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党建所务 > 党建 > 学习专题
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三个定位”职责使命
2022年12月06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柯文俊
分享到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主题鲜明、统揽全局,思想深邃、凝聚力量,体现了百年大党的大志向、大担当、大情怀、大格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为党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承担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职责使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是科研机构,但首先是政治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深刻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以下简称“三定”规定)明确的“三个定位”和主要职责,紧紧围绕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的历史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三定”规定将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明确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主要职责。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必须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实现“两个全面”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必须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必须坚定不移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在伟大实践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新力和凝聚力,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的历史使命,必须深刻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深刻领会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领会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深刻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正确解读中国实践,阐释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用实际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历史使命。

 

  深刻理解“为党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的政治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三定”规定将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位为“为党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学术研究和思想理论方面的重要信息,反映学术界动态,报送重要研究成果、对策性建议,为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撑”,“根据我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学术发展动向,组织开展重大问题调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战略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主要职责。

  作为为党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真正履行使命。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胸怀“国之大者”,弘扬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理想和抱负,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学问,做回应时代的学问,在厚植深耕基础理论的同时,开展有学理厚度、实践价值的应用性研究,为党中央决策提出实用管用的对策性建议。

  践行为党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的政治责任,必须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必须紧扣时代主题、立足中国实践,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开展多维度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对标对表这些主要问题,把对策研究聚焦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坚持把论文写到大地上,把学问做到人民群众心坎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着力研究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问题、意识形态风险挑战问题、统筹安全与发展问题、城乡发展问题、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重点领域改革问题、国际关系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等,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更多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对策研究成果。

 

  深刻理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的时代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严谨的科学规则和研究规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

  “三定”规定将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位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阐释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制定和完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标准,参与制定国际学术评价标准,承担和协调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统筹指导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管理工作”,“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明确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主要职责。

  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首先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面领导。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必须深刻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厚的学术、优良的学风是学术殿堂的本质要求,也是践行理论阵地和思想库的重要前提。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高质量的理论成果,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

  践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的时代要求,必须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着力把方向、立标准、建机制,积极引领学术健康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制定和完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标准,承担起、协调好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工作,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统筹指导好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管理工作,着力改进学风建设。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合作和优秀学术成果对外推广传播,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

  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必须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不断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努力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新时代新征程,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践行“三个定位”职责使命,我们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团结奋斗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更大作为。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