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俄罗斯外交
矛盾与彷徨:欧盟对欧亚经济联盟的认知与对策分析
王晨星 来源:中国俄欧亚研究网 2017年02月25日

   【内容提要】 欧盟与欧亚经济联盟是当今亚欧大陆正在运行的两大区域一体化机制。 前者是老牌,后者是新秀;前者处于亚欧大陆边缘地带,后者发源于亚欧大陆中心地带; 前者从独立主权国家间一体化发展而来,后者则是统一国家解体后、新独立国家重新整 合的结果;前者由德法主导,后者是俄罗斯一家独大。毋庸置疑,在推进“一带一盟” 对接合作、构建欧亚伙伴的过程中,欧亚经济联盟对外关系中的欧盟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重要变量,是“欧盟式”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竞争者。尽管俄欧之间关系阻碍重重, 欧盟仍然认为俄欧是共同周边治理的两个支撑力量。欧盟与俄罗斯重启对话,与欧亚经 济联盟建立合作机制前景可期。

  【关 键 词】 俄欧关系;欧亚一体化;欧亚经济联盟;欧盟;

  【作者简介】 王晨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中俄全面合作研究》(项目编 号:16ZDA04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关系研究》(项目编号: 14BGJ039)、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与亚欧区域关系研究》(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欧亚经济联盟运行两年来,国内外学界对其研 究已颇为深入。通过梳理可知,研究大多集中在形 成原因、发展动力、战略意义、经济效应以及与丝 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合作(即“一带一盟”对接合作) 等问题上,从欧盟角度来探讨还比较少见。事实上, 早在关税同盟时期,俄、白、哈三国就把欧盟定为 对外合作优先对象,目标是建立连接里斯本到符拉 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共同经济空间。为此,之 前的关税同盟委员会、后来的欧亚经济委员会以及 欧亚开发银行等机构做了大量先期研究工作。应该说,在推进“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构建欧亚伙伴 的过程中,欧亚经济联盟对外关系中的欧盟因素是 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

  通过近两年的跟踪观察可知:第一,欧盟官方 鲜有就欧亚经济联盟的公开表态;第二,与欧盟保 持缄默不同,欧亚经济联盟一方更为积极。2015 年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之初,欧亚经济委员会就发函 至欧盟委员会,寻求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但欧盟委 员会对此不予理睬,半年后才做出回应[1];在 2014年、2015年欧亚开发银行年度会议上, 与欧盟构建共同经济空间是绕不开的 热点话题。第三,就对接合作的条件 而言,俄欧双方立场迥异。欧盟倾向 把对接合作与乌克兰危机绑定,即解 决乌克兰危机是双方对接的大前提; 俄罗斯则主张对接合作与乌克兰危机 相分离,即乌克兰危机不应构成欧亚 经济联盟与欧盟对接合作的障碍。那么,欧盟对欧 亚经济联盟是如何认知的?为何保持缄默,不予理 睬?背后有哪些政策考量?其原因又是什么?两大 区域一体化机制对接合作的前景如何?本文试围绕 以上问题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二、基本认知 

  第一,在欧盟学者眼中,欧亚经济联盟是俄 罗斯主导的地缘政治经济项目,目的是为了强化 其在独联体地区的领导地位。进入 21 世纪以来, 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中亚、高加索及东欧地区 国家依托自身地缘经济优势逐渐成为了世界经济 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欧亚经济联盟成立前, 在大部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除白俄罗斯)对外 经贸伙伴排序中,俄罗斯已失去领先地位[2](见表 1)。因此,欧盟安全研究所(EU-ISS)的波佩斯 库(Popescu N.)指出,欧亚经济联盟的实质是“俄 罗斯用政治力量来弥补经济式微态势的手段”[3]。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德 拉格涅娃(Dragneva R.)赞同波佩斯库的观点并认 为,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阻止自身影响力在后苏 联空间逐步丧失的工具[4]。因此,在波兰东方研究 中心(Centre of Eastern Studies)的维斯涅维斯卡 (Wisniewska I.)看来,欧亚经济联盟将是未来十 年俄罗斯外交的“旗舰”(flagship)[5]。欧盟智库 学者还注意到了普京个人因素在欧亚经济联盟发展 中的作用。正如波佩斯库所言,普京的对外战略中 鲜有经济逻辑,其主线是对外拓展地缘政治利益, 对内满足政治需要[6]。

  表1??2012 年白、哈、亚、吉与俄罗斯贸易及与其他国家贸易比重 

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
与俄罗斯贸易比重
与其他国家贸易比重
白俄罗斯 47% 欧盟 29%、乌克兰 8.5%
哈萨克斯坦 19% 欧盟 32%、中国 23%
亚美尼亚 23% 欧盟 29%、中国 7.6%
吉尔吉斯斯坦 17% 中国51%、哈萨克斯坦7%、欧盟5.5%

  资料来源:根据欧盟委员会数据统计,参见Popescu N.,Eurasian Union: the real,the imaginary and the likely // Chaillot Paper,September 2014,No. 132

  此外,阻击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 (Eastern Partnership,EaP)东进是俄罗斯快速组建欧亚经 济联盟的又一动机。2009 年,欧盟在瑞典和波兰 的倡议下推出“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将东欧及外 高加索六国囊括其中。如果说俄罗斯尚能忍受新世纪以来欧盟的三轮东扩[7],那么欧盟的 “东部伙 伴关系计划”直接染指前苏联国家,促其“脱俄 入欧”则是俄罗斯无法接受的。俄罗斯认为,欧 盟的做法是对俄罗斯特殊利益的侵犯,威胁俄国 家安全。俄罗斯的反应是,加快推进欧亚一体化 进程,成立欧亚经济联盟,阻击欧盟“东部伙伴 关系计划”[8]。与英国外交部有紧密联系的欧洲领 导力网络(ELN)研究员道布斯(Dobbs J.)和英 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德拉格涅娃都认为,欧 亚经济联盟的政治意图多于经济内涵,其目的之 一就是要打破欧盟在地区发展模式上的垄断地位, 提出针对前苏联地区的区域一体化模式,与欧盟 模式相抗衡[9]。

  可以说,在欧盟学界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即欧 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主导的集政治、经济、意识形 态为一体的区域一体化项目。通过利用欧亚经济 联盟、在周边地区推广“俄式”价值观来应对西 方价值观的挑战,彰显俄“全球性独立政治力量”的地位[10]。

  第二,欧盟对欧亚经济联盟信心不足,并认 为欧亚经济联盟难以成为类似于欧盟的区域一体 化机制。这一认知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其 一,在一体化实施方式上,欧亚经济联盟与欧盟 大相径庭。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研究员德 尔库(Delcour L.)等认为,欧盟的扩大是以自 愿为基础,吸引周边国家加入的进程。欧亚经济 联盟则相反,其扩员是俄罗斯通常采用“强压” (coercion)手段,“诱导”(induce)周边国家 加入,目的是阻止他们加入欧盟“东部伙伴关系 计划”[11]。原欧洲议会议员扎赫卡(Zahorka H.) 指出,欧盟更多用制度、法律为推手,而俄罗斯 更多地使用非正式手段,如政商关系、文化背景、 寡头机制等,其结果是,欧亚经济联盟将是内部 等级森严、政商关系复杂、充满寡头势力的一体 化组织,这不仅不会推动成员国现代化发展,反 而会导致经济持续衰退[12]。

  其二,在区域一体化标准设立方面,欧亚经 济联盟与欧盟也相差甚远。欧盟在“欧洲睦邻政策” 框架下推行“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在周边地区 推广欧盟治理模式,构建“类欧盟”地区,属高 标准、高水平一体化进程。“联系国协定”和“深 入全面的自由贸易区”(DCFTA)是这一战略的 载体。相比之下,欧亚经济联盟的一体化标准要 低得多,仅限共同市场领域,尚未上升到地区治 理模式构建。

  其三,欧亚经济联盟的组织机制存在硬伤。芬 兰国际问题研究所(FIIA)研究员罗伯茨(Roberts S.)和马琳(Marin A.)提出,欧亚经济联盟的组 织机制是一种“强个人,弱机制”模式[13]。具体而 言,欧亚经济联盟的决策机制是以最高欧亚经济理 事会、欧亚政府间理事会及欧亚经济委员会等“三 委”纵向构成。最高欧亚经济理事会是决策机制的 顶端,是核心。也就是说,欧亚经济联盟是成员国 元首的“一言堂”,其余机构只负责执行,并没有 像欧盟那样内部决策机制由多个单元组成,单元与 单元之间存在相互制衡关系。在组织成立初期,该 机制模式或能有效提高决策效率,但随着一体化进 程逐步深入,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因为“弱机制” 缺乏超国家权威,会导致组织机制松动,给成员国 各行其是提供了便利[14]。

  其四,欧亚经济联盟会不会像以往俄罗斯主导

  下的区域一体化机制那样半途而废?在国际油价暴 跌、西方经济制裁及俄罗斯本身经济结构畸形的情 况下,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短期内难以自拔,已 波及其他成员国。俄罗斯经济的脆弱性直接影响到 欧亚经济联盟的坚固性。对俄罗斯经济形势及欧亚 经济联盟的前景认识悲观导致欧盟对欧亚经济联盟 信心不足,也不愿草率与之对接合作,倾向继续保 持观望态度。

  第三,乌克兰危机悬而不决是阻碍俄欧对接合 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欧盟分析家坚持,在乌 克兰危机尚未得到合理解决前,欧盟不宜与欧亚经 济联盟实现对接[15]。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在乌 克兰危机及俄欧关系波动的背景下,欧盟不宜与欧 亚经济联盟对接。如果对接,那么欧盟就间接认可 了俄罗斯在前苏联地区的“扩张”,承认了俄罗斯 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所作所为”,并为“风雨飘摇” 的俄罗斯经济及欧亚经济联盟输血,反而改善了欧 亚经济联盟的国际环境,助长了俄罗斯“气焰”。 这显然于欧盟不利。

  其二,能源安全、地区冲突、制衡美国等现实 问题的存在,使欧盟认识到长期排斥欧亚经济联盟 非明智之举,但基于以上顾虑,欧盟又不可能在短 时间内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欧盟进退两难,举棋 不定。因此,欧盟意图把乌克兰作为与俄罗斯及欧 亚经济联盟谈判的筹码。表面上声称要彻底结束共 同周边国家在欧洲一体化和欧亚一体化之间抉择的 困境,实际上欧盟试图绑架乌克兰,迫使俄罗斯做 出更多让步,让俄罗斯在乌克兰与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做出选择。

  三、对策考量 

  在欧亚经济联盟已成既定事实的条件下,欧盟 或会采取以下应对之策:

  第一,适当调整“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目前,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参与国大致可分成三 类 :一类是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这类 国家已经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目标是 加入欧盟。二类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他们已 经加入了欧亚经济联盟,不可能与欧盟签署《联 系国协定》。三类国家是阿塞拜疆。阿塞拜疆拒 绝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同时也明确表示 不谋求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有分析指出,“一刀切” (one-size-fits-all)[16]的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 已不符合现实需要。针对不同国家需采取不同的政 策,灵活应对,量身定做,采取“3+2+1”模式, 或是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转变的新取向[17]。 针对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在不许诺 扩员的前提下,巩固现有成果。解决乌克兰危机是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首要关切。但是,当 下欧盟内忧重重,经济增长乏力,加之英国退盟冲 击,因此欧盟一时拿不出足够的经济资源去援助乌 克兰。对欧盟来说,欧盟统一与欧元区稳定比东部 邻国所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因此,欧盟采取以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主,自己为辅的援助策略。 为了稳定乌克兰经济与金融体系,2014 年 3 月欧 盟委员会决定向乌克兰提供 110 亿欧元的短中期援 助[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力度则比欧盟要大 得多。2014 年 4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向乌克 兰提供为期两年的 170.1 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19]。 2015 年 2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大对乌克兰的支 持力度,决定在今后四年向乌克兰提供 175 亿美元 援助资金,帮助其推行经济改革[20]。在索罗斯(Soros G.)看来,欧盟所提供的资金支持对解决乌克兰危 机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21]。对摩尔多瓦、格鲁吉亚, 欧盟的政策重点是巩固现有成果,落实《联系国协 定》,积极推进“欧盟化”改造,避免摩、格因国 内政治变化而影响两国的“欧盟化”成果,同时防 止俄罗斯对两国内政及经济发展事务的干预,改变 两国“欧盟化”道路[22]。

  针对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欧盟继续保持接 触,伺机而动。两国已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在对外政策、经济发展上完全脱离“东部伙伴关系计 划”。尽管如此,欧盟并没与两国断绝联系,而是 继续推动高层对话,保持社会层面接触,寻求建立 新型伙伴关系。就欧盟与亚美尼亚关系而言,2014 年 1 月双方签署的《简化签证与遣返协议》如期生 效,最终目标是双方互免签证;2015 年 7 月欧盟 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访问亚美尼亚,双方希望尽早启 动新法律文件谈判,欧盟也将继续支持亚美尼亚在 开放市场、民主改革、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改 善投资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发展[23]。由此看 出,欧盟并没有因为亚美尼亚加入欧亚经济联盟而 放弃之,而是采取盯紧、接触的策略,静候“亚美 尼亚内部以寡头为主导的半威权政治体制发生变化 以及俄罗斯对亚美尼亚及地区政策的变化”[24]。与 亚美尼亚相比,欧盟与白俄罗斯关系发展的限制因 素要多得多。欧盟认为,卢卡申科是欧洲最后的“独 裁者”,主张对其加以制裁。然而,欧盟还是希望 在有限的条件下与白俄罗斯保持接触,不采取直接 介入的方式,而是逐步向社会渗透。

  与以上诸国不同,阿塞拜疆是“东部伙伴关系 计划”中唯一一个能向欧盟提供油气资源的国家,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阿塞拜疆在与欧盟关系中有更多的谈判筹码,可保持一定的自主性。2014 年 9 月 “南方天然气走廊”正式动工[25],这意味着从阿塞 拜疆,经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到欧洲的天然气管 道将最终打通,使欧盟油气进口来源进一步多元 化。为了不成为第二个乌克兰,阿塞拜疆并不打 算完全按照欧盟的引导来发展双边关系,拒绝签 订《联系国协定》。阿塞拜疆只打算通过参与“东 部伙伴关系计划”来获取更多经济发展机会,而 不想为此付出政治代价,反对欧盟对阿塞拜疆内 政及人权事务的指责。与此同时,阿塞拜疆也不 谋求加入欧亚经济联盟,不愿成为第二个白俄罗 斯,把自己完全置于俄罗斯影响下,而是选择与 俄罗斯保持一种良性的双边战略伙伴关系[26]。应该 说,以能源做战略支撑,在俄欧之间寻求平衡, 不以政治牺牲为代价,尽可能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是阿塞拜疆的意图所在。鉴于此,欧盟一方面加 强与阿塞拜疆在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进一步摆 脱对俄罗斯油气资源的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对与 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的做法一样,对阿塞拜疆也 采取不温不火的长期性渗透策略,让政治与能源、 经济脱钩,不因政治对抗(如人权、政治改革等) 影响双方能源合作[27]。

  第二,进一步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关系。 2007 年 6 月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与中亚新伙 伴关系战略”。这是欧盟对中亚地区颁布的第一份 系统性战略规划,标志着欧盟彻底摆脱了对中亚的 “遗忘”[28],结束了没有“一个连贯、明确的政治 文件”做指导的时期[29]。与“东部伙伴关系计划” 在东部周边推动“欧盟化”改造不同,安全对话和 经济合作是欧盟中亚战略的核心。在安全领域, 2013 年在布鲁塞尔举行首届“欧盟—中亚高层安 全对话”,2015 年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 第二届高层安全对话。“高层安全对话”成为欧盟 与中亚国家讨论地区安全局势、阿富汗问题、恐怖 主义、极端主义、毒品贸易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 散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平台[30]。

  欧盟是许多中亚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以哈萨 克斯坦为例,欧盟是哈最大贸易伙伴。2009 年哈 欧决定签署新的《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作为未 来双方关系发展的新的法律基础。2014 年哈欧在 布鲁塞尔正式签署《伙伴关系与合作扩大协议》。 用纳扎尔巴耶夫的话说,“新的《伙伴关系与合作 协议》的签署为哈欧关系翻开了新篇章”[31]。2015年哈欧双方就简化签证手续达成共识[32]。在中亚五 国中,哈萨克斯坦是第一个与欧盟签订新的《伙伴 关系与合作协议》的国家,这足以彰显哈萨克斯坦 在欧盟中亚战略中的支点地位。

  四、几点思考 

  (一)欧盟周边战略会不会被欧亚经济联盟 打乱? 

  与民族国家的“国家对国家”(Country to Country)为主线、通过双边关系构建多边机制的 外交战略不同,欧盟的外交战略是以“地区对地 区”(Region to Region)为核心[33],通过制定地区 政策,与其余地区或地区多边机制建立联系,目的 是为欧洲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广“欧 盟模式”。可以说,“地区对地区”关系是欧盟对 外政策和强化其国际行为体地位的基础[34],理由是 跨地区关系可以有助于欧盟推广自由国际主义,构 建全球行为体的身份认同,以及增强自身实力 。 2004 年欧盟完成历史上最大规模扩员,成员国从 15 个增加到 25 个,2007 年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加 入,2013 年克罗地亚加入,今天欧盟共有 28 个成 员国(2016 年 6 月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随 着覆盖区域的扩大,欧盟日益注重与周边地区建立 新型合作关系,推行“欧盟化”改造,特别在周边地区“从传统意义上的隔离的分界线转变为交流和 互动的中间带”[35],构建起类己的,而非异己的周 边。2004 年欧盟推出的“欧洲睦邻政策”(ENP) 就是这一转变的拐点[36]。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爱默生(Emerson M.) 把欧盟的周边地区分为三大板块:北美板块、大中 东板块(地中海东部与南部、海湾地区、阿富汗、 中亚地区)、俄罗斯及其余欧洲国家板块[37]。北美 板块与欧盟同属北大西洋政治、经济空间,有着共 同的价值观、政治取向,因此欧盟与北美之间并无 间隙。大中东板块被欧盟视为安全威胁的发源地, 如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非法毒品交易等均来 源于此。而大中东板块又是欧盟油气资源的来源地。 因此在与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大国一起进行危机 管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地区稳定的同时, 积极开发该地区自然资源,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是 欧盟的关切所在。最让欧盟纠结的是俄罗斯及其余 欧洲国家板块。在欧盟意识里,欧盟和俄罗斯以及 其余欧洲国家都属“大欧洲”地区(欧洲理事会所 覆盖区域)。如果说北美是近亲和远邻,大中东是 非亲与近邻,那么俄罗斯及其余欧洲国家则是欧盟 的近亲与近邻,历史与现实关系非同一般。在欧盟 理想中,俄罗斯与欧盟是“大欧洲”地区的两大支柱。 从这个意义上说,欧盟对俄罗斯及其余欧洲国家板 块的政策实质是对地区内周边国家及地区的“欧盟 化”改造,培育“类己化”地区,决不允许出现“异 己化”,最终造成地区分裂。

  “欧洲睦邻政策”主要由针对东部周边的“东 部伙伴关系计划”和针对南部周边的“地中海联盟 计划”构成。在不给入盟许诺前提下,充分发挥自 身优势,利用价值观影响力和制度牵引力,严格规 范和塑造周边国家,推动周边邻国进行“欧洲化” 改造,由此构建“类欧盟”周边地区,实现对周边 地区的“地区构建”,是欧盟周边政策的主要特点。 就拿东部周边来说,2008 年俄格冲突、2009 年俄 乌斗气则进一步坚定了欧盟主动介入东部周边的决 心。2008 年波兰和瑞典要求在“欧洲睦邻政策” 框架基础上加强与东部邻国的政治、经济对话,其 中波兰最为积极[38]。2009 年,欧盟与东部白俄罗斯、 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 疆等 6 个邻国政府签署了“东部伙伴关系计划”。 在经济层面,“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要求参与国与 欧盟签订双边联系国协定,通过建立深度自贸区,将东部邻国纳入欧盟经济轨道;在政治上,按照欧 盟标准,推动参与国国内政治改革;在社会层面, 降低签证门槛,积极在参与国培育欧盟式的公民社 会;在多边层面有东部伙伴关系峰会、年度部长会 议、欧盟—东部邻国年度会议等。“东部伙伴关系 计划”实质是欧盟对东部邻国的政治、经济、社会 进行欧盟式的规范化改造,是欧盟“内部政策的外 部扩展”[39],也是苏联解体以来欧盟第一个针对后 苏联地区的“地区构建”计划。

  从这个角度看,欧亚经济联盟无疑影响了欧盟 在东部周边推行“欧盟化”改造的如意算盘,是“欧 盟式”地区发展模式的竞争者。但建立“类欧盟” 周边是欧盟周边战略的既定方针,不会因为欧亚经 济联盟的成立而发生变化。

  (二)俄欧之间、欧盟与欧亚经济联盟之间是 伙伴,还是对手? 

  俄欧关系是欧盟与欧亚经济联盟关系的中心环 节,俄欧关系的走向直接决定欧盟与欧亚经济联盟 关系的发展。可是,两者是伙伴,还是对手?这一 问题是现实中欧盟对俄及欧亚经济联盟认知的困境。

  21 世纪以来,俄欧关系发展出现两个显著特 点:第一,经济趋热,达到相互依存;而政治趋冷, 甚至分道扬镳。在经贸领域,从 2004 年到 2008 年 世界金融危机前,俄欧间贸易额增长一倍多,从 1 310.43 亿欧元到 2 854.16 亿欧元⑥,俄罗斯也成为了继美国、中国之后的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而在政治领域,俄欧双方则渐行渐远,欧盟主张西方 式民主,俄罗斯却力推“主权民主”;欧盟策动科 索沃独立,俄罗斯借助俄格冲突,支持南奥塞梯、 阿布哈兹独立;欧盟在东欧及高加索地区力推“东 部伙伴关系计划”,俄罗斯则主导欧亚一体化等。 从 2007 年慕尼黑会议,到 2008 年俄格冲突,再到 2014 年以来的乌克兰危机,俄欧之间政治互信逐 步消散殆尽,欧盟官员甚至称:“俄罗斯已经不再 是欧盟的战略伙伴。”[41]

  第二,欧盟内部对俄罗斯态度迥异。欧盟内部 对俄罗斯的态度并非铁板一块,主要有两个集团: 一是以德、法、意为核心的传统欧洲大陆国家,他 们较尊重俄罗斯的利益诉求,在形式上主张多对话, 少对抗;二是新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以及英国、 瑞典,他们更多要求对俄采取强硬措施,挤压俄的 战略生存空间。某些中东欧国家甚至是意识形态挂 帅,不从现实利益出发,一味反俄。欧盟内部对俄 两派立场的矛盾也体现在具体外交行为上。比如在 俄格冲突中,在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积极调停的同 时,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却公开为萨卡什维利助威。 在这样的形势下,俄罗斯采取的对策是绕开新欧洲 国家,积极与德、法、意开展双边外交。应该说, 欧盟内部对俄罗斯政策立场的分化以及俄罗斯“分 而治之”的外交策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欧洲在关键 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如对外政策及能源领域。

  由此得出,俄欧今日之困局是:经济上的伙 伴,政治上的对手;双边易沟通,多边难推进;俄 与德、法、意为代表的老欧洲国家易对话,而与波 兰、波罗的海三国为代表的新欧洲国家及瑞典、英 国等传统地缘政治对手的关系则是对抗成分更多。 然而,从理性角度看,俄欧双方都不希望把“共同 周边”(common neignbourhood)恶化成“分裂周 边”(divided neighbourhood),都有建立“共享 周边”(shared neighbourhood)的主观诉求[42]。遗 憾的是,在乌克兰危机冲击下,俄欧双方相互制裁, 政治对话停滞不前,人文与社会领域合作全面倒退, 后冷战时期双方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对话机制基本失 效[43],俄欧关系跌至“冰点”。欧盟把俄罗斯看作 是“破坏者”[44],俄罗斯则把欧盟比作“新型帝国 组织”[45]。应该说,尽管俄欧之间阻碍重重,欧盟 仍然认为,俄欧是共同周边地区治理的两个支撑力 量。解决乌克兰危机及实现欧盟与欧亚经济联盟对 接的核心节点在于,俄欧双方要寻找到治理共同周边地区的新方案,重新建立互信基础,而不是简单 地划分势力范围。欧盟也在反思,自 2009 年以来 欧盟单方面在东欧及外高加索地区国家推动“欧 盟化”制度及法律体系改造过程中,与俄沟通不足, 忽略了俄的感受,是造成今天俄欧之困局的重要 诱导因素之一[46]。

  在这种背景下,欧盟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 的地缘政治意义或要大于地缘经济意义。欧盟内部 已经有声音称,是时候与俄罗斯签订新的“契约”, 来塑造未来俄欧关系发展[47],或可把欧亚经济联盟 打造成与欧盟并行的“大欧洲”第二个支柱[48]。欧 盟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或可超脱已失效的俄欧沟通 机制,进而建立新的对话平台[49],避免俄欧在“共 同周边”地区的竞争[50]。

  (三)与欧盟平行的区域一体化“欧亚模式” 正在形成? 

  前苏联地区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较为年轻的地 区之一,地区体系及国家间关系仍在不断构建和调 整之中。作为一个地区,前苏联地区有着其他地区 具备的共性,也有与生俱来的个性。所谓“共性”, 无外乎以下几点:国家间关系是地区体系的主干; 地区内不存在绝对支配力量;地区内国家拥有发展 自主权;地区发展受外部地缘政治经济力量所影响;地区内及跨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所谓“个性”,主要有:该地区从统一的国家解 体而来,地区内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过去、相似的 心理状态、紧密的经济与社会联系;国家间关系中 夹杂着难以调和的历史包袱,最典型的是族际关系 复杂和领土边界纠纷;新独立国家在对待原苏联继 承国——俄罗斯的态度中,除了正常的国家间关系、 大小国关系基本特点外,还存在“中央与地方”“中 心与边缘”“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等历史心理痕 迹,在客观和机械的国家间关系中带有主观和感情 色彩;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传统影响力仍在,且依旧 很强。以上是区域一体化——“欧亚模式”产生、 发展的土壤。欧亚经济联盟的前途取决于两个因 素,一是它是否能符合本地区发展特点,做到因地 制宜 ;二是它是否能拉动成员国经济发展,进而 摆脱被国际经济日益边缘化的地位。而不是以欧盟 或其他区域一体化为标尺来衡量欧亚一体化的成败 得失。

  毋庸置疑,欧亚经济联盟的组织机制一定程度 上做到了因地制宜[51],在组织机制、决策机制设置 上反映了成员国国内政治生态。欧亚经济联盟形成 了最高欧亚经济理事会、欧亚政府间理事会、欧亚 经济委员会等“三委”纵向组织机制,同时取消了 “欧亚议会”倡议,兼容了欧亚开发银行。成员国 总统组成的最高欧亚经济理事会在决策、监督中拥 有最高权威,政府总理组成的欧亚政府间理事会负 责上传下达,欧亚经济委员会负责执行。欧亚经济 联盟的决策机制不以国家大小、人口数量、经济发 展水平等其他因素为衡量标准,而以国家为单位, 以主权平等为基线,拉平了所有成员国在决策中的 地位。这种决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余成员 国消除在与俄罗斯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中对主权丧 失的担心,把与俄罗斯的一体化进程紧紧限定在经 济领域,不涉及政治主权让渡,进而提高其余成员 国对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参与度。然而,这种决策机 制也限制了俄罗斯主导力的发挥,束缚了俄罗斯推 进地区政治与经济全面一体化的战略抱负。欧亚经 济联盟的组织机制和决策机制直接反映了成员国国 内超级总统制或威权政治体制的政治体制,也反映 了成员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利益平衡。在一体化经济 效应方面,欧亚经济联盟的拉动作用还未完全显现 出来。比如,区域内及对外贸易量持续下跌,贸易 结构仍然一成不变,投资资金依旧捉襟见肘,进口替代未见起色,等等。尽管如此,欧亚经济联盟在 移民、物流等领域的整合已经取得良好效果。2025 年能否建成内部共同市场、形成区域一体化的“欧 亚模式”,还需我们冷静观察。

  (四)是东倾,还是西向,欧盟何去何从?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先是主权债务危机, 后是英国脱欧;先是乌克兰危机,后是叙利亚难民 问题,各类矛盾接踵而至,欧盟一体化进程遇到了 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之困局。“欧盟需要改变”已 经成为欧盟新老成员的共识。但是,如何变?朝何 处变?是激流勇进,携手脱困,还是遇事退缩,曲 终人散?是东倾,还是西向?欧盟终究何去何从? 这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欧盟内外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欧盟内外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内部 结构来看,原本的一体化“两驾马车”——德国与 法国,逐渐变成德国主导,法国为辅的“一驾半马 车”。德国意志越来越代表欧盟意志。此外,在困 局之下,欧盟经济受挫,其发展模式吸引力下降, 进而引致新入盟的中东欧国家“疑欧主义”、民粹 主义情绪上升,参与欧盟的积极性下降,更多地持 观望态度,或另辟蹊径,与域外国家发展务实合作。 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金融危机后,不管是发达国 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经济增长 乏力、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世 界主要经济体把推动地区一体化视作重振经济、改 善资源配置的最佳途径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地区 一体化机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主导权之争、规 则之争成为国与国之间,一体化机制之间关系的主 要议题。东面是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新提的“欧 亚伙伴关系”构想、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倡议, 西面与美国正在磋商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TTIP)等都是欧盟当下面临的新机遇,也是新挑 战。若利用得当,就能纵横捭阖,加固自身;若处 置不当,则欧盟共同经济空间将面临被瓜分的威胁, 内部离心力加强。

  鉴于此,我们认为,欧盟东倾西向趋势日益明 显,主要体现在经济与安全两个方面。在经济方面, 为扩大海外市场、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寻求经济新 增长点,进而弥合一体化裂痕,欧盟看到了欧亚经 济联盟内部统一市场规则和中国“一带一路”资金及市场优势所带来的机遇。尤其是在特朗普当选美 国总统后,跨大西洋投资与贸易伙伴协议(TTIP) 前途不明的情况下,欧盟更愿意把握眼前,积极向 东寻找伙伴。在安全上,叙利亚危机给欧盟带来难 民问题,欧盟内部社会稳定面临较大压力。乌克兰 危机导致俄欧决裂,欧盟东部周边面临动荡。与俄重修旧好,在俄美之间周旋,合理解决乌克兰及叙 利亚问题,是欧盟摆脱安全困局的不二选择。应该 说,在东倾西向政策推动下,欧盟与俄罗斯重启对 话、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合作机制的前景是可期的, 但也会保持相互竞争与制衡的态势。

  注释: 

  [1] ЕС-ЕАЭС-надежда есть,осталось не упустить шанс. 28 марта 2016 года,http://russiancouncil.ru/inner/?id_4=7463#top-content

  [2] Popescu N.,Eurasian Union: the real,the imaginary and the likely // Chaillot Paper,September 2014,No. 132.

  [3] Ibid.

  [4] Dragneva R.,Wolczuk K.,Russia,the Eurasian Customs Union and the EU: Cooperation,Stagnation or Rivalry? // Chatham House Briefing Paper,August 2012.

  [5] Wisniewska I.,Eurasian Integration: Russia's Attempt at the Economic Unification of the Post-Soviet Area,Warsaw,OSW Studies: Centre of Eastern Studies,2013.

  [6] Popescu N.,Eurasian Union: the real,the imaginary and the likely // Chaillot Paper,September 2014,No. 132.

  [7] 李兴教授认为,在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之间,俄罗斯所采取的态 度及策略均不相同。基于历史、文化及现实外交战略的考量,俄罗斯原 则上支持欧盟东扩,反对北约东扩。参见李兴:《北约欧盟双东扩:俄 罗斯不同对策及其原因分析》,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5 年第 2 期 ;李兴:《亚欧中心地带:俄美欧博弈与中国战略研究》,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329—349 页。

  [8] Zahorka H.,Sargcyan O.,The Eurasian Customs Union: an alternative to the EU’s Association Agreements? // European View, 2014,No. 13.

  [9] Dobbs J.,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A Bridge to Nowhere? // European Leadership Network Policy Brief,March 2015; Dragneva R.,Wolczuk K.,Russia,the Eurasian Customs Union and the EU: Cooperation,Stagnation or Rivalry? // Chatham House Briefing Paper,August 2012.

  [10] Zahorka H.,Sargcyan O.,The Eurasian Customs Union: an alternative to the EU’s Association Agreements? // European View, 2014,No. 13.

  [11] Delcour L.,Kostanyan H.,Towards a Fragmented Neighbourhood: Policies of the EU and Russia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the area that lies in between // CEPS Essay,17 October 2014,No. 17.

  [12] Zahorka H.,Sargcyan O.,The Eurasian Customs Union: an alternative to the EU’s Association Agreements? // European View, 2014,No. 13.

  [13] Roberts S.,Marin A.,Moshes A.,Pynnoniemi K.,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Breaking the pattern of post-Soviet integration? // FIIA Analysis – 3,September 2014.

  [14] Ibid.

  [15] 参见 Dobbs J.,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A Bridge to Nowhere? // European Leadership Network Policy Brief,March 2015; Krastev I.,Leonard M.,The New European Disorder // European 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 Essay; Dragneva R.,Wolczuk K.,Trade and Geopolitics: Should the EU engage with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 European Policy Centre Policy Brief,2 April 2015.

  [16] Delcour L.,Kostanyan H.,Towards a Fragmented Neighbourhood: Policies of the EU and Russia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the area that lies in between // CEPS Essay,17 October 2014,No. 17.

  [17] Hug A.,Trouble in The Neighborhood? The Future of The EU’s Eastern Partnership,European Commission –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London,2015,pp. 8-20

  [18] European Commission’s support to Ukraine. Brussels, 5 March 2014: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MEMO-14-159_ en.htm?locale=en

  [19] IMF Executive Board Approves 2-year US $ 17.01 Billion Stand – By Arrangement for Ukraine,US $ 3.19 Billion for immediate Disbursement. Press Release No. 14/189. http://www.imf. org/external/np/sec/pr/2014/pr14189.htm

  [2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划向乌克兰提供 175 亿美元资金援助》, 载联合国新闻 2015 年 2 月 12 日。http://www.un.org/chinese/News/ story.asp?NewsID=23456

  [21] Soros G.,A New Policy to Rescue Ukraine //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February 5 2015 ISSUE. http://www.nybooks.com/ articles/archives/2015/feb/05/new-policy-rescue-ukraine/

  [22] Hug A.,Trouble in The Neighborhood? The Future of The EU’s Eastern Partnership,European Commission –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London,2015,pp. 8-20.

  [23] Совместная пресс-конференция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А и Председателя Европейского Совета,20 июля 2015. http://www.president.am/ru/ interviews-and-press-conferences/item/2015/07/20/President-Serzh-Sargsyananswers-at-press-conference-with-Donald-Tusk/

  [24] Hug A.,Trouble in The Neighbourhood? The Future of The EU’s Eastern Partnership,European Commission –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London,2015,pp. 8-20.

  [25] 南方天然气走廊包括: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TAP)、跨安 纳托利亚管道(TANAP)、土耳其—希腊—意大利管道(ITGI)等。

  [26] Kempe I.,The South Caucasus Between the EU and the Eurasian Union // Caucasus Analytical Digest,17 June 2013,No. 51-52.

  [27] Hug A.,Trouble in The Neighbourhood? The Future of The EU’s Eastern Partnership,European Commission –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London,2015,pp. 8-20.

  [28] Delcour L.,Shaping the Post-Soviet Space? EU Policies and Approaches to Region-Building,Surrey: Ashgate. 2011. pp.92-95.

  [29] 托马斯 ? 伦克:《欧盟的中亚新战略》,载《俄罗斯研究》2009 年第 6 期。

  [30] EU-Central Asian High Level Security Dialogue takes place in Dushanbe // EEAS – Press Release,Dushanbe,11 March 2015. http://eeas. europa.eu/statements-eeas/2015/150311_01_en.htm

  [31] Назарбаев Н.,Следующая глава в отношения между Казахстаном и ЕС,8 октября 2014 г. http://www.inopressa.ru/article/08oct2014/wsj/ kazakhstan.html

  [32] 《哈萨克斯坦与欧盟或将简化签证手续》,载哈萨克斯坦国际通 讯社 2015 年 5 月 25 日。http://inform.kz/chn/article/2779600

  [33] Delcour L.,Shaping the Post-Soviet Space? EU Policies and Approaches to Region-Building,Surrey: Ashgate. 2011.

  [34] Ibid. Soderbaum F.,Langenhove L.,The EU as a Global Player: The Politics of Interreg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pp. 120-129.

  [35] 张学昆:《论欧盟邻国政策的形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9 年第 3 期。

  [36] 学者把“欧洲睦邻政策”定义为“以欧盟条件性为前提,通过推 广价值与规范来影响和塑造周边国家,实现从‘扩大式欧洲化’到‘睦 邻式欧洲化’的中心转移”。参见宋黎磊:《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 意图、推进与问题》,载《国际问题研究》2015 年第 2 期。

  [37] Emerson M,The Wider Europe Matrix,Brussels: Centre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 2004. p.16.

  [38] 波兰和瑞典是“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倡议者,其中以波兰最 为积极。波兰把自己定位为中东欧地区的领导力量,早在 2000 年初波 兰就提出欧盟应该针对东部伙伴制定相应的政策。波兰和瑞典提出的 “东部伙伴关系计划”遭到了来自德国的阻力。德国主张,在欧盟对东 部邻国政策中应该充分考虑俄罗斯的作用。德国认为,应该适当制衡一 下波兰在欧盟对东部邻国政策中的分量。参见Natorski M.,National Concerns in the EU Neighbourhood: Spanish and Polish policies on the Sourthen and Eastern Dimensions' // see. Delcour L.,Tulmets E., Pioneer Europe? Testing Europe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Neighbourhood. Baden-Baden: Nomos,2008,pp. 57-76; Copsey N.,Pomorska K., Poland's Power and Influe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 Case of its Eastern Policy // Comparative European Politics. 2010. No. 8(3).

  [39] 宋黎磊:《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意图、推进与问题》。

  [40] European Commission. Russia – Trade Statistics (2015), 10 April 2015. http://trade.ec.europa.eu/doclib/docs/2006/september/tradoc_113440.pdf

  [41] Mogherini: Russia is no longer the EU’s strategic partner. Euractiv,02 september 2014. http://www.euractiv.com/sections/ global-europe/mogherini-russia-no-longer-eus-strategic-partner-308152

  [42] Delcour L.,Kostanyan H.,Towards a Fragmented Neighbourhood: Policies of the EU and Russia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the area that lies in between // CEPES Essay,17 October 2014, No. 17.

  [43] Dobbs J.,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A Bridge to Nowhere? // European Leadership Network Policy Brief,March 2015.

  [44] Delcour L.,Kostanyan H.,Towards a Fragmented Neighbourhood: Policies of the EU and Russia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the area that lies in between // CEPES Essay,17 October 2014, No. 17.

  [45] Бусыгина И.М.,Филиппов М.Г.,Евросоюз: от частного к общему // Россия в глоб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2010,№ 1.

  [46] Dragneva R.,Wolczuk K.,Russia,the Eurasian Customs Union and the EU: Cooperation,Stagnation or Rivalry? // Chatham House Briefing Paper,August 2012.

  [47] Dragneva R.,Wolczuk K.,Trade and Geopolitics: Should the EU engage with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 European Policy Centre Policy Brief,2 April 2015.

  [48] Popescu N.,Eurasian Union: the real,the imaginary and the likely // Chaillot Paper,September 2014,No. 132. p. 36.

  [49] Dobbs J.,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A Bridge to Nowhere? // European Leadership Network Policy Brief,March 2015; Krastev I.,Leonard M.,The New European Disorder // European 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 Essay.

  [50] Kempe I.,The South Caucasus Between the EU and the Eurasian Union // Caucasus Analytical Digest,17 June 2013,No. 5152.

  [51] 关于欧亚经济联盟组织机制运行问题,可参见王晨星、李兴 :《欧 亚经济共同体与欧亚经济联盟比较分析》,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6 年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