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研成果 > 学术专著
俄国政党史:权力金字塔的形成与坍塌
2019年06月04日 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分社 作者:李永全
分享到

                                                                                             

书  名:俄国政党史:权力金字塔的形成与坍塌

作  者:李永全

定  价:168.00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分社

I S B N 9787520101172

版  次:1
包  装:精装

开  本:16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  纸:胶版纸

页  数:599
字  数:
6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俄国政党(主要是苏共)历史的专著。它分上、下两卷,详尽地论述和分析了20世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最重大的两个事件——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上卷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为背景,通过分析研究俄国各政党产生的历史条件、纲领、策略,通过对各政党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了布尔什维克党诞生、发展和成功的历程,以及布尔什维克一党制的确立和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的形成过程,从一个侧面考察了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下卷以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在经过发展、兴盛和停滞之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为背景,通过对戈尔巴乔夫本人和其推行的改革,以及当时苏共所作所为详略得当的分析,揭示了导致苏共权力金字塔坍塌的种种偶然和必然的因素。共产党曾是苏联政权的核心,是苏联宪法确立的社会领导和指导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苏联的历史,而没有苏共起领导作用的苏联也就只能面对解体的命运了。

作者简介:

李永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长期在中共中央编译局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校订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俄罗斯历史及当代国际问题的研究。著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原则及其国际意义》(俄文专著,1990年)、《俄国政党史》(1999年出版,2006年第三次印刷)和《莫斯科咏叹调》(2005年)等;主编《俄罗斯发展报告》《丝路列国志》等;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政论作品百余篇。主要译著有格里加尔的《为欢乐而生》、瓦·博尔金的《戈尔巴乔夫沉浮录》、尼·雷日克夫的《大动荡的十年》、肖洛霍夫的《他们为祖国而战》、伊·列昂诺夫的《独臂长空》等。               

     目录

前 言 / 1
上卷 权力金字塔的形成

序 言  / 3
第一章 俄国政党产生的历史条件
/ 8
  一 政党的概念和西方政党的产生
/ 8
  二 俄国政党的分类
/ 10
  三 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改革
/ 11
  四 俄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 15
  五 自由主义思想的传入
/ 22
  六 民粹主义与民粹派
/ 23
  七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29
第二章 俄国主要政党的出现及其纲领
/ 35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主要政治力量
/ 35
  二 君主制的卫士——黑帮和“1017同盟
/ 37
  三 陛下的反对派——立宪民主党
/ 46
  四 农民社会主义的鼓吹者——社会革命党
/ 51
  五 举黑色旗帜的无政府主义者
/ 60
  六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与党内分裂
/ 63
第三章 19051907年:革命的演习
/ 75
  一 1905年革命的起因
/ 75
  二 第一次革命时期的俄国政治舞台
/ 79
  三 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策略分歧
/ 85
  四 社会革命党人的斗争策略
/ 93
  五 资产阶级政党对革命的态度
/ 98
  六 斯托雷平改革及其失败的原因和意义
/ 103
第四章 战争与政党
/ 109
  一 大战的爆发及其对俄国的影响
/ 109
  二 战争期间的黑帮和十月党人
/ 113
  三 立宪民主党在战争期间的活动
/ 116
  四 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在战争期间的表现
/ 122
  五 战争期间的布尔什维克与列宁的革命理论
/ 131
第五章 二月革命后多党合作的尝试
/ 145
  一 二月革命爆发与君主制被推翻
/ 145
  二 立宪民主党与临时政府
/ 148
  三 苏维埃的产生及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活动
/ 156
  四 布尔什维克走出地下状态
//161
  五 战争和土地问题
/ 166
  六 俄国形成了多党制吗?
/ 169
第六章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
/ 173
  一 列宁的《四月提纲》和布尔什维克党的策略
/ 173
  二 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对革命前途的认识及其策略
/ 181
  三 立宪民主党人与反动将军叛乱
/ 187
  四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准备
/ 191
  五 十月革命的爆发及其历史意义
/ 198
第七章 国内战争时期的集中制试验
/ 208
  一 是立宪会议,还是苏维埃
/ 208
  二 围绕布列斯特和约的斗争
//214
  三 战时共产主义实践与契卡的活动及其影响
/ 219
  四 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摩擦
/ 224
  五 积极参政的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及其命运
/ 229
  六 俄共(布)第二个党纲
/ 234
第八章 新经济政策时期:经济民主与政治集中的探索
/ 239
  一 新形势下布尔什维克与各党派的关系
/ 239
  二 俄共(布)十大与新经济政策
/ 243
  三 《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及其影响
/ 250
  四 无政府主义者的命运
/ 255
第九章 布尔什维克党在社会中的地位
/ 259
  一 布尔什维克一党制的确立
/ 259
  二 执政党与国家政权
/ 262
  三 党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
/ 267
  四 党同人民的关系
/ 272
第十章 共产党与苏联体制
/ 275
  一 共产党的组织政治活动
/ 275
  二 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 281
  三 关于党内民主
/ 285
  四 谁来监督执政党
/ 288
  五 列宁遗嘱
/ 293
  六 斯大林体制的形成
/ 300
结束语
/ 305
参考文献
/ 307

下卷 权力金字塔的坍塌

序 言 315
第十一章 苏联共产党——苏联社会的脊梁
/ 324
  一 苏联共产党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 325
  二 苏共中央的结构
/ 329
  三 苏共职能与苏联政府职能的重叠
/ 337
  四 苏共意识形态工作与苏美意识形态竞争
/ 339
  五 苏共的决策机制和干部政策
/ 343
  小结
/ 347
第十二章 苏联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下的隐忧
/ 348
  一 战争废墟上建立的福利社会
/ 348
  二 庞大的军工综合体及其对苏联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影响
/ 351
  三 能源依赖型经济结构的形成
/ 358
  四 冷战条件下的苏联对外政策
/ 361
  五 苏美争霸,不仅是军事竞争
/ 370
  小结
374
第十三章 葬礼催生出的年轻领导者——戈尔巴乔夫
/ 375
  一 勃列日涅夫逝世,功过难以评说
/ 375
  二 安德罗波夫改革,伟大的创举与历史之谜
/ 380
  三 契尔年科——力不从心的守摊者
/ 386
  四 戈尔巴乔夫——没有选择的选择
/ 389
  小结
/ 393
第十四章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开始与新思维
/ 394
  一 苏共中央四月全会,初次提出改革
” / 394
  二 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及其新思想
/ 395
  三 禁酒运动:目的和后果
/ 400
  四 国内和国际上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
/ 404
  小结
/ 407
第十五章 经济改革:愿望与结果
/ 408
  一 1987年苏共中央一月全会与全面经济改革的开始
/ 408
  二 具体改革措施的出台与效果
/ 410
  三 经济改革效果与经济危机之谜
/ 417
  小结
/ 420
第十六章 戈尔巴乔夫周围的人——并非都是志同道合者
/ 421
  一 安·葛罗米柯——杰出的外交家,失望的伯乐
/ 421
  二 苏共意识形态掌门人——利加乔夫
/ 424
  三 实干家——·雷日科夫
/ 427
  四 神秘的雅科夫列夫
/ 429
  五 阿·卢基扬诺夫——与戈尔巴乔夫从战友到反对派
/ 434
  六 瓦·梅德韦杰夫——戈尔巴乔夫忠实的追随者
/ 435
  七 瓦·博尔金与苏共中央总务部
/ 436
  八 切尔尼亚耶夫——苏共中央机关里的两面人
/ 438
  九 谢瓦尔德纳泽——有争议的外交部部长
/ 440
  十 强力部门领导人及其特殊地位
/ 441
  小结
/ 445
第十七章 戈尔巴乔夫对历史问题的态度及其对改革进程的影响
/ 446
  一 苏共意识形态的演进过程 / 446
  二 对苏联体制的历史评价与改革
/ 451
  三 对斯大林的评价——否定的不仅仅是个人
/ 452
  四 卡廷惨案——揭案的时机藏有玄机
/ 455
  五 苏联人民——一个全新的民族称谓
/ 456
  小结
458
第十八章 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与政治改革的开始
/ 459
  一 苏联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历史
/ 459
  二 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的背景和筹备
/ 461
  三 代表会议的议程、结果和历史意义
/ 463
  四 苏联宪法第六条的命运及其对苏共的意义
/ 465
  五 戈尔巴乔夫的立场——改革历史上最大的谜团
/ 468
  小结
/ 471
第十九章 民族问题的激化威胁到国家的稳定与完整
/ 472
  一 苏联的建国理论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问题的理论
/ 472
  二 民族国家的法律地位
/ 475
  三 苏共的民族干部政策
/ 481
  四 改革过程中的民族问题与民族冲突
/ 484
  五 人民阵线——民族独立的先锋
/ 492
  小结
/ 495
第二十章 非正式组织的出现与发展
/ 497
  一 何谓非正式组织? / 497
  二 共青团与非正式组织
/ 500
  三 苏联工会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 503
  四 非正式组织的主要类型
/ 505
  小结
/ 507
第二十一章 苏共内部分裂与社会上政治党派涌现
/ 508
  一 苏共思想上的分裂
/ 508
  二 苏共组织上的分裂
/ 512
  三 苏联社会的分裂与多党的产生
/ 516
  小结
/ 520
第二十二章 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及其作用
/ 521
  一 代表大会前夕苏联及苏共内部的形势
/ 521
  二 代表大会的召开与过程
/ 527
  三 苏共纲领的变化及苏共二十八大的主要影响
/ 530
  四 苏共党内的分歧与斗争
/ 531
  小结
/ 533
第二十三章 经济走向崩溃,社会矛盾激化
/ 534
  一 经济改革停滞,管理失灵,市场供应中断
/ 534
  二 商品短缺导致实行配给制,社会抗议浪潮迭起
/ 537
  三 煤矿工人大罢工,矛头指向有玄机
/ 541
  四 人民失望,许多苏共党员退党
/ 546
  五 “500天计划”——市场狂想征
/ 548
  小结
/ 551
第二十四章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建立与俄罗斯领衔的主权进程
/ 552
  一 为什么俄罗斯联邦在苏共内部没有自己的共和国党组织
/ 552
  二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建立
/ 554
  三 俄罗斯寻求主权——独立于谁?
/ 557
  四 主权大潮的掀起——苏联走向解体
/ 562
  小结
/ 565
第二十五章 新奥加廖沃进程“8·19”事件
/ 566
  一 新奥加廖沃进程:是改革联盟国家的尝试还是被迫之举
/ 566
  二 “8·19”事件:过程与后果
/ 572
  三 苏共被查禁、迫害,没有抵抗地退出历史舞台
/ 578
  四 被侮辱的苏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
/ 580
  小结
582
第二十六章 别洛韦日丛林的密谋
/ 583
  一 别洛韦日协议的签署
/ 583
  二 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
/ 586
  三 戈尔巴乔夫——无可奈何花落去
/ 588
  小结
/ 591
没有苏共的国家与失去国家的苏共(代跋)
/ 592
参考文献 / 596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