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俄罗斯外交
索契冬奥会的“政治命题”
毕洪业 来源:《世界知识》2014年第3期 2014年02月25日

  1月17日,普京总统在索契接受全球六家电视媒体的集体采访。在采访中,普京表示,俄罗斯非常清楚索契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面临的恐怖威胁并明白如何与其斗争,将“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参赛人员和观众的安全。他说,俄方有足够的必要手段,护法机关和情报机构大约四万名人员将对索契及周边地区空域、海域和山区采取安保措施,尽己所能确保安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013年年中以来,针对俄罗斯通过的“反同性恋法”以及“斯诺登事件”“严格控制外来移民和外籍劳工”等议题,美欧掀起了一股抵制索契冬奥会的浪潮,使原本单纯的体育 赛事充满着被政治绑架的味道。而随着开幕日期的日益临近,在俄罗斯的伏尔加格勒市又发生了连续的恐怖袭击事件,这一切都加大了人们对索契冬奥盛会的进一步关注。

围绕索契冬奥会的“攻”与“防”

  2013年6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反同性恋法”,在美欧引起一股抵制索契冬奥会的浪潮。西方部分领导人、国会议员、演员、同性恋团体和人权组织等加入了抵制浪潮。“斯诺登事件”后,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参议员格雷厄姆最为积极)对奥巴马政府施压,呼吁美国抵制俄罗斯承办的G20峰会和冬奥会,但遭到众议院议长博纳和国家奥委会主席桑达斯基的反对。德国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同性恋者)呼吁俄罗斯当局停止对同性恋者的“暴力”,而司法部长施纳伦贝格则婉转地希望运动员抵制索契冬奥会。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更是把俄罗斯的“反同性恋法”与纳粹德国在1936年奥运会前通过的“反犹太人法”相提并论,同时有30多万人联署请愿书敦促国际奥委会谴责俄罗斯的做法。加拿大的温哥华(上届冬奥会主办地)还故意派出一名同性恋议员(而不是市长)作为代表前往索契。随着美俄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在取消G20圣彼得堡峰会期间双方领导人会晤的同时,美国总 统奥巴马表示将不参加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但同时反对抵制奥运会。包括英国首相卡梅伦等在内的一些西方领导人也表达了同样的立场。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雷恩和德国总统高克也公开表示不参加开幕式,但德国总理默克尔从俄德关系大局出发,表示将出席开幕式。不管怎样,在西方媒体的强大舆论“攻击”下,克里姆林宫确实一度面临“严峻形势”,国家形象也严重受损。欧洲议会人权委员会官员罗西比勒尔表示,这是西方对克里姆林宫发出的“政治信号”,俄罗斯必须对其人权政策进行调整,但不应该抵制索契冬奥会。而 2013年12月29日,发生在伏尔加格勒的连续恐怖袭击事件又给索契冬奥会罩上了一层阴影,引起国际社会的进一步担忧。

  尽管如此,俄罗斯依然热情高涨,认为索契冬奥会是提升自身软实力的理想舞台,并将留下无价的遗产。尽管有西方的压力和恐怖主义阴影,但俄罗斯仍为能够举办冬奥会而自豪,不仅为奥运圣火传递设计了史无前例的路线,俄罗斯银行还将推出奥运纪念币,而近期赴索契结婚更在俄罗斯成为时尚。几乎所有俄罗斯受访者都非常了解即将举行的冬奥会,并有超过80%的俄罗斯人支持此项活动。

  针对西方的指责,俄罗斯这次表现得更为从容和灵活。2013年9月10日,托马斯·巴赫当选国际奥委会新主席,普京是第一个表示祝贺的国家领导人,俄罗斯希望通过此举缓和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为即将开幕的索契冬奥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普京称赞国际奥委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组织,它不仅在竞技场上充满无限活力,在外交领域也显现了强大的软实力。同时,随着盛会的临近,为展示俄罗斯的积极形象,普京还签署命令赦免了备受争议的持不同政见者,包括莫斯科沼泽广场集会上被捕的部分抗议者、绿色和平人士、朋克乐队暴动小猫成员,以及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相应地,俄罗斯方面强调,将索契冬奥会政治化的企图违背奥运会精神,所有参加者和客人都将受到热情接待,保证同性恋者的权利不会受到任何侵害。

争议背后的实质

  表面上看,西方把对俄罗斯的怨气指向了莫斯科引以为傲的索契冬奥会,但背后所反映的是双方在文明、价值观及战略利益上的差异和矛盾。西方文明是在中世纪基督教影响下形成的,而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并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进而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西方人看来,俄罗斯人的历史完全不同于自己的,其文化也不同,较之西方文明而言,俄罗斯是另外一种历史经验,它没有或很少经历过那些用来界定西方文明的历史现象。相应地,基督教影响下的美欧,自认为是先进、普世价值的代表,负有在全球推广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的使命。同时,沙皇俄国的扩张历史使西方对俄罗斯仍怀有一种恐惧感。苏联解体后,基辛格就曾建议美国在鼓励俄罗斯进行改革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提防“俄罗斯恢复帝国的企图”,也就是说,西方力促“民主俄罗斯”的出现,目的在于“消灭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布热津斯基强调,俄罗斯如果要得到援助,就必须做出两个有利于美欧的抉择:俄罗斯要抛弃帝国的过去,对北约扩大不表示异议;允许在原苏联领土上实现地缘政治多元化。所以,冷战后的俄罗斯与西方难以形成战略上的互信,导致双方在民主人权、北约东扩、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建设、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等诸多领域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和分歧。

  然而,来自西方的歧视不可能阻止俄罗斯步入世界舞台的脚步。于是,双方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复杂关系,即在不承认俄罗斯为西方一员 的同时,西方又担心它的强大。在美欧,的确有很多人希望看到一个虚弱的、有求于人的甚至是分崩离析的俄罗斯,而且还乐于看到乌克兰以及中亚和波罗的海国家与西方紧紧地绑在一起。金融危机后,俄罗斯通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加快了对后苏联空间的全面整合,并积极拉拢乌克兰入盟。所以,在后危机时代领导能力下降的背景下,对索契冬奥会的抵制更是西方对俄罗斯强势崛起的忌惮心理和不满情绪的集中释放。更现实地看,对索契冬奥会的非议也只不过是一贯批评俄罗斯的西方政治人物和媒体又一次展 示自身政治观点、立场及话语权的契机而已。

  在俄罗斯看来,此次西方出现的抵制索契冬奥会浪潮,目的在于诋毁俄罗斯的国家形象,但显然其不可能达到目的。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俄罗斯人认为社会应该拒绝同性恋。这一态度与东正教的传统有关。东正教认为同性恋婚姻是一种末日启示,它意味着人类选择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俄罗斯文明是本土文化、拜占庭的强大影响和蒙古长期统治的产物,并呈现出独特的社会和文化风景,这与在极为不同的力量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西方社会和文化有着很大差异。俄罗斯文明作为独立的东正教文明或欧亚结合部文明,完全不同于基督教西方文明。

  普京强调东正教在维护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独特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积极推动俄罗斯东正教教会的最终统一(2007年,俄东正教红白两派在分裂80年后终于完成了统一),促进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复兴。普京主张俄罗斯应重新回归传统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在道德方面要超越西方,努力成为道德的仲裁者。同时,俄罗斯传统、保守的价值观定位已经被视为国家的软实力,并积极向世界推广。这样,在西方多年向俄罗斯灌输其价值观后,普京转而也用基督教的价值观来解释自己的主张和立场,试图证明西方对同性恋行为的宽容是对传统基督教价值观的背叛。

  而“斯诺登事件”的是非曲直,同样存在着法律和价值判断问题。俄罗斯国内的外国居民人数之多已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严格移民立法管理以回应民族主义情绪,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这在西方社会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而正是由于在“斯诺登事件”和叙利亚冲突等国际热点问题上的出色表现,俄罗斯总统普京相继被美国《福布斯》杂志和英国《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和2013年国际风云人物,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也认为普京和俄罗斯是2013年的最大赢家。

回归奥林匹克精神的本源

  不可否认,索契奥运会的筹备工作确实存在着问题,巨额的成本支出、相关的腐败现象和环境的不尽如人意屡遭诟病,更有不容有失的安全保障考验日益凸显。但在21世纪的今天,还以各种借口对这种全球性的体育盛会进行抵制,显然是不明智也是狭隘的做法。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1980年美国抵制在莫斯科举办的奥运会,那是一场历史的悲剧;而30多年后,西方社会再次出现抵制索契冬奥会的浪潮,无疑就是一场闹剧了。事实上,无论是美国对莫斯科奥运会的抵制,还是1984年苏联对洛杉矶奥运会的抵制,两者都没有达到各自的目的。国家元首是否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并不是外交准则,也不会对奥运会的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

  来自俄罗斯70个地区的约5000名演员将参加索契冬奥会的文化活动,他们将向全世界展示俄罗斯文化的多样性。在全球化时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大大超出了体育竞技的范畴,作为全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而存在。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诠释了人类合作共存和积极向上的追求,奥运盛会象征着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团结。俄罗斯伏尔加格勒最近连续出现的恐怖袭击事件再次绷紧了人们的神经,一些极端武装分子扬言要破坏索契冬奥会,进而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形成了严重威胁,需要各国本着奥运精神共同应对挑战。

  为加强对外宣传和安抚人们的紧张心理,普京总统此前还亲自到索契视察筹备工作和设施建设情况,并与总理梅德韦杰夫一起滑雪和品尝红酒。1月17日,普京在接受国际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索契冬奥会使俄罗斯参加群众性体育运动的人数增加了一倍,我们将竭尽全力保障赛会安全,“我认为,在人文、政治和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发挥效能的国际社会应当集中力量打击恐怖主义行动和杀害无辜平民等反人类行径。”同时,美国联邦调查局宣布,将派遣数十名特工及相关工作人员前往俄罗斯,帮助加强索契冬奥会的安保工作。

  我们确信,随着奥运圣火的燃起,先前围绕索契冬奥会的种种不愉快将很快成为过去,其成功举办不仅将给俄罗斯而且也会给全人类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亚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