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俄罗斯经济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产业结构研究——以经济转型为视角
郭晓琼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第4期 2013年05月04日

  【内容提要】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产业结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生了自发性调整,出现了第一、二产业结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结构比重上升的趋势。这不能从表象上认为是俄罗斯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产业的某些内部变化依然表现出结构衰退的迹象,如第二产业出现了重轻结构畸形加剧和经济能源化、原材料化趋势加重的迹象,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以低端的商业和餐饮服务业为主。本文从经济转型的视角解读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产业结构的演变,从长期看,通过经济转型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但文章的重点是要解释在短期内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变化的产业结构。本文以发展和转型问题专家麦金农的“货币与资本互补性”理论为基础,为俄罗斯产业结构变动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考察了宏观经济衰退的原因。

  【关键词】 俄罗斯,产业结构,经济转型

  【作者简介】 郭晓琼,198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北京 100007)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的基本上仍是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畸形的产业结构。俄罗斯独立后面临三个根本性的经济挑战:首先是要克服苏联政权不复存在后遗留下来的国家经济破产问题;其 次是要在中央计划体制的陈迹上建立市场经济,即完成经济转型;第三是要进行广泛的结构调整,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消费需求被压抑的状态。在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的条件下,二者存在着长期的互动性。鉴于此,本文旨在以经济转型为视角解读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经济转型对产业结构演变的长期和短期影响。

一 叶利钦时期产业结构的演变

  苏联解体后,刚刚独立执政的俄罗斯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以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希望通过改革尽快摧毁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迅速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因此选用了激进的 “休克疗法”进行经济转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俄罗斯的产业结构也自发性地发生了调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三大产业结构变化

  1.三大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经济转型以来,俄罗斯产业结构出现了第一和第二产业占比迅速下降的现象。工业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38.2%下降至1997年的28.4%,之后呈微弱上升趋势;农业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13.9%锐减至1999年的6.7%,下降了近2倍。与第一和第二产业形成鲜明对照,第三产业迅速发展。1991年服务性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37.2%,1992年激增到51.6%,1993年回落为49.1%,1994~1999年保持在51%~58%之间。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与转型后私有化的开展和市场型服务机构的建立有关,但不能仅凭此认为这是俄罗斯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因为结构调整并不是通过各部门经济增长的差异实现的,而是在产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实现的,这种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消极性和被动性。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情况来看,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通讯业和金融业都没有显著增长(见表1)。

表1 1991~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按当年价格计算,%)

年 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GDP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其中:                  
商品性产值
62.8
48.4
50.9
48.8
45.1
45.5
43.3
42.8
45.7
 其中:                  
 工业
38.2
33.7
34.4
32.8
29.0
29.5
28.4
29.1
32.0
 建筑业
9.4
6.3
7.9
9.1
8.5
8.4
7.9
7.2
5.5
 农业
13.9
7.0
7.8
6.1
6.7
6.8
6.2
5.6
6.7
服务性产值
37.2
51.6
49.1
51.2
54.9
54.5
56.7
57.2
54.3
 其中:                  
 交通 
6.5
6.7
7.5
8.5
10.7
10.6
10.7
9.4
7.2
 通讯 
0.7
0.6
0.7
1.1
1.5
1.7
1.9
2.0
1.8
 贸易
11.8
28.9
18.7
18.0
19.4
18.0
17.6
20.1
23.1
 金融、信贷、保险
2.2
4.6
5.2
4.4
1.6
0.6
0.7
0.3
-

  资料来源:俄罗斯联邦统计局2000年数据。http://www.gks.ru.

  2.就业人口在三大产业间的分布状况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15%上下,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从1991年的41.9%下降到1998年30.1%,下降了11.8%,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逐年上升,1998年达到了55.8%。按照传统理论,产业结构升级会使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其内在机理是在第一、第二产业中以资本或技术要素代替劳动力要素,生产率得以提高,从而使第一、第二产业中的富余劳动力流向第三产业。然而,俄罗斯的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并不属于这种情况,而是由于工农业生产萎缩,处于失业状态的产业工人必须转移出去,而服务业产出的需求弹性大,许多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导致人员向第三产业流动。

表2 1991~1998年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结构(%)

年 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第一产业
13.5
14.3
14.6
15.4
15.1
14.4
13.7
14.1
第二产业
41.9
40.6
39.5
37.0
35.2
33.7
31.7
30.1
第三产业
44.6
45.1
45.9
47.6
49.7
51.9
54.6
55.8

  资料来源:根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1999年数据计算。http://www.gks.ru.

  (二)工业内部结构变化

  1.重轻结构畸形加剧

  俄罗斯工业生产在1991~1998年间一直处于下降状态,重、轻结构畸形的现象加重。根据表3归类计算,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1年的35.4%上升到1996年的46.9%,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明显下降,比重由1991年的18.5%下降到1996年的14.1%,俄罗斯学者形象地说该部门几乎已被“消灭”。重工业中,燃料动力和冶金等部门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燃料工业从1991年的12.6%上升到1996年的17.7%,冶金工业从14.2%上升到15.7%;木材加工和造纸业等生产最终产品的工业 部门也都经历了严重的生产下降[1]。由此可见,经济转型以来,工业结构不仅没有优化,反而更加恶化。

表3 1991~1996年工业部门结构(按1995年价格计算,%)

年 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整个工业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电力工业
8.6
9.7
10.7
12.4
12.5
13.5
燃料工业
12.6
13.7
14.1
16.1
16.6
17.7
黑色冶金
8.1
8.0
7.8
8.1
9.3
9.8
有色冶金
6.1
5.3
5.3
6.2
6.6
5.9
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
8.1
7.9
7.2
6.8
7.6
7.4
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业
21.9
22.4
22.0
19.3
18.1
17.7
森林、木材加工、造纸
6.0
6.0
5.7
5.0
5.2
4.5
建筑材料工业
6.1
5.7
5.5
5.1
4.9
4.0
轻工业
6.8
5.6
5.0
3.4
2.5
2.0
食品工业
11.7
11.4
12.1
12.7
12.1
12.1

  资料来源:俄罗斯联邦统计局《1998年俄罗斯统计年鉴》。

  2.经济能源化和原材料化趋势加重

  俄罗斯工业结构恶化的另一表现是经济能源化与原材料化趋势加重。1991~1996年,能源和原材料部门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从47.5%上升到55.4%;而加工工业部门的比重则持续下降,从48.5%降至39.2%(见表4)。经济转型之前,苏联的经济是封闭型经济,俄罗斯在向市场经 济过渡过程中采取了“休克疗法”方式,立即实行对外贸易自由化,俄罗斯加工工业部门的产品由于长期存在的资源补贴机制以及生产工艺落后,难以与西方产品竞争。此外,为了取得短缺的外汇资金,俄罗斯不得不大量出口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导致工业部门内部结构更加畸形。

  综上所述,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国民经济出现整体下滑,产业结构方面出现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优化”迹象。然而,这种“优化”可能是一种表象,因为从工业内部结构看,重轻工业结构畸形的现象更为严重,重工业又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第三产业中也表现出低端服 务业的特点。将叶利钦时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内在演进规律进行比较,并没有出现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转变的特点,因此并不能说俄罗斯的经济转型促进了结构调整。

表4 1991~1996年工业部门结构(按1995年价格计算,%)

年 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整个工业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能源和原材料部门(含燃料、电力、黑色、有色、木材和建材工业)
47.5
48.4
49.1
52.9
55.1
55.4
制造业(含机器制造、化工、轻工和食品工业)
48.5
47.3
46.3
42.2
40.3
39.2

  年 份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整个工业100 100 100 100 100 100能源和原材料部门(含燃料、电力、黑色、有色、木材和建材工业) 47.5 48.4 49.1 52.9 55.1 55.4制造业(含机器制造、化工、轻工和食品工业) 48.5 47.3 46.3 42.2 40.3 39.2

  资料来源:根据表3归类计算得出。

二 经济转型对产业结构演变的短期负面影响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变迁应为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提供制度保障,但上文的论述表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俄罗斯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因为制度变迁而优化,反而出现了重轻工业结构畸形加剧以及经济能源化、原材料化的趋势。这是因为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度变迁,而是出现了所谓的“制度突变”;“制度突变”导致政局不稳,经济运行的价格信号失真,这又造成了微观主体的各种短期化行为;在此背景下,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所需要的资本积累和技术积累都难以为继,反而走向了低端服务化的发展道路。

  下文首先分析转型过程中宏观经济衰退的原因,然后在这一背景下分析三大产业变动和工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内在机理。

  (一)宏观经济衰退及其原因

  1.持续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俄罗斯进行激进式改革以来经历了持续的通货膨胀,1992~1995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百位数以上,分别为2 510%、840%、220%和131%;1996~1999年通货膨胀率也达到两位数,分别为22%、11%、84.4%和36.5%,1998年的高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持续的高通胀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引起:

  第一,短缺经济。长期以来苏联的经济结构 中消费品生产严重不足,突然的价格放开必然导致供需失衡,价格飞涨。据统计,1992年年初放开价格时,消费市场供需缺口累计达2 500亿卢布,相当于全部零售商品流转额的一半;未满足的食品需求量价值超过500亿卢布,相当于全年食品产量的1/3[2]。此外,恶性通货膨胀形成的价格飞涨预期必然导致大量囤积居奇现象的出现,这进一步助推了通胀[3]。再者,实行价格和工资同时放开的政策导致价格的螺旋式上升,放开价格弥补的供需缺口又因工资上涨重新出现。

  第二,财政赤字。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收入主要靠企业利润的上缴,转型之后国家失去了对企业的直接控制力,税收制度尽管建立但征管体系很不完善,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财政支出方面由于各种反危机措施的推行而并没有显著的减少。两者共同作用导致政府财政赤字急聚增加。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很难通过债券融资,向中央银行借款直接导致货币发行,再经过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整个经济货币供应量剧增。从上文通货膨胀的数据看,1995年之前通胀率在百位数,之后在10位数。这一数据的显著改变与1995年政府和中央银行达成软赤字政策有关(即通过发行国内债券和国外贷款抵补缺口),由此可见财政赤字通过中央银行融资的恶劣影响。

  第三,金融助推。经济转型开始后,两级银行体制得以建立,商业银行成为利润最大化的经营主体。企业亦是如此,但与计划体制不同的是,企业的再生产资金来源不再由财政拨款提供,银行贷款成为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然而在企业预算软约束没有得到改变的情况下,银行信贷不得不被动投放,导致货币超量发行。随着恶性通货膨胀程度的加深,银行的长期贷款无利可图,在混业经营的体制下,它们转向私有化证券的投资,以一种新的方式产生更多的货币。

  2.产出持续下降及其原因

  激进式改革以来,俄罗斯的产出持续下降。在改革初期下降的 幅度较为明显,1993年和1994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8.7%和-12.7%;1995年和1996年负增长程度减轻,GDP增长率分别为-4.1%和-3.6%;1997年增长率转为正,但之后受金融危机影响,1998年又表现为负增长(见表5)。

表5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经济增长情况(亿卢布,%)

年 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GDP(可比价格)
255 004.4
232 819
203 251
194 917.7
187 900.7
190 531.3
180 433.1
GDP年增长率(可比价格)
 
-8.7
-12.7
-4.1
-3.6
1.4
-5.3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总览(WEO)。

  经济持续衰退的原因中以下几个方面与转型密切相关。

  第一,紧缩的财政政策大大打击了企业生产积极性。增加税收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紧缩财政政策目标是为了抑制恶性通货膨胀。然而,这一政策造成企业税收负担过重,税赋合计达利润的70%以上,无力进行积累,增加生产投资[4];此外,过于繁重的税赋也挫败了企业的生产投资积极性。

  第二,恶性通货膨胀使得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不畅通。其作用机理如下:其一,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储蓄利率为负,居民不愿意将消费剩余进行银行储蓄,他们更愿意进行实物储蓄,这就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来源;其二,银行也不愿意对企 业提供长期贷款资金,因为在恶性通货膨胀下,银行的收益为负,银行的业务出现贷款短期化和转向证券投资的趋势。在上述机制作用下,企业的再生产缺乏资金投入,产量和产值下降成为必然。

  第三,强烈的外部冲击。强烈外部冲击造成俄罗斯经济衰退包括两个渠道:其一,实物渠道。激进式改革拉开序幕后俄罗斯很快实行了进出口贸易的自由化,国内企业在苏联时期受到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补贴,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在突然放开对外贸易的情况下,俄罗斯本国产品很快失去竞争力。其二,资本外 逃渠道。经济转型伊始俄罗斯就实行了经常项目的浮动汇率制,由于国内恶性通货膨胀,卢布相对美元大幅贬值,这导致国内资本大量外逃,生产建设资金极其短缺。引用麦金农的原话,允许“坚挺”的外国货币与仍然“疲软”的本国货币并行流通就更加是破坏稳定的了[5]。

  麦金农在《经济自由化的顺序》一书中提出的稳定财政→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商品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的转型顺序,其核心思想是保持稳定的货币和金融环境。归纳以上关于俄罗斯转型过程中宏观经济衰退的原因,我们认为俄罗斯转型中各项制度安排没有考虑好次序关系,导致转型中“稳定大于一切”的原则被违反。财政赤字以及资本外逃等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使得市场经济的价格信号失真,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主体表现出投机和各种短期化行为,生产持续下降在所难免。

  (二)叶利钦时期产业结构变动原因——基于“货币与资本互补性”理论的解释

  上文的阐述为分析转型时期产业变动的原因提供了宏观背景,关键之处是不恰当的自由化顺序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本文在这里将结合麦金农的“货币与资本互补性”理论阐述各产业变动的原因。

  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一书中,麦金农指出在欠发达国家广泛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 由此导致家庭部门和小企业在面对那些不可分割的技术投资时难以利用借贷资本的杠杆作用,整个经济可能陷入低水平的发展中。在微观基础方面他通过“货币与资本的互补性”进行解释。在任何确定的收入水平下,如果意愿资本积累率提高,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缺口增加,就会迫使需要投资的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余额,实际现金余额对收入的平均比例就会上升。因此,货币与实物资本积累之间存在互补性。这种互补性通过两种方式发生作用:由于货币供给条件对于储蓄和投资决策具有第一位的影响作用,因此,如果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增加,那么在面对大量的投资机会时,投资也会增加。另外,持有货币余额意愿的增强,降低了使用内部储蓄购买资本品的机会成本,从而使得资本积累的金融渠道得以拓宽。

  1.第二产业产值下降的原因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1991年的接近40%下降到1998年的30%以下,这期间伴随着证券私有化和货币私有化的过程。其产值下降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大规模的证券私有化使得企业的股份过于分散,企业的经营决策很难统一。即使按规定企业领导人可以再购买5%的普通股股票,但由于缺乏资金来源也很难实现。企业的经营决策 权分散使得企业的生产在短期内迅速下滑。

  第二,与“货币与资本互补性”理论有关。第二产业大都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按照“货币与资本互补性”理论,其投资越大,所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应该越多。然而,货币私有化过程导致大量货币余额用于购买股份,削弱了用于实际投资的货币余额。此外,由于恶性通货膨胀,货币的实际余额是下降的,进行投资的能力也相应下降,货币与资本互补性的第一条途径不复存在;货币实际余额的下降还导致持有意愿的下降,居民和企业大都转向存货进行储蓄,这使得外源性融资的机会大大降低,货币与资本互补性的第二条途径也不 复存在。

  第三,国防工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有较大份额,“军转民”计划的失败导致第二产业产值下降。首先,从产品性质的角度看,国防工业提供的产品都是公共产品,应该由国家进行采购。其次,国防工业“军转民”也是采用的私有化方式,同样存在上述第二点原因。最后,“军转民”要求国防工业企业转向民品生产,这意味着技术转换和技术创新。从资本参与再生产的用途看,它经历了资本的规模效应到资本的协同效应再到技术创新过程。如果说在恶性通货膨胀下资本的规模效应尚难达到,那么希望通过军转民达到技术创新则是更难。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第二产业整体产值占比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内部能源、原材料部门产值占比却呈上升趋势,本文在这里予以解释。首先,这与能源部门私有化的时机有关。能源部门并没有参与转型初期的大规模证券私有化过程,而是在1997年进行了个案私有化。这使得能源企业没有因为证券私有化导致资本分割,企业依然可以持续生产。1997年的个案私有化强调了对投资人条件的甄选并利用招标机制,这保证了能源企业在私有化之后依然保持效率。其次,能源部门没有很快私有化与路径依赖有关。20世纪60年代,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发现油田,然后依靠向发达国家出口石油来支付大规模进口农产品的费用。到80年代,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已占苏联向经合组织国家出口额的67%[6]。能源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俄罗斯迟迟没有对能源部门私有化的主要原因。最后,资源禀赋。在转型初期,加工工业竞争力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能源部门几乎成为俄罗斯在国际贸易中的唯一比较优势。

  此外,转型初期的大量外债也需要能源部门出口创汇。

  2.第三产业产值上升的原因分析

  第一、第二产业的富余劳动力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在原有的国有体制下,企业职工劳动效率低,人浮于事的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国有企业私有化政策的开展,企业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的市场主体,生产过程必须有效率,因此解雇与生产无关的后勤员工成为必然。失去岗位的产业工人只能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私有化证券的转让所得资金为失业工人再就业提供了初始资本。根据货币与资本互补性理论,初创的第三产业规模较小,所需资本相应较小,在少量的货币余额条件下,根据互补性原理可以快速发展。正如麦金农所言,一旦市场放开,小规模的私营资本主义,即小店主、小农户、小手工艺人等等,会迅速涌现和发展[7]。失业的产业工人和小额的初始资本是俄罗斯第三产业在转型时期迅速发展的条件,这也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并不是高级化的。从表1的数据来看,三次产业中发展最快的是贸易类,由转型初期的10%左右迅速上升至20%左右,而通讯和金融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占比一直较少。

  3.第一产业产值下降的原因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释放,第一产业产值稳步增长。90年代苏联也进行了改革,传统的大锅饭机制被打破。按照中国规律,苏联的农业也应该稳步增长,然而事实却出现了相反的现象,苏联农业不但没有增长反而还衰退了。同样的转型机制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第一,机制作用的土壤不同。在中国,农业主要表现为小农经济,即农业的要素投入中人力的投入相对更多一些,人民公社解散后,农民的积极性得到释放,劳动力要素投入增加,继而推动农业增长。在俄罗斯,苏联时期的农业则主要表现为大农业的形式,即农业的要素投入中资本的投入更多一些。随着原有的国营农场被解散,带来的直接问题是有形资本的使用权难以确定,这是导致产出下降的最直接原因。

  第二,恶性通货膨胀条件下,实际货币余额大 幅下降。根据货币与资本互补性理论,农业投资大幅下降,在资本密集型农业的条件下,产量自然大幅下降。此外,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农业享受较多的财政补贴,突然的放开价格使得很多农产品失去竞争力,一些农产品甚至出现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的现象,这更降低了投资积极性。

  第三,土地政策解决了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但是土地流转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在资本密集型农业条件下,土地过于分割不利于生产的开展。

三 经济转型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影响

  经济结构的转变尤其是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经济学家钱纳里 指出:“经济发展可被视为持续增长所必需的经济结构的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变化。”[8]上文中,我们分析了俄罗斯转轨时期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这主要归因于制度突变。然而诺斯却指出,制度通过决定交易和生产成本来影响经济,高质量的经济制度能够帮助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9]。在分析了经济转型对俄罗斯产业结构演变的短期负面影响之后,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制度确立对俄罗斯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影响,并讨论俄罗斯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互动关系。

  (一)经济转型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1.经济转型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第一,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源配置主体多元化。资源由非市场化的低效配置转向了市场化的高效配置,资源配置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企业和居民,而企业是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企业和居民在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根据市场信号反映的商品和要素的供求信息,调节生产和需求,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第二,市场能够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生产者,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这对企业而言是有偿使用资金,还本付息的压力迫使企业必须慎重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了提高生产率,企业将加大技术要素的投入,促进产业全面升级。

  2.经济转型改变了所有制结构,确立了产权制度

  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10]。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产权制度、交易费用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科斯认为市场运行是需要成本的,即所谓的交易费用。科斯定理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没有影响。因为即使初始产权安排不合理,市场竞争机制也会通过产权交易自然而然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如果交易费用为正,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当产权初始安排不合理时,需要通过产权交易重新安排使其合理化,而只有当交易费用小于产权重新安排所带来的收益时,产权交易才能实现,从而资源配置才能优化。第三,明晰的产权制度是产权自由交易的条件,并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经济转型中确立的产权制度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保障。

  3.经济转型形成了竞争机制

  在《内生增长理论》中,美国经济学家阿吉翁和霍依特对竞争机制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做出 了解释:第一,竞争可能促使非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加快技术采纳的速度以避免破产,这被称为产品市场竞争的达尔文效应;第二,某些产业存在着一些沉默性知识,它使得那些追随者必须首先赶上技术领先者后才能与领先者并驾齐驱展开竞争,并最后成为领先者。也就是说,越多的产品市场竞争意味着越多势均力敌的竞争,这反过来引发更多的资源用于研发以获得领先地位而不至于被竞争对手赶上和超过;第三,当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时,熟练工人越来越不愿意待在原来的生产线上,而这些旧生产线的产品与新产品存在高度替代。所以,当工人转换工作的速度增加并且为内生时,就会导致较高的增长速度,这被称之为卢卡斯效应[11]。

  竞争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供求关系的协调,促进各利益主体在竞争中不断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技术不断进步、组织结构不断创新、劳动者素质也不断提高,资本、劳动力要素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向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从而达到产业结构优化。

  (二)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互动性

  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长期互动性主要通过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互作用进行传导: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经济转型从长期来看将会带来经济增长,居民收入会相应增加,进而产生财富效应,改变个人消费需求结构。个人需求结构变动影响社会需求结构,社会需求结构的改变必然诱导供给结构改变,从而对所提供社会产品的种类提出新的要求,带动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另一方面,经济转型是靠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来推动的。产业结构的变动往往是同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技术进步会使相关产业部门发展加快,而且一种新的重要技术更可能带来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进而带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新的供给结构创造新的需求结构,其作用的深层机理在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产生了新的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关联效应通过自身组织能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推动,引发经济绩效的不断增加从而将经济转型推向深入[12]。

  此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能够使产业结构调整的手段不再拘泥于计划体制下的行政手段,而是将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统一市场的形成使产业结构组织方式亦有可能不再受行政隶属的限制,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从而带来经济绩效的不断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会对结构调整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四 结 论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产业结构出现了第一、第二产业结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结构比重上升的趋势。这一比重变化仅仅是表象上的优化。从产业内部变化看,第二产业出现了重轻结构畸形加剧和经济能源化、原材料化趋势加重的迹象,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以低端的贸易零售和餐饮服务业为主。

  对于上述产业结构的变化,本文指出激进式转型带来的制度和政策突变是主要原因。产权制度的确立本可以明确各经济主体的职责,提高效率,但是大规模私有化导致决策权难以集中,由于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的实际货币余额降低也大大降低了工业中的投资活动;农业的改革也没有考虑俄罗斯的国情,在资本密集型的农业前提下,大规模私有化使得原本归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难以有效利用;第一、第二产业的失业工人转移到第三产业中,他们大都也只能从事低端的服务行业。此外,财政赤字货币化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使得经济活动表现出短期化行为,而生产活动大都是长周期的;过快的贸易自由化导致本国劣势行业遭到严重打击,其中轻工业几乎消失。

  就俄罗斯经济转型而言,激进的转型方式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就形成完善的制度环境,因此由于结构调整没有与市场制度的完善同步进行,导致了产业结构自发性调整的方向有失偏颇。然而在俄罗斯宏观经济环境趋稳的背景下,市场经济体制的效应将逐步释放,从而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张红侠)

  注释:

  [1]БессоновВ.А.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онныйспадиструктурныеизменениявроссийскомпромышленном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ИЭПП,Научныетруды№30Р,Москва, 2001г.

  [2]许新主编:《重塑超级大国——俄罗斯经济改革和发展道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

  [3]这一现象在中国也可观察到,1988年中央宣布实行价格闯关政策,有些群众一次性购买食盐400斤,火柴500盒,当年7月统计局公布的价格上涨幅度为19.3%。

  [4]前引书:《重塑超级大国——俄罗斯经济改革和发展道路》,第238页。

  [5]麦金农:《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6]Е.Т.盖达尔:《帝国的消亡:当代俄罗斯的教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141页。

  [7]前引书:《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第134页。

  [8]〔美〕H.钱纳里(H.Chenery)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

  [9]〔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10]〔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页。

  [11]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依特:《内生增长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

  [12]景维民、杨晓猛:《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绩效——中俄两国之比较》,载《开发研究》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