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匈牙利
匈牙利的分裂和哈布斯堡统治时期(1526~1914年)
李丹琳 来源:载李丹琳编著《匈牙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2010年04月08日

载李丹琳编著《匈牙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一 国家一分为三

   莫哈奇战役后,匈牙利被一分为三:中部和南部被土耳其占领;东部实际上成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埃尔代伊大公国,即今日的罗马尼亚领土特兰西瓦尼亚;西部和北部并入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三分时期历时150多年,是匈牙利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驱逐土耳其人的努力没有间断过,但这种努力都是非常微弱的,只有众所周知的15年战争(1593~1606年)曾收复过几个小的地区,但最后仍然没有成功。

  由于土耳其占领着匈牙利的中部地区,匈牙利成为两种文化的缓冲区,即欧洲的基督教和土耳其的伊斯兰教在这里交汇。被占领的中部地区的边境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为了争夺、占领和收复一个个城堡所进行的战斗一直在这里持续着。土耳其将占领区按军事形式进行统治,把占领区划分为许多省,各省又划分为若干州,州的首脑称“贝伊”,省的首脑称“巴夏”。土耳其人对占领地区横征暴敛,大肆破坏。

  哈布斯堡王朝控制的匈牙利也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受制于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的匈牙利再无尊严可言。虽然一些地方政府机关没有被取消,但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是没有发言权的;匈牙利国会也依然存在,但职权范围只限于通过税收。

  埃尔代伊大公国成为土耳其和哈布斯堡王朝争夺的一块土地,而埃尔代伊一直受制于土耳其,大公也必须向苏丹交税。1541年以后,哈布斯堡王朝曾一度占领埃尔代伊,之后又被土耳其人控制。1570年,埃尔代伊大公亚诺什·日格蒙德与哈布斯堡王朝签订施佩耶尔和约。该和约规定,亚诺什·日格蒙德放弃国王称号,如无子嗣,承认哈布斯堡王朝为其继承者。1571年,作为埃尔代伊大公的巴托里·伊斯特万(István, Báthory)既想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的控制,又想联合其他国家驱逐土耳其人,但他的愿望没有得到实现。1586~1604年,埃尔代伊几经易手,领土不断遭到土耳其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蚕食。最后,埃尔代伊大公巴托里·日格蒙德完全放弃了埃尔代伊,将其拱手送给了哈布斯堡王朝。王朝皇帝鲁道夫一世派其将军巴斯塔进驻埃尔代伊,对这个公国进行了残暴的统治和无情的掠夺。1606年,在曾是埃尔代伊大公国的贵族和哈布斯堡王朝的政治家博赤卡伊·伊斯特万(István, Bocskay)的领导下,忍无可忍的埃尔代伊民众打败了由巴斯塔领导的哈布斯堡王朝军队,被推选为匈牙利大公,也当选为埃尔代伊大公。他派出代表与哈布斯堡王朝谈判,签署了《维也纳和约》,该和约使埃尔代伊恢复了宗教自由,保证埃尔代伊的独立自主。之后,又与土耳其签订了《日特沃河口协定》,规定,交战双方各自保持自己现有的城堡,匈牙利国王不再向土耳其苏丹纳贡。1613年,在土耳其人的支持下,拜特伦·加博尔(Gábor, Bethlen 1613~1629年)成为埃尔代伊大公。30年战争为拜特伦统一匈牙利的雄才大略提供了一个机会。1622年,哈布斯堡王朝与拜特伦签订了和约,规定将匈牙利北方的7个州划归埃尔代伊。拉科齐·久尔吉一世继承了拜特伦的扩张政策。在这两个大公统治时期,埃尔代伊成为当时匈牙利民族文化的根据地。

  1658年埃尔代伊大公国沦为奥地利的管辖地;1686年,由哈布斯堡王朝所统治的神圣罗马帝国占领了布达;1699年,奥地利帝国打败了土耳其,根据卡洛维茨和约,兼并了匈牙利的全部领土。哈布斯堡王朝将所解放的匈牙利的各个部分作为其征服的各省对待。奥皇要求匈牙利人放弃“黄金诏书”颁布以来所获得的各项权利。

  战争对文化遗产、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在今天的伏伊伏丁那和中部曾经很富裕的城市没有留下任何建筑物,土耳其人有计划地摧毁匈牙利的许多地区,根本改变了这里的中世纪格局,逐步改变了人口的民族组成。马加什国王时期,匈牙利人口有400万,与当时英国的人口一样。欧洲人口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翻了一番,而匈牙利到了17世纪中叶只有300万居民。在困苦动荡的欧洲中部地区,巴尔干各族人民由于忍受不了土耳其人的统治,纷纷逃到匈牙利,后来,被土耳其驱逐出来的斯洛伐克人以及后来的鼓励定居政策所带来的德国人、塞尔维亚人和罗马尼亚人到这里居住。在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下,匈牙利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16世纪的匈牙利虽然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但宗教改革在匈牙利也掀起了巨大的浪潮。从传播路德教开始,一些人逐渐提出一些社会改革主张,最后在1549年发生了农民起义。随着农民起义的被镇压,改革运动被扼杀。这场改革运动并没有触动匈牙利的封建制度,但影响了匈牙利的文化生活。传教士们用匈牙利语进行宣传,将《圣经》翻译成匈牙利语,大大发展了匈牙利的语言文学。

  

  二 匈牙利与哈布斯堡王朝

  (一)稳定时期

   随着哈布斯堡王朝的日益强盛,匈牙利人早在17世纪时就已被迫不仅要对抗土耳其人,还要在奥地利人面前保护自己的利益。在驱逐了土耳其人之后,哈布斯堡王朝皇帝的专制激起了人们史无前例的反抗情绪,从1703年开始发起了长达8年的争取自由的斗争。这一运动的领导人是拉科齐·费伦茨二世(Ferenc, Rákóczi II 1703~1711年),他一度建立政权,并当选为匈牙利国家元首。他试图通过社会改革和宽容的宗教政策使匈牙利由贫弱变成强有力的国家。哈布斯堡王朝倾其全力进行镇压,起义失败,费伦茨和他的追随者被流放。虽然起义被镇压,但哈布斯堡王朝明白其一元帝国的霸权越来越无法适应形势,也更加激起匈牙利人民的反抗斗争。1714年和1715年,哈布斯堡王朝颁布法令给予匈牙利宪法自由和给予匈牙利贵族特权。

  匈牙利在18世纪几乎没有出现过较大的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在这期间,玛利亚·特蕾莎女王(Maria Theresia 1740~1780年)和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Joseph II 1780~1790年)的统治是比较开明的专制主义,玛利亚·特蕾莎在1771年和1775年颁布法令实行土地改革,宣布减少农民劳役地租及代役租的数量,劳役固定为每周3天,每天10小时,并且减少农民为地主拉车运输的义务,同时宣布取消皇室领地上的农奴制度。约瑟夫二世在这方面更前进了一步。他于1781年宣布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奥地利帝国其他地区的农奴为自由人,他们可以自由结婚,有权自由地离开地主的庄园,并且可以选择任何职业。但是,留在地主庄园上的农民如果继续使用地主的份地,必须照旧为地主服劳役,并且缴纳其他贡赋。约瑟夫二世为了表明他想建立一个开明的社会,拒绝了王冠加冕礼,这样就可以不受加冕誓言的束缚。在经济政策上,他们采用了法国曾使用过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即由国家扶持建立工业企业,并建立关税壁垒,但不是把整个帝国看成是一个统一的关税区,而是把匈牙利和帝国内部世袭省份用内部海关线另行划开,这样,匈牙利就成为奥地利工业原料的供应者,而产品又进入匈牙利。这种政策无益于匈牙利工业的发展,同时,外贸也受到限制,18世纪70年代末,匈牙利的外贸伙伴只有奥地利,出口的主要产品是肉牛、羊毛、粮食、铜、酒、烟草、生皮和钾碱等,87%运往奥地利;从奥地利进的主要产品有奢侈品、纺织品和调料等,占匈牙利进口总额的85%。但匈牙利的农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中耕作物逐渐发展起来;畜牧业方面,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优良品种。

  在特蕾莎女王和她儿子的统治下,匈牙利渐渐恢复国力,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因此有了很大提高。这期间,发展匈牙利语言的运动不断展开。但这一时期,匈牙利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由奥地利的皇帝派总督统治匈牙利。哈布斯堡王朝还在匈牙利推行日耳曼语政策,大批德意志人移入匈牙利,德语被定为匈牙利官方语言,一切民族文化活动都遭到禁止。由于这些原因,虽然他们的许多改革措施得到了匈牙利许多开明和进步人士的支持,但是还是受到了广大的匈牙利人的谴责。

  

  (二)改良时期

   19世纪中期中东欧国家普遍处于民族觉醒时期,它们的口号是“祖国和进步”,开始具有独立和现代化意识。在匈牙利人看来,改良时期开始了。

  1825年,匈牙利科学院的创建就标志着匈牙利语开始正式和普遍使用;1830年,给匈牙利的职员规定了必须掌握的匈牙利语知识;1836年,匈牙利语成为正式的法律语言,到1844年,匈牙利语已真正成为匈牙利国语,1848年匈牙利国会的第二号法令出台,该法令规定,匈牙利语是国语,即它是立法、行政、司法和公共教育的正式语言。这是19世纪匈牙利最有影响的事件。这一法令大大促进了匈牙利语言文化的发展,到18世纪末,匈牙利语开始进一步发展,首先在大学设立教研室,后来,匈牙利语成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

  改良时期自由主义在人数众多的、具有坚定的政治自我意识和传统的贵族阶层中奠定了基础。匈牙利大贵族出身的塞切尼·伊斯特万伯爵(Istvan, Szechenyi,1791~1860年)认识到,匈牙利落后的根源不是因为隶属于维也纳,而是因为它的封建制度。塞切尼的理论著作影响巨大,其现代化的实践活动使其获得了长久的声望。他认为,国家繁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教育,因此,他捐出一年的收入资助国会提出兴建科学院的计划;他提倡恢复匈牙利语言,振兴匈牙利;他提出了进行温和的社会改革、贵族自动放弃特权、取消农奴劳役等政治要求。在著书阐述他的理论的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他致力于发展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筑铁路、治理多瑙河和蒂萨河,创立了匈牙利经济协会。匈牙利科学院的建立、匈牙利的河流治理、蒸汽机船和创造铁路交通的条件以及提出修建连接布达和佩斯的第一座链子桥等都同他的名字连在一起。

   这一时期另一个杰出的匈牙利政治家——科苏特·拉约什(Lajos, Kossuth 1802~1894年)——律师兼政论家的政治思想比塞切尼更为激进。1841年创办《佩斯新闻报》,这是哈布斯堡王朝第一份现代的政治刊物。他撰文提出取消农奴制;取消贵族免税的特权,实行普遍纳税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制,非贵族可以参加立法机构。1847年,科苏特当选匈牙利的议员,并成为议会中“民族反对党”领袖。

  

  (三)1848~1849年革命

   1848年,受意大利一月革命、巴黎二月革命、维也纳三月革命的影响,3月15日爆发了佩斯起义,在匈牙利著名爱国诗人、革命民主主义者裴多菲·山多尔(Sándor, Pet?fi 1823 ~1849年)的号召下,提出12条要求,即:出版自由,取消书报检查;在布达佩斯成立责任内阁;每年在佩斯召开议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立民族自卫军;在平等代表权的基础上共同负担捐税;废除农奴劳役制;设立有陪审团的审判制度;组织国家银行;军队忠于宪法,不许把匈牙利军队派往国外,撤消外国在匈牙利的驻军;释放政治犯以及埃尔代伊归并匈牙利,成立联邦。起义者控制了整个首都,并迅速从佩斯向匈牙利的广大城乡蔓延。与此同时,波若尼(Pozsony)国会还通过了由科苏特起草的要求匈牙利独立的纲领并递交维也纳宫廷。奥皇被迫作出让步,同意成立匈牙利责任内阁,并开始就制定宪法同科苏特领导的议会代表团进行谈判。

   谈判的结果,即所谓的“四月法案”废除了几个世纪以来贵族所享受的免税待遇,宣布解放奴隶。匈牙利和埃尔代伊原来是不同的立法单位,现在为它们指定了共同的政府,政府所在地设在佩斯和布达,由鲍塔尼·拉约什(Lajos, Batthyany)领导。匈牙利只有统治者本人与哈布斯堡王朝保持联系,这样,匈牙利在王朝的框架内得到了最大可能的独立。

   但是,1848年夏,捷克和意大利革命相继失败,奥皇于1848年9月出兵镇压匈牙利革命,匈牙利人被迫发起了民族解放战争,战争持续将近一年。在这期间,匈牙利国防军一度节节胜利,1849年4月,国会宣布废除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4月14日,科苏特宣读了《独立宣言》,宣布匈牙利是一个“自由、自主和独立的欧洲国家”,并废除哈布斯堡王朝在匈牙利的王位。《独立宣言》获得大会一致通过,科苏特被推选为国家元首。哈布斯堡王朝已无力镇压匈牙利革命,它请来了沙皇俄国。1849年6月,沙皇俄国军队出兵干涉,20万俄军越过喀尔巴阡山脉攻入匈牙利,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条件下,双方的战斗持续了几个星期。裴多菲在战斗中牺牲。8月13日,匈牙利军队投降,科苏特等人离开匈牙利,流亡土耳其,革命失败。

  

  (四)改良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

   改良时期匈牙利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手工业工人的数字从1815年的8.8万人增加到1846年的23.3万人,从事工业的人数也发展迅速。对外贸易有了增长。由于治理了一些河流,轮船开始通航。1846年开始,匈牙利第一条铁路和蒸汽机车建成通车。

   城市迅速发展,尤其是布达和佩斯,而佩斯开始成为全国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人口快速增长,博物馆、州府大厦、饭店等开始大量涌现。佩斯国家第一储蓄银行和贸易银行建立。

  改良时期是匈牙利民族觉醒的时期,但匈牙利境内的少数民族也开始觉醒,19世纪上半叶,匈牙利各少数民族都已产生了自己民族的文学语言,建立了独立的少数民族新闻机构。但改良时期的反对派坚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使这一时期的民族矛盾进一步尖锐。

  

  三 奥-匈二元帝国

   革命失败的结果不仅使近150人被处决,数千人被投入监狱,而且更重要的是宪法进程被迫受到限制,哈布斯堡王朝的专制制度得以恢复,农业的落后状况没有得到改善,社会关系仍然是等级制度。由于1849年以来哈布斯堡王朝对匈牙利的压制,使匈牙利的政治精英们采取了“消极抵抗”并拒绝担任一切职务。

   到19世纪60年代中期,哈布斯堡王朝一系列的对外战争失利在国际上孤立了奥地利,也耗空了国库,同时,长期的消极抵抗也使匈牙利的政治精英们遇到了问题。双方做出妥协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匈牙利自由主义贵族德阿克·费伦茨的倡议下匈牙利与哈布斯堡王朝开始进行谈判。谈判的结果是,哈布斯堡王朝于1867年成为一个包括奥地利和匈牙利的二元帝国。匈牙利完全实行内部自治,议会独立制定法律,并成立责任内阁。弗朗茨·约瑟夫(Franz Josef 1848~1916年)一世作为奥地利的皇帝,在匈牙利作为国王签署同意各自议会制定的法律,由各自的政府来执行。军事、财政和外交由奥匈帝国统一掌握。

   此后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稳定为匈牙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匈牙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比东欧其他任何国家都快,信贷业活跃、外资大量涌入、兴建铁路网等。1867~1890年,匈牙利的信贷机构增长了24倍,资本总额增长了9倍多;1848年匈牙利铁路线的总长仅200公里,到了19世纪末铁路线总长就超过了1.7万公里,使得全国各地的铁路线四通八达;1873年,佩斯和布达合并成一个大城市并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大都会。农业的发展最为显著,开始启动的工业革命使匈牙利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快速发展的工农业国家。国民收入增加了3倍,人口也得到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激增。匈牙利工业在这一时期真正建立了基础,银行、储蓄所、铁路建筑公司和工业企业等纷纷建立,1867~1873年出现了170多个股份公司。到20世纪末,匈牙利的大工业已经形成,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运动的力量日益壮大。

   民族矛盾仍然存在,而且矛盾进一步加剧。1848~1849年,哈布斯堡王朝利用民族矛盾镇压了匈牙利革命,而妥协之后通过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法律是一个建立在“一个政治民族”基础上的法律,该法律是这样写的:马扎尔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在政治上是一个民族,即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匈牙利民族,本国的一切公民不分民族,一律平等。”名义上是建立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而事实是,该项法律在政治上仍然不承认少数民族,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允许各少数民族有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权利。匈牙利政府试图通过在学校中推行匈牙利语和支持推行匈牙利化的组织实现少数民族的匈牙利化,建立“一个最沙文主义的匈牙利国家”。在这种压力下,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等进行了抵抗,并要求各州的权利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