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东欧
“东欧转型与欧俄关系”国际研讨会综述
臧术美 来源:《欧洲研究》2011年第6期 2011年12月26日

  2011 年 6 月 15 - 16 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东欧转型与欧俄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1]会议邀请到来自波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德国和俄罗斯的多位知名学者,中国前驻奥地利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前所长杨成绪、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陈新博士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东欧与俄罗斯问题专家和学者也一并与会。中外学者就全球视野内的东欧转型、欧盟在东欧转型中的作用以及东欧在欧俄关系中的地位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并在许多重要问题上进行了热烈的辩论。

一 背景:中国东欧研究的几个阶段

  东欧转型至今已经 20 余年,此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对东欧转型20 年的进程、特点与成败进行重新梳理和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教授指出:冷战终结已经过了 20 年,转型问题的深刻性、多样性、挑战性正在被大家进一步理解,并且正根据各自的背景在深化、丰富这个范畴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会议的旨趣相对于十几年前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匈牙利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托马斯·帕尔(Tamás Pál) 在会上提到,中国学者一般非常务实,在讨论欧洲问题 时往往从中国角度出发。中国对东欧问题的关注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20世纪 90 年代初期,中国对东欧地区的关注,主要是想了解这些国家如何在共产党领导下搞市场经济,比如匈牙利和波兰有一段时间属于这种情况; 其后,随着东欧国家内部转型的深化,中国官方和学界的态度转变为“冷静观察”; 再后来,中国主要是想探究东欧前共产党精英们的命运如何; 目前,中国学界最关心的是对东欧转型 20 年历史进程的回顾与反思。

二 争论焦点

  (一) 全球视野内的东欧转型

  1. 东欧转型是否成功存在争议

  会议一大争论焦点是东欧转型是 否成功。以托马斯·帕尔为代表的学者,对东欧转型持相对保守和消极的态度,认为东欧转型并不能算作成功:(1)从民主体制转型的角度看,当前东欧国家普遍出现政党波动和政治不稳定状况,民众对政党信任程度下降,政治参与度也在下降,选民意见变化很大,且出现了一定的民粹主义倾向。索非亚新保加利亚大学多布林·卡耐维(Do-brin Kanev) 教授指出,2010 年有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有八个东欧国家出现了民主质量的退步。部分原因是经济危机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是某些国家在加入欧盟的目标达成以后,出现了民主的 微妙倒退,匈牙利就是这个情况。多布林·卡耐维教授认为民主的稳定性要依靠强大的政党; (2) 东欧国家转型以来经历了“经济大崩溃”,比二战后的经济崩溃还要严峻。很多国家经过十年到二十年才恢复到 1989 年的状况。2008 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东欧国家经济产生了很大冲击; (3) 东欧国家民众对“改革”表现出一定的腻烦心态,更倾向于使用“变革”字眼。在改革初期,东欧国家人民曾经认为改革是线性的进步过程,但现在已经改变了这一看法。

  以波兰公共事务研究所所长杰希克·库查斯克(Jacek Kucharczyk) 博士为代表的多数学者对东欧转型持肯定和乐观的态度,认为相对于前苏联国家和俄罗斯的改革而言,东欧转型是成功的:(1) 加入欧盟的十个东欧国家都已经建立了民主体制,普遍采用议会制政体,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民主的实施和政治的稳定。这些国家都符合了欧盟制定的“哥本哈根标准”; (2) 东欧国家经济恢复虽然较为缓慢,但加入欧盟后,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赶超; 德国海德堡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奥瑞尔·夸松(Aurel Croissant) 教授采用贝塔斯曼全球指数最新的数据,以及世界银行治理指数等指标对此进行了论证; (3)2009 年有民意调查显示,多数东欧国家 民众认为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以波兰和捷克为典型代表; 只有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两个国家的人民认为现在的生活不如以前。实际上,托马斯·帕尔和杰希克·库查斯克之间的争论,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两位学者所在国家的转型情况的差异:杰希克·库查斯克教授来自波兰,体验到了转型的更多正面信息,而托马斯·帕尔则来自匈牙利,有更多有关转型的负面印象。当然,这两位学者的观点也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对方观点的合理性。

  几位中国学者对东欧转型都给予了较为积极的评价,指出应该看到东欧 民主化和市场化改革的进步,虽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转型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而非线性的、一蹴而就的过程。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倒退或者反复,需要充分预测和估计转型困难与成本。转型不可过于“激进”。转型中要处理好几对重要矛盾:政府与社会、精英与大众、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历史基础与现实需求、效率与公平、内部与外部等等。只有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确保转型的顺利和成功。

  关于东欧转型成败的问题,还有一个子问题就是,评判转型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学者们基本上认定两个最基本 的标准:民主化改革和市场化改革两个方面。还有学者提到要重视社会福利、民众心态和认知等方面的指标,从而得出更全面的评判。

  2. 东欧与亚洲转型的比较以及对中国转型的思考

  会议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行不同转型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比较。德国海德堡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奥瑞尔·夸松教授从几个方面比较了东欧转型与亚洲转型。他指出,20 世纪80 到 90 年代亚洲也出现了区域化、民主化的潮流,比如说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但这一浪潮比东欧国家力量弱 小 得 多。奥 瑞 尔 · 夸 松 (AurelCroissant) 教授认为亚洲转型与东欧转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 转型前的政治条件不同:东欧国家转型前是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而亚洲国家转型前并不存在很强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2) 经济转型的成效有所不同:亚洲转型国家大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东欧国家经济转型则遇到了更多的困难; (3) 转型模式的差异:东欧转型普遍采用“激进”的改革模式,而亚洲国家的转型多为“渐进”模式; (4) 民主体制的类型有所差异:东欧国家普遍建立起西方式议会制,而亚洲则出现了不完全类同于西方的民主模式; (5) 转型所受外力影响不同:东欧国家转型受到欧盟的积极干预,而亚洲国家转型则没有明显的外力干预。不过,关于亚洲国家转型外力问题,冯绍雷教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受惠于日本、亚洲四小龙的首先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发展。

  关于中国的转型,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取得很大的成功,中国民主化的方式应该由中国人民自主决定。杨成绪大使提出了自己的论证:中国是一个大国,不是像东欧的中小国家,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取得这样巨大的经济成就是众所周知的,没有民主的不断扩大,这显然是做不到的。有学者认为中国采用的是一种典型的“渐进”改革模式,但也有学者指出不能简单用“渐进”模式来概括,中国改革有更丰富的内涵。

  学者们一致认为转型无普世和固定的模式,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适用不同模式,不可盲目照搬。正如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主任鲁道夫·特劳普 - 梅茨博士(Rudolf Traub- Merz) 博士提到:东欧国家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转型,也没有现成的体制可以帮助他们,这些国家不能照搬东德的模式,也不能照搬中国的模式。但学者们均认同不同模式之间可以相互启发与借鉴。

  中国改革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模式”,引起了学者们的讨论。冯绍雷教授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其实有一个哲学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是说到底我们是更多地尊重多样性,还是更多地尊重先进性,或者叫“普世性”。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对于转型绩效的评判,始终是悬而未决、见仁见智的事情。与会者认为中国也处在转型时期,但转型内容和方式具有独特性。中国一方面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巩固和发展现有的转型成果,同时应注意吸取其他地区和国家转型的经验与教训。

  本部分的讨论,是本次会议的核心。如何评判东欧转型的成败; 如何认识中国转型模式的独特性等问题,都是当代东欧和中国研究领域不容回避的核心问题。

  (二) 欧盟在东欧转型过程中作用,即“欧洲化”问题

  关于欧盟在东欧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学者们之间也形成两种不同观点:

  一方认为欧盟在东欧转型中发挥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严格的入盟标准对于推动东欧国家的民主化和市场化改革很有好处。这一观点以波兰公共事务研究所所长杰希克·库查斯克博士为主要代表,他认为欧盟的政策对波兰转型的影响非常大,欧盟结构基金的支持对波兰转型的相对成功非常关键,而波兰在金融危机中相对较好的表现, 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的政策。陈新博士对东欧国家的“赶超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另一方则持一定的怀疑态度,认为欧盟的作用不应被过分夸大,欧盟在决策效率、资金管理、反腐败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入盟前后,欧盟对东欧国家的监管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华东师范大学臧术美博士以波兰为例,分析了欧盟在东欧国家“地区化”(regionalisation) 改革进程中的具体作用,指出这一改革过程更多地是受到国内因素的决定和影响,比如反对前苏联中央集权制的民主化改革需求、自下而上的“地区主义”(regionalism) 基础、行政现代化改革需求等,而欧盟作为外部力量的作用不应被过分夸大,而学界实际存在这种夸大的倾向。欧盟在推动自上而下的“地区化”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与成员国传统的地区划分基础相契合,也没有充分尊重自下而上的“地区主义”诉求,从而产生了一种“虚假”(artificial) 的地区化效果。“欧洲化”应该服务于欧洲一体化的内在宗旨,要有利于增加欧洲人民的“福祉”,而不是为了“欧洲化”而“欧洲化”。欧洲应该更多地尊重成员国本身的多样性,实现“多样性中的统一”(united inthe diversity) 。

  不过这两派观点的界线并不十分 分明,其态度也并非绝对化。比如杰希克·库查斯克博士认为在入盟之后缺乏进一步的监督标准,因此难以遏制东欧转型过程中的腐败问题。有学者指出,关于欧盟在东欧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不能泛泛而谈,更好的办法是针对不同的领域进行分析。捷克国际关系研究 所 研 究 员 威 特 · 白 内 什 (VítBene) 博士则认为欧盟在不同领域对东欧国家的影响程度不同:欧盟对东欧国家的法律体系与政府治理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对于市场的影响相对间接,而对于政治文化、公众理念的影响则更加间接。总之,与会学者对欧洲本身的 复杂性和妥协性都给予了充分理解。

  此外,关于“地区”和“成员国”两个层级在欧洲未来发展中的地位的问题,与会学者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学者坚持认为成员国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也有学者对“由地区组成的欧洲”更有兴趣。托马斯·帕尔引用了一位德国州长的话:德国可能会不存在,但巴伐利亚州却将一直存在。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地区”层级在欧洲的特殊意义。“欧洲”与“地区”的关系在欧洲学界和欧洲实践中依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三) 欧俄关系的战略要点与东欧命运

  与会学者认为,欧盟东扩和北约东扩都对欧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对二者也应该区别对待。俄罗斯起初认为欧盟东扩并不是威胁,但现在认为欧盟东扩与北约东扩都是威胁。对俄罗斯而言,欧盟好一点还是北约更好一点呢?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军备控制与冲突解决系主任安德烈·匝格尔斯基教授认为,俄罗斯和北约之间有一些关于维和、保证地区安全的概念性的框架协议,但跟欧盟并没有这样的制度设计,所以讲到共同军事行动,俄罗斯宁可要北约做合作伙伴,而不是欧盟。

  随着欧盟“东部邻国伙伴关系”的发展,欧盟和俄罗斯在前苏联国家这些共同邻国地区有非常复杂的竞争关系,合作较为有限。与会者们认为,在该地区的博弈中,欧盟基本处于攻势,而俄罗斯则处于守势。

  对当前欧俄关系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方法,安德烈·匝格尔斯基(AndreiZagorski) 教授提出两个方面的观点:(1) 俄罗斯应该不断巩固与前苏联国家的关系,要尽量维持现状,希望北约和欧盟不要再东扩; (2) 俄罗斯应与北约、欧盟和美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更多的双边和三边合作,除欧洲安全议题以外,还可以讨论一些全球性议题。目前还没有让三方都满意的制度安排。

  关于东欧地区的历史与现实“命 运”,学者都给予充分的关注,认为有两个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1) 地缘政治因素是理解东欧地区命运的关键。捷克学者威特·白内什(Vít Bene) 博士认为东欧国家在选择跟谁结盟时,更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感情因素不是主导。客观条件决定了东欧国家在选择自己地位时有很多无奈; (2) “感情”因素在东欧地区也发挥独特影响。历史上,该地区民众对德国和俄罗斯存在复杂而长期的“恐惧”情绪。当前东欧对俄罗斯依然抱有恐惧情绪。有学者指出,东欧地区是欧俄之间的“分界线”,而非“桥梁”。冯绍雷教授指出:“东欧 地区是一个复杂的文明结合部。我们不仅要关注大历史,还要看细致的情感纠葛。在这里,有各种复杂的认知和情感问题:合作、竞争、历史记忆、遗忘、恐惧、背叛等等。这不是简单的经济发展、政治权力的争夺问题,而是一个对于人类良知和情感的尊重的问题。”

  有学者指出,国内学界应该加强对东欧的研究。目前国内对前苏联的研究多数是从俄罗斯的视角出发,很少从东欧国家视角出发,这一现象应该有所改变,适当地向东欧国家视角转移。

三 小结

  时值东欧转型 20 周年,国内外学者齐聚一堂,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和进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国际会议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与会者来源广泛且具有代表性,囊括了多数东欧转型国家。学者们从自己国家的视角出发进行“现身说法”,在几个重要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并进行了激烈辩论。而中国学者的参与,又进一步扩大和丰富了讨论的视角; 二是讨论议题既集中又广泛。所谓“集中”,即三个次议题都围绕“东欧转型”展开,首先是讨论东欧转型本身; 其次是东欧转型与欧盟; 再次是东欧与欧俄关系。所谓“广泛”,就是转型讨论并不局限于东欧,而是加入了全球化的视野,对亚洲、拉丁美洲转型进行了一定的比较思考;三是观点既有分歧,又有统一。本次会议在三个次议题中都产生了不小的分歧,针对一个议题学者们往往进行好几个回合的交锋。但在不少问题上,学者们也形成了一些共识。虽有交锋,但整个会议的气氛是非常友好和坦诚的。

  由于时间所限,这次国际会议对相关议题的讨论还有待进一步展开。此次会议的最大成果,并不是对一些重要问题做出了完美的解答,而是加深了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并进一步提出了新的问题。东欧转型是一个非常复杂、时段较长的社会现象与进程,关于其历史、现状与未来的考察,将随着东欧自身的 发展而不断深入。

  注释:

  [1]此次会议使用的“东欧”概念,基本等同于学界常用的“中东欧”概念。会议所涉及的东欧国家,主要是指 2004 年和 2007 年加入欧盟的12个国家中,除马耳他和塞浦路斯两个岛国以外的 10 个国家。

  (作者简介:臧术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讲师。)

(责任编辑: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