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苏联史
关于俄共重评斯大林问题的几点思考
赵明义 来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2期 2011年01月12日

(山东大学 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济南 250100)

  【摘要】文章共分三个部分:一、研讨“俄共重评斯大林问题”的重要性;二、俄共“重评斯大林”所涉及的15个问题;三、中国学术界对“俄共重评斯大林问题”应采取的态度。

  【关键词】俄共;斯大林;重新评价

  【作者简介】赵明义,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名誉所长,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社学会及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顾问,山东省科社学会名誉会长。

  【中图分类号】D1; 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574 (2006) 02-0049-07

  当前认真探讨和研究俄罗斯共产党重新评价斯大林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1·在苏共二十大及俄罗斯社会彻底否定斯大林近五十年,苏共丧失执政地位和苏联解体15年之后,俄共及俄罗斯民众掀起了一个重评斯大林问题的不大不小的浪潮。这一现象值得我国学界与政界关注,有必要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社会基础,可能引起的后果与影响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

  2·从历史上看,中俄/苏两党、两国之间有过非常密切的联系,彼此都曾对对方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自从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以来,中俄/苏两党、两国之间逐步建立了日益紧密的联系,一方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会对对方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 1919年中国爆发“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并在“六三”后波及全国的工人运动。在此基础上,经过几年的酝酿和思想、政治、组织准备,于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在中共诞生以来几十年的历史发展中,它的每一次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几乎都与俄/苏共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特别是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在欧洲战场上英勇抗击德国法西斯,中国人民则举起了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旗帜。这期间,两党、两国的关系更为密切。斯大林执政近三十年,他的对与 错、功与过,也都对中共和中国有过较大的影响。中共执政后,中共和中国的大多数成就与失误、顺利与挫折,也同斯大林及其后的苏共领导人以及他们对斯大林的评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斯大逝世后,苏共二十大时赫鲁晓夫在斯大林问题上既揭了盖子,又捅了漏子,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这一事件对我们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每当我们党能正确总结和吸取斯大林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赫鲁晓夫在斯大林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时,我们党的理论、路线就正确,事业就兴旺发达;而当 不能正确总结和吸取这些经验和教训时,我们党的理论与路线就要发生失误,社会主义事业也随之出现曲折,遭受重大损失。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斯大林提出的“革命愈胜利,阶级斗争愈尖锐”(即所谓“阶级斗争日益尖锐”)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刻反思,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八大文献这些著名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从而在中共八大前后确立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实践中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比较顺利,取得的成就也比较大。而在紧接着发生的波、匈事件之后,我国则于1957年开始了反右派运动,毛泽东重新接受了斯大林“阶级斗争 日益尖锐化”的理论和教条;在1962年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错估了国内外的斗争形势,重新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与路线,抛弃了1956年“八大”提出的国内主要矛盾已不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党与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理论与实践。接着搞了近二十年的“阶级斗争扩大化”运动,十年“文革”则达到了顶点,结果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跌到了崩溃的边缘,教训十分惨痛。

  反过来讲,中共、中国内部发生的重大事件对苏/俄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中共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批评和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变“以阶级斗争为纲”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极大成功。尤其是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双层经营机制后,粮食连年丰收,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这一形势对苏共和苏联产生了很大影响。1985年3月戈尔巴夫开始执政,该年秋季他就对苏共作出内部指示,要求苏联媒体停止批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出,中国能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就值得肯定和学习。不仅如此,他也倡导在苏联实行联产承包, 1987年还制定了类似于中共十二届三中全 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那样的文献,正式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当中国1986年发生学潮, 1988年夏季发生全国抢购风, 1989年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之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及苏联学界则得出了“学中国不行”的结论,转而开始学习瑞典等社会主义民主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社会党国际的四大民主即经济民主、政治民主、社会民主和国际民主,直到修改“宪法第六条”,取消苏共领导,承认多党制。1988年,苏共代表会议又急急忙忙把政体改革提到首位, 1989~1990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结果很快使改革转 向,翻了车。1991年苏共解散,苏联解体,世界地缘政治发生巨大改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谷。再如,当中国采取果断措施,通过大量艰苦的工作渡过了“6·4”难关之后,重又走上稳步、健康、较快的发展道路,经过十多年功夫,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发展形势出现后,又开始影响俄罗斯的执政当局和处于在野地位的俄共。普京总统从俄国实际出发,变叶利钦的“全面西靠”战略为俄罗斯“强国战略”,社会上也出现了重评斯大林的热潮。俄共通过纪念斯大林逝世50周年、诞辰120周年,特别是斯大林诞辰125周年等活动,正式重评斯大林。俄共总书记久加诺夫的长篇报告确立了斯大林作为俄罗斯强国设计师与建设者的历史地位。从俄共重评斯大林的态度与方法中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出,它显然受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坚定而明确地确立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一做法的影响。

  上述历史事实要求我们对此次俄罗斯社会与俄共重评斯大林的现象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俄共和俄罗斯社会重新评价斯大林问题,为人们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这些课题有: 1·为什么在赫鲁晓夫于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近五十年,苏联剧变15年,且俄共在国内处境艰难的情况下,俄罗斯共产党要郑重地重评斯大林呢?难道俄共不怕因肯定斯大林而被扣上“斯大林主义者”和“改革反对者”的帽子,从而使自己的处境雪上加霜吗?

  2·与当前俄罗斯社会上兴起的怀念前苏联与斯大林的浪潮中的其他舆论相比,俄共主要领导人久加诺夫为纪念斯大林诞辰125周年所作的报告有何主要特点?有人认为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同民众的一般怀念相比,俄共的报告是共产党对自己领袖的纪 念,理论深度不同;第二,同久加诺夫此前在纪念斯林诞辰100周年、逝世50周年等所作的讲话和演说相比,这份报告是到目前为止俄共最全面和系统分析斯大林的一篇纲领性文献。我认为,指出这两个特点虽然十分重要,但这种分析太过表面化,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应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3·在俄共主要领导人久加诺夫重评斯大林的长篇报告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有哪些?有同志认为,这篇报告中有四个地方值得人们特别关注:第一,它是苏共二十大以来俄共第一次对斯大林和斯大林时代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评价;第二,该报告从一个新视角对斯大林的功与过进行了比较公正的分析,即强调以历史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和分析斯大林的错误;第三,明确提出要总结斯大林和斯大林时代的历史经验,以作为俄共今天的行动纲领;第四,第一次对苏联斯大林时期的执政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如国家制度、政治经济体制、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外交问题,等等。笔者认为,上述四个方面都是应当关注的地方,但从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业出发,我们应特别关注斯大林时期所形成的政治体制对我国的影响,以便我们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政治文明的过程中,消除和避免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种种弊端,并结合中国国情与时代特点,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

  4·如何理解久加诺夫提出的“俄国历史上最具悲剧性的事件和最伟大的篇章都与斯大林有关”的论断?苏共未掌权前,俄国历史上的悲剧性事件与伟大篇章同斯大林又有何干呢?因为一般认为,只有在斯大林成为苏联党政领导人后,俄罗斯历史上最悲剧性的事件与最伟大的篇章才与斯大林有关。

  5·如何理解久加诺夫提出的“斯大林可与文艺复兴时代最杰出的人物相提并论”的断言?

  6·如何理解久加诺夫在报告中给“时代之子”——斯大林所画的像?久加诺夫指出:“作为时代之子,斯大林体现了那个时代所有的特点:既承担着过去历史遗留的重担,又必须向着高远的目标前进。他成就了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也为此而严厉地对待民众;他极其刻板又知识渊博;同时也犯了十分明显的错误;他是一个真正大公无私的人,但由于过于迷信权力有时也无暇顾及他人的感情;他在国家大事上既有深谋远虑,谨小慎微的一面,而在涉及数百万人的命运上又采取简单粗鲁的方式,以至事后不得不长时间、痛苦地纠正其错误。这就是斯大林。”笔者认为,久加诺夫对斯大林的描画太表面化而未能抓住这个在国际共运中争议极大的历史人物的本质,特别是把上个世纪三 十年代的大清洗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简单粗鲁的方式”实在说不过去。

  7·如何理解久加诺夫对“斯大林是顽固的教条主义者”的观点的驳斥?也就是说,斯大林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是不是一个顽固的“教条主义者”?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简单化,需要认真进行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和政界在评价斯大林时大都认为斯大林犯了教条主义错误。其实,稍加研究就会发现,斯大林在理论上既反对教条主义,也反对修正主义;在实践中既存在教条主义,也有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捍卫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事实。

  8·如何理解久加诺夫提出的“俄罗斯的社会主义”新论断?笔者联系苏联历史,特别是中苏大论战的历史,认为苏共历来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一般发展规律,否认“这国或那国的社会主义”。铁托提出的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曾被批评为“民族主义”。邓小平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后,苏共也将其视为“民族主义”而大加批判。现在俄共也提出了“俄罗斯的社会主义”,笔者认为,这说明俄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较大改变。

  9·如何理解久加诺夫提出的“关注苏联在斯大林时代所取得的成就,有利于帮助我们解决今天以及可以看到的将来的一系列任务”的论断?笔者认为,在久加诺夫看来,由于俄罗斯近些年来国家衰败、混乱和危机不断加深,人们对斯大林这一强国设计师与建设者的兴趣日益增长,所以,关注苏联斯大林时代所取得的成就本身就有助于俄解决今天和未来的任务。其意义有二:一方面,敦促执政当局肯定斯大林时代的成就,研究斯大林强国建设的经验,更好地解决俄罗斯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另一方面,为在野的俄共提出纲领性政策,对执政当局发出挑战。

  10·怎样理解久加诺夫认为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主义者”的看法?笔者认为,久加诺夫所谓斯大林是“伟大的国家主义者”的含义是:斯大林是一个意志坚定、 刚强而又果断的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全民族的领袖,巨大而“强盛的国家的设计师和建设者。”斯大林在位近三十年,他领导苏联成长为一个伟大的世界强国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在此基础上,久加诺夫提出了俄共的任务:“当代俄罗斯共产党员就肩负着这样的责任。首先,是承担起在我们国家重建社会主义制度的责任,争取恢复联盟,还应当争取所有的人过着体面生活,在公正、人民政权、法制和秩序等原则的基础上,使国家健康发展。”在这里,久加诺夫是将斯大林作为“伟大社会主义者”的身份暗含在“伟 大国家主义者”的身份内。因为,斯大林领导建设的强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而非其他,他自然也就是伟大社会主义强国的设计师与建设者,当代俄共应将恢复这个社会主义强国作为自己的任务和使命。

  11·久加诺夫在其报告中是如何阐述斯大林地缘政治学说的实质的?久加诺夫在报告中把阐述斯大林的地缘政治观置于极其突出的地位。他说:“我曾经写过关于斯大林地缘政治学说实质的文章,还记得是这样说的:斯大林模式在它的全部发展过程中,恰恰体现了历经考验的两种著名的俄国地缘政治观历史性的结合。其中帝国的观点主张国家是独立自主的,而泛斯拉夫主义的观点则主张斯拉夫‘大的空间’。”在久加诺夫看来,斯大林地缘政治学说的实质就是“强国思想和斯拉夫思想的有机结合”。他特别提醒道,“这种结合要求恢复俄罗斯对欧亚主义的‘世界心脏论’保持警戒。这种结合使整个东正教的斯拉夫文明的军事、政治和意识形态安全有了必要的保证。我们要记住,在‘解冻’和‘停滞’年代无故脱离这种地缘政治模式就注定了(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的地缘政治灾难和俄罗斯现在的屈辱处境”。很清楚,俄共的目标不仅是要恢复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的版图,而且还要恢复华约时期的地缘政治圈子。

  12·如何理解久加诺夫关于西方对苏联地缘政治权利的“三阶段论”?久加诺夫认为,西方对苏联地缘政治的破坏活动始于赫鲁晓夫“非斯大林化”的“解冻”时期,中间经过1985~1990年的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意识形态基础被瓦解。最后, 1990~1991年,西方通过叶利钦等人使这一破坏活动最终完成,整个苏联全面解体。苏联解体后,西方在力求征服俄罗斯方面表现了极强的侵略性。西方的这种侵略性应验了斯大林1946年的预言,即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之后,希特勒的宗族论就一定会逐渐被说英语民族的宗族论所代替。久加诺夫在作了上述分析之后得出如下结论:“俄罗斯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同时也是被压迫、被掠夺并已经赤贫化的人民群众反对罪恶累累的买办资产阶级和营私舞弊的官僚,争取恢复社会公正和民族平等的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因此,这也是历史上俄罗斯所有民族进行新的联合非常好的基础。”从久加诺夫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提出西方对苏联地缘政治破坏活动的“三阶段论”,是为了要说明当前俄国和独联体各国之民族解放斗争和国内阶级斗争的任务。

  13·如何评价久加诺夫关于斯大林富有建设性的五条遗产的论述?久加诺夫在其报告的“结论”部分强调指出,“苏联时期,首先是斯大林时期富有建设性的遗产”有五 条:第一,在国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和谐结合;第二,在地缘政治方面是强国思想与斯拉夫思想的有机结合;第三,在经济领域建立有效的国民经济模式,将中央集权制和多种经济成分、经营自由等同强大的国有经济成分等结合在一起;第四,在民族政策方面将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民族平等及承认俄罗斯族在国家建立和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这三项基本原则结合起来;第五,在宗教方面实行国家和宗教之间的战略联盟,目的在于对人进行精神道德教育。最后,久加诺夫得出结论:“这就是苏维埃时代富有建设性的和富有活力的遗产,俄罗斯的人民爱国力量真的无权放弃这种遗产。”

  笔者对久加诺夫上述观点的初步评价是:第一,久加诺夫的出发点是爱国主义,这同其整个报告的主题——强国建设者与设计师的思想完全一致;第二,对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体制模式概括得不太准确,斯大林时期实际上不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自由及主动权等,而是过度的集权行政统治型体制;第三,关于民族问题的三项基本原则和国家同宗教建立战略联盟以对人民进行精神道德教育的思想很有启迪作用,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也应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其对我国有用的成分;第四,久 加诺夫虽然指出“苏联的遗产应当成为坚定向前的基础”,但也清醒地提出,这“不是要重复老的、已经走过的道路,而是要利用以巨大的代价所取得的苏联的经验作为可靠的支柱,建设今天伟大的俄罗斯——这是摆脱危机唯一的途径。以斯大林的思想和事业为基础的俄罗斯的社会主义是国家的未来。”

  14·从久加诺夫重评斯大林的观点与方法中,能否看出他受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斯大林的评价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毛泽东评价的影响?笔者认为,这种影响是很明显的。久加诺夫认为,苏共、俄共原来对斯大林的评价是带有感情的、冲动性的评价,现在“冷静而又清醒地评价斯大林个人和斯大林的事业的时刻已经到来了”。在上述报告中,久加诺夫对斯大林及其事业进行了冷静而清醒的重新评价:①斯大林的功绩是主要的,错误是局部的,反对人们只记住1937年的大清洗而忘记斯大林所作的正面的成就。②在探寻斯大林错误的原因时,不应只着眼于的斯大林个人因素,而应首先从伟大变革的主要特点和世界革命性变革时代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中去寻找。③不能把苏联时期的所有错误都归于斯大从个人,苏共领导集体中的其他人也应承担一些责任。上述观点同毛泽东时代中国党和政府对斯大林的评价很接近,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毛泽东的评价也较相似。由此可以说,久加诺夫重评斯大林的观点与方法受到了中共的影响。

  15·中国政治学界,首先是当代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论界,对俄共此次重评斯大林问题应取何种态度呢?对此,笔者将在第三部分专门进行分析与回答。

  对于俄共重评斯大林和斯大林时代,以及俄罗斯社会上出现的“斯大林热”,国内的态度与看法不很一致,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认为斯大林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是灾难, 1937年的大清洗导致了那么多无辜的人的牺牲,说他是罪犯并不过分,赫鲁晓夫说斯大林是“暴君”没有错;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剧变和解体的体制根源,是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乃至当今进行改革的对象,对该模式否定得越彻底越好;不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从根本上实现体制转换,也就不可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就不可能将“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够格的”社会主义。基于上述理由,这种观点认为俄共没必要重评斯大林,俄罗斯现今出现的“斯大林热”只不过是一些弱势群体短暂的怀旧情绪,随着俄罗斯国力的复兴会逐渐消退下去,不值得特别重视。

  第二,认为斯大林是犯了重大错误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功劳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这种观点认为,在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及以后的苏共领导人全盘否定斯大林是完全错误的,至少也是情绪化,不清醒,不冷静的结果。现在俄共重新评价斯大林,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较为公正的评价,对斯大林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对于俄罗斯及独联体各国,乃至整个国际共运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对这一事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中共以及中国学术界,应该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三,赞成、重视俄共重评斯大林和俄罗斯社会出现的“斯大林热”,但着眼点不应放在斯大林的功过上,应主要注意俄共的这种举动和俄罗斯社会这种现象在当代中国的反映。不应借俄共重评斯大林这一事件,试图在我国也对十一届六中全会批评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彻底否定“文革”进行重新评价。有人曾撰写长文,对毛泽东晚年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大加赞扬,并反对彻底否定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并由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认为彻底否定“文革”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论法。

  第四,不少学者认为,对俄共重评斯大林和俄罗斯出现的“斯大林热”应正确认识,防止误读。认为这首先与纪念苏联卫国战争60周年有关,其次与俄共和俄民众社会心理的变化有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再是世界超级大国,其国际地位衰落,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福利下隆,民众生活困难,人口数量减少,贪污腐败盛行。面对这种悲惨局面,人们越来越怀念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强大及其在世界上的超强地位,希望出现一个斯大林式的铁腕人物为国家带来秩序和繁荣。在俄共,特别是一般俄罗斯民众的眼里,斯大林实际上是强国、公正、秩序的象征,但这绝不意味着人们希望回到斯大林时代去,也不是对斯大林体制或模式的完全认同与肯定。久加诺夫在2004年为纪念斯大林诞辰125周年而发表的长篇文章,主要是从“强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角度肯定斯大林,但其中也包含了社会主义方面的评价。其中,认为斯大林是伟大的国家主义者,而那个国家恰恰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俄共的奋斗目标也是复兴社会主义强国。至于一般的俄罗斯民众,大多数是从“强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视角肯定和评价斯大林,而不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标准来评价的。持上述观点的学者还特别强调,斯大林和斯大林过度集权的行政统治体制的最大问题是对人权的践踏。在整个斯大林时期,特别是在1937年的大清洗时期,无辜被镇压的人数至今仍是个谜。2004年,俄罗斯纪念协会出版了一套光盘,开列了140多万牺牲者的名字,而协会负责人则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他手头有名有姓而没有收入光盘的牺牲人数约有收入的十倍之多。这是对人权的严重侵犯和对生命的极大漠视,严重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与社会主义的宗旨、目标、原则是绝对背道而驰的。上述学者还认为,斯大林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而扎实的研究,应鼓励不同观点的讨论和交锋,促进研究的全面深入,尤其要深入研究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找出其中哪些是纯俄罗斯式的,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它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理论是什么关系,有哪些共同之点,又有哪些是斯大林的独创。讨论要打破原来的框框,不要机械地区分功大还是过大,不要再讲什么“三七开”、“四六开”、“对半开”、“倒三七开”等,可以不谈几分对、几分错,只实事求是地力争还历史本来的面目。

  第五,主张从研究俄共重评斯大林和俄罗斯社会的“斯大林热”等现象中,获取对国际共运重要历史人物,特别是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比如斯大林、毛泽东),进行科学评价的观点与方法。为此,必须对苏共二十大以来国内外,特别是中苏(俄)两国,对斯大林的评价(包括观点与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从比较中总结出科学的评价体系,还斯大林、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时代历史现象的本来面目。能实事求是地反映这些客观现象的态度、观点和方法是最好的;较为实事求是反映的则是较好的;违反实事求是原则,根本不能反映其本来面目,甚至故意歪曲的是不好的,甚至是很坏的。毛泽东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重要的问题在于善于学习”。对俄共重评斯大林及俄罗斯社会“斯大林热”现象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是善于学习的表现。

  对上述五种观点,笔者完全赞成第五种观点,对第二、第四种观点基本赞成,对第一、第三种观点则部分赞成,取其具体分析的态度。比如,对那种借俄共重评斯大林来否定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对毛泽东晚年所犯严重“左”倾路线错误的正确批评和正确决定,力图重新肯定“文革”的态度,笔者是坚决反对的。

  再如,对认为俄共重评斯大林的现象中国学界根本不值得重视的意见,笔者也不能苟同。如此等等。

  (责任编辑:马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