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网首发
他山之石:对乌克兰政治研究的思考
张弘 来源:中国俄欧亚研究网 2015年03月12日

  国别研究和理论研究。社科院的定位是兼有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的职能。这就要求我们对国情和动态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是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两者并不矛盾,顺序应该先求专再求广。关于综合研究和定向研究的问题:原苏东地区问题政治研究不仅是政治学、经济学和外交学的专项研究,还一定是综合性研究,通过团队合作、分工对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从转型政治学的角度看,属于政治学研究的大范畴,涵盖了地区国家的共性研究和个性研究,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掌握一般性的问题和特征,同时也必须对个别国家有详尽了解。因此,我们认为俄罗斯东欧中亚地区的政治研究要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领域做起。

  乌克兰研究在中国仍然是一个较为年轻的研究领域,苏联解体之后才逐渐形成。目前乌克兰研究领域主要分为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几个方面。研究队伍还较为分散,研究成果还停留在基础资料和国情阶段。自2004年颜色革命以来,乌克兰研究有所发展,成为媒体和国际政治研究的一个热点。由于人才积累有限,多数研究者都以俄语为工作语言,限制了材料获取,难以保证观点立场的独立性。国内主要的研究机构有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武汉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

  乌克兰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中领土面积和人口总量较大、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同时也是政治经济转型较为波折的国家。在经历了2004年的橙色革命之后,2013年再次遭遇欧洲一体化危机,2014年是乌克兰独立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由于国内政治危机,克里米亚半岛宣布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顿巴斯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武装冲突。俄罗斯与欧盟、美国关系也由于乌克兰危机跌入低谷,新冷战的言论不绝于耳。冷战结束二十余年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军事上再次形成对峙状态,动荡的乌克兰局势为中国的乌克兰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机遇,同时赋予了相关领域研究学者更大的使命。

  应该认识到乌克兰研究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为什么一些国家转型得以成功,而乌克兰却出现波折和矛盾。我们应该重点分析乌克兰政治转型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这里可能需要从三个层面加以分析,首先,要研究宪政民主制度本身的制度性问题。虽然宪政民主制度相对于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时也应当看到三权分立的宪政民主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制度性缺陷。乌克兰独立二十余年间,在总统议会制和议会总统制之间多次摇摆,始终未能克服制度本身带来的困难。其次,需要考虑到乌克兰特殊的民族历史和多元文化。尽管斯拉夫文明起源于基辅罗斯,但是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乌克兰都有存在,乌克兰争取民族国家独立的过程本身就是各种文明此消彼长的过程。乌克兰文明中的哥萨克、沙皇俄国时期的“小俄罗斯”、苏联时期的乌克兰化都是我们今天探讨乌克兰问题不容忽视的研究议题。不重视历史,就很难理解今天的乌克兰人看待俄罗斯、看待西方和世界的立场观点。再次,乌克兰研究还需要重视对国际政治格局的研究,重视研究乌克兰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冷战虽然已经结束二十余年,但是领土和地域观念仍然是国际政治的主要议题之一。大国对世界格局的划分、对势力范围的认识依然有效。对于地缘板块的边缘国家而言,地缘政治因素仍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任何乌克兰国内政治经济问题都可能演化成为地区问题,甚至是影响全球大国关系的重大事件。

  我目前关注的问题主要有:政治稳定涉及的制度、观念和行为体。制度性问题主要包括半总统制、混合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观念性问题包括国家认同与地区认同、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行为体问题包括精英政治、寡头政治。可以说,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乌克兰研究还与俄罗斯研究有着紧密的关联性,既可以比较研究,又可以进行相关性研究。总之,转型国家政治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拓展深度。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乌克兰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