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党建所务 > 党建 > 主题教育
中共早期党员后人登门致谢 俄藏档案填补家族历史空白
——我所党员周国长助彭泽同志孙女寻得珍贵历史档案
2025年11月14日 来源:俄欧亚所 作者: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党支部
分享到

  11月11日,中共早期党员彭泽的孙女彭利明专程来访,向我所及党员周国长同志表达诚挚谢意。所长孙壮志、副所长金哲热情接见,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党支部书记许华、党员周国长参加会见。这场跨越百年的“寻根之旅”,在俄藏档案的珍贵史料与党史研究工作者的坚守中,打开了一扇温暖而光亮的大门。

 

 

  彭泽,湖南湘乡人,系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外国语学社的学生,1921年春随同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曹靖华等人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学成回国后,在哈尔滨从事革命工作,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现哈工大)早期地下党员,1926年遇难。对于这位英年早逝的革命先辈,后人仅能从零星记载中窥见其身影,其早年革命经历更是一段长期未被照亮的空白。

 

  “我们姐妹四人都已年过七旬,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爷爷参加革命活动的历史轨迹,但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彭利明在致谢时动情地说。今年初,东南大学陶源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俄藏革命时期中共留苏干部档案及其整理研究》一文,为她们点亮了希望。虽然陶教授的研究并未涉及彭利明所求,但她热心引荐了我所科研人员周国长同志。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彭家姐妹联系上了我所党员、长期从事俄藏中共档案研究的周国长。一句“我有彭泽的个人卷宗”,让电话另一端的彭利明百感交集,“当时我的眼泪‘哗’的就下来了。”她们没有想到,这位素未谋面的学者,竟为这段尘封的历史打开了大门。

 

  周国长同志长期从事俄藏中共档案研究,从俄罗斯复制了数千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团档案,恰好有彭泽的个人卷宗档案,包括亲笔填写的入学登记表、入学资格证书、调查表等原始文献。当彭家人第一次看到祖父百年前的亲笔签名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周老师连周末和晚上九、十点钟都在帮我们找资料、回答问题,他的严谨和无私让我们深受感动。他还热心介绍了外国语学社留苏后人给我们认识。”彭利明表示,这些珍贵档案不仅填补了家族记忆的巨大空白,更让彭泽的早期革命经历得以真实、完整地汇入党的历史长河。

 

  “这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突破,更是一次有温度的党史传承。”所长孙壮志在会见中指出,周国长同志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扎实的学术功底,穿越历史烟云、克服重重困难,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孜孜以求的求实精神,展现了新时代社科人的责任担当。这些俄藏档案的发掘,既是对革命先辈的告慰,也为我党早期组织建设、青年运动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此次跨越时空的“寻根”故事,既是一段家属心愿的了结,更是党员学者以学术服务人民、用真情怀致敬先烈的生动写照。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