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网首发
对俄罗斯研究的一点感悟
李中海 来源:中国俄欧亚研究网 2015年03月02日

  经济与政治密不可分,这是一个无须论证的问题。但对社会科学中的经济研究和政治研究来说, 这种关系则很难一概而论。近现代以来,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一直沿着既相关联又相对立的两条线索发展,一条线索是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日趋复杂,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可能成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在学科交叉处往往会迸发出学术研究的新亮点;另一条线索是传统学科不断走向精细化和专门化,进而产生出许多新的研究范畴和新的子学科。从经济学发展来看,自重商主义到现在,经济学范式已经过了八次革命,每一次革命的结果都产生一种新的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学范式,使得今天的经济学领域呈现出学派林立和观点对立的局面。因此,从社会科学各学科横向发展的角度,或许可以在政治研究与经济研究之间找到交叉点,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规则制定和产权保护,到公共选择学派以经济人假设分析人的政治行为,政治与经济互为研究变量的情形是可以看到的。从学科纵向发展的角度,在纯经济理论研究中,政治问题乃至政治决策往往被视为经济研究的外生变量,有时完全被排除在考察范围之列。由此可见,在政治研究中是否引入经济问题,或者在经济研究中是否引入政治问题,并不存在一定之规。对俄罗斯问题的研究同样如此。

  俄罗斯研究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对任何领域的研究都涉及学科本体研究和具体条件限制两个方面的问题。所谓学科本体研究, 是指根据学科研究对象、范式和方法,对具体领域进行研究。在社会科学理论蓬勃发展、学科研究日益专业化的今天,各学科都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新范式和新的研究方法,将其运用于俄罗斯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理解、阐释并预测俄罗斯政治经济及对外战略走向。所谓限制条件,是指各国国情不同、条件不同,用现有理论未必能够解释其发展路径和决策动机。各国有不同的历史传统、政治文化和经济基础,其政治经济和外交决策往往有其自身的逻辑,因此,在俄罗斯研究中,还应深入了解俄罗斯国情,从其客观实际出发,探察其政治经济发展规律和决策动机及对外政策背后的战略文化。在认识到现象背后的原因、机制以后, 再跟现有的理论做比较,才能不被理论所束缚, 也才能为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吴承明先生在其《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中提出的“史无定法”, 林毅夫教授在其《本体与常无 :经济方法论对话》中提出要以“常无”心态进行经济研究,都强调了不拘泥理论的思维特性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善于发问、善于比较、善于归纳,恐怕是国别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特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毕竟存在一些以认识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比如“问题导向”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的大致步骤:一是识别问题;二是限定研究目标;三是提出假设;四是设计研究程序;五是获得适当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六是解释结果并得出结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种方法与认识论密切相关,符合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思维规律,对各学科的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此外,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俄罗斯研究也还有许多有待深入钻研的问题和领域。在这方面,老一辈学问家甘于“坐冷板凳”的治学态度永远是年轻学者的楷模,这既是一种治学精神,也是一种治学方法。要知其然, 需要下苦功夫;要知其所以然,更要下苦功夫。以上关于俄罗斯研究的一些感悟,与学界同行共勉。

  (作者简介:李中海,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部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