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一般文章
我们该如何看待俄罗斯的私有化?
张聪明 来源:《人民论坛》2008年第2期 2011年01月10日

  要对俄罗斯的私有化作一个全面的评价并不是容易的事。在俄罗斯国内,官方和民间、学界和社会大众、不同的政党和社会力量对私有化的评说千差万别。在我们看来,评价俄罗斯的私有化,起码应该考虑如下一些因素:

  是否俄罗斯(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完成了它的使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具有不可避免性?如果是,那么,创造一个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基础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主体就是不可回避的。

  在前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其自身也分崩离析后,新的执政者脆弱,而且地位朝不保夕,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台博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一个渐进转轨的十全十美的私有化计划能否产生并得到有效执行?如果不行,激进的所谓休克疗法的私有化方式也就自然获得了它的某种相对合理性。

  证券私有化的效果饱受诟病,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私有化方式后面隐含的某种程度上的正义。国家财产属于全体国民,分也是人人有份,给你一张证券,证明你在国家财产中有一份,总比什么也没有强。当然,与俄罗斯的私有化相联系,确实出现了很多严重的社会后果,但我们不能假设历史,谁也不能给转轨中的俄罗斯凭空制造出转轨顺利进行、包括私有化取得全面胜利所需要的那些历史条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