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高德平编著《波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版
"波兰统一工人党" (Polska Zjednoczona Partia Robotnicza) 1948年12月15日由"波兰工人党"(PPR)和"波兰社会党"(PPS)合并而成,直到1989年9月12日一直为波兰人民共和国惟一的执政党。
"波兰工人党"建于1942年1月。1882年,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quot;无产阶级党"在波兰诞生,该党于1886年被迫停止活动。1888年"第二无产阶级党"("Proletariat II")宣告成立;1889年又建立了"波兰工人联盟"(Zwiazek Robotnikow Polskich)。1892年,"波兰社会主义者国外联盟"(ZZSP)在巴黎成立。1893年初,第二无产阶级党、波兰工人联盟和波兰社会主义者国外联盟联合组成"波兰社会党"。1893年7月,由于对"波兰社会党纲领草案"产生意见分歧,波兰社会党发生分裂:波兰国内的政治活动家们决定抛弃"波兰社会党"名称,取名为"波兰王国社会民主党"(SDKP);而波兰境外的"波兰社会主义者国外联?quot;则仍沿用"波兰社会党"这一名称(后来,波兰社会党形成了左、右两派)。1900年,波兰王国社会民主党与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合并成为"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SDKPiL)。1918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同波兰社会党部分成员(部分左派)合并成为"波兰共产主义工人党"(KPRP)。
1919年4月,波兰社会党与加里西亚"波兰社会民主党"(PPSD)等联合组成统一的"波兰社会党" 。波兰社会党曾成为第二国际成员,后中断与第二国际的关系,要求加入第二半国际。但因积极支持波兰政府发动的波苏战争,波兰社会党未被允许加入第二半国际。1923年5月,当第二国际与第二半国际合并成立社会党工人国际时,波兰社会党即加入了社会党工人国际。波兰社会党主张通过议会斗争走向社会主义。
在1922年举行的波兰第二共和国首届议会选举中,波兰社会党获得10%的选票,而波兰共产主义工人党仅获得1.4%的选票。1925年,波兰共产主义工人党改名为"波兰共产党"(KPP)。在1928年举行的波兰第二共和国第二届议会选举中,波兰社会党获得13%的选票,而波兰共产党仅获得2.5%的选票。1935年,波兰社会党和波兰共产党联合抵制了波兰第二共和国第三届议会选举,1938年它们又异口同声地谴责波兰政府支持和参与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
1938年,共产国际以"敌人奸细大批渗入到党的领导队伍中"为由,解散了波兰共产党。1942年1月,原波兰共产党骨干联合"解放斗争同盟"、"苏联之友协会"、"锤子与镰刀"、"无产者"等10多个组织,成立了"波兰工人党"。当时,波兰工人党的行动纲领是:同希特勒占领者进行斗争,争取国家独立和与苏联结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工人党领导波兰人民巩固政权,进行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到1948年,波兰工人党和波兰社会党均成为人民波兰的主要执政党。
1948年3月,波兰工人党、波兰社会党两党中央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实行合并。12月14日,波兰工人党第2次代表大会和波兰社会党第28次代表大会同时在华沙召开,分别通过实行两党合并和建立"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决议。12月15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大会)。大会历时7天,通过了《波兰统一工人党思想宣言》和波兰统一工人党党章以及《发展和改造波兰经济的六年计划的指令》,选举产生了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贝鲁特当选为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主席(1956年3月贝鲁特逝世后由E · 奥哈布任第一书记)。
波兰统一工人党成立后即成为波兰最大的政党。它拥有160万党员,其中100万是原波兰工人党党员,60万为波兰社会党党员。《波兰统一工人党思想宣言》称,波兰统一工人党为波兰工人阶级和波兰人民的先锋队、组织者和领导者。自此,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波兰人民巩固人民政权, 恢复经济, 使波兰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50年代上半期,波兰按苏联模式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自此,在波兰,"多党制"已被取消,波兰统一工人党成为法定的惟一执政党和决策中心,而波兰统一工人党和国家的权力又主要集中在党中央总书记(第一书记)或以党中央总书记(第一书记)为首的少数几位政治局委员手中。于是,出现了"个人迷信,限制民主,破坏法制"等现象。
1956年6月, 发生了"波兹南事件"。10月, 波兰统一工人党举行二届8中全会, 哥穆尔卡当选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全会对以前的方针政策和错误进行了批评, 提出克服"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加强法制和政治生活民主化",发展经济,"更快地改善人民生活"的新方针。
1970年2月,为反对提高物价,格但斯克等城市工人举行罢工,发生流血冲突。在12月20日举行的五届7中全会上,哥穆尔卡被解除第一书记职务,由盖莱克继任。1976年2月,波兰再次修改宪法,明确规定波兰统一工人党为波兰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领导力量。70年代后半期,由于基建投资规模过大,外债增加,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波兰政局开始动荡。
1980年8月在格但斯克等城市工人大罢工浪潮中,盖莱克被解除第一书记职务,由S · 卡尼亚接任。
1981年10月,在波兰全国动乱中,雅鲁泽尔斯基接替卡尼亚任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于1981年12月13日宣布波兰处于战时状态,成立救国军事委员会,实行军事管制,取缔"团结工会"并拘留"团结工会"主要负责人。1982年,波兰开始经济改革。而由于自动退党或被开除出党等原因,1986年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已由1979年的310万减少到210万。
1988年,波兰的政治经济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在此情况下,波兰统一工人党和政府不得不同意与社会各方举行圆桌会议,共商国是。1989年1月16-18日,波兰统一工人党10届10中全会通过了《党内改革是革新和改革战略取得成功的条件》和《关于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问题的立场》两个文件,表明波兰统一工人党再次承认团结工会的合法性, 并首次确定在波兰实行多党制和建立政治多元化的新模式。
1989年6月4日,波兰举行剧变后的首届议会选举。在这次选举中,波兰统一工人党失利,只获得按比例分配给"执政联盟"各党派总共299个众议院议席中的173席;而团结工会则获得按比例分配给的所有161个众议院议席以及由所有党派自由竞选的100个参议院议席中的99席。1989年7月19日,波兰举行总统选举, 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也仅以1票多数当选波兰总统。8月24日, 波兰议会以压倒的多数任命团结工会首席顾问马佐维耶茨基为政府总理;9月12日, 波兰议会通过新政府成员名单。自此,波兰出现了其战后历史上第一个由非共产党人领导并以波兰团结工会为主体的联合政府,而波兰统一工人党则完全失去了执政地位。
由于上述情况,波兰统一工人党于1990年1月27-29日举行"十一大", 通过了《波兰统一工人党停止活动的决议》。该决议对波兰统一工人党40多年的历史作出了评价,并指出:在战后有限主权和斯大林主义占上风的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未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未能确保实现应当释放出来的价值,因为在这一制度里,既没有自由,也没有公正。历史将会对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工作与遗产做出公正的评判。在战后波兰取得的成果中,它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其中包括国家的重建,重新收复的土地的开发,为千百万波兰人在文明方面取得真正进展创造物质基础,为波兰保证了长达45年之久的和平与边界安全。然而,不能忘记它的领导对斯大林主义时期的罪恶所应负的责任。波兰统一工人党对背离民主原则,对强制实行集体化,对与工人阶级发生冲突,对使知识分子贫困化,对经济和社会危机也应承担责任。《波兰统一工人党停止活动的决议》称,公正地评价过去必须把几百万党员的勤恳努力和爱国主义同官僚主义的实践及滥用权力区分开来。我们将公正地评价那些敢于反对这些现象,并坚持思想原则和心地诚实的党员。在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全部历史中,党的改革思潮一直在发展着。它在最近10年中日益强大,为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都创造了条件,其表现是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十次中央全会和圆桌会议倡议。《决议》认为,参加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们意识到了波兰统一工人党不可能得到社会的信任,所以决定结束波兰统一工人党的活动;对于质地全新的波兰来说,需要一个新的波兰左派的政治结构,而建立这样的政治结构的时刻正在到来。
于是,1990年1月28日即在代表大会暂时休会期间,便成立了新的波兰左派政党--"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SdRP,见下"民主左派联盟党")。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