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西方企业正在重返俄罗斯?
2025年07月11日 来源:《世界知识》2025年第13期 作者:高际香
分享到
  随着俄美关系出现缓和态势,国际舆论开始讨论西方企业重返俄罗斯的可能性,俄高层也向外界透露了相关动向。3月,俄总统普京在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会晤时表示,已经做好欢迎西方企业回归的准备。5月,俄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向媒体透露,一些公司已经开始返回俄市场。他还表示,实际上许多西方公司仍留在俄罗斯,近期他与150多家仍留在俄的美国公司进行了会晤。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对此持悲观态度。
 
部分内外企业悄然布局
  6月10日,《基辅邮报》援引乌克兰基辅经济学院的调查数据称,2022年2月后,4000多家外国公司中有472家撤出了俄罗斯,而1360家公司缩减了在俄业务规模,继续在俄开展经营活动的超过2100家。
  从俄本土企业看,最早布局西方品牌回归的是俄罗斯购物中心联盟。由于俄贷款利率上升,靠借贷资金运营的购物中心联盟承压严重,个别加盟企业甚至面临债务无法偿还的风险。考虑到服装和鞋类等西方国际品牌定期支付的租金曾是重要收入来源,购物中心联盟已向Uniqlo、H&M和Inditex等企业提出了重回俄罗斯的建议。目前相关谈判正在进行中。
  从西方企业看,相关企业也已在悄然布局,其中大部分是离开时签订了资产“回购”协议,实际上并未真正离开俄的企业。俄《生意人报》一份研究显示,世界百强企业中至少有18家保留回购在俄资产权利。在离开俄市场时,这些企业将业务出售给当地投资者或者将品牌更名,相关业务继续由新的管理者运营。典型代表是麦当劳等大型快餐连锁企业以及部分日韩企业。目前,韩国现代、起亚等车企已在俄启动人员招聘,LG电子已重启莫斯科工厂。日本马自达在俄的经销商已正式销售带有制造商保修服务承诺的汽车,只不过名义上还是以“平行进口”的方式进行。据俄媒报道,一些企业也重新开始在俄注册商标,其中包括麦当劳、香奈儿、劳力士、路易威登、宜家、可口可乐、星巴克、梅赛德斯、现代、起亚、日产、迪士尼、宝洁、百事可乐、英特尔、微软等。当然,上述企业均未就重返俄市场发表正式声明,麦当劳称其注册商标的行为是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需要。
 
政府加紧制定规则
  目前,俄罗斯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制定西方企业回归具体规则,特别是针对签署回购协议的西方企业加紧制定回归细则。据统计,离开俄市场的西方企业中,约有21%的企业在出售其在俄资产的合同中保留了回购条款。俄财政部已就西方企业重返俄市场的条件制定了初步提案,6月国家杜马计划进行二读、三读审议。
  综合官方信息,西方企业回归俄市场可能有几种情形:一是,那些曾粗暴无礼批评或侮辱俄罗斯、资助乌克兰军队的西方企业,难以恢复其在俄业务。二是,那些在离开时拖欠工资和税款、对资产收购方运营造成障碍的西方企业,只有在赔偿相应损失后,才可以进行回购,否则收购方有权拒绝其回购资产。西方企业回购资产如果可能影响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则政府有权禁止其回购,特别是涉及战略性行业。回购有表决权的股票比例超过10%的,则回购交易必须获得政府委员会的特别许可。同时,西方企业不得以低于市场价格进行回购。
  与此同时,俄罗斯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西方企业重返门槛。首先,技术转移可能成为硬性指标。俄罗斯新人党提议,应强制要求重返俄的外国公司披露技术信息,并将收入的2%纳入俄联邦技术主权基金,以利于俄公司开发“类似技术”,并且从技术主权基金中获得研发经费支持。其次,可能提出股权比例要求。有些商会负责人提出,快消品领域应要求新进入者必须与本土企业合资,且外方持股比例不得高于49%。当然,上述措施的相应细则还有待于通过立法的形式公布,但对待西方企业回归,俄以国家利益为重、保护国内企业的导向清晰而明确。
 
西方企业骑虎难下
  西方企业退出俄市场时被要求必须以至少60%的折扣出售资产,并且还要缴纳高达35%的“退出税”,价值超过500亿卢布的交易更要经过总统批准。因此,退出俄市场对西方企业而言是一个痛苦的选择。而当前,虽然部分西方企业正在为重返做准备,但其实面临的是骑虎难下的境地。
  其一,回购困难重重,程序复杂。例如,如果不得以低于市场价格回购资产的规定被正式确立,则三分之二的回购协议可能无效,因为这些协议均规定以低于市场估值一半或更低的价格回购股份。另外,在认定资产回购是否会影响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标准由俄政府和资产收购方确定,弹性较大,西方企业即使诉诸法院,也要经过漫长的诉讼程序。
  其二,面临制裁与反制裁双重压力。即便美国对俄放宽制裁,欧洲也不会快速跟进,况且欧洲对俄制裁仍在加码,西方企业重返俄市场会受到制裁方的压力。另外,由于制裁因素,西方企业重新进入俄市场需要解决支付和物流问题,在俄合规经营面临挑战。同时,俄反制裁措施也会对西方企业重返造成影响。西方企业大多来自俄认定的“不友好国家”。2023年底,俄暂停了与“不友好国家”签署的大批国际协议,其中包括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西方企业重返俄市场可能面临比以前更大的税收负担。
  其三,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在西方制裁下,俄积极推动“进口替代”计划,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以软件为例,到2024年底,俄主要软件产品约50%实现进口替代。而且从2025年起,俄政府禁止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使用外国软件。从汽车市场看,2021年底中国汽车在俄市场所占份额只有9%,到2025年初已超过50%。西方车企重返俄市场将面临挑战:一是时间成本,恢复供应链、重新安排生产、建立分销商体系均需要经过较为漫长的进程;二是信任成本,西方车企大规模离开俄市场,挫伤了经销商对其的信任,重建信任并非易事。如果西方车企以贸易方式回归,则需要支付高额的报废税。从2024年10月起,俄大幅提高了进口汽车报废税,且每年指数化调整,直至2030年。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