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人口19.2万,亚美尼亚人占绝大多数。1920年11月30日阿塞拜疆革命委员发表声明,承认有争议的纳卡属于亚美尼亚,并得到苏俄机关的赞同,1921年苏俄政府将纳卡划归亚美尼亚。1923年7月,俄共(布)中央高加索局又决定将该州归并阿塞拜疆,认为这有利于该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就业。此举引起纳卡亚美尼亚人的不满,加之该州经济状况不佳,亚美尼亚人感到自身的利益受损。
1986年,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一批知识分子呼吁苏联领导人纠正过去在纳卡地区归属问题上的决定,揭开了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人之间纳卡之争的序幕。在共和国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当局纷纷迎合民族分离主义的主张后,民族间的仇怨变成了地区间的对立。1988年2月,主要由亚美尼亚人组成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苏维埃举行会议,要求把纳卡划归亚美尼亚管辖。亚美尼亚当局迅速作出反应,共和国议会决定接纳纳卡州为该共和国的一部分。阿塞拜疆国内为此群情激忿,反对派组成了民族防御委员会。苏联政府先是拒绝了亚美尼亚和纳卡的要求,继而宣布在纳卡和一些地区实行“紧急状态”。但联盟中央的严厉手段并没有也无法在当时的形势下产生预期的效果,相反却激起了共和国更加强烈的反抗。
阿塞拜疆共和国坚决反对变更领土。双方的敌对情绪在距离首都巴库25公里的苏姆盖特爆发出来。1988年2月27日,当地的阿塞拜疆人举行集会,很快变成一场与亚美尼亚人的暴力冲突。冲突持续了3天,造成30多人死亡,近200人受伤,100多个家庭遭到洗劫。虽然后来联盟中央平息了冲突,但此后这一流血的创口便未再愈合,两个民族居民之间的仇怨愈结愈深,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共和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围绕纳卡问题的流血冲突不断升级并全面爆发。1988年7月,纳卡州苏维埃再次作出纳卡与亚美尼亚合并的决定,此后纳卡实际上与阿塞拜疆切断了一切政治经济联系。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针对对方居民的敌对行动不断发生,导致许多亚美尼亚人逃离阿塞拜疆,1988年底两周内就有20万亚美尼亚人迁走。阿塞拜疆人也被迫迁出亚美尼亚。双方的激进力量组织武装团体,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1990年7月,阿塞拜疆客车队遭到亚美尼亚人袭击,造成多人死亡。8月阿亚边界发生武装冲突,同年底,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被分别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驱赶出来,在巴库等地发生以暴力手段欺凌异族的事件。1991年7月,在纳卡地区,阿塞拜疆的武装人员开始大规模进攻亚美尼亚人居住区。1991年11月26日,阿塞拜疆最高苏维埃通过法律,取消纳卡州的自治地位。12月10日,纳卡州苏维埃宣布根据在当地亚美尼亚族居民中公决的结果,决定成立共和国,脱离阿塞拜疆独立。
由于亚美尼亚支持纳卡脱离阿塞拜疆,在苏联解体后,很快纳卡冲突变成了两个新独立国家之间的争斗。经过短暂的停火后,1991年11月,因阿塞拜疆宣布对亚美尼亚实行经济封锁和阿方直升飞机在纳卡被击落,纳卡局势十分紧张。亚美尼亚自卫力量向阿塞拜疆的居民点展开大规模进攻,到1992年5月,纳卡的亚美尼亚人武装在亚美尼亚的支援下,占领了阿塞拜疆在纳卡西部的重镇舒沙和拉钦,打通了联结纳卡与亚美尼亚的“陆上走廊”,阿塞拜疆遭到惨败。战火还烧到阿在亚的飞地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这一年双方在战场上的死亡人数猛增至5,000人,还出现了数十万难民。
自1992年底开始,纳卡冲突再次升级。亚美尼亚武装力量通过几次反攻使阿塞拜疆前几个月的”战果“化为乌有。1993年4月2日,亚美尼亚军队和纳卡的武装部队发动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进攻,一举攻占阿的克尔巴贾尔区,打通了继拉钦之后的第二条“陆上走廊”。阿塞拜疆被迫宣布进行后备役战争动员。到7月下旬,亚军队切断了阿塞拜疆西南部同其他地区的联系。7月23日,亚美尼亚军队发动突击占领阿西部重镇阿格达姆,使阿塞拜疆遭到5年来最沉重的打击。
纳卡冲突的调解和停火
1992年2月,俄罗斯外交部长出面,撮合阿、亚两国外长会谈,主张成立独联体维和部队部署到纳卡地区。阿塞拜疆人民阵线上台后,拒不接受俄罗斯的建议。1993年5月18日,俄罗斯与土耳其、美国一道,提出了包括亚军队撤出克尔巴贾尔区、停火等内容的和平协议。6月的阿塞拜疆内乱使三国调停行动中断,亚美尼亚方面借机又发动了一系列攻势。8月底,冲突双方接受俄罗斯的建议,草签了停火协议。9月6日,阿塞拜疆新领导人阿利耶夫在莫斯科吁请俄罗斯干预冲突,以帮助尽早结束战争。9月24日,俄领导人借独联体首脑会晤的机会“牵线”,使阿亚两国领导人单独举行了一次会谈。
1993年秋,尽管冲突双方就部分停火达成协议,但冲突仍时断时续。10月,亚美尼亚军队突入阿塞拜疆的赞格兰区;同年年底阿军队又发动全面进攻。1994年初,纳卡冲突仍未停息,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危险。2月18日,俄罗斯国防部长与阿亚两国国防部长一道签署了一项备忘录,规定自3月1日起全面停火。这时俄罗斯竭力想把其他国家和欧安会等国际组织排斥在外,俄罗斯特使在纳卡暗示,俄罗斯将独立“接管纳卡的和平进程”。3月和4月,亚美尼亚军队无视停火协议,连续发动猛攻,穷于应付的阿塞拜疆请求俄罗斯“主持公道”。5月初,在俄罗斯的主持下,阿、亚、纳卡的代表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谈判,5月10日阿代表宣布接受俄罗斯的建议,首先在交战地区实现停火。12日双方签订停火协议。5月16日,俄与阿、亚、纳卡又在莫斯科举行国防部长间的会晤。根据几次谈判达成的协议,冲突各方首先实现了全面停火。9月,叶利钦总统亲自出面,促使阿、亚和纳卡三方领导人在莫斯科举行高级会晤,讨论实现和平的具体问题。纳卡的局势逐步处于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长时间内保持着停火。但双方的会谈难以达成协议,在根本问题上互不让步,阿方要求先撤军,在实现领土完整的前提下谈判解决纳卡地位问题;亚方和纳卡坚持首先解决地位问题。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