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201601
欧亚高等教育一体化构想
[俄] 苏梦夏 徐向梅 译 来源:《欧亚经济》2016年第1期 2016年03月29日

  【内容提要】欧亚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构想起源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以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认知和实践为基础。其目的是提高区域学术流动性,加强区域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利用个体之间的交流促进区域发展合作。建设欧亚高等教育空间的工作已经展开,其中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框架内的合作,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欧亚;高等教育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海合作组织;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俄罗斯媒体的中国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4YJCZH190)。

  【作者简介】苏梦夏(Larisa Smirnova),俄罗斯科学院中央经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厦门大学外籍教师、政治学博士。

  【译者简介】徐向梅,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前言 

  所谓的“俄罗斯向东看”进程重新活跃了俄罗斯学术界对欧亚倾斜政策的讨论。2015年5月8日,中俄莫斯科峰会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1],为该问题建立了政治框架:双方高层就在欧亚大陆发展各种一体化机制,特别是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发展相互合作达成协议。目前,专家们正在积极研究具体的行动计划。深化学术界的合作也立即在2015年7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乌法峰会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乌法宣言》和《2025年前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战略》中得到确认[2]。

  包括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在内的学者们正在对欧亚教育一体化构想进行研究。在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乌法峰会前夕,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上海合作组织:2014~2015模式》(主编为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I.S.伊万诺夫)的工作计划,提出以上海合作组织网络大学为依托重新实施之前提出的欧亚博洛尼亚进程构想[3]。专家们认为,应将欧亚高等教育作为单独的组织形式,这将有利于学术界各项标准的融合,提高学术的区域流动性,对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和欧亚大陆各种形式的合作产生积极影响[4]。欧亚大陆国家(包括中国和俄罗斯)代表参加的一系列国际会议都提出了类似的建议[5],这些建议也受到参与建设深圳中俄联合大学各方的关注[6]。

  一 《欧亚高等教育一体化构想》的依据 

  包括欧亚空间在内的国际区域一体化进程将实现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其中社会经济发展与繁荣是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的最重要的条件。具体而言,学术界的国际一体化进程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发展构想的现实折射。

  “知识经济”思想本身并不是刚刚出现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V.L.马卡罗夫一直是该思想的积极倡导者[7]。而且,近年来的一系列因素使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理念更受到世界政治经济精英们的推崇。首先,2008年的国际经济危机动摇了“华盛顿共识”的基础,即放松对经济的监管、国家不干预政策、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和市场竞争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发展[8]。其次,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达到的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部分归功于此(中国仍然是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积极成员),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危机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路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建议相背离[9]。

  2014年,以批判主导经济发展理论而久负盛名的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出版了《构建学习型社会》一书,该书成为“知识经济”思想的新宣言[10]。据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观点,首先,现代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应归功于创新和知识成就;其次,是否拥有知识和学习能力并对知识发展进程作出贡献构成今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社会差异的本质。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写道:“想象一下,1800年在西方国家发生的和更早时间在亚洲发生的向知识社会的过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要比在资源分配和积累方面的成就更大。这样的话,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其他学者的主要任务就应该是学习如何构建知识社会。”[11]

  对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想的诠释包含1999年6月19日的《博洛尼亚宣言》——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基本文件(俄罗斯于2003年加入该文件和博洛尼亚进程)。宣言特别指出,“知识欧洲”作为社会和人文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在当今得到广泛认可,教育及教育合作对于发展并巩固和平和民主社会的作用是举世公认的和最重要的[12]。

  欧亚教育一体化将解决很多问题。首先,欧亚教育一体化将促进欧亚国家间关系的巩固,不仅在政府层面,在人际交往层面也如此。今天,尽管中俄政府之间政治合作紧密,但两国关系的致命弱点仍是各层面的人际交往发展缓慢[13]。这个问题引起中国专家的特别关注,他们担心,今日中俄关系的热度将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正常化之后冷却[14]。其次,由于中亚地区在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中成为战略重点,统一的欧亚教育空间能够支持俄罗斯文化在该地区国家中的存在[15]。最后,从中长期来看,这一倡议也是开放的,无论对于处于加入上海合作组织进程中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是对于与欧洲地区高等教育(包括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和更雄心勃勃的英语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一体化计划(中国教育和科研体系与这些国家,首先是美国的进一步一体化)。

  欧亚高等教育一体化构想可能会引起一些人对该地区国家学术体系现状的怀疑,因为他们听到的说法是:中国人对在俄罗斯留学没有兴趣,他们认为,除了某些自然科学,俄罗斯没什么可以教他们的。同样,也有些人认为,俄罗斯人不需要去中国,更不需要去中亚,最好还是接受欧洲或美国的教育。

  这种怀疑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俄罗斯人的内心深处,对国际教育交流的传统认识仍然占主导地位,体现在“向人学习”并 “传授于人”的范式。当外国学生来到俄罗斯,按照俄罗斯教育的传统观念,教育的任务就是“传授于人”,而到国外留学的俄罗斯学生也基本上遵循该模式而“向人学习”。

  然而,在当今世界,国际教育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作为教育一体化的基础,现代国际教育项目的特点是“相互学习”,或者更简单地说是“相互沟通”和“相互交流”[16]。例如,俄罗斯学生到中国学习建筑学,学习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如何在这个国家做生意的信息。回到俄罗斯后,当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室,他就可能与中国同学成为合作伙伴一起去参加中国夏季奥运会场馆的招标。这样的例子乍一看似乎不可思议,但事实上,2008年奥运会前夕建成的北京国家体育馆和比它更著名的“鸟巢”就是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与中国当代艺术大师艾未未以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共同设计作品[17]。之后,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与艾未未的合作一直延续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场馆设计[18]。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目的绝不是将欠发达国家的学生派往较发达国家去获取知识,而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使之成为人口流动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以促进欧洲大陆的全面发展”[19]。该进程的依据在1998年的《索邦宣言》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第一批高等院校大约750年前在欧洲出现……在那个时代,学生和学者可自由活动,在整个大陆传播他们的知识。今天,大多数完成学业的学生都没有在国外逗留和学习的经历……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得到国际高等教育界的认可和是否具有吸引力与该体系是否在国外被充分理解有关”[20]。换句话说,要想知道我们能够从对方学到什么,首先应该加强交流。

  二 高等教育空间现状 

  欧亚教育一体化的工作已经展开,上海合作组织网络大学项目就是其重要的成就。到目前为止,共有6个国家的76所高等院校参加了该项目,其中包括23所俄罗斯高等院校[21]。此外,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了分校[22]。在该项目框架内,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在深圳联合办学的工作也在进行中,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学术机构之间也签署了大量的双边合作协议。

  欧亚空间内现有的学术交流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两极交流——中国和俄罗斯两个根本不同的学术体系之间的交流;第二种是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交流,它们所拥有的后苏联历史共性有利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当然,有着根本区别的体系很难进行合作,因此,如果谈及欧亚教育一体化问题,应该首先考虑如何才能促进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体系的趋同。

  在研究学术交流时应该注意到,学生的教育交流以及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学术交流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两种类型的交流在组织和促进方式上各有特点,需要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关于学术交流,目前大部分是以短期会议和研讨会的方式进行。根据与俄罗斯和中国专家的访谈得知,在俄罗斯高等院校工作着少量中国教师,基本都教授语言学,而且主要是通过孔子学院。相比之下,中国的高等院校更具开放性(聘请外籍学者和教师),但与来自英语国家和日本的学者相比,俄罗斯学者的数量非常少(语言学教师以及从事创作的音乐家和艺术家例外)。根据厦门市政府的统计数据,2014年,在这个外籍人眼中十大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中[23]工作着3 858名外籍专家(学者和教师都属于这一类),其中约70%为科学、教育和卫生等领域的工作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24]。根据对俄罗斯侨民的调查,厦门市有4位来自俄罗斯的教师,他们就职于两所以上的大学,工作时间均超过一年。

  深度学术交流的一项指标是国际联合出版物统计数据。 M.N.科采米尔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杂志所刊登的俄罗斯学者与外国学者合作出版物的数据。图1显示,2011年与俄罗斯学者合作出版最多的前四个国家分别为德国、美国、法国和英国,占俄罗斯学者与外国学者合作出版物总数的88%以上。与中国学者合作的出版物占7.2%(2001年为2.3%)。

  图1 俄罗斯学者国际合作出版物情况(%) 

   

  资料来源:Н.М.Коцемир. Публикационная активность российских учёных в ведущих мировых урналах. http://cyberleninka.ru/article/n/publikatsionnaya-aktivnost-rossiyskih-uchenyh-v-veduschih-mirovyh-zhurnalah

  很显然,还有很多潜力尚待开发,特别是中俄两国学者之间的合作:目前在中国学术界工作的俄罗斯侨民数量还很少。中国在世界学术出版物中的占比从2001年的4.62%(居世界第6位)升至2011年的13.62%(居世界第2位);而俄罗斯的相应指标却从2.97%(居世界第9位)降至2.12%(居世界第15,见图2)。中国学术出版物在世界范围内被引数量的占比也相应增加:从2001年的3.1%增至2011年的8.1%;而在此期间,俄罗斯的这一指标却从1.4%(居世界第18位)降至1.2%(居世界第22位,见图3)。

  图2 中国和俄罗斯在世界学术出版物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同图1。

  图3 中国和俄罗斯在世界学术出版物中被引用数量的占比(%) 

   

  资料来源:同图1。

  在上述三个排名中,没有一个中亚国家入围前25名。然而,俄罗斯却是这些国家的主要合作伙伴。中亚国家学者与俄罗斯学者合作的出版物在各自国家出版物总数中的占比情况分别是:吉尔吉斯斯坦23.44%,哈萨克斯坦23.18%,乌兹别克斯坦15.45%,塔吉克斯坦14.81%(见图4)。

  至于欧亚空间的教育交流,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和俄罗斯学习的学生人数基本相当。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2014年在中国学习的俄罗斯学生人数为1.720 2万(按各国来华学生人数排名第4位)[25]。根据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社会学中心的数据,2013~2014学年在俄罗斯高等学校学习的中国学生人数为1.826 9万(仅次于哈萨克斯坦[26],见图5)。为了比较,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学院的数据,2013~2014学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为27.443 9万[27]。很明显,与俄罗斯相比,目前美国的教育体系更具吸引力。

  图4 俄罗斯与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的学术合作(%) 

   

  资料来源:同图1。

  图5 中俄学生交流情况(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А.Л.Арефьев ,Ф.Э.Шереги Экспорт российских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х услуг: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Выпуск 5.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нау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М.:Социоцентр.2015.С.42;中国教育部2010~2014年各年统计年鉴。

  表1 2013年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中国和俄罗斯的留学生人数比较(单位:万人) 

 国别
哈萨克斯坦
中国
俄罗斯
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俄罗斯
2.365 6
1.638 5
-
0.566 0
0.560 5
0.262 7
中国
1.116 5
-
1.591 8
0.194 4
0.180 5
0.311 5

  资料来源:А.Л.Арефьев,Ф.Э.Шереги,Экспорт российских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х услуг: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Выпуск 5.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нау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М.:Социоцентр,2015.С.39,С.42; 中国教育部2014年统计年鉴。

  哈萨克斯坦不仅是俄罗斯重要的留学生来源国(2013~2014学年在俄罗斯的哈留学生为2.752 4万人,占第1位),也是中国重要的留学生来源国(1.176 4万人,占第9位)。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中亚成员国在欧亚教育市场上则占比较次要的地位(见表1)。

  三 发展欧亚高等教育一体化的任务 

  发展欧亚高等教育一体化的任务,首先要强调中国和俄罗斯在学术体系上的协调。这是由于两国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凭借各自的经济和科学潜力这两个国家理应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区域一体化的引擎。

  我们可以先从学术交流开始。对于成熟的学术交流来说,其特点是定位于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教师、官员或级别更高的学生。这是以深度相互渗透的发展规划为前提的,如长期的学术培训、联合科研、联合出版、建立联合科研中心、双学历和双学位国际项目等。

  为了深化学术交流并提高其质量,首先必须完善相互承认学术成果的制度。中国和俄罗斯目前承认国际学术引文数据库,特别是在“Web of 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中国在这方面做了很长时间的有针对性的工作)。然而,承认俄罗斯高等鉴定委员会名录和中国相关名录中的杂志所发表的论文,的确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际数据库对发表论文的质量监控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存在一种恶性循环:如果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不被承认为学术成果,杂志本身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此外,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学术流动性的增强需要依靠支持学术流动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条件,在当今世界,助学金实际上已经足够多了。

  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条件是克服体制和心理障碍。在俄罗斯经常听到有人抱怨人才外流。而研究国际移民的学者早就发现,更为灵活的移民政策实际上促进了移民的流动,因为他们在返回家乡之后不用害怕失去再次离开的机会;相比之下,刚性的移民政策带来的却是永久性的移民[28]。

  对于俄罗斯研究人员和教师来说,长期出差往往成为问题。例如,某位学者被邀请到国外的大学做客座教授,他是否能够成行取决于领导,同时还须考虑人事安排问题,诸如谁在这段时间内代替他授课、将来是否会发生离职或者移民等情况。

  该问题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教师可享受科研假,具体为每五年一次,为期一年;或者每两年半一次,为期半年(各学校规定不同,但大致如此)。同时,为提高工作积极性,科研假往往与职称晋升相关。例如,助理教授必须有至少一年在国外的经历。假期不是自动享有的,其获得的依据包括:写书、被聘为客座教授、获得资助等。从原则上讲,休科研假的申请不会被拒绝,而且最重要的是工作岗位得以保留。在确定编制和员工人数时,有关文件就规定了这类科研假。

  谈到学生交流,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的宗旨就是为学生提供从任何学期都可以开始在其他合作大学学习的机会,这看起来非常有前途和吸引力,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系列技术上的难题[29]。首先是成员国的教育计划和标准的差别,如学习时间、学时、教育学分的不同规定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等。此外,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内的教学仅涉及若干重点领域,如区域研究、生态、能源、经济、IT技术、纳米技术和教育学。

  各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建立了三阶段体系:本科(4年)+硕士(一般为3年)+博士(3~4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1995年6月14日)。然而,该协议的措辞相当笼统,从而使俄罗斯文凭在中国被承认更多的是依靠传统,而不是法律文件。因此,在这方面存在很多实际困难,特别是双学位国际项目的开展以及俄罗斯专家、副博士和博士的地位问题。

  为了成功建立和扩大欧亚高等教育一体化,必须解决上述分歧和矛盾。俄罗斯学历和学位的地位问题是其对俄罗斯教育体系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关键问题。教育标准的接轨包括:相关国家和高等学校签署关于学习时间、发放毕业证书和授予学位的程序、相互承认学术成果的协议。这项工作并不一定局限于各优先领域。在开展交流时也并不一定寻求与合作国家之间严格的数量平等。工作重心依然是中国和俄罗斯。

  值得强调的是,在适度关注是否注重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俄罗斯也应灵活对待在他国获得的学历和学位,并信任合作伙伴。在俄罗斯,每年都有出国留学回来需要复读或进行走读考试的学生。而在中国,派遣同专业学生出国留学,他们在合作院校的课程实际上取决于其获得的学分,而不是学习计划的具体内容,学生们在结束国外高校的学期或学年之后在国内不用重复学习一些课程。

  虽然不追求交流人数的绝对平等,但对俄罗斯来说,在吸引学者和学生来俄罗斯的同时,还应派遣俄罗斯人到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地区内其他国家。例如,当乌克兰危机爆发时,俄罗斯才意识到,过去对于乌克兰地理学专业人士的培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中亚地区成为未来世界的战略一极(特别是在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提出后)激励俄罗斯学者和学生来到该地区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他们已经像研究美国和中国那样在积极地工作)。

  总之,在促进和发展欧亚高等教育一体化构想的过程中必须记住,欧亚教育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和提高俄罗斯和该地区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着眼于欧亚大陆并不排斥俄罗斯参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教育一体化进程。俄罗斯应该继续采用国际教育一体化和学术界的先进经验并与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领先者合作。我们期望,俄罗斯教育吸引力的增强在长期内不仅是由于俄语的区域化或学习俄语的人数较多,而且与俄罗斯教育对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体系的相容性有关。

  四 结论与建议 

  欧亚教育一体化框架内教育标准的接轨和完善相互承认教育成果将有助于促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建立学术的、专业的人际基础,以实现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欧亚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具体工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不仅要关注学生交流,而且要关注学术交流,尤其是高级专业人士和深度相互渗透计划,该地区学术成果发表规定的趋同将成为其实际推动力。其次,必须争取各国教育标准的接轨,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作为地区发展引擎的国家。 这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结构、学习时间、发放毕业证书和授予学位的程序、教育计划的执行、相关国家和高等院校相互承认学术成果等。最后,对于学术交流来说,体制和资金的支持非常重要。这项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加强体制的灵活性,促进以获得经验为目的的交流参与者在合作伙伴国家以及返回祖国后能获得良好的职业前景。

  注释: 

  [1]http://kremlin.ru/supplement/4971

  [2] http://kremlin.ru/supplement/5004

  [3]Ректор РУДН выбран главо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ШОС // Известия.15 января 2003 г.http://www.izvestia.ru/news/543004

  [4]С.Г.Лузянин,В.А.Матвеев,Л.Н.Смирнова.Шанхай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трудни чества:модель 2014-2015// Рабочая тетрадь.2015.№21.

  [5]В.А.Кокшаров .В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 конференции РСМД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новое партнёрство в меняющемся мире"29 мая 2015 г.http://russiancouncil.ru/rucn2015;L.N.Smirnova,Towards a Eurasian Zone of Higher Education,"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Sino-Russian Regional Coopera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organized by the China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ICIR) and the University of Inner Mongolia,Manzhouli,June 15-16,2015.

  [6]В Китае учреждён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на базе МГУ // Интерфакс.5 сентября 2014 г.http://www.interfax.ru/world/395294

  [7]В.Л.Макаров.Экономика знаний:уроки для России// Вестник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2003.том 73.№ 5.

  [8]Kevin Gallagher,The Death of Washington Consensus? The Guardian,14 October 2008,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08/oct/14/economy-development

  [9]Lin Justin Y.,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p.330.

  [10]Joseph E.Stiglitz,Bruce C.Greenwald,Creating a Learning Society,A New Approach to Growth,Development,and Social Progres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4,pp.680.

  [11]Joseph E.Stiglitz,Bruce C.Greenwald,Op.cit.Kindle edition (Location 533).

  [12]http://www.bologna.ntf.ru/DswMedia/bolognadeclaration1999_rus.pdf

  [13]Ли Син,М.В.Братерский,Д.А.Савкин.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 в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М.-Спб.:Нестор.2015.С.319-336.

  [14]Фэн Юйцзюнь.Комментарий на"Россия-Китай:20 предложений дл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научного и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партнёрства".http://russiancouncil.ru/inner/?id_4=3720#top-content

  [15]С.Г.Лузянин,В.А.Матвеев,Л.Н.Смирнова.Шанхай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трудни чества: модель 2014-2015// Рабочая тетрадь.2015.№21.С.24-27.

  [16]Giles.Scott-Smith,Exchange Programs and Public Diplomacy,Routledge Handbook of Public Diplomacy (edited by Nancy Snow,Philip M.Taylor),New York:Routledge,2009.

  [17]http://www.amazon.com/Pierre-Meuron-Jacques-Herzog-Weiwei/dp/B001 DY4NUU

  [18]Ai Weiwei and Beijing stadium architects to make Serpentine pavilion,http://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12/feb/07/ai-weiwei-beijing-stadium-london

  [19]Болонская декларация.http://www.bologna.ntf.ru/

  [20]Совместная декларация по гармонизации европейской системы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25 мая 1998 г.http://www.sgu.ru/structure/analysis-procuring/uok/garantiya-kachestva/bolonskiy-process/sorbonskaya-deklaraciya

  [21]http://www.usco.edu.cn/RUS/dxjj

  [22]http://www.msu.ru/info/struct/

  [23]《哪些中国城市最吸引外国人?》,http://money.163.com/15/0418/22/ANH4TBC 700254TI5.html

  [24]《上万老外在厦四成月入过万多为高管、专家和教师》 ,http://www.fj.xinhuanet. com/news/2015-04/27/c_1115096787.htm

  [25]《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http://www.mve.gov.cn/

  [26]А.Л.Арефьев ,Ф.Э.Шереги.Экспорт российских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х услуг: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Выпуск 5.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нау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М.:Социоцентр.2015.С.42.

  [27]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http://www.iie.org/Services/Project-Atlas/United-States/International-Students-In-US

  [28]Smirnova Larisa,Modèles de gestion de l’immigration et de l’asile en Union européenne et en Fédération de Russie :convergence des défis,complémentarité des systèmes,http://www.ena.fr/index.php?/fr/recherche/memoires-masters/map/CIL-2008/smirnova

  [29]Л.Н.Смирнова.Университет ШОС:региональный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й центр или евразийская зона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С.Г.Лузянин,В.А.Матвеев,Л.Н. Смирнова.Шанхай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модель 2014-2015// Рабочая тетрадь.2015.№21.С.27-32.

  (责任编辑:农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