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一般文章
学习中央三号文件 关注人才问题
邢广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011年01月05日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指南。在《意见》中,党中央指示我们“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提出了三项具体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求必须建设一支宏大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意见》明确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 求,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

  贯彻落实党中央这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人才问题。研究所办得好不好,关键看是否有一支非常优秀的科研队伍。东欧与中亚研究所本届领导班子将人才问题视为最重要的工作环节,将培养和造就以中青年为主体的专家群体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

  为吸引人才,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实行博士生提前进入科研岗位的办法,以着力培养人才。我们研究所有一批素质很高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队伍。这支导师队伍为我们研究所培养了一批很有潜质的学术新锐。为使博士生能够尽快熟悉研究所内科研环境,尽快进入学术状态,我们研究所决定博士生在第三学年可以到研究所工作,研究所每月从所长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作其科研补贴。这个办法实施以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些博士生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入研究所工作的。再如,将博士生的博士学位论文列入所重点课题。博士生入所工作后,经过审议程序,将博士生学位论文纳入所重点课题序列,用这种方法激励新入所工作的博士深入钻研原有课题,为其早日创造出精品提供条件。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已有10个所重点课题属于此类。此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和提高。目前我们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学历结构为:研究生41人,占专业人员总数的52·56%;其中博士研究生27人,占专业科研人员总数的34·62%,占研究生总数的65·85%;硕士研究生14人,占专业科研人员总数的17·95%,占研究生总数的34·15%。

  在用好人才方面,1·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2·对专心致志于科研事业、已经崭露头角和有前途的青年科研人员,要在课题、学习机会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促使他们快速成长。对那些成果卓著、贡献突出的科研人员不仅要给予奖励,而且要破格晋升。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东欧与中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