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术专著
普京之迷:普京和普京的俄罗斯(30)
闻一 来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06 2009年12月09日

     “持红色文凭的服务生”

  现在,俄罗斯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成了一大社会问题。许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遭遇了相同的处境,手持鲜红的毕业证,却求职无门。他们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去饭店酒吧当跑堂的,社会上把这些大学生叫做“持红色文凭的服务生”。

  最近,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做了一次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许多大学培养出的大学生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的教育只是在灌输知识,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未来和在未来的社会中工作。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36%的高年级学生反映他们在学校中没有受到必要的教育,只是接受了肤浅的知识;40%的一、二年级学生承认不知道将来干什么。所以,该基金会认为,俄罗斯的大学生到了三年级的时候甚至还没有做好面向社会的准备,还不知道想要到哪里去工作,这是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重要原因。

  俄罗斯教育部的统计也得出结论,职业准备不足造成了大学生找工作难。它的数字表明,目前有不少于55%的中学生能进入大学学习,但是,只有其中25%的人符合社会对专家的需求。这就是说,约有一半的大学生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先天性不足”。现在,每年入大学的学生是130万人,那就是说约有65万人很难找到工作。而在社会上,用人部门也几乎都有一条用人的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规矩:宁可要只受过中等教育,却有专业知识的人,而不需要受过高等教育,却没有专业的人。

  因此,让大学生起码从三年级起就能清楚自己将来能到、要到哪里去工作,并为此而努力,这一看法就成了俄罗斯大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趋势。这种趋势归结起来就是,大学生要在大学毕业时取得双证——“高等学校毕业文凭+职业资格证书”。一些学校已经在开始这样做,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效还是将来的事。不过,人们已经普遍感到了教育的一种危机:如果不改变目前的处境,随着更多的受过中等教育的人顺利进入社会,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更难找到工作,而更为严重的是,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去上大学,而直接进入社会。教育部的统计数字表明,未来3年内,进入大学的学生将锐减至80万人,大学将每年空出100万人的位置,而到了2010年,尽管可以达到每个中学生都可进入大学学习的发展水平,但要完成这一指标就会出现严重阻隔。

  当然,职业准备不足固然是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重要原因,但是恐怕还不完全在此。多年来,俄罗斯的工业企业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其设备的利用和改造率远远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方面的情况也许更为严重。生产发展的滞后于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企业无法在劳动力的更新上有所作为,这同样造成了对大学生需要的锐减。此外,由于国家发展的滞后,学校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也都严重落后于科技发展的新时代,这也是大学生出校门后难以找到工作的原因。

  俄罗斯不是不需要大学生,有些部门,比如说,电脑和网络工作人员就严重短缺。又比如说,城郊区和农村中学就严重缺乏教师,尤其缺少男教师。但高等师院的毕业生宁可找不到工作踯躅街头,也不愿去当教师。因为,中学教师目前是让人瞧不起的职业:地位低,工资低,有些地方还常常拖欠教师的工资。俄罗斯政府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鼓励大学毕业生去当中学教师。不久前,政府规定将教师的工资提高50%,达到月工资200美元,这就是一项措施。让青年教师4天在城里工作,2天到农村去。能这样做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免服兵役。这一措施对许多青年人有极大的吸引力,也被当局认为是“吸引师院毕业生当教师的最好措施之一”。

  大学生的数量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数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生活水平,也代表着它的未来。俄罗斯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反映了这个国家发展上的一系列重大矛盾:工业发展布局的差异、城市和农村发展的悬殊、生活贫富的严重不均、战略规划和资金短缺的掣肘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激烈变化和国家现实情况的不相适应等等。如果大学生找工作难的现状转变为大学生人数的锐减,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而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人能越来越顺利地进入社会,这也不意味着国家的高水平发展。俄罗斯显然需要一种培养人和用人的新规矩。

       

        谁控制莫斯科市场的物价(2005年笔记)

 

        莫斯科的市场现在可算是相当繁荣的,商品琳琅满目,食品的花样令人眼花缭乱。但是,物价的昂贵也是尽人皆知的事。伏特加酒、肉食、住房和汽油是莫斯科人须臾不可离开的四大生活要素。在这2005年来到之时,这四样东西都在飞涨。喝伏特加酒被俄罗斯人视为“民族的娱乐”,其消耗量是惊人的。这种“劲儿大的、令人愉快的饮料”上涨了5%,“科涅亚克”上涨2%~3%,葡萄酒上涨得更高——每杯涨价10~15卢布。肉食的上涨幅度比酒精饮料还要高一些。房价每平方米上涨6%。汽油比12个月前上涨35%。连被视为俄罗斯人第二主食的土豆也上涨20%~30%。最后是日用电器和进口汽车上涨8%。

  莫斯科,甚至整个俄罗斯,肉类的货源一直紧缺。近些年来,为了进口鸡肉,俄罗斯政府和美国及欧洲国家进行了多少针锋相对的较量,最后才取得了鸡肉的限额进口供应。俄罗斯人最大的肉消耗是牛肉,而牛肉也是大量从巴西、波兰等国家进口。因此,肉类的价格一直受控于外国出口商。此外,由于瘟疫和疾病的流行,鸡肉、牛肉的供应不断受到严重的影响。“疯牛病”一出现,肉源就断绝,市场上没有了肉,物价就猛涨。所以,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在年节期间,不要忘记为外国牛的健康干杯!”

  2004年,国际市场的油价一直上升,俄罗斯的油价也居高不下。俄罗斯的石油价格不是由政府,而是由俄罗斯石油大亨决策的。他们决定价格时,眼睛看着的是西方,所以他们对人们对于油价飙升质疑的回答是:“西方国家的油价在上涨嘛!”2004年,普京总统为国家控制石油的生产、出口作了很大的努力,除了清查和整顿“尤克斯”公司外,还和石油大亨们谈妥了降低石油产品的价格,但结果是市场价格所降无多。石油大亨们还在讨价还价,政府还没有控制石油产品价格的决定权。所以,石油被俄罗斯人自己承认是“最无法预测的商品”。

  莫斯科的酒精饮料,一些高质量的伏特加酒、啤酒、“科涅亚克”和葡萄酒不是由外商供应,就是由以外资为主的合资企业所操纵。好的葡萄酒和“科涅亚克”都来自摩尔达维亚、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这些国家在日益削减对俄罗斯的供应量,而且价格在不断高升。最近,摩尔达维亚政府宣布,要加强对出口葡萄酒质量的检查,次酒不得出口。这就必然会对俄罗斯进口葡萄酒的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而在俄罗斯市场上“次”葡萄酒的断绝供应,好葡萄酒的价格就会飞涨。据俄罗斯报纸登载的材料,现在俄罗斯生产的40%的啤酒产品中都含有咖啡因,因此对这种啤酒的有增无减的生产、供应和消费,就必然对整个啤酒市场的价格产生直线上升的影响。

  2004年俄罗斯的粮食产量为7700万~7750万吨,比2003年多1000万吨,但是由于2004年的秋天多阴雨,因此土豆的收成却减少。由于在耕作时,缺少必要的措施,土豆中潜在的病虫害可能会在储藏中变质损坏。由于对气候的无法控制,造成农作物价格的上涨是俄罗斯经济发展中一个致命的阻缓因素。据俄罗斯农业部长戈尔捷耶夫透露,2005年可能是个歉收年,因为俄罗斯的气候每7年有个“轮回”,1998年的粮食收成只有4700万吨,而2005年正是“临界期”。

  在过去一年里,俄罗斯政府为控制和调整物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大征税的数额和强度。但这些措施一方面因生产者、供货者、房地产经纪人等的阻力,而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因消费者的不自觉的阻力,而助长了物价的不下。

  无力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受控于国内大亨、被牵制于“独联体”国家的生产和供货、气候对农业的深度影响以及政府采取的不当措施,所有这一切都影响了并正在继续影响莫斯科的市场的物价。2005年并不轻松,再到莫斯科去时,显然要带更多的美元。

 

       “斯大林热”——一种误解

 

        在俄罗斯,“斯大林”是个几乎延绵不绝的话题。最近一两年来,关于斯大林的议论有所增加,尤其是在2005年,这显然和卫国战争60周年密切相关。但也不乏某些人要为斯大林“平反”,要为被推翻了塑像的斯大林重新树碑立传。2005年1月,在莫斯科风传,要在俯首山上为斯大林立塑像,随即媒体惶惶不安起来:“斯大林又要回到莫斯科了!”结果,实际上俯首山上并没有立起斯大林的像。

  这种种议论和风传被某些人称之为“斯大林热”。那么,在俄罗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斯大林热”呢?

  对历史人物的再评价,在俄罗斯是个传统。现在,重新认识斯大林,对于俄罗斯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重新认识历史的一种必然进程。在2005年,俄罗斯人对历史的再认识是与对过去那场离现代最近的大战密切关联着的:在这场战争的胜利中究竟是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斯大林一个人,还是人民大众?斯大林时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在过去的苏联和俄罗斯的历史评价中,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是斯大林是拯救者,是战争胜利的唯一保证,另一是斯大林是罪犯,等同于希特勒。2005年这场“热争”的最终倾向性意见,也许可以用普京总统本人的话来说明。2005年5月5日,普京对德国总理施罗德说过:“对我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英雄是所有与纳粹体制进行战斗的人。他们是红军战士,是反希特勒同盟国家的军队。他们是集中营里的战俘和囚犯,是在后方没日没夜工作的人们”,“我不能同意将斯大林比为希特勒。不错,斯大林是个暴君,还有许多人称他为罪人。但是,他毕竟不是希特勒!”普京还说:“斯大林和他的时代——这是我国复杂的、时有矛盾的历史的不可分割的一页。这一页历史需要了解并记住它的教训。其中一条教训是十分明显的:独裁,对自由的压制——这对于国家,对于社会来说,都是一条死路。不受监督,个人专权的制度无疑会为罪行敞开大门。”所以,首先应当说,俄罗斯的重新评说斯大林,其主流是为了认清这一页历史并从中汲取教训,而不是去为斯大林“平反”或者回到斯大林的道路上去。对于在苏联解体后,经历了多年动荡的俄罗斯人民来说,这种对历史的尊重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

  其次,在这场“热争”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实质上已经远远超出了斯大林这个具体的人。人们更多地想要弄清楚的是,在当前的俄罗斯需要不需要一个如铁腕斯大林那样的执政者,如果俄罗斯有了这样一位执政者,他该不该使用斯大林那样的铁腕手段来对国家和人民进行治理。因此,争论的背景就是,在对现任总统普京的主要肯定的评价下,议论他的功过得失。俄罗斯老百姓期望国家有一个强君,有一个能使动荡混乱的国家走向稳定和强大的统治者,在一个有着太多的软弱与无能的环境中出现一个新的铁腕人物,而又不希望这个新人如斯大林那样的不受监督和个人专权。

  还有一个现实背景是,在重新走向强国之路上,俄罗斯需要一种具有号召力、吸引力和团结力的爱国主义。而那种曾经使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的苏维埃爱国主义已经淡薄和变形,因此,“热争”的指向性就是要确认,新的爱国主义是要延伸这种已经淡薄和变形的爱国主义呢,还是要有一种符合现实的新的爱国主义,其目的就是呼吁俄罗斯要有一种能为人们所接受的爱国主义。

  当卫国战争60周年即将来临时,对于尚存于世的老兵和战争伤残者的安抚和生活的安排成了一个尖锐、敏感的话题。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这些老兵和伤残者现在都成了弱势群体,他们和他们的影响所及成了俄罗斯社会不稳定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俄罗斯的一系列安抚和安排中,重述战争和斯大林就具有了十分明确的目的——安抚这个弱势群体、稳定社会。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在这场“热争”中,存在着许多商业炒作。比如,俄罗斯的大财阀德里帕斯卡以1000万美元购买了斯大林在阿布哈兹一座别墅的事以及斯大林的许多真有的或虚构的逸事都被同时宣扬得沸沸扬扬。这是商人、企业家和一些花边文人利用斯大林的名人效应在谋财路。他们一搅进来,就使“斯大林热”更为沸沸扬扬。

 

“斯大林热”——一种误解

 

        所以,综上所说,“斯大林热”,是一种误解。

  应当说,在俄罗斯的土地上,事实上并没有“斯大林热”这种提法。因为,在关于斯大林的解说和议论中,并没有执政者发动的自上而下的运动,也没有自下而上的群众的狂热附和。参与这场“热争”的只是某些媒体、史学家、政论家和政治家(包括一些过时的政治家)。《共青团真理报》在2005年的11月曾经连续发表该报记者与一位史学家的谈话,谈话主要内容是对斯大林功过的评说。编辑部曾经要求读者,在网上跟帖参与评论,但时至今日,跟帖的数字都是零。后来,该报又做了一次网上调查,要读者指认斯大林是属于它所列的四种(恶棍和凶手,天才和救星,我们报答过的人,他是什么人?)中的哪种人,结果应询者也寥寥。这至少说明,在当今的俄罗斯,人们更多的是关注普京、霍多尔科夫斯基、布加乔娃、罗沙尔和阿列克西斯二世这样的人,而不是斯大林。而这五位也是该报在2006年1月所做的一次民意测验中,选出的对俄罗斯人民的政治、文化、精神生活起到最大作用的5个人。

  “斯大林热”是我们的某些作者和某些文章中所编撰出的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概念。它所指的是,在俄罗斯现在有一个大范围的对斯大林功过的全面再评说,这一切所表示的是人们怀念斯大林,向往他的社会主义,要回归到斯大林的道路上去,而这种回归尤其是指领导人的。因此,这些作者和这些文章实质上是在主张重新评说斯大林,试图造就一个臆想中的“斯大林热”。

  为什么某些作者会编撰出这种“斯大林热”呢?

  首先,显然是这些作者误解了俄罗斯关于评说斯大林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原本有两个趋势,一是,这种评说在大众媒体上只是点,也就是说,它只局限于因某一或某些问题(如二战60周年等)而引发的争议上;二是,要重新全面评说斯大林的信息只集中在一些要为斯大林“平反”之人的文章和网页上。但是,“斯大林热”的编撰者却把这种点上的评说当成了面上的评说,认为“平反”的文章和网页就是表现出舆论趋势的评说。所以,他们只看这些文章和网页,而且越来越相信这些文章和网页,并且竭力传播的是这些文章和网页上的信息。

  其次,这些作者的好心和善意使他们自己走进了一个只能得出“斯大林热”的胡同。他们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斯大林是社会主义的,对斯大林的重新评说也就意味着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评说。因此,他们愿意看到这种评说“热”起来,甚至发展成一种潮流,一种运动,因此,他们把这一切放大为向斯大林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的回归。也许,他们的期望就是有朝一日,俄罗斯能回归到斯大林的道路上去。

  于是,这种误解变成了误传,一种认为俄罗斯出现了向斯大林回归的进程的阐述,甚至理论随之扩散开来。但是,就现在和现实而言,“斯大林热”这个概念所起的作用负面的多于正面的,因为,第一,它可能会误导领导人的决策,从而影响到中俄战略关系的正常进程;第二,它可能会误导普通人对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和曾经存在过的苏联体制的看法和分析,从而使人们不能正确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第三,它在唯斯大林和他的社会主义是标尺的状况下,使人们不可能对苏联解体的真实原因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而堵塞言路;四是,它可能会让人们对俄罗斯的现状和俄罗斯领导人的决策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

  所以,对从误解到误传的过程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误传要终止于误解。

 

       “骄纵的一代”——贵族情结

 


        在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每当社会的重大变革之后,总要出现一代新人,如“垮了的一代”等等。如今,在苏联解体16年后,就又出现了“骄纵的一代”。这一代人是以寡头的子女为核心的,他们在俄罗斯被称为“爸爸的乖儿女”。

  苏联解体后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暴富起来的寡头们不仅自己生活奢侈、放荡,以夸耀自己的财富为生活的主要核心,而且怀着一种奇特的报复心理,要将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拥有巨大财富的人、不同于普通人的人上人。因为这些人在此之前一直都渴望发财而又没有机会发财。通过铝贸易致富的冶金领域的寡头阿尼西莫夫在自己的女儿安娜6岁时,就将她送到美国去接受教育,全力促进她走上富豪之路。如今安娜不仅长大成人,而且成了世界百名富有的女人之一,《福布斯》榜上有名。这个在美国富豪中长大的安娜只讲英语,她的志向是不仅要成为美国俄侨的皇后,而且要成为美国的女皇。她说:“我要创立一个不动产帝国并征服纽约。”俄罗斯著名的“尼科伊尔”石油公司董事长茨维特科夫也是按美国方式培养自己的女儿维克的。安娜—维克之路几乎是当今寡头子女的唯一发展之路。于是,安娜—维克们组成了“骄纵的一代”。

  “骄纵的一代”的最大特点是,他们都是在钱堆里长大的,因此,挥霍、奢侈、享受、掷金如土,模仿父辈而又超越父辈。他们“挣钱”的途径和父辈有所不同,如果说父辈们主要是靠“国家财产私有化”而发家的话,那他们则几乎都是在美国的名牌大学毕业,深谙经营和经商之道,走在不动产、银行信贷、时尚时装等最走俏的行业领域之中。因此,他们的“敛财”和“消费”钱财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与他们的父辈不可同日而语的。

  “骄纵的一代”根本瞧不起普通的人群。对他们来说,普通人都是“灰色的”、“不可理喻的和不必去理喻的”。他们的生活圈子就是有钱人,不仅是有钱人,而且是百万富豪的身价。他们对媒体公然宣布:他们“只和有身价的人来往”。他们骄横不可一世,只有他们指责他人,他人对他们的任何评价都会使他们暴跳如雷。他们的这种骄纵令普通俄罗斯人感到愤怒。

  “骄纵的一代”继承了父辈的对名望和门第的强烈追求。他们渴望成为最高等级的人,成为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人。而在俄罗斯,贵族是一个传统的高贵门第。于是,成为新一代的贵族就成了“骄纵的一代”的所求和奋斗目标。现在,在俄罗斯就有一个专门“册封贵族”的机构,这就是罗曼诺夫家族的遗存——女大公玛丽亚·弗拉基米罗夫娜领导的“俄国皇帝之家”。现在,在俄罗斯,被这个机构“册封的贵族”已经有14500名之多。

  “骄纵的一代”助长了俄罗斯当今的“贵族复兴”之风。“骄纵的一代”还在深刻地影响着更多的年轻人对生活、工作、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哲学。“骄纵的一代”的风尚和追求同样在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的发展进程。未来的俄罗斯要看许多的方面,而“骄纵的一代”的存在和影响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