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于中东欧国家以及中国—中东欧关系来说是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不仅是中东欧国家转型25周年,也是欧盟第一次东扩10周年,还是中国同保加利亚等七个中东欧国家建交65周年。2014年10月16~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部分中东欧国家的驻华使节、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了论坛,就“欧盟东扩10周年”、“中东欧转型25周年”以及“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三个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一 欧盟东扩10周年:对中东欧和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从2004年中东欧八国作为第一批东扩的成员加入欧盟起,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相继于2007年、2013年入盟,其他西巴尔干国家也都处于入盟的不同进程中。同时,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以及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相继加入了欧元区。
来自中东欧国家的三位学者主要讨论了维谢格拉德四国入盟后的问题。匈牙利考文纽斯大学阿格·阿提拉教授以中欧国家为例,分析了它们入盟10年来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他指出,对于中欧国家来说,加入欧盟是一个从边缘国家向欧盟中心靠拢并弥补差距的过程,入盟后这些国家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国际地位上都有显著的提升,波兰入盟10年来的发展就是一个突出案例。
斯洛伐克科学院政治学所尤拉依·马鲁夏克研究员认为,维谢格拉德集团的形成不是威胁因素而是一个有益的力量,集团国家在欧盟影响决策的力度日益增加,整体上相当于德国或法国。他强调说,维谢格拉德集团的成立和发展不仅为这些国家顺利加入欧盟加分,在地区事务以及帮助巴尔干国家入盟问题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样来自斯洛伐克科学院政治学所的弗拉基米尔·戈涅茨研究员分析了1989年前后人们对“中欧”概念认识的变迁,以及一体化机制在这一问题上的作用。
在中方学者的发言中,既有对整个区域局势的分析,又有对具体国家和问题的讨论。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郭学堂教授深入分析了欧盟下一次扩大以及对象国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指出欧盟在政治、经济、安全、宗教、认同等层面,对西巴尔干国家和土耳其等候选国,以及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等东方关系伙伴国的考量存在差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孔凡君教授集中审视了巴尔干国家与欧盟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西巴尔干国家对于欧盟来说具有三个层面的重要性:地区稳定的重点、潜在的贸易和投资市场、欧洲事务主导权和国际事务参与权。另一方面,欧盟对于西巴尔干国家来说也具有三个层面的重要性:政治、文化的归宿地,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安全保障的提供者。但是,西巴尔干国家对于欧盟的重要性要弱许多。
“是欧盟改变了波兰还是波兰改变了欧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所马细谱研究员以这个问题开头,论述了波兰加入欧盟后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成就主要体现在:政治上稳定、有序,经济上发展良好且经受了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考验,对外关系上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波兰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波兰与欧盟关系、是否加入欧元区、经济可否持续发展、可能存在的“中等收入陷阱”以及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影响等。
乌克兰危机对欧洲一体化以及中东欧国家的影响,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所周东耀研究员指出,原本正迎来复苏的中东欧国家经济受到了突如其来的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在西方的制裁和俄罗斯的反制裁中两面受夹,有的国家损失较大。当然,中东欧国家经济的发展最终还将取决于欧盟的总体发展,以及西方和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博弈结果。
乌克兰危机使欧俄能源关系问题更加突显,也加深了中东欧国家的焦虑。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崔宏伟研究员认为,后乌克兰危机时代中东欧地区能源供应安全的地缘政治压力依然较大,仍无法摆脱对俄天然气的高度依赖。未来中东欧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将主要依赖于能源安全体系地区化、欧俄“非政治化”能源安全关系的建立,以及构建新的全球能源安全观。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吴弦研究员对上述发言进行了评论。在他看来,欧盟东扩不仅加快了欧盟制宪进程,也促动了欧盟重大政策(如共同农业政策、结构政策等)的改革,还推动了欧盟对外政策的创新(如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克罗地亚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阿伯特·宾在评论中指出,欧盟东扩进程体现了中世纪的一些特征,即欧洲联合虽然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但是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仍然没有融入欧洲的主流。此外,从少数民族混杂及带来的不稳定层面来观察,欧盟或欧洲的统一并不存在。南斯拉夫解体的教训很深刻,欧盟显然没有准备好,当前的乌克兰危机仍在较量中。
二 中东欧国家转型25周年:经验与教训
在中东欧国家转型议题上,存在地区和国别两个层面。在地区层面,国内外学者主要就转型的理论、宏观特征、经济转型、政治转型以及民族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研究员审视了原苏联、东欧国家转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第一,转型的“渐进”和“激进”方式是相对而言的,很难进行是非评价。第二,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取消国家的经济职能,把权力下放给企业;私有化是发展市场经济必由之路;不能人为地给各类所有制加以定位。第三,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特别是人自身的现代化。
斯洛伐克前总理、泛欧大学教授扬·恰尔诺古尔斯基从文明的视角出发,认为中东欧国家的转型是从意识形态分界的东西方对立向以德国为中心的基督教文明迈进,时下尚未结束的乌克兰危机仍是文明冲突的一种表现。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殷红副教授将中东欧国家与同处于转型进程中的独联体国家进行比较,得出了三个判断:民主化先行式转型未必占优,转型的政治经济进程相互影响,接受外部援助的程度不一对各国转型进程和质量有不同的影响。
捷克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维勒姆·塞梅拉克用大量数据分析中东欧国家与西欧国家的趋同率,并选择捷克与奥地利进行比较,证明中东欧国家与欧盟老成员国的差距在缩小,但缩小的速度很慢。不过,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和完全定量的分析也遭到一些与会学者的质疑。
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候选人鞠豪也试图通过数据测量的方法,以政府稳定性为切入点剖析中东欧国家的政治生态,并把政府稳定性较低、政府更替频繁的问题与整个转型过程联系起来。他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联合政府是中东欧国家普遍流行的政府形式;第二,政府更替频繁导致连续两届选举的结果极易发生巨大变动;第三,政府稳定性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少数民族问题是中东欧国家内部政治与对外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江西财经大学杨友孙教授以保加利亚争取权利与自由运动党、罗马尼亚匈牙利族民主联盟以及中东欧多国存在的罗姆族族党为例,对这些族党参与政党政治的情况及成效进行剖析后指出:中东欧国家的族党总体上代表性不足;族党使中东欧政治更加复杂和敏感;以单族为基础的族党竞争力呈下降趋势。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谢娅讲师就中东欧国家入盟进程中民族问题的治理进行了探讨,并以克罗地亚为例进行了分析。
在评论环节中,阿格·阿提拉指出,总体上欧盟引导的转型可能比民主先行的转型更好。他认为,讨论中东欧国家政治转型时,应对一国政府和民众加以区分,很多政治举措都是政府的行为而不一定代表着民众的意愿。同时,从目前欧盟的发展以及候选国的情况来看,未来五年欧盟都不可能再扩员,如何加强单一市场的建设和协调各国的行动是欧盟的重要任务。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项佐涛讲师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将更多的视线集中在欧盟对于中东欧国家的影响,而极少关注入盟后中东欧国家对于欧盟的反作用。除了从经济发展速度的层面考量外,从路径依赖的角度来考察可能会更全面,得出的看法也会更开放。
在国别案例的讨论中,基本上每个中东欧国家都有涉猎,学者们也多从各国的特殊性来切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所苗华寿研究员讨论了波兰经济转型的三个特殊性:一是其起点低但发展速度快;二是接受外部援助较多;三是政治转型也很成功。
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转型受到了与会学者较大关注。捷克科学院当代历史所所长奥尔德日赫·图马研究员回顾了“天鹅绒革命”的国际背景,分析发生这一事件的苏联、欧美因素,为了解捷克斯洛伐克解体以及此后的转型进程奠定了基础。新华社国际部丁宜女士对转型以来捷克政治生态中“左摇右摆”的现象进行剖析,认为捷克政治中的“左”、“右”力量已经摆脱了意识形态束缚,左派自由化、右翼福利化趋势明显。中国社科院俄欧亚所姜琍副研究员通过从宪政、利益代表制度、政治行为者的行为和公民社会等四个方面对捷克与斯洛伐克的民主巩固成效进行了比较,认为两国民主转型比较成功,但依然存在民主赤字状况。总的说来,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转型起点相同,但道路并非平行。
在对巴尔干国家的讨论中,学者们同样强调其特殊性的一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所王洪起研究员讨论了阿尔巴尼亚民族的双重梦想,一个是“欧洲梦”,另一个是“大阿尔巴尼亚梦”。从转型25年来的进程和现实看,“欧洲梦”有望,但“大阿梦”难圆。中国社科院俄欧亚所助理研究员左娅分析了塞尔维亚转型进展及其特殊性。她指出,塞尔维亚的转型进程伴随着国家解体和民族国家建立,因此转型内容不仅包括民主化和市场化,还涉及国家重建和民族认同;外部约束贯穿塞尔维亚转型的整个进程,目前这种外部约束力主要来自欧盟;在对转型的接受度上,塞尔维亚的政治思想分化比较明显。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林温霜副教授用国际政治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了历史上保加利亚民族身份的建构及流变,认为保加利亚目前的欧洲文化认同是经过与利己主义碰撞后的一种身份重塑和文化再选择。来自同一单位的柯静教授、董希骁讲师分别就欧盟主导下的科索沃局势以及罗马尼亚在摩尔多瓦入盟进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兴趣。
三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进展与前景
东欧国家是首批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65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发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曲折的教训。随着多数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关系既有双边属性,又有欧盟多边机制的制约。
与会学者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发展与前景有深厚的兴趣,都看好当前的合作态势及发展前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赵磊局长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背景,讨论了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有利条件及党际交往发挥的作用。捷克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鲁道夫·菲尔斯特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论述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并以国家利益为切入点,使用定量、回归的分析方法来观察中东欧各国不同时期的对华友好程度。同时,他以捷克为例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在捷克对外关系中是重要的,但捷中关系仍是保守的。
罗马尼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萨尔米扎·潘恰和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亚洲与远东研究中心主任德拉加娜·米特洛维奇研究员分别以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为例探讨了两个国家在中国与中东欧16国合作框架下的战略定位与合作进展。前者认为,中国应进一步改善在中东欧地区的投资结构,使中东欧国家能从经济发展的质量上更多地受益于中方投资,而罗马尼亚独特的条件可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后者梳理了中塞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进展,并认为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使塞尔维亚在“16+1”的合作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中心主任张迎红副研究员就中国对波兰直接投资问题进行了分析。她强调了波兰在欧盟与中东欧地区的纽带作用及其对于中国的意义,认为目前中国对波兰投资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空间。阿伯特·宾介绍了中国与克罗地亚人文科学领域的合作情况及其前景。
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王雅梅教授论述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情况,认为中国西部地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潜力为发展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蓉欧快铁”和“渝新欧”等国际大通道的建设为双方的合作注入了动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东中心副主任殷相峰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例,介绍其在中东欧地区的运行现状及发展理念,并分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于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独特作用。
在评论环节中,马鲁夏克认为,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中东欧国家内部应避免恶性竞争;第二,中国并不是进入中东欧地区的“新来者”,而且中国发展的经验对中东欧国家来说有益处;第三,应利用中东欧地区已有的合作机制与平台来促进双方关系。尤利娅·莫妮卡则从中国与欧盟、中国与西欧国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三个层面来评价当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认为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能否最大化不仅取决于双方,而且深受中国与欧盟、西欧大国关系的影响。朱晓中研究员指出,在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中首先要认清两个问题:一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将彼此看作是什么?二是双方合作的基础是什么?他还指出,无论是关系交往层面还是学术研究层面,似乎人们都乐意并主要集中于经贸方面,而维持双方关系的发展应该有更加宏大并具有战略性的考量。
和第一届“中国—中东欧论坛”一样,本届论坛得到了中国社科院俄欧亚所领导的大力支持,党委书记李进峰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所长李永全进行了总结。本届论坛也同样受到中东欧多国驻华使馆以及欧盟驻华代表团的关注,波兰驻华大使塔德乌什·霍米茨基、塞尔维亚临时代办塔特娅娜·茨韦特科维、斯洛伐克驻华使馆副馆长托马斯·菲利克斯等十余位驻华使节莅临论坛。
此次论坛讨论的议题非常广泛,交流的氛围格外融洽,研讨的水平也相当之高。这表明,一方面,随着近几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关系的升温,无论是中国还是中东欧方面,越来越重视对方;另一方面,在这种关系升温的背后是研究力量的日益壮大,以及研究议题的拓展与研究氛围的创造。相信“中国—中东欧论坛”能成为中国中东欧研究领域的一个品牌。
(责任编辑胡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