚国家对加强同中国的双边和多边人文合作愿望更加强烈。应中亚各国要求建立的“孔子学院”越来越受青睐,吉国立民族大学的孔子学院专门设立了学历制教育,彰显其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中国热”推升“汉语潮”此起彼伏,中国话题和争学汉语蔚然成风。“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真正成了联系中亚青年与中国交往 的平台和桥梁,争先前往中国游览成为越来越多热爱中国文化青少年的美好愿望。为满足中亚学生日渐旺盛的学汉语需求,中国政府决定,在先前已给中亚其他国家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基础上,从2009/2010 年度起,把向土哈两国提供的奖学金名额由此前的每年 45 人和 100 人,分别增加到 90 人和 200 人,并继续向它们提供有关汉语教学方面的支助。此外,中国俄语频道率先在吉成功落地,使吉尔吉斯斯坦民众零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进一步拉近了两国人民的情感。

三、深化合作机遇大于挑战

  中国与中亚国家毗邻而居,历史交往源远流长,无论国际形势发生何种变化,都难以割断彼此间的传统友谊和纽带。然而,随着近年来大国逐鹿中亚、各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中亚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形势变得愈加严峻和复杂,中亚国家的对外选择更加多元化,这使中国与中亚睦邻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一)来自美国的压力开始增大。 随着中国外交在中亚的不断成功和能源合作的重大进展,美国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快速发展和各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化越来越感到不安,离间和分化中亚国家同中国的关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美高官不断以欲借中亚之力恢复阿富汗局势稳定为由,频频造访中亚国家,并一改以往颐指气使的派头,不再对有些国家说三道四,“民主卫士”锋芒大为收敛。对中亚个别国家在美军驻留问题上的“不敬”,也给予“理解”和“宽容”,旨在最大限度地恢复在该地区的影响。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贯通,使美一些政要感到紧张,美外交关系委员会遂即就“中国强行向中亚推行地缘政治”议题专门召开一场罕见的听证会。美能源事务特使理查德·莫宁斯塔在会上惊呼,过去“美国专家通常把注意力聚焦在俄罗斯身上,甚至认为中国是美国孤立俄罗斯的一个潜在盟友”,而今 “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且分量重”,“我们在这些国家很难与之竞争”,“美国需要制定同中国竞争能源的战略”。副助理国务卿乔治·克洛尔也表示,“由于中亚地区处在美国关键的安全、经济和政治利益支点上,本届政府不会再把中亚看成是一潭被遗忘的死水”,扬言“来年美国将会在中亚加大力度,以抗衡中国的影响”,说美已“开始真正把中国视为美国在中亚的能源对手”,而且“不会在没有受到挑战的情况下轻易放行”。[5]

  (二)俄罗斯的担心和忧虑加剧。 俄罗斯对中国与中亚的经贸特别是能源合作一直心存疑虑。随着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述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入,俄罗斯的担忧也在日益加剧。俄媒体称,“中国控制了哈萨克斯坦 21%的开采石油,已是其战略伙伴俄罗斯的 2.5 倍”,而“哈中天然气管道(输送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的启用将严重削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地位,并实际上剥夺了它的垄断地位”。[6]哈萨克斯坦将曼吉斯陶石油天然气公司(MMG)49%的股份转让给中国,使后者控制了哈三分之一的能源。俄不少人担心在不久将来,中国的努力进取会继续给俄带来麻烦。他们认为,中国显然希望先扩大经济影响力,然后是政治影响力。“中国与中 亚国家经济合作的发展未来,可能导致地方经营者改变政治和安全取向,从俄罗斯转向中国”。有的媒体甚至公开说塔吉克“将中国视为比俄罗斯更有吸引力的经济伙伴,当局对此毫不掩饰”,说“中国是在购买政治影响力”。[7]所以,在他们看来,“俄罗斯在中亚已经遭到战略上的失败。首先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出口渠道已并非莫斯科专有。俄罗斯从此失去了对其天然气的垄断地位”。“中国成了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把中亚国家置于自己的经济影响力之下。”[8]

  尽管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密切关系和在各领域的合作招致来自美国的遏制和干扰,俄罗斯的忧虑 又在不断增加,而且中亚国家社会和民众心理深处对中国的某些偏见短期内难以彻底清除,但中国与中亚国家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双方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需求,大势所趋,符合中国和中亚各国的根本利益,也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因此互利合作前景依然广阔。

  首先,稳定的中亚局势为开展互利合作提供重要保障。经过多年动荡,中亚急风暴雨式的“颜色革命”风潮已去,反对派人气丧失,无力再向现政权发起强力攻势,社会局势趋于稳定。各国总统垂直领导力度不断增强,控局能力提高,社会政局趋于稳定,为持续发展对华关系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中亚国家的大国平衡政策有利于发展与中国的互利合作关系。 尽管美国等西方国家觊觎中亚地缘战略利益已久,俄罗斯也以独联体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及俄白哈海关联盟为依托,加紧维系和巩固昔日经济联系和“能源产业链”,但中亚国家奉行大国平衡外交方针,推行多元化对外经济合作战略,有利于保持和发展与中国的传统联系与经贸往来。哈土两国在保持与俄传统经贸和能源合作、拓展对欧美能源合作同时,仍然积极发展对华经济和能源合作。近期以来,乌、吉、塔三国在对外经贸合作中,也都将对华合作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第三,金融危机使中亚国家对华防范心态大为减弱。 中亚国家对深化对华经贸合作存有矛盾心态,既有扩大同中国合作的需求,也有担心成为中国经济附庸的忧虑。金融危机使中亚国家对外经济合作受到巨大冲击,拓展海外市场、扩大传统产品出口创汇成为各国当务之急,进而各方对外资进入其战略资源领域投资的政策也相对放宽,对华戒心大大减弱。哈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即宣布,其国内所有大型项目都对华开放,并愿在能源等资源领域继续扩大对华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土能源合作突飞猛进,中乌能源合作也捷报频传。乌总统卡里莫夫 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积极有效措施,为化解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今世界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乌方愿加强同中国各领域的合作。[9]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对本国成为原材料供应国也都很满意。[10]哈议会上院议长托卡耶夫也表示:“我们不能无视中国,我们拥有 1,700 公里的共同边界。中国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并很快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如我国总统所说,不必感到无谓的恐惧,并传播中国威胁论。”[11]

  第四,中国睦邻周边政策加速中国与中亚国家不断走近。中亚国家对中国看法发生重大改变,“中国模式”受到广泛青睐,各国欲借中国经济快车拉动本国经济加速发展的愿望更趋强烈。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以及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赢得中亚国家的广泛认同和赞誉,它们开始接受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一事实。中国坚持互利共赢、不寻求特权和霸权的和平外交方针,在促进中亚地区长久和平与稳定同时,也给区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深得中亚国家 的好评和信赖,在当今大国中亚博弈愈演愈烈背景下,中亚国家发展同中国紧密关系的愿望不但没有削弱,反倒大为增强。也正如俄罗斯有的专家所言,“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合作能够不断深入,主要成功在中国的睦邻政策与和谐的理念”。[10]

  第五,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合作互补优势依然强劲。 中国主张构建和谐、民主和公正的国际社会秩序,这与中亚国家奉行大国平衡、多元外交相呼应;中国经济提前企稳回升,为中亚国家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出口提供机遇;中国系全球最大、最稳定的能源战略买家,地理位置优越,是中亚国家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的最佳取向。中亚国家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短期内难以完全摆脱以原材料出口为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的渐进过程,稳定的中国市场和先进的制造业工艺可以帮助它们获得现代化工业技术。中国为可持续发展同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也为中亚国家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创造了条件。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和运营,改善了中国能源供给状况,也带动了土、乌、哈三国和周边国家的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中、吉、乌铁路和公路网络的建立,更会使中国和中亚国家共同受益。在密切了中国与中亚、中东和欧洲经贸联系同时,也为中亚国家与东亚地区的经贸联系打开了更加便捷的通道。

  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在金融危机中“逆势”发展的事实表明,业已形成的中国与中亚国家政治、经济和人文等联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与中亚地区的铁路、公路网络的建立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贯通,使“中国更加成为中亚安全的‘利益攸关方’”。[12]中国与中亚的命运更加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会有更大发展,各领域合作也将万箭齐发、前景广阔。

  注释:

  [1]http://www.788111.com/htm/news/2009-09-16/yayz.html.

  [2]http://tm.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0901/20090106018595.html.

  [3] (俄)维多利亚·潘菲洛娃. 输气管道把土库曼斯坦与中国相连, 副题为北京将成为莫斯科在中亚的主要竞争对手 [N]. 独立报,2009-12-10.

  [4] (俄)维多利亚·潘菲洛娃. 输气管道把土库曼斯坦与中国相连, 副题为北京将成为莫斯科在中亚的主要竞争对手 [N]. 独立报,2009-12-10.

  [5] (香港) M·K·巴德哈库马. 中国调整对中亚的接触[N]. 亚洲时报, 2009-12-24.

  [6] (俄)达利亚·阿斯拉莫娃. 中国吞并原苏联将从哈萨克斯坦开始[N]. 共青团真理报, 2009-11-18.

  [7] (俄) 用 10 亿美元换取归顺 [N]. 俄罗斯商业咨询报, 2009-06-08.

  [8] (俄)维多利亚·潘菲洛娃. 输气管道把土库曼斯坦与中国相连, 副题为北京将成为莫斯科在中亚的主要竞争对手 [N]. 独立报,2009-12-10.

  [9]http:// 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2/14/content12641973.htm.

  [10] (俄) 俄罗斯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A·库尔托夫. 不战而胜[J]. 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 双月刊 2008(4).

  [11] (俄)达利亚·阿斯拉莫娃. 中国吞并原苏联将从哈萨克斯坦开始[N]. 共青团真理报, 2009-11-18.

  [12] (俄)用 10 亿美元换取归顺 [N]. 俄罗斯商业咨询报, 200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