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俄罗斯经济
Т.И.扎斯拉夫斯卡娅的学术历程
余剑飞 来源:《欧亚经济》2014年第6期 2014年12月31日

  【内容提要】Т.И.扎斯拉夫斯卡娅系苏联(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她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便开展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由此逐渐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西伯利亚经济社会学派。同时,作为苏联高层的经济顾问,扎斯拉夫斯卡娅倡导推行全方位根本性的经济社会体制变革,对苏联末期和后苏联时代的制度转型产生了极大的理论引导效应。

  【关键词】苏联;俄罗斯;经济社会学;制度转型;

  【作者简介】余剑飞,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塔季扬娜·伊万诺夫娜·扎斯拉夫斯卡娅(1927年4月9日~2013年8月23日)是苏联(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苏联(俄罗斯)经济社会学与新西伯利亚经济社会学派创始人。她毕生致力于研究苏联(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倡导进行全方位改革,一生著作颇丰,成为学术界的里程碑式人物,对苏联和后苏联时代的制度转型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扎斯拉夫斯卡娅1927年生于基辅,她天资聪颖,很小就表现出较强的数理能力。扎斯拉夫斯卡娅的祖父为物理学教授。受其影响,1943年扎斯拉夫斯卡娅考入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大学三年级时,扎斯拉夫斯卡娅辅修政治经济学,其间做了一篇有关商品拜物教的报告,得到老师肯定。而后,扎斯拉夫斯卡娅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向经济学,开启了崭新的人生道路。

  1950年扎斯拉夫斯卡娅本科毕业,1956年完成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课程并通过副博士论文答辩,1965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68年成为苏联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通讯院士,1981年成为苏联科学院经济学部院士。1950年大学毕业后,扎斯拉夫斯卡娅被分配到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从事农业问题研究。所内老专家们深入调研、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有助于她形成独特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1953年,扎斯拉夫斯卡娅开始撰写副博士论文,题目是《集体农庄的劳动日和物质利益原则》。该文主要分析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以及农庄收入模式的经济体制。由于研究领域比较封闭,缺乏相关资料,她不得不到田间地头采集信息,最终于1956年完成论文写作并通过了副博士论文答辩。两年后,在该论文基础上,扎斯拉夫斯卡娅完成第一部学术专著《集体农庄物质利益和劳动报酬的原则》(国家经济计划统计文献出版社1958年版)。随后,扎斯拉夫斯卡娅又开始从事苏美农业经济劳动生产率对比研究。1960年,扎斯拉夫斯卡娅发表专著《现代集体农庄经济》(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60年版)。该书研究数据显示,苏联的农业生产率平均落后美国4~5倍,这大大超出了官方数据,因此遭到当局的批评,并被限制出版发行。

  1963年,应著名学者А. Г. 阿甘别吉扬的邀请,扎斯拉夫斯卡娅来到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工作并在那里工作了25年。这段岁月让她从一名普通研究人员成长为知名社会经济学家,在苏联社会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当时,苏联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经济和工业生产组织研究所汇集了众多年轻有为的学者,研究领域广泛。扎斯拉夫斯卡娅在这里继续从事集体农庄分配方式的研究,并有所建树。1965年,她的博士论文《集体农庄按劳分配的经济问题》尖锐地指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农业经济政策的失误,批评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民的掠夺模式。幸好当时苏联正经历政权更迭,赫鲁晓夫被解除职务,勃列日涅夫上台,因而论文最终得以顺利通过。次年,此论文以专著形式出版(《集体农庄的按劳分配》,经济出版社1966年版)。1968年,她与扎戈鲁伊科合著《识别社会研究中的方法》(新西伯利亚科学出版社1968年版)。从此,扎斯拉夫斯卡娅开始关注农村经济与社会关系问题。

  1967年,扎斯拉夫斯卡娅担任苏联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经济和工业生产组织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在她的领导下,该研究室很快成为苏联社会学界的佼佼者,且在国外社会学界产生影响。她注重经济学与政治学的融合,擅用更宽泛的视角解决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学术风格,后来渐渐发展为新西伯利亚经济社会学派。20世纪70~80年代,扎斯拉夫斯卡娅的学术研究进入丰产期,由她个人撰写或由其主编的科研成果主要有:《农村人口流动》(思想出版社1970年版)、《农村社会人口发展前景综合研究纲要》(苏联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经济和工业生产组织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室1974年版)、《劳动力资源流动的社会学方法论问题》(新西伯利亚科学出版社1974年版)、《村镇的发展:分析社会客体类型的语言法》(思想出版社1977年版)、《系统研究农村的方法论问题》(新西伯利亚科学出版社1977年版)、《西伯利亚农村社会人口发展:区域分析》(新西伯利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系统研究苏联农村方法论与教学法》和《西西伯利亚农村社会经济学发展》(新西伯利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扎斯拉夫斯卡娅带领团队深入实践、系统策划,采集了大量来自农村的一手资料。尽管她主攻农村经济与社会问题,但她的团队人员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心理学、法律甚至数学。经过全面深入的研究,他们为政府制定农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其学术研究体现出社会实用价值。

  1983年,扎斯拉夫斯卡娅撰写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经济社会任务报告》(又称《新西伯利亚宣言书》)。这篇文章不论是在苏联学术界还是在其个人职业生涯中都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1982年年底,苏联政界正经历最高领导人更替:勃列日涅夫病逝,安德罗波夫开始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当时,苏联经济发展停滞,生产萧条,体制僵化,官僚主义盛行,迫切需要新上任的领导人进行一系列整顿,化解经济发展停滞造成的危机。而扎斯拉夫斯卡娅的科研团队正在研究《经济发展的社会模式(以农工综合体为例)》课题。该课题旨在阐释社会经济和管理变革的主要方向,保证农业部门经济的有效增长。其主要观点为:当时社会所爆发的系统性经济危机不仅仅是纯粹经济技术性和结构性危机,其中还夹杂着诸多社会因素,因此,必须进行社会与经济关系的整体变革,完成由行政管理向优先利用经济自身调节手段的转变。最终研究报告被立刻抄送至其他城市的10个同领域研究所。业界同行受邀于1983年4月8~10日赴新西伯利亚参与讨论。尽管新任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给苏联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但陈旧的观念仍不能马上消除,改革前景依然迷茫,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当局对这份研究报告仍然采取了禁止公开发行、严控印刷数量、仅限内部使用以及阅后上交等强制手段。研讨会当天,当局采取的严格管制措施非但没有减少人们对报告本身的关注度,反而引发学者们的热议。由于研究报告印有编号,只针对特定人群,没有拿到的人便借来手抄一整夜。这足见当时的反响之强烈。两个月后,这份研究报告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而研讨会的文集也在联邦德国被公开出版。这在苏联和西方学术界激起了巨大波澜。有人认为,这篇研究报告代表了社会的呼声。而西方的苏联问题专家却认为这是克里姆林宫高层的最终决定,预示着社会将根本转变。这就是西方学者一直把扎斯拉夫斯卡娅的这份研究报告看成是《新西伯利亚宣言书》的原因。更有媒体将她本人形象地比喻为“苏联迎来春天的第一只燕子”。一股新的社会思潮开始洗涤苏联各阶层人民。

   1988年,扎斯拉夫斯卡娅回到莫斯科组建全苏舆论调查中心(1992年后改称全俄舆论调查中心)。这是苏联首家以社会舆论调查为基础开展社会学和市场营销的研究机构。扎斯拉夫斯卡娅担任该中心第一任主任,副主任是社会学家格鲁申。尽管成为社会舆论研究领域先行者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扎斯拉夫斯卡娅却笑不起来。因为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社会的思想观念虽愈加开放,可是一旦触及政权的核心价值,仍面临不小的政治和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她本人也意识到,做好舆论调查工作最重要的是树立良好的公信力,调查过程自始至终必须保证相对独立。在调查结果是否公开、舆论调查中心隶属关系等原则问题上,筹建各方依然存在争议。再者,经验不足是该中心从建立到运作的最大短处。中心的领导层只有格鲁申具备丰富的舆论调查经验,其余人均初出茅庐。扎斯拉夫斯卡娅作为一把手的困难可想而知。1988~1992年的四年时间让扎斯拉夫斯卡娅认识到,社会舆论调查并非其科研兴趣所在,而且处理中心日常事务浪费了她大量的研究时间。此外,中心领导层也发生了分化,管理权渐渐由扎斯拉夫斯卡娅转落至列瓦达手中,后者最终建立了私营的列瓦达中心(于是,1992年,扎斯拉夫斯卡娅辞去舆论调查中心的领导职务,重回学术研究岗位)。这一时期,扎斯拉夫斯卡娅发表的作品不多,重要的成果仅为在英国伦敦出版的文章《改革的声音》(“M.E. Sharpe”出版社1989年版)、英文专著《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二选一的苏联战略(第二世界)》(“I.B.Tauris”出版社1990年版)、合著《经济生活的社会学:理论大纲》(新西伯利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993年,扎斯拉夫斯卡娅担任社会学跨学科学术中心、俄联邦总统国民经济和国家行政学院、莫斯科社会与经济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在任职期间,她坚持对改革的探索,每年举办一次的国际研讨会“俄罗斯向何处去?”(2003年后改称“俄罗斯之路”)极具影响力。尽管苏联的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复存在,但俄罗斯在世界多极化背景下的道路选择和国家治理却是国际研讨会永恒的主题。参会者遍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历史、法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共同致力于社会科学学科一体化建设,促进后苏联时代转型认识深化和综合跨学科体系形成。由扎斯拉夫斯卡娅编写的同名学术报告论文集《俄罗斯向何处去?》成为时下研究俄罗斯当代问题与社会发展前景的必读文本。

  叶利钦和普京执政时期,扎斯拉夫斯卡娅专注于研究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转型架构建设,发表或主编了《位于社会拐点处的俄罗斯社会:内部视角》(“Aspect”出版社1997年版)、《俄罗斯变革的社会路径:新西伯利亚经济—政治学派研究》(事业出版社1999年版)、《俄罗斯的社会转型:行为结构观念》(事业出版社2002年版)、《当代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社会机制》(事业出版社2004年版)。

  2007年,扎斯拉夫斯卡娅迎来80岁寿辰。这一年,莫斯科经济出版社出版了其个人选集(三卷本):《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学》(第一卷)、《俄罗斯的转型进程:寻找新的方法论》(第二卷)、《我的生活:回忆与思考》(第三卷)。该套选集从三个不同侧面反映了扎斯拉夫斯卡娅的学术人生道路,既有其学科理论与思想的体现,又有普通视角的个人回忆。

  作为苏联和俄罗斯制度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学者,扎斯拉夫斯卡娅对苏联剧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人生与思想变化反映了整个苏联社会理论体系的变迁,为世人研究这一关键时期的历史进程提供特殊的视角。

  扎斯拉夫斯卡娅获得的国际学术荣誉很多:1987~1991年被选为俄罗斯社会学联合会主席、欧洲社会学协会理事;1990年被授予波兰科学院荣誉院士;1991~1992年获得美国欧柏林学院、乔治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博士;1993年获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哲学博士、欧洲科学院荣誉院士、欧洲地中海科学院荣誉院士称号;2004年被授予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荣誉教授、俄罗斯劳动与社会政治专家协会名誉理事、国际社会学学会理事。1989年,她获德国卡尔宾斯基奖章;2000年获俄罗斯杰米多夫斯基奖章;2007年获国家“奥林匹克”女性社会成就奖。

  同时,扎斯拉夫斯卡娅还承担着诸多行政和社会职务:早年担任戈尔巴乔夫的私人经济顾问;1989~1991年被选为苏联社科界人民代表,最高苏维埃劳动、价格和社会问题委员会委员,跨区域代表团成员;1990~1992年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直属(后改为俄联邦总统直属)咨询协调委员会成员;在担任全苏(全俄)舆论调查中心主任期间,任《社会舆论》杂志编委会主编。

  扎斯拉夫斯卡娅一生最突出的两项学术成就是:

  第一,创立新西伯利亚经济社会学派,率先进行跨学科研究。

  这是苏联社会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它的意义不仅仅是经济学与政治学的融汇,而是已经脱离二者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并且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学派,将学科的发展建立在方法论创新之上。扎斯拉夫斯卡娅具备丰富的经济学知识,对各种经济现象了如指掌。但通过对农业、农村问题的长期关注,她也深刻意识到,像工农业这样不是靠少数人就可运作的经济实体,若要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引入社会学问题。政治治理虽会对经济产生复杂影响,但最终目标仍是实现合理的社会关系。由此,一个新的学派孕育而生。

  经济社会学的对象是经济发展的具体社会机制。这种社会机制被定义为社会群体经济行为连同这些群体在生产、分配和消费物质产品及劳务方面相互作用的稳定系统[1]。经济社会学同样基于现实主义,其功能和发展动力来源于群体利益。

  扎斯拉夫斯卡娅认为,调节群体行为方式把其纳入经济目标形成经济机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行政上限制选择行为方式的自由,二是经济上间接调控行为的内容[2]。苏联集体农庄的计划经济多属前者,以行政手段为中心,隔断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联系,生产变成义务性劳动,导致生产者积极性、创造性丧失,这便是此学派解释苏联经济社会现象最直接的应用。

  第二,发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经济社会任务报告》。

  这份报告不仅仅影响到制度改革层面,还揭示了苏联传统模式能否完全抵抗“冷战”的冲击并同时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报告提出各种不同的改革思路。它反映了一个事实,即苏联学者深刻地意识到体制僵化只能把发展拖入死胡同,生产关系的革新应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变化。

  扎斯拉夫斯卡娅属于较激进的改革派,理想的西方浪漫主义、自由主义色彩较浓。苏联解体是一个多方位的、视角复杂的人文话题,解体过程中的理论视角解读自然成了其中最为关键的领域。扎斯拉夫斯卡娅的这份宣言书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转变制度、适应市场的迫切性,特别是在经济活力严重不足时应果断打破现存体制的态度。但苏联当时的思想日趋多元化,面临政治、经济和社会多重危机,国家前途瞬时迷茫,最终的任何中央决议都是妥协后的产物。扎斯拉夫斯卡娅在俄罗斯经历转型危机后也适当调整了先前理论,注重精英创导性与民众适应性的统一[3]。但是,她的这份报告在当时所发挥的思想革新作用不可估量。

  注释:

  [1]〔民主德国〕泽格特、维尔戈斯,兆雄译:《新西伯利亚的经济社会学》,《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0年第4期。

  [2]同上。

  [3]潘大渭:《俄罗斯的社会转型思考》,《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1期。

(责任编辑:徐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