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研究报告
俄罗斯东欧中亚现代化之路:历史、现实与未来——第二届全国欧亚研究中青年论坛综述
靳会新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第6期 2011年03月26日

  从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东欧中亚经历了政治、经济转轨的困难时期,目前一些国家已进入或开始进入现代化进程,面临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在俄罗斯内部,各种思潮涌动,围绕国家进一步发展道路展开激烈争论。梅普当局重提国家的现代化战略,并且把国内的现代化同改善与西方的关系,特别是同西欧建立“现代化联盟”联系起来。事态究竟如何发展,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为了给国内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问题的中青年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和黑龙江大学于2010年7月25日~27日在黑龙江哈尔滨联合举办了题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现代化之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第二届全国欧亚研究中青年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事科学院、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外交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46所大学、科研院所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历史时期出发,对俄罗斯东欧中亚的现代化进程、运动规律、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静杰在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中,全面回顾了俄罗斯近现代以来的现代化之路。指出赶超西方、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使俄罗斯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是贯穿俄罗斯历史的一条红线。20世纪80~90年代,俄罗斯主流舆论普遍认为:俄国历史上的现代化没有成功,其根本原因是,俄罗斯在实现现代化的努力中只注意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所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取了“全盘西化”的方针,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进而融入西方“文 明世界大家庭”。这次激进改革的结果是众所周知的。社会经济不仅没有发展,而且倒退了近20年。普京上台后,修正了俄罗斯“全盘西化”的方针路线,把建设强大的俄罗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同时提出,改革要从俄罗斯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点出发。本世纪初,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俄罗斯迅速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然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俄罗斯又一次暴露了经济的脆弱性和社会政治的严重弊端。俄罗斯为什么始终落后于西方?俄罗斯赶超西方、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教训是什么?问题发人深思。

一 国家转型及现代化问题

  (一)政治、经济转型

  辽宁大学徐坡岭教授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世界各国深入反思和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道路及其方向这一历史节点上,从理论上剖析和反思有关转型的基本问题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以此为出发点,他对中东欧独联体国家转型的基本任务及其逻辑基础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除经济、政治任务外,上述国家还要通过转型实现国家安全和融入国际体系,并通过转型推动社会发展和民众对发展成果的福利分享,而这也是检验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黑龙江大学马蔚云教授强调,经济转型实际上是社会经济组织或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马蔚云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或改革统称为“转型”,即转型和改革被视为同义。依他之见,转型实际上是一种改革,但改革不一定是转型。转型或转轨英文为transition,俄文是трансформация,实际上是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只是由于中文的春秋笔法,而产生了诸多的表达含义。中国社科院孔田平研究员总结了波兰转型路径的特点、成就,分析了波兰作为转型成功案例的基本经验,认为成功转型需要利用好“机会之窗”,需要最低程度的社会共识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成功的转型还一定是民族意志的体现,需要人民的认同。辽宁大学曲文轶教授从制度变迁的经济效果角度,分析了制度转型的绩效衡量和制度变迁的规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体制变革速度与经济发展实效之间,一方面存在后发赶超优势;另一方面,体制转换速度与收入分配状况并无实质关联。南开大学的孙景宇博士提出了从量化的角度对制度转型质量进行衡量的思路和方法。他并不认同单向的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程度越高必然会提高制度转型质量的观点,并从无序损失和专制损失两个方面综合度量了中国和俄罗斯制度转型的路径和绩效,在此基础上对中俄加以比较。南开大学的黄秋菊博士考察了转型初期和中期新自由主义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及后来相关国家的调整。

  (二)现代化问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冯玉军研究员对梅德韦杰夫“全面现代化战略”进行了分析。冯玉军认为,决定梅德韦杰夫“全面现代化战略”前景的有几大因素,一是能否获得足够的资金,二是能否在国内赢得足够的支持,三是梅德韦杰夫的“全面现代化”战略是否会得到西方的支持。目前看,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并不乐观。虽然梅德韦杰夫“全面现代化”战略的大幕已经拉开,但发展如何还要进一步观察。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的盛世良研 究员在发言中首先回顾了俄罗斯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认为俄罗斯以往的现代化存在着重军事轻民生,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蔡鹏鸣认为,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突出地表现在发展的跳跃性与手段的激进性,上层与下层的社会断裂性,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脱节性,传统与现代的对抗性,西方化与反西方化的两重性等等。这些导致了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曲折与复杂。中国社科院的庞大鹏博士认为,在当前俄罗斯现代化进程当中,梅德韦杰夫的现代化战略正在对俄罗斯的战略局势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普京对于梅德韦杰夫的 现代化战略采取了观望的态度,但随着2012年的日益临近,普京必然会对梅德韦杰夫的现代化倡议正式表态。在经济上缺乏资金,政治上缺乏竞争的条件下,梅德韦杰夫的现代化倡议有可能会陷于空转的状态。中国社科院的崔皓旭博士和哈尔滨理工大学的韩冰博士认为,在俄罗斯政治现代化过程当中,宪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奠定了俄罗斯现代化制度的基础,保障了政治斗争的可控性,而且在促进联邦制的平衡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高歌研究员认为,自一战结束以来,中东欧国家经历了四次不同的发展道路,但都存在着某些相似的特征。目前中东欧国家的欧洲化道路取得了许多相应的成效,已经开始慢慢生根发芽,这是因为其欧洲化道路的确定并非大国强力推行的结果;另一方面,欧洲化道路的推进具备了一定的内外条件。中国社科院的张弘博士认为,有别于传统欧洲国家,乌克兰构建现代国家的过程要复杂一些,不仅要进行民族-国家的重新构建,而且还要包括民主-国家的构建。他以乌克兰为例,对国家认同在社会转型过程当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原苏联和原东欧国家而言,在转型的过程当中,这一问题具有较普遍的意义。

二 经济发展和创新

  (一)经济创新

  中国社科院李中海研究员比较了中俄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前景,指出两国经济带有共性的问题。认为制度的适应性和自我调整修复能力,能否占据世界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能否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能否遏制和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能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取得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是决定中俄两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国家振兴的重要因素。华中师范大学的周维第博士分析了作为转型经济大国的俄罗斯面临的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将经济转型进行到底;另一方面大力倡导经济创新以推动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实施赶超发展战略。他从俄罗斯国防工业体制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地位出发,强调了国防工业体制在俄罗斯创新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黑龙江大学的戚文海老师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的角度提出了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创新路径,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国家战略等约束条件下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中央财经大学童伟研究员探讨了在金融危机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全面下行的情况下,储备充沛的俄罗斯稳定基金的运作情况和作用。她还对中国相关问题,特别是土地租让金能否变为稳定基金的情况进行了探讨。黑龙江大学的葛新蓉博士梳理了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变与这一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国社科院的朱红根博士评析了爱沙尼亚加入欧元区的背景、历程和加入欧元区对爱沙尼亚经济的影响。黑龙江大学姜振军研究员着重论述了俄罗斯的资源安全、资本安全、劳动力安全、技术安全问题,他特别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了俄罗斯的产业安全状况及其产生的影响。中国社科院的许文鸿博士分析了离岸经济对俄罗斯资本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中俄关系和中俄经贸合作

  黑龙江大学李传勋教授分析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口形势和劳动力状况,探讨了俄罗斯的移民政策、俄罗斯远东劳动力不足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他指出,中国,特别是与俄毗邻地区应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扩大对俄劳务合作,力争在工程承包等大项目上取得突破。外交学院的杨闯教授回顾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历程,分析了目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状及面临的八个方面的挑战。黑龙江大学的赵传君教授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中俄经贸关系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意义,特别强调了积极主动的舆论工作对中俄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王郦久研究员用量化的方法对 中俄、中美关系的性质和重要性进行了判断,并特别提出了发展公共外交对于中国外交工作的意义。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陈宪良博士介绍了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现状并分析了发展前景,特别提出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外贸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及背后的原因。大连大学的郑雪平博士从“波罗的海明珠项目”出发,分析了中国对俄投资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并提出政策对应。这一问题引起了特别的讨论。满洲里政协副主席王之光探讨了中俄边境地区合作体系的构建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黑龙江大学王金辉博士和黑龙江省社科院的曹志宏 老师对日俄经贸关系以及日俄关系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三 历史、思想、文化、教育、社会问题

  (一)历史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左凤荣研究员从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苏联政治制度入手分析了其政治现代化转型失败的原因。她认为,对于苏联来说,不是不该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而是怎样改革。从苏联的实践看,不尊重现代政治的规律,盲目进行变革,难以实现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其后果是严重的。中国社科院的栾景河研究员通过对俄罗斯重新出版《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事进行考察,得出了以下结论,俄罗斯目前再版《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只不过是一次非常普通的再版活动,所谓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俄罗斯官方再版”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此外栾景河也指出了当代俄罗斯历史教学同前时代相比应该说是进入了一个多元的时代,既包括苏联的历史,也包括沙皇俄国的历史。黑龙江大学的李淑华博士认为赫鲁晓夫时期苏联书刊检查制度有些许松动,但实际上书刊检查制度依然存在,这一时期的书刊检查制度有几方面的功能,一是保护国家安全和军事秘密,二是其成为赫鲁晓夫排除异己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苏共巩固自身政权的工具,三是迎合了冷战的需要。

  (二)思想、文化、教育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张建华教授就苏联政治现代化视域下知识分子的公共空间与政治表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苏联知识分子合法的公共空间包括:出版社和书刊出版物,社会团体、文艺团体和学术组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苏联时期,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知识分子中间出现了特殊的“公共空间”和特殊的“政治表达”方式。张建华还对苏联政治文化谱系的演变规律进行了解读。

  河北师范大学郭小丽教授以17世纪教会分裂为例,从17世纪教会分裂的始末、尼康宗教改革中的他者取向、阿瓦库姆对本土信仰的坚守、教会分裂与俄罗斯的文 化认同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他者取向给俄罗斯文化认同带来的影响。她在回答关于当代俄罗斯受外来文化中的他者取向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的提问时说,当今的俄罗斯东正教还是以本土的文化为主要的核心,外来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另外,俄罗斯东正教的传统文化应当始终在俄罗斯占有核心地位。黑龙江省社科院的黄秋迪老师将中俄两国不同时期的宗教兼容性和排他性进行了对比,其结论是中国宗教的兼容性大于俄罗斯的宗教,俄罗斯的宗教同样也具有兼容性,但其排他性更大于中国的宗教。

  东北农业大学武卉昕博士在发言中分析了俄罗斯思 想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理论和现实的回潮之势。认为历史评价日趋客观、价值立场渐趋“保守”、道路选择转向务实等是意识形态回潮的集中表现。经济发展的国家控制增强、自主施为的政治模式定势、文化模式的稳定性作用是俄罗斯思想意识形态回潮的主要经济、政治和文化原因。

  黑龙江大学的李芳教授从俄罗斯在教育现代化构想下出台的教育体制、管理体制、入学制度、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创新教育体系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俄罗斯当前教改的基本情况。佳木斯大学赵伟博士主要对俄罗斯国家教育倡议“我们的新学校”进行了解析。该倡议确定 了近期俄罗斯普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二人均涉及一个问题,即俄罗斯目前在教育改革方面有很好的计划,有一些计划已经开始付诸实施,但结果会怎么样还有待探讨。黑龙江大学的周建英博士对于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了俄罗斯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其效果。

  黑龙江大学胡巍葳老师和陈雪老师对于俄罗斯报刊发行的相关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三)社会问题

  山东社科院的李炜研究员、黑龙江大学的于晓丽博士和于小琴博士的发言都涉及了俄罗斯的人口问题。李炜对中俄两国人口生育状况进行了比较,探讨解决两国 人口问题的思路。解决人口问题对俄罗斯来说是当务之急,但真正落实起来也很有难度。学者们通过讨论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综合问题,有文化因素也有经济因素,但总体来看,俄罗斯人口将来会出现增长的态势,但增长到什么程度,增长的时间还不确定,还有待探讨。于晓丽关于“俄罗斯新移民法”的研究主要介绍了俄罗斯最近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人口移民方面的法律以及上述法律出台的背景,分析了新移民法新在何处、法律实施的效果和未来的走势。于小琴分析了远东劳动力市场问题及其前景,指出未来俄工业轴心东移的发展态势决定着其对 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而满足这一需求的最大潜力国则是中国。

四 国家安全及外交政策

  军事科学院的陈建民研究员重点阐述了俄罗斯国家利益取向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影响。认为在梅普组合的条件下,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取向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第二是推进民主建立公民社会,第三是国防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第四是外交服务于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国家利益观的变化决定了俄罗斯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变化。吉林大学的刘清才教授认为,俄罗斯正在以推进远东地区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为目标,实行面向亚太地区的开发开放战略。俄罗斯参与亚太经济 一体化进程,为俄罗斯东部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发展以及区域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机遇。青岛理工大学的毕洪业博士认为,俄罗斯为避免被排除在欧洲安全框架之外,提出了新的欧洲安全条约草案。但北约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倡议态度冷淡,梅德韦杰夫的这一倡议前景暗淡,未来欧洲可能会形成北约、欧盟和俄罗斯三极的安全结构,而且三者之间将形成复杂的关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树春教授认为,当前俄美关系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调整,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都实行“拉”的策略。冷战结束之后,俄美关系的变化特点就是从蜜月到低谷三个周期的变化, 现在俄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蜜月周期,但是未来俄美关系由于结构性矛盾的存在,仍然有陷入低谷的可能性。中国社科院的吴大辉博士对俄美新裁军条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新条约用较稳妥的方式将双方的战略核力量削减到了4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一种以我为主,更自由、更主动、更灵活的核战略方式正在形成。中国社科院的何卫研究员认为,亚努科维奇上台后,乌克兰的外交政策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特别是在安全方面采取了中立的政策,但是乌克兰实现与欧洲一体化的方向不会改变。中国社科院的许齐博士认为,俄白天然气危机表明,俄白一体化基础并不稳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俄白关系的这种发展模式将极大地挑战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俄罗斯的崛起之路也将像俄白关系一样跌宕起伏。黑龙江大学的常艳博士对中俄在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上的立场与合作进行了探讨,认为两国的合作对于维护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军装备研究院的常拉堂博士对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刻的展望。东北农业大学的于连平博士介绍了俄罗斯联邦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重点阐述了中国可以借鉴的经验。

五 吉尔吉斯斯坦局势

  围绕着吉尔吉斯斯坦的局势及其对中亚地区、上海合作组织及中国的影响等问题,中国社科院的赵会荣博士、《人民日报》对外合作交流部副主任、高级记者尹树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朱长生研究员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主流观点认为吉尔吉斯斯坦的四七事件和南部的骚乱主要是其内部民族部族矛盾错综复杂、经济发展落后、缺乏善治等因素造成的。目前尽管吉尔吉斯斯坦已经举行了全民公决,通过了新的宪法,但是随着今年议会选举和明年总统选举的到来,未来两三年,吉尔吉斯斯坦的局势将继续保持一种持续动荡的状态。吉尔吉斯斯坦 的这次骚乱对吉内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是依靠街头政治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与政治斗争开始结合,二是南北对立可能进一步扩大,三是民族矛盾难以弥合,四是给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五是吉尔吉斯斯坦的对外关系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吉尔吉斯斯坦的变局也对中亚的安全形成了严峻的挑战,首先,三种势力可能会与跨国犯罪、毒品生产与走私相结合使地区安全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其次,域外大国与地区大国在中亚的合作与博弈进入新的阶段,俄美暂时达成妥协,但未来的冲突仍不可避免。而哈萨克斯坦正力图在中亚地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未来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亚地区的角逐有可能会加剧。再者,上海合作组织在吉尔吉斯斯坦事件中的作用有限,如何明确上海合作组织的定位,增强成员国的政治稳定性,加强成员国的经济安全与合作并且落到实处,这是其未来重要的任务。

  在讨论中,大家集中就中俄投资问题,中俄政府的作用问题以及在未来转型国家政府的财政、投资等方面的运作问题进行了交流。一些专家学者对中俄关系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认为中俄关系在从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未来中俄关系真正的战略基础应该不是对抗美国,而是共同发展。

  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政治学博士答辩委员会主席、历史学博士、教授弗拉基米尔·费奥多罗维奇·佩切里察在论坛总结大会上也做了精彩的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中俄关系:问题、矛盾与前景》。

  (责任编辑 向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