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苏联史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
赵文亮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2期 2011年09月13日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斯大林时期形成的世界上第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也是二战后除南斯拉夫外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传统模式。半个多世纪以来,“斯大林模式”的兴衰构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为错综复杂的篇章。尤其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的今天,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把近些年来我国学者的有关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一、关于“斯大林模式”一词的由来、称谓及其含义

  “模式”一词是个外来语,大约在1980年左右传入我国。在国际共运史上,谁第一个提出了“社会主义模式”或“斯大林模式”等类似概念,学术界存有分歧。一种看法认为,早在1922年,布哈林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民族模式”的概念,“在新经济政策期间,布哈林至少五次论述过社会主义的不同模式(或类型)的问题”。另一种看法则认为,“社会主义模式问题是在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展到多国的形势下提出的问题”,使用“模式”一词来说明社会主义是出于西方习惯用语,英国学者休·塞顿—沃森于1953年较早使用“斯大林模式”一词;苏联方面直到1987年才开始出现“社会主义模式”的提法。

  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简称,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但也有少数学者对这一提法表示异议,指出“这种体制在1923年以前就已经基本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是无法正确概括1923年以前业已形成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有的学者还主张,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与列宁时期一脉相承,因此应该叫作“列宁—斯大林模式”。

  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的含义有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特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式。另一些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主要是一种理论体系,“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理论的简称,它是苏联传统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也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主要是一种政策实践,“斯大林模式的重点一是发展重工业,二是限制和消灭商品经济”。

  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最明显的特征是高度集中或高度集权,并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说,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专断独行;经济体制上表现为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实行包容一切的行政指令性计划和自觉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文化体制上表现为绝对的统一意志和大规模的情报封锁;思想上表现为搞个人崇拜,个人垄断真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对外政策方面表现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把苏联的经验强加给其他党和国家。斯大林模式“具有战时统制经济的特点”,“是一种备战模式,是以强控制、高度集权为特征的封闭型模式。”

  三、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一种意见认为,列宁是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设计者,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中创造了一种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体制。有的学者甚至指出,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列宁都是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斯大林模式没有什么独创,无论斯大林正确的东西,还是错误的东西,都来自于列宁。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苏联历史上,“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曾存在过两种根本不同的模式:一种是斯大林模式,另一种是列宁晚期模式,即新经济政策模式。后者是在斯大林模式形成之前就有了。”

  更多的学者认为应辩证地看这一问题,指出“斯大林时期的体制从历史渊源来说……继承了列宁时期的东西”,但在政治体制方面,“斯大林片面继承并大大发展了列宁时期那些高度集中的原则和措施,从而形成一种更加高度集权的体制。”

  斯大林模式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的?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模式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是马列主义内在的一种倾向产生了斯大林模式。该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模式的产生没有必然性,是斯大林违背了列宁主义路线,继承和发扬了列宁不正确的、放弃了的或者正在探索的一些东西,加上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产生的。

  第三种也是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斯大林模式 的产生不是马列主义的必然,但也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历史根源。斯大林模式的产生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它是多种因素的产物,是一个历史合力。

  关于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客观的历史原因和主观的历史原因两大类。

  客观历史因素主要有:国际环境(存在着帝国主义包围)、俄国国情(经济文化落后、农民的落后、工人的弱小)、历史传统(专制主义和对外扩张的影响深远)和党内斗争(阶级斗争复杂、党内斗争尖锐)等;主观历史因素主要有:理论思想的影响和斯大林的 个人品格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正是当时各种主、客观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些学者还就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某一方面的原因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有学者研究了苏联党内斗争对斯大林模式形成和僵化的作用,认为这一模式同党内斗争产生的消极作用有直接的关系。有学者研究了苏共的高度集中对苏联政治体制的影响,指出“联共(布)本身的高度集中带来了国家政治体制的高度集中。”有学者着重论述了斯大林“一国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的关系,认为“一国社会主义”是斯大林模式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还有学者 通过对苏俄政治体制与斯大林政治体制的对比研究后指出,高度集权体制的出现虽然有极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是主观因素,领袖个人的素养、品格、作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起决定的作用”。

  还有学者不同意苏联形成高度集权的模式是因为“苏联当时面临战争的危险,没有别的选择”的说法,指出:“事实上在斯大林同布哈林争论速度问题的1928—1929年间并不存在战争危险……战争危险无非是为高速度、高集中辩解的一种借口而已。”“用30年代的战争威胁来解释20年代的放弃新经济政策,这是把史实顺序,把因果关系搞颠倒 了。”

  四、关于斯大林模式形成和确立的时间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斯大林模式的一些现象早在列宁时期甚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已经出现。但对斯大林模式形成和确立的时间则有不同的认识:

  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模式形成于第一至第二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时期即20年代末和30年代中期,并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

  少数学者认为形成于列宁时期,指出苏联的政治体制早在20年代初列宁在世时(1923年以前)就基本形成了,到斯大林执政时则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关于1936年宪法与斯大林模式的关系,学术界有两种看法:多数学者认为1936年宪法是斯大林模式“确立”或“定型”的标志;个别学者则认为它是苏联体制“基本形成”的标志。

  五、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关于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方法论问题

  有学者指出:“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应该有一个科学、历史和全面的眼光……应将斯大林个人、斯大林模式和社会主义严格地区分开来。决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为了某一政治目的而任意地贬低、歪曲甚而全盘否定模式。”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应掌握三条原则:第一,必须把斯大林模式和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丰富内容区别开来;第二,应把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对斯大林本人的评价区别开来;第三,不能笼统地用斯大林模式概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方式和道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斯大林模式”从制度上进行评价,必须区分反映社会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的基本制度与这种制度的具体的实现形式即具体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决不能因为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问题就基本否定甚至全盘否定整个“斯大林模式”。

  2·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总的看来功大于过,成绩是第一位的。该模式前期积极多于消极,后期消极方面已阻碍生产力发展,也很难适应科技革命。

  (1)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学者们指出,斯大林模式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它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为现实,并且敢于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二个重大飞跃。该模式在苏联历史上曾起了巨大作用,主要是:它保证了30年代苏联的政局稳定,保证了30年代高速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保证了反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取得胜利的、成功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它“不失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苏联模式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非常时期,对于客观环境险恶复杂的过渡时期,以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应该说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式。”

  (2)关于这一模式的弊端和消极作用。学者们认为它“局部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有严重弊病的。”这主要归因为一个“权”字,即一党揽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和对外霸权。具体表现在三点:①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于脱离群众;②地方上统得太死,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差;③不可避免地造 成管理机构庞大和滋生官僚主义,从而难以防止国家机构的官僚化。上述弊端的存在,给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①它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它束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③它不能适应当代迅速发展的世界科技革命。也有学者认为“它的严重缺陷和错误”表现在:政治上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有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严重的家长制;经济上各部门发展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忽视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对外关系上推行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

  3·斯大林模式的性质

  绝大多数学者肯定斯大林模式是不完善的、不成熟的、需改进的社会主义,是僵化的、权利高度集中的国家社会主义,是被扭曲了的社会主义。

  少数人提出,斯大林模式是假社会主义、冒牌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半封建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的混合物,是皇权至上和国家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应对之完全否定。

  六、斯大林模式的发展过程和我国照搬苏联模式的原因

  有学者将斯大林模式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十月革命到20年代末,是苏联模式形成的准备时期,它包括列宁执政时期和斯大林执政初期;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其僵化时期,它包括斯大林执政的中后期;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是苏联模式的第一轮改革及停滞时期,它包括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的整个时期;80年代初开始,是苏联模式的新一轮改革时期。

  有学者认为我国50年代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从主观上讲,我们有奴隶主义和教条主义;从客观上讲,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当时只有苏联的经验可供借鉴;从苏联方面来讲,苏联领导人有大党大国主义,要求各国共产党人按苏联模式搞社会主义,稍有偏离就视为“离经叛道”。

  斯大林模式问题作为一个世界范围的大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80年代中期开始),但十余年来成果颇丰。这些研究加深了我们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和了解,对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极大的借鉴作用。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形成的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工业化等问题上,而对于该模式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关系,特别是它对中国、东欧等国的影响以及苏联模式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后来形成的模式的对比研究等方面,仍存有空白。这些都有待于我国学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我们相信,随着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的进一步走向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会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阔步迈向21世纪。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宗禹《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2]李宗禹《斯大林模式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3]高放《布哈林所提出的是“社会主义类型”而不是“社会主义模式”》,载《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4期。

  [4]姜长斌《论十月革命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5]黄宗良《论苏俄政治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载 《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6]姜长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7]姜长斌《斯大林政治评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8]高放《略谈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经济体制问题》载《苏联历史》1984年第4期。

  [9]周尚文《试论苏联模式形成的政治因素》,载《苏联历史》1984年第4期。

  [10]郑异凡《社会主义的加和减》,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11]周尚文《关于“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考察》,载《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1986年第8期。

  [12]金雁《谁先提出“社会主义模式”问题?》,载《陕西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13]金雁《布哈林与社会主义模式理论》,载《苏联历史》1985年第3期。

  [14]王福春《国内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15]蔡抗《“斯大林模式”的提法并不适宜》,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1期。

  [16]叶书宗《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上海社科联出版社1996年版。

  [17]郑晓星《苏联理论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争论》,载《今日苏联东欧》1991年第5期。

  [18]胡逢吉《“斯大林模式”述评》,载《社会主义研究》1987年第5期。

  [19]韩狄明《斯大林模式的失与得及其理论依据》,载《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1986年第8期。

  [20]王坚红《“关于斯大林问题”学术讨论会综述》,载《社会主义研究》1989年第3期。

  [21]邢广程《战后苏联东欧国家历史发展的主线问题》,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1期。

  [22]吴仁彰《斯大林时期政治经济体制初探》,载《苏联东欧问题》1985年第2期。

  [23]杨玲《苏联模式浅析》,载《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87年第4期。

  [24]贾文华等著《苏联改革》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5]张伟垣《所谓“斯大林模式”是不全面的》,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26]王正泉《关于苏联政治体制的形成》,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27]卢之超《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28]吴恩远《如何重新认识和评价斯大林模式》,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1期。

  [29]李景行、李良《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原因初探》,载《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30]钱瑞俊《苏联斯大林的经济体制与我国当前的改革》,载《苏联历史》1984年第4期。

  [31]王家福《试论斯大林时期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历史条件》,载《苏联历史》1984年第4期。

  [32]王国范《试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载《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33]佟玉华《苏联传统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载《苏联专政问题》1990年第4期。

  [34]王斯德《苏联党内斗争和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僵化》,载《苏联社会主义科学研究》1987年第2期。

  [35]孙鸿猷《浅谈联共(布)党内斗争对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体制形成的影响》,载《苏联问题研究资料》1984年第5期。

  [36]李元书《论联共(布)的高度集中及对苏联政治体制的影响》,载《苏联东欧问题》1986年第3期。

  [37]柳植《“一国社会主义”与斯大林模式》,载 《苏联历史问题》1984年第2期。

  [38]李秀琴《苏联高度中央集权体制形成的思想原因考》,载《苏联东欧问题》1990年第1期。

  [39]范玉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与苏共党内斗争》,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87年第5期。

  [40]陈之骅《改地传运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41]杨章明《苏联政治体制基本特点及其改革初探》,载《今日苏联东欧》1987年第2期。

  [42]吴仁彰《十月革命与苏联模式的改革》,载《苏联东欧问题》1987年第6期。

  [43]李元书《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政治体制理论的 两次转变与苏联政治体制的形成》,载《苏联东欧问题》1989年第1期。

  [44]程思《怎样看待“斯大林模式”》,载《真理的追求》1995年第2期。

  [45]孙振远《斯大林模式的弊病与赫鲁晓夫的改革》,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46]廖盖隆《中国和全球走势》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

  [47]方绪源、王新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纲领》,载《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48]李尚德《评价与争议》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9]戴隆斌《斯大林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50]毕克《略谈斯大林时期苏联体制》,载《社会 主义研究》1985年第1期。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