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研成果 > 其他
哲学社会科学界喜迎党的二十大
2022年10月14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段丹洁 孙美娟
分享到

十年耕耘结硕果 继往开来谱新篇 

哲学社会科学界喜迎党的二十大

 

  十月的北京,秋色宜人。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连日来,不少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参观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从傲然的“奇迹号”帆船模型,看中国十年来的经济腾飞;从独龙族老人与国旗深情相拥的图片,体会脱贫攻坚实现千年小康梦的伟大意义;从《民法典》颁布实施,感慨我国法典编纂先河开创,几代人的立法夙愿实现;从穿越时空的青铜人头像,感受神秘而古老的三星堆文化……学者们纷纷表示,这些实物模型、图片图表、影像视频,不仅承载着令人动容的历史时刻,更刻印着党和国家非凡十年的铿锵足迹,同时也反映了社科界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十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砥砺前行,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实现伟大变革贡献智慧力量,众多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工程和标志性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科学咨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心聚力。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姚枝仲表示,新时代的十年,哲学社会科学界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力推进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叉学科建设,在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并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学科体系日趋完善。在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系统工程中,学术评价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科学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期刊学术共同体等举措的持续推进,学术建设和学术评价水平不断提高。在话语体系方面,标识性概念的提炼是一切学术理论体系的基石,学界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标识性概念,有利于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考古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考古学科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回顾十年来的中国考古事业发展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难掩激动之情。他说,这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以来发展最快、成果最丰硕的十年。从发掘项目数量上看,从2012年的数百项增加到2022年的1400多项。同时,具有明确学术目的的主动性考古发掘比重显著增加。重要考古发现不胜枚举,河南二里头、四川三星堆、浙江良渚、陕西石峁、山西陶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提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考古学从游离于国际考古学界边缘,一举进入核心,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极大促进了全党全社会对党的历史、党的建设的深刻认识。加之学科支持、社会重视,党史、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丰硕成果。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中共党史党建学”以一级学科赫然列入,引人瞩目。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中共党史党建学”成为一级学科意义重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吴辉表示,党史党建学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具有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强的特点。将这一学科设置为一级学科,有利于提高学科地位、汇聚研究力量、提升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建设好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也是对外传递中国共产党声音、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塑造中国共产党形象的重要举措。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层面的自我认同与理论自信。十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致力于总结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推动理论创新和服务实践中实现自身繁荣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过了非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贡献学术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这一论断为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回顾十年来的历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始终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回应时代之问的一个必答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新轨道阔步向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表示,经济学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经济学界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小康走向富裕、创新驱动发展及改善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等国家发展战略扎实落实。矢志不渝脱贫攻坚,砥砺奋进改善民生。经过8年脱贫攻坚,我国近1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上首次消除了绝对贫困,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国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身处扶贫一线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动情地说,我国消除贫困的规模之大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中国减贫贯彻了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远的减贫创新理论和减贫实践创新成果。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深化了对人类减贫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人类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绝对贫困,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发展之本。多年来,民生建设一直是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才能持续不断改善民生,促进民生建设高质量发展。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闽钢提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立足长远,固本开新,从“一老一幼”,从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出发,切实把解决民生痛点和难点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2021年《民法典》的实施,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达到新高度,从全局上规范、引导和保障了我国的国计民生事业。在《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几代民法学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谢鸿飞告诉记者,民法学家不仅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比较法上有益的、通行的规则,而且还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社会主义特征,总结司法实践的新经验,回应信息技术和生态保护领域对法律的需求。民法学家们的努力,使我国《民法典》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中国性和实践性。《民法典》颁布后,民法学界又投入《民法典》的评注和释义工作中,为准确理解和适用《民法典》提供了大力支持。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文化是凝聚心灵的精神纽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崭新局面。回顾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最深刻的感受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中国化的重大飞跃,创造性地提出我国文艺发展的新路径,科学回答了事关文艺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李敬泽表示,十年来,中国文艺和中国文学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守正创新,自觉融入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充分发挥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当前,我们正满怀信心地踏上新征程,大力推进中国文学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彰显中国学术自信底色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会遇到更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界立足伟大实践、推动创新创造、坚守人民立场,在为人民述学立论中解决好社会实际问题,不断推动理论创新,推出更多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重大成果,谱写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篇章。 

  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欧阳康看来,抓住当前世界与中国最重大、最突出的问题来开展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生命线,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契合点,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创新的根本所在。哲学社会科学要创新,最核心的问题是打破学科界限,真正做到既能深化学科研究,又能开展跨学科研究,从而建立新时代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个体系是一种大科学、大社会科学、大人文社会科学、大哲学和大实践体系,不但有原来意义上的各个学科作为依托,而且能够打破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研究。欧阳康呼吁建立全国性、协作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组织,以便加强跨学科力量整合,更好地开展协同创新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陶文昭表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突出的使命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操作系统”,是一项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根本性意义的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两个大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谈及未来民生领域建设,林闽钢认为,民生建设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个新目标,也是一个新阶段。民生和经济的关系会更加紧密,需要更全面地把握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未来,在理论上,社会科学会迎来复杂社会系统研究的大发展;在方法上,计算社会科学将带来典范的移转。”清华大学社会网络研究中心主任罗家德谈到,复杂社会系统研究中的反还原论、开放系统、网络、自组织、自创生、自适应等将对现有的理论体系产生革命性的冲击,而这些冲击之所以成为真实的革命性发展,正是因为计算社会科学的影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引入,以及与传统定量、定性研究方法的整合,将使动态演化、非线性发展、网络动态学等理论模型得到验证,带来政策与应用上的重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设立的考古、文博、文化遗产本科专业从40个左右,增加到2021年底的100多个。如今,中国考古学已踏上第二个百年新征程,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王巍期待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更多年轻人能够积极投身考古事业,更多媒体参与到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来,更多的国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关心考古,认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拼搏!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为时代发展写下生动注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将以更加坚实有力的奋进步伐,奋力创造新的辉煌。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