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阿塞拜疆
自然资源
包毅 孙壮志 靳芳 来源:孙壮志主著《阿塞拜疆》(列国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版 2010年05月19日

作者:包毅 孙壮志 靳芳 载孙壮志主著:《阿塞拜疆》(列国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版

  一 生物资源

   由于阿塞拜疆的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因此动植物的分布和种类也呈现多样性的特征,物种十分丰富。

  (一)植被

  阿塞拜疆的土壤具有多样性特征,有栗色土、褐色土、灰钙土和高山草甸、泥炭土等不同的土壤。植被也因土壤和气候的不同而种类繁多,分布各异。阿塞拜疆大部分地区生长着干旱草原植物、半荒漠植物和高山草地植物;山地地区为山地森林土,生长着阔叶林,橡树、榉树、枥树林等分布很广。阿塞拜疆森林覆盖率较低,仅占全境面积的12%左右,林区主要集中在小高加索山脉与库拉河谷地带。此外,阿境内还保留有一些原始森林。大面积的独立的稀有林主要位于连科兰地区。在沙漠和平原地区主要生长着蒿类和灌木类植物。阿塞拜疆植被品种十分丰富,几乎生长着所有高加索地区的植被。目前该国植物种类已超过4100种,其中有很多稀有品种和活化石,如铁树、橡栗、榉木和合欢等。连科兰草、列杰布尔百合、里海番红花、石竹等是阿塞拜疆特有的物种。

  阿塞拜疆主要存在6种基本的植被景观:平原和山麓半沙漠植被主要分布在库拉—阿拉克斯低地、萨穆尔-吉维奇尼低地(Самур-Дивичниский)部分地区、南穆干(Мугань)、以及纳希切万共和国的阿拉克斯河沿岸平原;完整的半草原半沙漠及高山旱生植物主要分布于科贝斯坦(Кобыстан)、波兹达克山脉的高山草原地带以及纳希切万的山地地区;而在达什尤兹山脉的高山草原地带以及小高加索高层山麓地区可见高山草原植物、施布里亚克群落(即夏绿灌木群落);洼地植物丛主要分布在萨穆尔-吉维奇尼低地(Самур-Дивичниский)、连科兰低地、阿拉赞谷地、部分卡拉巴赫草原等地;在大小高加索和连科兰山脉的南坡和东北多林地带生长着高山阔叶林和亚高山稀有林;而在大小高加索海拔较高的地区和连科兰部分地区分布着高山草原和亚高山草甸植物[1]。

  (二)动物

  阿塞拜疆境内的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在阿境内生息的动物种类已超过1.2万种。其中包括88种淡水鱼类,陆生动物11种,爬行动物50种,鸟类380种,哺乳动物92种,此外还有多达1万种的昆虫、虾类、软体动物和原生动物等。

  阿塞拜疆动物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的不同,划分为 4个动物群落分布区:

  半沙漠和干旱草原区 主要指库拉和阿拉克斯低地的高出里海海平面250~300米的地区。这里主要生活着欧兔和狐狸;穆干和米尔斯克-卡拉巴赫的芦苇沼泽地区以及希尔万草原随处可见野猪、丛林猫、小白鹭、紫水鸡。库拉河水域是里海拟鱼、野鲤、欧鳊、狗鱼等鱼类繁殖和栖息之地。在阿拉克斯河、库拉河、阿拉攒地区狭长的森林地带生存着半沙漠的动物,如野猪、胡狼、兔、大高加索刺猬、熊和鹿。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有蝙蝠、蓝胸佛法僧、长耳猫头鹰、野鸡和鹧鸪等。半沙漠和干旱草原的主要代表动物有鹅喉和小狐狸。

  洼地植物丛和山麓灌木区 该林区主要位于海拔600米以下,如萨穆尔-吉维奇尼低地(Самур-Дивичниский)和卡拉巴赫山的东北部等地区。这里常见的动物有野猪、熊、欧兔、獾、胡狼。在森林溪流中可见水獭,在库萨尔和库宾地区(Кусарский и Кубинский)常有猞猁和野猫出没。生长在林中的啮齿动物主要有睡熊、高加索松鼠、林鼠等。鸟类主要有高加索松鸦、喜鹊、鸫。陆生动物有蜥蜴、草原龙纹蝰。

  高山森林带 一般为海拔600~2200米的山毛榉、鹅耳枥林带和白桦-橡树林区。这里生存着众多有蹄类动物,如高加索鹿、狍、岩羚羊、达格斯坦山羊和野猪等。兽类有熊、猞猁山猫。也有罕见的貂和伶鼬。这里常见绿色和彩色啄木鸟,甚至山鸫和黑啄木鸟。

  高山草原和草甸区 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在2200~3500米之间的亚高山草原和高山草场。具体地说,该地区的代表动物为鼹鼠,主要生活在扎卡达尔和别洛干(Закатальский и Белоканский)地区的亚高山草原。在大小高加索山脉常常可见达格斯坦山羊,豹也常出没于此。啮齿动物主要有雪鼠和田鼠。鸟类以黑琴鸡和雪鸡为代表。

  此外,连科兰和纳希切万地区为两个独立的动物分布区,其种群呈垂直分布。连科兰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丰富,河岸地区的动物兔、鹧鸪和龟为代表。而里海和库拉河地带的动物种群也十分独特。在里海的浅水水域,鸟类十分丰富。

  在平原和低地主要生存着鹅喉羚、野兔、高加索野鸡、野猪、河狸鼠等。中低山区地带的动物主要以熊、鹿、狼、狐、猞猁等为主。另外,还有角羯、摩弗仑羊, 高加索野山羊和岩羚羊、达格斯坦山羊等重点保护动物[2]。

  (三)国家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和恢复各具特色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种群,阿塞拜疆在全国开辟了很多国家自然保护区。其中主要有:

  吉兹拉卡国家自然保护区 建于1929年,是阿塞拜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为8.8万公顷。它位于里海沿岸的穆甘平原上,是候鸟的主要栖息地,每年有800到1000万来自非洲、印度、英国、地中海和北冰洋的候鸟来此过冬。目前这里的鸟类已达248种。该保护区是阿塞拜疆主要的鸟类保护区之一。

  扎卡塔尔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建于1929年,面积2.52万公顷。它主要从事大高加索南麓的动植物物种的保护和研究。该保护区内分布的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稀有物种浆果紫杉。这里的植物按海拔高度和不同的地形及气候特征分层排列。这里大部分地区分布着亚热带的阔叶植物,如山毛榉、鹅耳枥、橡树、椴树等,在海拔1800~2100米的高山地区生长着亚高山草场,海拔2400米以上则是高山草甸。此外,该保护区还有丰富的动物种群,如高加索山羊、岩羚羊、獾、银鼠、猞猁、赤鹿等,鸟类主要有黑秃鹫和高加索黑琴鸡等。

  希尔凡动物保护区 建于1969年,位于希尔凡东南部,面积为1.77万公顷。这里是鹅喉羚、水生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同时,这里还保留着完整的希尔凡平原半沙漠植物种群以及珍稀动物有鹅喉羚、大鸨、草原鸡等。 伊斯麦林动植物保护区 建于1981年,面积为5800公顷。它主要从事大高加索东部自然生态系统和种群的保护工作,以及稀有的和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的研究工作。这里代表的树种是阔叶树,如山毛榉、枥树、针叶杉树,代表的动物有梅花鹿、岩羚羊、熊、獾、狍等。

  图兰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建于1958年,面积1.24万公顷。这里主要进行大型珍稀原始森林和林木(аридно-арчовое редколесья)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这里保留着很多远古树种,如黄连木和刺柏等。这些植物种群为研究旱生树木和灌丛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活化石。这里的代表树种有伊别利橡树、格鲁吉亚槭树、叶榆、杨树,还有一些珍稀灌木,如忍冬和黄麻等。该自然保护区中的小型哺乳动物有15种,鸟类有108种。此外,这里还是斑蜂蛇的天然栖息地。

   盖格尔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艾列洛尤基自然保护区 盖格尔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于1965年,面积为7100公顷。它是以盖格尔湖为核心建立的保护和研究小高加索典型地貌和动物的保护区。其目的还在于保障盖格尔湖的水体清洁以及为梅花鹿提供适合的生存环境。其代表动物为高加索鹿、里海雪鹅以及山羊。此外,盖格尔自然保护区还有一个位于库拉河和卡贝拉河之间杰兰切高地的次生自然保护区——艾列洛尤基自然保护区。它占地400公顷,是世界上唯一生长艾尔达尔松和干旱树种的地区。

  除此以外,其他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还有以保护原始森林为目的的位于哈萨克区的卡拉亚兹自然保护区;以保存1500万年前原始人遗址为目的的天然动植物博物馆——高苏斯坦国家保护区;以保护水生鸟类为主的阿格尔保护区等。

  除自然保护区外,阿塞拜疆还建有16个禁猎区,以发展一个或一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保护高山动物种群的禁猎区有伊斯麦林、祖万茨、拉钦、库巴特林、奥尔杜巴德等。在什金、巴尔金、库萨尔、阿格尔、小吉兹拉卡等地区还开辟了旨在保护珍稀鸟类的禁猎区。

  二 矿产资源

   阿塞拜疆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石油、天然气、铁矿、多金属矿和明矾石。阿塞拜疆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历史十分悠久,首都巴库以石油业著称。20世纪20年代,阿塞拜疆石油产量占前苏联的95%。该国石油储量十分丰富,油质优良。主要产油区为阿普歇伦半岛、库拉-阿拉斯低地和里海采油场——石油礁。目前,里海地区已成为阿塞拜疆最主要的石油产区。独立以后,阿塞拜疆里海近海石油的探明储量逐年增加,目前探明储量约35~40亿吨[3]。

  铁矿的主要产区集中在小高加索的沙姆霍尔地区。阿塞拜疆盛产多金属矿,其主要包含铬、钛、钼、锡、锰、钴、镉、铜等多种金属成分。该国还出产砷化物、重晶石、黄铁矿、溴、岩盐、碘、石膏、沥青矿藏等。阿塞拜疆独有的萘烷油以其独特的医用疗效闻名于世。此外,该国的矿泉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巴达姆雷、西拉普、达雷达克、阿尔吉万、斯塔万卡、什霍夫、哈尔丹、杰米等地区。这些矿泉资源中大多为富含碳氢化合物、碱质、盐质等矿物质,有的水温可达到60~70摄氏度。目前,阿塞拜疆利用这些天然的矿泉资源修建了很多浴疗疗养院和度假胜地。

  三 水力资源

  阿塞拜疆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主要集中在山地地区,因落差较大而形成比较丰富的水力资源。阿塞拜疆境内主要的河流有库拉河、阿拉斯河、萨穆尔河、阿拉赞河、阿库拉河基尔德曼河等。其中最大的河流为库拉河,平均流量为575立方米/秒。河上建有明格切乌尔等大型水库和水力发电站,是该国电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1] 《阿塞拜疆共和国》,第98页,莫斯科,国家地理出版社,1957。
[2]
[3] 《世界知识年鉴》2002/2003,第4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