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现任总统是伊斯拉姆·阿卜杜加尼耶维奇·卡里莫夫。他于1938年1月30日出生在中亚历史名城撒马尔罕一个乌兹别克族职员家庭。中学毕业以后就读于中亚工学院,毕业工作后获机械工程师专业职称,后来又就读于塔什干国民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副博士学位。
卡里莫夫1960年参加工作,开始在塔什干农业机械厂工作,从当学徒起步,后历任厂长助理、工艺师、厂长。1961年调至原苏联最大的重型飞机制造厂塔什干契卡洛夫飞机生产联合公司,先后任工程师、主任设计师。
1964年卡里莫夫加入苏联共产党。1966年调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司,先后任处长、计委科学和采用新技术局主任专家、司长和计委第一副主席等职。1983年出任共和国财政部长。1986年担任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副主席兼计委主席。1986年12月当选为乌共卡什卡达里亚州党委会第一书记。1989年6月当选为乌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人民代表。1990年3月24日在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常委会会议上当选为共和国总统,7月在苏共二十八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91年8月在苏联濒临解体之际卡里莫夫宣布退出苏共中央。同年11月将原乌兹别克共产党改造为具有全新意识形态和全新政策的人民民主党,并被选为该党主席,1996年7月辞去这一职务并终止参加该党活动。
1991年12月29日在独立后第一次全国大选中卡里莫夫以86%的得票率当选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第一任民选总统,任期至1997年。1995年3月26日经共和国全民公决,将其总统任期延长至2000年。2000年1月9日,卡里莫夫在全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获90%的选票,再次当选乌兹别克斯坦总统。
卡里莫夫总统有两个女儿和三个孙子,夫人塔吉雅娜·阿克巴罗芙娜是一位经济学家,在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
卡里莫夫是一位坚定、果断、谦虚而又非常务实的政治家。他主张国家是改革中最主要的倡导者,改革应该分阶段有步骤进行,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进行,同时必须以法律作为准绳和保证,经济在改革中应处于优先地位。他反对搞休克疗法,反对盲目推行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他认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传统主要表现在:第一,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农业国,国民经济畸形发展,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第二,乌兹别克斯坦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少,其中60%以上生活在农村;第三,乌兹别克人长期生活在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下,形成了对国家的依赖心理。
卡里莫夫确定了乌兹别克斯坦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制定了国家建设和经济改革的五项基本原则:1.经济应高于政治;2.国家是主要的改革者;3.法律至高无上;4.实行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制度;5.向市场关系过渡是一个分阶段的渐变过程。[1]
乌兹别克斯坦能保持政体相对稳定,经济没有出现大幅滑坡,这和卡里莫夫总统采取的比较稳健的政策有密切的关系。这些政策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发展证明对乌兹别克斯坦来说是适合而有效的。因此,卡里莫夫已经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政治生活中树立起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被授予“乌兹别克斯坦民族英雄”称号以及“独立”和“阿木尔·帖木儿”勋章。
卡里莫夫担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以来写出了不少重要著作。他对乌兹别克斯坦国情的认识与思考,他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集中体现在这些著作中。
卡里莫夫的著作主要有:《乌兹别克斯坦:民族独立、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我们的目标:自由和繁荣的祖国》、《乌兹别克斯坦:自由的革新和进步之路》、《乌兹别克斯坦:向市场关系过渡的特有模式》、《乌兹别克斯坦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乌兹别克斯坦沿着深化改革的道路前进》、《临近21世纪的乌兹别克斯坦:安全的威胁,进步的条件和保障》等。其中《乌兹别克斯坦沿着深化改革的道路前进》和《临近21世纪的乌兹别克斯坦:安全的威胁,进步的条件和保障》已经翻译成中文出版。
[2] 向祖文《卡里莫夫总统及其社会模式观》,载《今日东欧中亚》1996年第4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