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东欧
“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揭牌仪式”会议综述
刘作奎、鞠维伟 来源:《欧洲研究》2016年第1期 2016年11月04日

  2015年12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中国国际问题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一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揭牌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来自中东欧国家数十个智库机构、国内数十家科研单位、国内多个部委的学者、官员以及中东欧国家前政要和驻华使馆人员共约20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一 大会开幕式领导人致辞 

  在开幕式上,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以及中东欧前政要作了主旨演讲,对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合作进行了全面的、积极的评价。

  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海星在致欢迎辞中指出,2015年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的机遇之年、突破之年、规划之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16+1合作”框架下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合作成果,并在苏州会晤上达成了新的合作纲要。他表示,中国政府要进一步推进“16+1合作”,智库交流是“16+1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一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理事长王伟光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度重视“中国一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以下简称“16+1智库网络”)南建设工作。“16+1智库网络”将推动与国内智库与中东欧智库之间的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机制化合作,充分发挥社科院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同时,该网络还将协调中国国内政界、商界、学界资源,发挥智库决策咨询功能,推动中国各界与中东欧国家的深度合作。

  罗马尼亚前总理蓬塔在致辞中表示,“16+1合作”需要双方在各个层面开展对话,中罗双方的工商界之间要进一步开放,提升双方的商业竞争力,进一步推进落实重大项目建设。蓬塔坚信,在“16+1合作”框架下,有各方的政治领导、智库、学界的携手参与,“16+1合作”的飞机将飞得更高、更远。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16+1智库网络”秘书长黄平宣布启动“中国一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揭牌仪式,在王伟光院长和蓬塔前总理的见证下,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海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共同为网络揭牌。

  二主论坛发言 

  此次研讨会主题是“以苏州会晤为新起点:智库交流为‘16+1’提供支撑”。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大使主持会议主论坛,她对“16+1智库网络”的正式启动表亦热烈祝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就中国经济形势发表了演讲。他的演讲集中在两个方面: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和新目标。新常态有三个特征:经济增速下降,新增劳动力不断减少、资本的回报率下降。根据上述新常态,中国政府也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一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二是继续以6.5%以上的速度做大发展蛋糕,三是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避免中等收人陷阱。

  克罗地亚前副总理安特.西莫尼奇在演讲中表示,今后中欧之间可就多瑙河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作,此外克罗地亚可以在中欧海上运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刘古昌在发言中强调,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中要实现求真务实,智库要发挥好桥梁作用,以增进政府和民众间互相了解并做好政府间的沟通工作。

  波兰前副总理格热戈日·科沃德科在发言中说,虽然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前景仍是乐观的。他认为中东欧国家和中国可以互借鉴的东西很多,中东欧国家很愿意学习中国的发展方式,比如说应对经济挑战。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彭小枫在发言中表示,中东欧国家地位重要,为了不断推进“16+1合作”,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愿意与中外机构建立交流合作机制,为中国一中东欧关系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捷克前外长扬·科胡特在发言中强调,“16+1制智库网络”会让彼此未来的联系更加紧密,会进一步加强中东欧国家和中国智库的研究水平。有-些人曾经对“16+1合作”机制有所质疑,现在已经清楚地表明,这个平台和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是一致的。

  三 研讨会分论坛观点汇总 

  主论坛结束后同时召开了三个分论坛。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就相关主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第一分论坛,“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如何推进互联互通 

  第一分论坛上半场由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主持。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燕生表示,中国更加重视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在现代农业、服务业,以及产能合作上的发展。他建议今后可以考虑建立有关的制度对接,从而使中东欧国家和中国推动货物贸易零关税,促进服务业的相互开放,推动中东欧国家和中国的通关便利、人员往来等。

  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局长马伊曼表示,苏州峰会之后,“16+1合作”模式更加趋向于双边的形式,中东欧国家有必要通过智库合作这种深度的交流来了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内涵。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谷源洋表示,当前,需要落实双边基础设施建设达成的共识,把合作项目建好,通过样板效应,不断扩大“16+1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规模,使得中东欧国家成为中国通向欧洲的桥梁。

  罗马尼亚黑海地区项目协会执行主席贾妮娜·普什卡舒提出中罗双方可以就多瑙河战略加强合作,该战略很多方面跟“一带一路”相契合,“一带一路”可与多瑙河战略对接起来。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教研部副主任于军表示,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血脉和经络,互联互通是三位一体的,既包括基础设施,也包括制度规章、人文交流。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纳人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

  马其顿首任驻华大使弗拉迪米尔·佩特科夫斯基表示,互联互通有助于中东欧国家形成合力,而有欧盟和中东欧国家的参与就能形成更强的合力。

  波黑历史学家斯洛博丹·绍亚表示,期待“16+1合作”机制进一步推进,落实所有的项目,给双方带来利益。得益于中国的很多项目,这16个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

  第一分论坛的下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前所长、国际学部副主任周弘主持。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前副部长于洪君指出,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潜力的国家,“16+1合作”机制又创造了双方在“一带一路”下加强合作的有利条件。中方需要充分仔细地研究中东欧国家的现实需求,并需要非常认真地研究中东欧国家以及欧盟的市场和法律。

  爱沙尼亚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劳瑞·马尔科索表示,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16+1合作”建立起与中国更加直接的联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在发言中表示,中东欧国家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一是中国与欧洲西部地区实现合作连接的重要纽带;二是泛地中海地区和泛波罗的海地区合作的重要通道;三是中国通过俄罗斯走向欧洲的重要区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聂青认为,中国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面临国际竞争激烈、标准尚未被欧盟广泛认可,以及融资模式落后等问题。

  拉脱维亚大学政治科学系托马斯·容斯特克斯副教授表示,波罗的海国家要通过高速铁路把自身和西欧连接起来。他希望中拉两国可遵循“16+1合作”框架加强互联互通建设的合作。

  保加利亚外长顾问弗拉迪米尔·绍波夫表示,中欧陆海快线可以继续向周边地区延伸。保加利亚希望由中国参与的巴尔干地区陆路交通建设促进该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

  (二)第二分论坛,中欧合作:“16+1合作”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分论坛上半场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主持。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前驻匈牙利大使朱祖寿指出,要始终把“16+1合作”放在中国同欧盟乃至整个欧洲发展合作共贏关系的大局中,进一步发挥“16+1合作”的作用。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帕特里克·吉库格尔表示,为了使“16+1合作”发挥增强中欧伙伴关系的作用,应秉承互不干涉内政、相互理解对方的愿望等原则。此外中国需要加强同欧盟老成员国的沟通,为中欧关系规划一个长远的目标。中东欧国家正在改变对中国的看法,对中国的看法更加实际,这得益于“16+1合作”。

  罗马尼亚科学院经济预测研究所所长卢西安·利维乌·阿尔布希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16+1”合作框架下加强金融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孔田平认为,“16+1合作”首先是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是合作出现机制化;第三是有不同的对话和沟通领域;第四,它是一个多功能的安排。为使得“16+1合作”更有效,首先要保持透明度,尤其是对欧盟i其次是处理好与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再次是妥善地处理好意识形态问题;最后是要注意协调处理好“16+1”框架中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捷中友协官员安娜·帕托契科娃在发言中表示,捷中关系发展迅速,“16+1合作”框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框架,能促进捷中伙伴关系的加深,希望该框架能够成为中捷未来合作的发展引擎。波兰前驻华大使、汉学家科萨维利·布尔斯基认为,波兰和其他中东欧国家对于“16+1合作”是有极大期待的。中波关系各方面都发展良好,当然双方还有许多需要探讨和待解决的问题。他还建议邀请中东欧16国之外的国家参加论坛,以显示“16+1”的开放性。

  保加利亚研究院研究员瓦伦汀·卡特兰吉埃夫表示,虽然有人提到了对欧盟方面的担忧,但是现在欧盟的态度是很积极的。虽然欧盟可能会有一些疑虑,但是各方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对华关系必须得到发展,而“16+1合作”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和欧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6+1合作”框架必须是一个全面的、平等的和平合作机制。

  分论坛下半场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主持。

  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指出,当前是智库合作的最好时期。他建议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实现机制化和扩大化;中东欧国家智库对一些双边问题应提高关注;应邀请知名企业家前来参加会议,让智库学者与企业家就具体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应推选一批知名智库学者,以加大宣传力度。苏州市委宣传部徐明部长提出了苏州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亮点:一是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二是构建国际贸易大通道;三是加强信息交流;第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黑山共和国前外长米奥德拉格·弗拉霍维奇指出,“16+1合作”面临着中欧金融合作、欧盟政策统一性方面带来的挑战。很多国家仅仅是把这个合作框架看成是双边关系的某种替代品,甚至认为它给我们带来的不是机遇,而是威胁。

  欧洲亚洲研究所研究员玛丽亚·切亚拉·赞尼尼表示,中方认为“16+1合作”是一个好的合作方案,欧盟逐渐发现它其实与已有的欧盟战略不会有冲突,进而对“16+1合作”采取了更主动的态度。但是欧盟现在仍然对“16+1合作”了解不深,因此需要更多的交流以避免误解。

  宁波中东欧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俞丹桦重点讲述了地方合作在“16+1合作”中的经验。一是建立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机制;二是出台与中东欧合作的措施;三是承办多项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会展活动;四是建设中东欧商品长年展销平台;五是促进与中东欧国家的双向投资合作;六是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七是力争为已经落户在中东欧的企业项目提供好保障。

  EURISC基金会主席利维乌·穆雷尚表示,欧盟逐渐接受了“16+1合作”,是因为他们也逐渐意识到在“16+1合作”框架下中东欧国家能够在与中国的关系上发挥更多的作用,从而促进欧盟与中国关系的发展。

  马其顿总统外事顾问伊维察·博切夫斯基认为,“16+1合作”框架有助于促进欧洲和亚洲更紧密的连接,给欧洲和中国带来福利,提高中东欧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弥补东欧和西欧的差距,更好地促进欧洲的一体化,并促进欧盟给中东欧投人更多的基础建设资金。

  波黑驻华大使波利斯拉沃·马里奇在发言中表示,中东欧国家应通过已有机构来实现各领域合作,同时促进“16+1合作”的落实。欧盟参加了前四次的“16+1合作”首脑会议,也有其他欧盟成员国表示愿意加人“16+1合作”中。

  (三)第三分论坛,智库合作:“中国一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一新平台、新目标 

  第三分论坛上半场的主持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学院院长赵刚表示,智库建设需要考虑如何把国别语言人才和区域国别研究有机结合。

  斯洛伐克亚洲研究所所长露西亚·胡塞尼科娃认为,“16+1合作”的范围非常广泛,各个智库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去开拓,比如国际关系和地区安全,可以从国际法、国际安全的视角来研究中东欧地区。

  北京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孔凡君表示,搭建好智库网络,一是可以为学者的研究提供来自中东欧国家的资料;二是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让中东欧的民众增加对中国的了解。

  中东欧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塔马斯·马杜拉提出了三个旨在推动“16+1智库网络”发展的建议:一是建立“16+1合作研究基金”对中外研究者开放;二是中东欧国家的大学聘请一些中国的知名教授,以加强文化与语言等方面的交流;三是建立更多的研究工作组。

  波兰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瑞德兴认为,中东欧国家智库如果要与中国的智库加强合作,就要通过“16+1智库网络”的平台进一步募集资金。中东欧国家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欧盟,而欧盟提供资金并不是针对“16+1合作”研究的。

  拉脱维亚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安德雷斯·斯普鲁斯提出,“16+1合作”是一个庞大的框架,需要关注其中的具体项目。他还认为语言问题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主要的挑战是沟通,沟通这个概念比语言更广泛,沟通包含对相互间文化的了解。欧盟有24种官方语言,但是成员国之间沟通交流的很好。

  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讲师孔斯坦迪纳斯·安德烈饶斯卡斯指出,中国智库和中东欧智库在历史渊源和研究内容上有相同点,都关注国家对外政治、经济和外交的战略,不同的是现在的中东欧国家智库一般都是非政府组织所建立。第三分论坛下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脘社会学所党委书记、社科院上合组织中心秘书长孙壮志主持。

  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程卫东表示,办好智库网络要确定重要的研究问题和领域,开展一些共同的合作。“16+1智库网络”建有中英文网站,未来可以成为中国和中东欧16国智库交流网络平台,网站将汇集各方面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得到各个国家智库的支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表示,智库是处于政府决策、公共舆论和学术研究的一个枢纽地带,智库的研究既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又可以影响社会和公共舆论,所以智库交流合作需要面向大众,向公共舆论进行传播,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扩大共识。

  罗马尼亚阿斯彭研究所主任奇皮利安·斯特内斯库教授认为,当前智库的发展面临一些危机,一些国家的公民社会已经彻底丧失了对智库的信任,智库和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度也不是很髙,因此需要在“16+1合作”框架下更好地实现智库和政府之间的合作。

  阿尔巴尼亚东南欧研究所所长恩维尔·比蒂奇表示,“16+1智库网络”牵头从学术的角度讨论和东南欧合作是一件好事。巴尔干地区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对该地区投资的收益都取决于巴尔干地区的稳定、安全、和平,该地区的健康发展符合包括中国在内各方的利益。

  保加利亚的外长顾问弗拉迪米尔·邵波夫表示,智库在“16+1合作”研究中对基础设施比较重视,但中国和中东欧地区的合作应超越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具体问题的研究。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正值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领导人苏州会晤结束不久,是落实会晤成果的重要会议,相对于前两届,此次会议的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广泛,凸显了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的良好势头。

  (责任编辑:宋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