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炼油工业
(一)土库曼巴希炼油厂
土库曼巴希炼油厂是土库曼斯坦最大的工业企业,始建于二战前,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焦炭和沥青。该厂自1997年开始一直在进行现代化改造,已有几家外国公司(日本、德国)与该炼油厂进行了合作,采用新技术扩大产品品种,进行炼油厂的升级换代。该项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生产设施进行升级,确保每年能加工600万吨原油。第二阶段完成后,炼油加工能力提到每年900万吨,加工深度达到90%,从而使土库曼斯坦第一次能够生产诸如聚丙烯、润滑油、无铅汽油等产品。该项工程耗资约14亿美元,资金由德国、日本财团提供,计划2004年全部完工。土库曼巴希炼油厂第一阶段工作已于2001年基本完成,现该厂能生产20多种石化产品,包括汽车用汽油、燃料油、建筑沥青、道路沥青、石油焦、润滑油、液化气、聚丙烯和合成洗涤剂。一期工程主要工作如下:
1.年产75万吨的加氢处理和催化重整装置(连续催化剂再生),能生产65.5万吨高辛烷值汽油和2万吨液化气。
2.年处理能力180万吨的催化裂解(MSCC)装置,能生产92万吨高辛烷值汽油、34.5万吨液化气、25.5万吨柴油、13万吨锅炉用燃料油。该装置采用UOP 专利,投资1.96亿
美元。
3.年产9万吨的聚丙烯生产装置(2001年第四季度投产),该项目的合同承包商是日本工程公司,使用Montell 专利技术和催化剂。该装置建成后将成为土库曼斯坦第一家聚丙烯
制造厂。
4.一套年产8万吨的润滑油生产装置。该装置采用Edeleanu 专利技术,投资1.86亿美元。
(二)查尔朱炼油厂
建于1991年的查尔朱炼油厂,由于原料短缺,采用周期性开工(原油收集-开工-原油收集)。炼油厂原料油80%属高硫原油(含硫2%)和冷凝液(含硫0.85%),由于炼油厂原设计和实际原料操作之间的巨大反差,炼油厂无法连续开工,产品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尽管原料有限,查尔朱炼油厂改扩建工程希望改造现有原料加工工艺,增加加工深度和扩大产品的范围。该厂除了能生产直馏汽油、柴油和燃料油外,还计划建设沥青生产装置和两套或更多的柴油加氢处理以及高辛烷值汽油生产装置。到2010年计划投资1.56亿美元,现已有一个投标人声称将重建ELOU AVT-6和CCR LCH -35/11装置,使原油加工能力每年达到200万吨。
(三)土库曼斯坦近几年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和生产装置情况(见表1、表2)
表1 土库曼斯坦主要石化产品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
燃料油 | 146.4 | 150.5 | 194.7 | 158.1 | 154.9 | 130.4 | 66.9 |
柴油 | 141.5 | 147.3 | 133.1 | 123.5 | 145.3 | 147.5 | 180.2 |
汽油 | 63.2 | 65.7 | 67.3 | 73.8 | 81.6 | 99.4 | 124.9 |
喷气燃料 | 26.5 | 27.2 | 20.3 | 17.8 | 23.9 | 25.4 | - |
液化气 | 1.4 | 1.8 | 2.0 | 2.6 | 5.3 | 11.1 | 14.7 |
表2 土库曼斯坦炼油厂生产装置情况①(单位:桶/天)
常压装置 | 减压装置 | 延迟焦化 | 催化裂化 | 催化重整 | |
查尔朱炼油厂 | 12.0万 | 5.0万 | - | - | 2.4万 |
土库曼巴希炼油厂 | 11.6万 | 4.0万 | 2.8万 | 1.5万 3.4万 | 8074② 2.0万 |
合计 | 23.6万 | 9.1万 | 2.8万 | 4.9万 | 5.2万 |
名称 | 催化加氢处理 | 烷基化 | 聚丙烯 | 沥青 | 润滑油 |
查尔朱炼油厂 | 2.5万 | - | - | - | - |
土库曼巴希炼油厂 | 3.9万 | 1028 | 1223 | 415 | 2000 |
合计 | 6.4万 | 1028 | 1223 | 415 | 2000 |
(四)土库曼斯坦未来炼油发展计划
1.完成土库曼巴希炼油厂的改扩建工程(二期工程计划2005年完工),改造查尔朱炼油
厂,提高这两个炼油厂的产品质量。
2.建设新的气体处理和加工设施,在近年内使液化气(LPG)年产量达到50万吨,建设气体化工利用设施,选用天然气合成油技术生产合成燃料。
二 化工工业
(一)年产8万吨的聚丙烯生产装置已于2001年12月开工投产
该项目的承包商是一家日本工程公司,使用Montell 专利技术和催化剂。聚丙烯生产装置能生产3个牌号的聚丙烯产品(T30S、F79S、PD382)。
(二)年产19.2万吨的乙烯和年产20万吨的聚乙烯生产装置
2001年2月26日,利用年产35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油田凝析油生产19.2万吨的乙烯和年产20万吨的聚乙烯生产装置的合同得到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的批准。据报道,乙烯和聚乙烯装置将建在土库曼斯坦东部的Gazo-jak 镇,共计投资7亿美元,全部使用外资贷款。该工程中标者为日本丸红公司、日本挥发油公司和德国林德公司组成的财团。日本挥发油公司负责年产20万吨的聚乙烯生产装置的设计、材料采购和施工。林德公司负责从天然气中分离乙烷的气体工厂和年产19.2万吨的乙烯生产装置的建设。该工程已于2002年动工,计划2006年投料试车。聚乙烯生产装置投产后,预计土库曼斯坦每年自用聚乙烯5万吨,出口15万吨聚乙烯产品用于偿还贷款。
三 天然气加工设施的建设
在苏联时代,土库曼斯坦没有任何天然气加工设施。独立后,发展天然气加工业成了土库曼斯坦能源部的首要任务,因而天然气加工在土库曼斯坦是一个年轻的工业。天然气在油田现场的天然气处理压缩厂得到处理。2001年,全国生产液化气11.12万吨,除能够完全满足国内需求外,并向国外出口8.55万吨。2002年,生产液化气24.52万吨。
土库曼斯坦现有3家液化气生产厂家。第一家于1998年由意大利的"Technofri go"公司在纳伊乌现场建设完工并开工生产,天然气年加工处理能力为99亿立方米,每年生产液化气1.5万吨。随着土库曼巴希炼油厂新建的催化裂化和重整装置的开工,每年生产商用液化气从1.6万吨增加到27万吨。在将来,大量的液化气(约19.5万吨)会被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目前,每年安排生产商用液化气7.5万吨。第二家天然气加工厂由加拿大的"Thermo"设计公司于2001年11月在纳伊普油田现场建设完工,设计每天加工天然气900万立方米,年生产液化气6.5万吨。
土库曼斯坦计划在近几年内,在Samantepe油气田建设新的天然气加工厂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年加工天然气能力为30亿立方米,德国的鲁奇公司已在1998年获得了该项目的合同。
(责任编辑:李永庆)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
[1] "Caspiansea Region:Key Oil and Gas Statistics ,"http://www.eia.doe .gov,August 2003.
[2]《中亚信息》2004年第8期。
[3]"Caspian Sea Region",http://www.eia.doe .gov,August 2003.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