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网首发
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战略内涵和推进思路
李勇慧 来源:中国俄欧亚研究网 2015年07月02日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实现区域合作的大战略。在此战略指导下,中国提出或强化了一系列建设经济走廊和经济带的倡议, 其中包括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这些次区域经济走廊或经济带,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布点和组成部分,对于实施周边外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也推动“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由虚变实。当然,推动和落实经济走廊的建设也面临巨大挑战。

一、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战略内涵

  俄罗斯和蒙古是中国两个重要的邻国,蒙古是中俄蒙经济走廊合作的核心。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和加强区域合作是中俄蒙经济走廊的主要内涵。

  (一) 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政治内涵

  1.中俄蒙经济走廊具有很深的地缘政治含义。维护地缘政治安全利益是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战略目的。蒙古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堪称中俄“心腹之地”。对中俄来说,蒙古是不容忽视的国家,不仅可以左右两国在东北亚的力量对比,而且极易成为第三势力利用的对象。冷战结束后,蒙古奉行“第三邻国外交”,即“多支点、等距离、不结盟”, 意在将美国、日本、欧盟作为第三邻国,借以平衡中俄两国。中俄不希望蒙古成为美日等国的同盟,更不希望蒙古加入北约。蒙古的地缘战略价值在大国博弈中突显。尽管蒙古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但是蒙古经济的提振更需要与周边邻国的合作,同时中俄也需要通过加强与蒙古的合作来摆脱西方的挤压。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建设为中俄蒙加强战略合作找到了利益契合点。

  当前中俄蒙彼此间的政治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中俄蒙建设经济走廊具有良好的政治基础。2014 年8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蒙古,这是习主席上任以来再次专程访问单个国家。中蒙两国发表联合宣言,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年9 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蒙古进行了工作访问,这也是其十年来对蒙古的首次访问。俄蒙双方签署了俄罗斯向蒙古无偿提供军事技术协议、铁路现代化改造协议以及互免签证制度协议,为进一步加深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蒙古希望通过普京此访全面提升双方战略伙伴关系。中俄蒙三国元首在2014 年9 月的上合组织峰会上举行会晤,全面提升中蒙、蒙俄战略伙伴关系,并确认了三国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

  2.中俄蒙经济走廊将对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首先,通过经济走廊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中蒙关系。通过经济上的融合,逐渐加强蒙古政治上对中国的倚重。在东北亚大国博弈中,蒙古的中立立场将增加中国的外交回旋空间。其次,蒙古的加入为中俄地区经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将会进一步充实中俄经济合作的内容,巩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再次,中俄蒙形成的战略三角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削弱美日同盟对东北亚的影响, 促进“一带一路”构想中地缘空间格局的实现,维护我国的地缘政治安全利益。

  (二) 中俄蒙经济走廊的经济内涵

  中俄蒙三国地理位置相邻,经济结构存在明显互补性,具备合作发展的条件。中俄蒙经济走廊作为次区域合作的主要形式为三国提供了发展的平台。生产要素在这个经济走廊内自由流动, 实现有效配置可以给三国带来经济利益。对中国而言,俄蒙两国的资源能够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对俄蒙而言,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有益于两国经济发展转型。

  中俄蒙在建设经济走廊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贸易升级,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实现贸易便利化。中俄蒙经济走廊能够整合中俄、中蒙在经济合作中遇到的分歧,求同存异,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及贸易扩大,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合作模式,开创三国经济共赢的局面。首先,打通公路、铁路和海路的跨国通道。对蒙古来说,其丰富的矿产将不仅可以出口到俄罗斯、欧洲,而且可以通过中国出口到更广阔的亚太市场。对俄罗斯来说,跨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将得到充分释放。其次,蒙古希望俄罗斯出口到亚洲的天然气过境,形成以蒙古为过境国的能源和电力运输走廊,这有助于俄罗斯开拓世界能源市场,构建世界能源新格局。通过经济走廊联通未来的北极航道,俄罗斯将确立运输过境大国的地位。对中国来说,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有利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富余产能化解和经济转型升级,尤其在保障我国能源、资源供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动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途径

  第一,推动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是以战略共识和政策保障为基础。打造中俄蒙经济走廊是三国领导人的战略共识。从外部环境看,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三国积极寻找利益契合点,谋划合作新模式。通过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及蒙古国“草原之路”进行对接,中蒙俄联手打造经济走廊,加强交通互联互通,以及通关便利化,促进过境运输,开展多领域务实合作。为此,三国要把各自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中方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为三国合作提供了新的重要机遇。同时,政策契合是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关键。这里的政策契合主要是指在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的过程中政治决心、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和民心意愿等要实现契合,为此需要中俄蒙三国共同努力,做好国家层面的对接,做到“愿景和行动”文件中所表述的“五通”: 即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第二,推动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交通的互联互通。道路连通是经济走廊建设的根本,具体地说,就是要逐步实现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网络的连通。中俄蒙间目前有五条跨境交通走廊,其中最早、最重要的一条是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出发经蒙古乌兰巴托、扎门乌德市,再经中国内蒙古二连浩特,终点是天津。然而,天津港现在运输任务繁忙,已经大大限制了对蒙古货运转运的能力。现在,蒙古国内修建了几条铁路,目的是要将开采、加工和出口连接起来,但尚无力扩大对外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因此,蒙古需要新的出海通道,扩大矿产等资源的出口。

  第三,发展口岸建设,由点到面、由横到纵,最后形成经济带。在内蒙古有19 个口岸,其中二连浩特、满洲里口岸分别承担着中蒙、中俄之间70% 和65% 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2020 年蒙古对中国口岸出口有望达到一亿吨,所以加强中方相关口岸运输通道的配套建设,明确分工和定位,避免无规划的恶性竞争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经济走廊不仅仅是交通的连通,还涵盖开发投资、商品贸易、能源合作等多个方面。中俄蒙经济走廊将以交通、货物运输、电网和油气管道运输四位一体,根据三国的资源禀赋和互补情况,带动走廊沿线在基础设施、资源能源、农田水利以及信息通讯等多个领域开展重大项目合作。

  第五,要让中俄蒙经济走廊成为人文交流和商贸交流并进的合作典范。人文交流不仅指文化艺术,还有思维、理念的沟通以及对共同利益的认同。中俄蒙边境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相通、相近之处,所以可将人文交流作为三国经济走廊的重要内容加以推动,在维护中国正面形象的同时,强调经济走廊建设给沿线民众带来的福祉。因此,加强公共外交,推动三国智库和媒体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有效的人文交流可以使周边国家打消疑虑,共同投入到“丝路经济带”的建设中来,投入到经济走廊的建设中来,从而为全面合作夯实民意基础。

三、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对策建议

  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是将资源能源、交通设施、经济贸易等方面融为一体,逐渐形成次区域一体化的合作方式,是夯实三国互利共赢关系的关键。中国北部沿边省区都具备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人文优势,在经济走廊的建设中将成为重要基地,经济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中俄蒙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构想的大框架下,发展前景广阔。

  第一,在三国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要防止中俄出现不良竞争。近年,随着中俄经济发展,在与蒙古的经济合作上存在一定竞争态势。2010 ~ 2013 年俄罗斯在蒙古的对外贸易中占比为15 ~ 18%,中国在蒙古的对外贸易中占比为50%。以2012 年为例,俄罗斯对蒙古出口占27.4%,进口占1.8%,而中国分别是92.6%和27.6%。近些年,中国一直是蒙古的第一投资国。1990 ~ 2010 年,中国在蒙古投资为18 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占53%。蒙古有5300 多家企业与中国合资,占蒙古外资企业的50%。这段时间,蒙古同俄罗斯合资的企业数量为769 家。为了巩固在蒙古的传统利益,俄罗斯在能源和矿产等方面加大投资和援助力度,同中国形成竞争态势。中国可进一步探索与蒙古在矿产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模式,尽可能避免与俄罗斯产生不良竞争,损害“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

  第二,通过宣传使蒙古民众认识到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根据民调显示, 蒙古对中国的好感排在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欧盟之后,位列第六。2014 年,蒙古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曾在接见议会议员时,针对之前蒙古电视台节目中对华不良言论给予驳斥,同时强调建设铁路以及同中国发展经济合作对于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蒙古绝不能再坐失良机。因此,为促进中蒙两国政治经济关系深入发展,我们需要通过宣传,使蒙古民众了解三国经济走廊建设对沿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的积极作用。

  第三,随着蒙古对中国矿产品出口数量的急剧扩大,中国将在后方运输通道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予以支持。在此情况下,中俄蒙铁路连通建设在中国境内部分一定要统筹规划,防止国内沿线省区地方保护、无序竞争,避免超能力对外援助和投资现象的发生。为此,沿线省区分工、定位要清晰,沟通交流要顺畅。

  总之,经济走廊的建设,由于涉及国际国内特别是国家间关系的复杂性,初期规划应当依托已有基础,由点到面、由横到纵、循序渐进、防范风险。近年来,中俄蒙三国政府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贸易、物流等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应以此为依托,稳步推进三国经济走廊建设。

  本文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