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研教学 > 科研 > 优秀成果
项目专栏 | 中国与中亚五国交往史研究(第一期)
2025年10月29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孙壮志主持完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中国与中亚五国交往史研究(第一期)”(项目编号:2023YZD059),阶段性成果包括智库报告1部,期刊论文8篇,“三报一刊”理论文章1篇,国家智库报告1篇,内部研究报告16篇,评论文章8篇,编辑整理《中亚大事记》1篇,完成《中亚要闻》12期,主办或参与国际学术会议5场,最终结项成果为专著《中国与中亚五国交往史(1949—2024)》。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当代中国与中亚五国的交往史,为冷战后相邻国家之间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树立了典范,也为发展中国家间开展平等互利与战略合作、共同为地区稳定、和平与发展,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做出贡献。本课题基于对1949年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交往历史的系统梳理,深刻诠释了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双方关系发展“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成功密码,为国际关系、区域国别学科的理论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和案例,为深化变局当中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加速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供解释框架和政策建议。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是从综合的视角观察和研究中国与中亚的交往历程。一方面以重大事件来展现历史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从专门的领域看双方合作取得的成就,两者相互结合,相互印证,全面反映75年来双方关系在各个时间节点、各个重点方面的重要进展。
  二是对中国与中亚合作的新模式、特别是地区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路径做出学理性解读,并为未来双方本着最大公约数原则,继续丰富和完善合作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三是研究国际新格局下的中国、中亚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这一重大问题不仅是新时期中国周边工作的重大课题,也是21世纪上半叶作为国际政治中心的欧亚大陆秩序重塑的主要议题之一。中国与中亚国家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各自国情的互利共赢之路,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共同践行者。
  四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方式和话语体系。本课题坚持中国的立场和视角,在本着客观记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结合中亚国家的自身特点,为双方的友好关系寻找更加可信的历史依据,让学界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价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成就。
 
  三、成果的主要价值
  课题从中国周边外交大局出发,采取史论结合的方式探讨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各个领域关系的发展脉络与突出成就,既注重最新文献资料的挖掘与运用,也尝试从学理上对中国与邻近国家的新型合作进行系统论证,找出其内在的逻辑,为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加紧密的地区及双边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的地区实践以及践行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议丰富内涵和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